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异卵双胎儿间超声骨密度值差的分析研究
1
作者 刘莉 郑峥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802-804,共3页
目的了解同卵双胎儿与同性别异卵双胎儿超声骨密度值(speed of sound,SOS值)同一性的差异,为人骨密度与基因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2013年来我科做正常体检保健的双胎儿按同卵双胎儿、同性别异卵双胎儿分为两组,同卵双胎儿59对,... 目的了解同卵双胎儿与同性别异卵双胎儿超声骨密度值(speed of sound,SOS值)同一性的差异,为人骨密度与基因的相关性提供依据。方法将2010-2013年来我科做正常体检保健的双胎儿按同卵双胎儿、同性别异卵双胎儿分为两组,同卵双胎儿59对,同性别异卵双胎儿78对。分别对2组小儿做骨密度检测,并对2组间SOS差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同卵双胎儿的SOS值差较同性别异卵双胎儿SOS值差小(P=0.0029)。同异卵两组SOS差值散点图差异的比较显示,同性别异卵组差值分散度明显大于同卵组(P=0.0026)。结论同卵双胎儿的骨密度值更接近,而同性别异卵双胎儿间骨密度值差异较大,提示人的骨密度值与基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卵双胎儿 同性别异卵双胎儿 超声骨密度值
下载PDF
101例双胎儿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斌 冯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3期110-110,113,共2页
双胎是由单卵受精后在最初14次分裂时形成(单卵双胎)或由双卵排出后分别受精而成(双卵双胎)。双胎妊娠合并症、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现率在产儿死亡率均较单胎妊娠显著增高。加强对双胎妊娠及双胎儿的管理是提高围产保健水平的重要... 双胎是由单卵受精后在最初14次分裂时形成(单卵双胎)或由双卵排出后分别受精而成(双卵双胎)。双胎妊娠合并症、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现率在产儿死亡率均较单胎妊娠显著增高。加强对双胎妊娠及双胎儿的管理是提高围产保健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使今后有关双胎儿围产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儿 围产保健 防治 并发症
下载PDF
双胎儿脑性瘫痪40例特征
3
作者 颜华 张惠佳 +4 位作者 覃蓉 周洪涛 刘志雄 胡继红 王跑球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4-46,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病例资料,分析双胎儿脑性瘫痪的患病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1999-09/2004-12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412例脑性瘫痪中的40例双胎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出生胎龄、病因、分类及合并症等。结果:此组病例中双胎... 目的:通过回顾病例资料,分析双胎儿脑性瘫痪的患病情况。方法:收集并分析1999-09/2004-12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412例脑性瘫痪中的40例双胎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出生胎龄、病因、分类及合并症等。结果:此组病例中双胎儿脑性瘫痪构成比为9.71%。①40例中出生顺序为第一产儿16例,第二产儿14例,剖腹产儿10例。男24例,女16例。②40例中出生胎龄为28~32周12例,~37周20例,~42周8例。出生体质量:1500~2000g18例,~2500g12例,~3000g6例,3000g以上4例。③40例中为双胎之大22例,为双胎之小18例,且双胎之大者较双胎之小者病情重;并有20例双胎均患脑瘫,且均为同性双胎。患脑瘫者其同胞为正常儿6例,其同胞宫内死亡4例。④致病因素为早产32例,窒息16例,未发现家族史及遗传病史。⑤40例中痉挛型脑瘫32例,手足徐动型6例,混合型2例。双瘫10例,四肢瘫26例,偏瘫4例。合并智力低下16例,语言障碍6例,视力障碍14例,听力障碍10例,小头畸形4例,癫痫8例,营养不良8例,佝偻病14例。⑥头颅CT正常12例,异常28例;脑电图正常16例,异常24例。结论:双胎儿脑性瘫痪多为同性双胎,窒息、早产、低出生体质量为双胎儿易患脑性瘫痪的主要原因,双胎之大较双胎之小病情重,同性双胎较异性双胎易患脑性瘫痪。临床分型以痉挛型为主,且有多种合并障碍如智力低下等,头颅CT和脑电图异常率较高。提示双胎是脑性瘫痪的独立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双胎妊娠的围产期监护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回顾性研究 双胎儿 病因 分类
下载PDF
一卵双胎儿同患巴特综合征报告
4
作者 郭世杰 刘英 孙景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5-386,共2页
巴特综合征(Bartter syndrome,BS)因1962年由Bartter等首先报道了2例出现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高醛固酮血症,血压正常,肾组织学检查显示肾小球旁器肥大的患者而得名^[1]。BS的发病率据国外统计约为1/10^6^[2],国内尚无相应的流... 巴特综合征(Bartter syndrome,BS)因1962年由Bartter等首先报道了2例出现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高醛固酮血症,血压正常,肾组织学检查显示肾小球旁器肥大的患者而得名^[1]。BS的发病率据国外统计约为1/10^6^[2],国内尚无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现将我院临床诊断罕见的一卯双胎儿同患BS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特综合征 双胎儿 同患 肾小球旁器 代谢性碱中毒 高醛固酮血症 组织学检查 血压正常
下载PDF
围产双胎儿患病情况临床分析
5
作者 邹红梅 宋燕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6X期90-91,共2页
目的 :了解双胎妊娠的合并症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提高优生率。方法 :对 35 6例双胎妊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早产率为 5 5 .6 % ,窒息率为 11.2 % ,死亡率为 1.7%。第 1胎与第 2胎合并症均为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足... 目的 :了解双胎妊娠的合并症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提高优生率。方法 :对 35 6例双胎妊娠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双胎妊娠早产率为 5 5 .6 % ,窒息率为 11.2 % ,死亡率为 1.7%。第 1胎与第 2胎合并症均为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小样儿、低血糖症、硬肿症、肺炎、窒息、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第 1胎的窒息和肺炎的发生率高于第2胎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双胎妊娠母儿合并症多 ,应做好产前检查 ,加强孕期保健 ,预防早产发生 ,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儿 并发症 新生儿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6
作者 邓皓辉 陈健华 +3 位作者 朱晓燕 曾伟斌 叶毅桦 李锐钦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作用。方法 :9对 1 8例早产双胎儿 ,分为第一出生双胎儿组 (FBG)和第二出生双胎儿组 (SBG)。出生前母亲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三剂 ,双胎儿出生后 4小时内气管注...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作用。方法 :9对 1 8例早产双胎儿 ,分为第一出生双胎儿组 (FBG)和第二出生双胎儿组 (SBG)。出生前母亲静脉注射地塞米松三剂 ,双胎儿出生后 4小时内气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用药剂量和用药后血气变化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其转归。结果 :第一出生组和第二出生组平均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量分别为 78.5± 2 3.9mg/kg和 79.5± 1 5 .9mg/kg ,t=0 .31 ,P >0 .0 5。两组的需氧时间分别为 8.2± 8.2天和 8.9± 8.4天。各有 1例需氧超过 2 8天。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前后两组组内对比 ,pH和PaO2 差异显著 ,显示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纠正。FBG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为 33.33% ,SBG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为 5 5 .5 6 % ,存活率分别为 1 0 0 %和 88.89% ,总存活率 94 .4 4 %。结论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和产后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提高生存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 双胎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双胎儿的高危因素 保健措施及其效果研究
7
作者 陈自励 彭巧英 代国红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索双胎的高危因素及有效的保健措施,降低双胎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方法:调查1983~1996年在本院分娩的363对双胎母儿围产期情况并与同期单胎以及双胎内部(单卵和双卵、大双和小双)进行比较,探索双胎儿的高危因素,制定保... 目的:探索双胎的高危因素及有效的保健措施,降低双胎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方法:调查1983~1996年在本院分娩的363对双胎母儿围产期情况并与同期单胎以及双胎内部(单卵和双卵、大双和小双)进行比较,探索双胎儿的高危因素,制定保健措施,并将执行前后情况对比评价其效果。结果:双胎妊娠并发症、胎儿附件异常、难产、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和双胎儿围产期患病率、死亡率显著高于单胎儿,单卵双胎儿和小双尤其高危。加强保健措施后,双胎儿患病率、死亡率显著下降。结论:采取适宜的保健措施,可明显改善双胎儿的围产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儿 高危因素 保健措施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使用肺表面活性剂疗效观察
8
作者 许今花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7期77-77,共1页
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机械通气对双胎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作用与护理方法。方法肺透明膜病应用固尔苏时,采用仰卧位经气管匀速注入,注入后用气囊加压给氧2min,再连接呼吸机,并在用药前后进行摄胸片对比观察。结果双胎儿用药后2h... 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呼吸机机械通气对双胎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作用与护理方法。方法肺透明膜病应用固尔苏时,采用仰卧位经气管匀速注入,注入后用气囊加压给氧2min,再连接呼吸机,并在用药前后进行摄胸片对比观察。结果双胎儿用药后2h内呼吸困难均改善,SPO2升高达90%以上,胸片示肺野透亮度明显转归。结论控制好给药时间,给药前的准备工作尤为重要。给药时确认患儿气管插管位置,让药物在肺部均匀分布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同时要注意加强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这也是是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儿 肺表面活性剂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超未成熟双胎儿临床救治结局及变化分析:一项广东省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9
作者 石碧君 李颖 +53 位作者 吴繁 冯周善 崔其亮 杨传忠 叶晓彤 戴怡蘅 梁伟怡 叶秀桢 莫镜 丁璐 吴本清 陈宏香 黎炽旺 张喆 荣箫 沈薇 黄为民 杨冰岩 吕峻峰 黄辉文 霍乐颖 饶红萍 严文康 任雪军 杨勇 王方方 刘东 刁诗光 刘晓燕 孟琼 王玉 王斌 张丽娟 黄宇戈 敖当 李伟中 陈洁玲 陈艳玲 李薇 陈志凤 丁月琴 李晓瑜 黄越芳 林霓阳 蔡扬帆 韩莎莎 金雅 柳国胜 万忠和 班奕 白波 李广洪 严越秀 超未成熟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研究协作组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0,共8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超未成熟双胎儿临床救治结局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选择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入院的胎龄<28周双胎儿269对,按照入院年份分为前5年组和后5年组,双胎中以出生体重高低分为重婴和轻婴。... 目的探讨广东省超未成熟双胎儿临床救治结局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选择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入院的胎龄<28周双胎儿269对,按照入院年份分为前5年组和后5年组,双胎中以出生体重高低分为重婴和轻婴。收集孕母围生期和新生儿住院资料,分析前、后5年双胎儿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后5年组超未成熟双胎儿、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的重度窒息发生率、出生头围低于前5年组(P<0.05)。后5年组超未成熟双胎儿均死亡的比例低于前5年组,且后5年组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的病死率低于前5年组(P<0.05)。后5年组双胎中重婴、双胎中轻婴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前5年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高于前5年组(均P<0.05)。结论广东省26家三级甲等医院入院的胎龄<28周超未成熟双胎儿的存活率显著上升,且双胎内无论是重婴还是轻婴,发生重度窒息、肺出血、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比例均明显下降,而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比例增加。伴随诊疗水平提升,未来需要由产前诊断、产科、新生儿科等组成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科学的双胎妊娠管理策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2,24(1):3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儿 病死率 并发症 出生体重 超未成熟儿
下载PDF
双胎儿出生情况及生长发育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上海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协作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双胎同时在一个母体中生长,经历了不同于单胎的先天因素的作用。双胎儿出生后,生长发育上具有一般儿童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本文将1985年上海市市区0~6岁儿童体格发育调查资料进一步阐明双胎儿出生及生长发育情况。
关键词 双胎儿 出生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双胎儿母乳喂养及护理措施
11
作者 李美英 《中原医刊》 1998年第3期48-48,F003,共2页
双胎儿母乳喂养及护理措施李美英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221700)本文通过对55例双胎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认定产妇及家属认定乳汁不足的心理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产后体位的限制,切口疼痛及认为药物对乳汁有影响是导致母乳... 双胎儿母乳喂养及护理措施李美英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221700)本文通过对55例双胎儿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认定产妇及家属认定乳汁不足的心理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产后体位的限制,切口疼痛及认为药物对乳汁有影响是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又一因素。因此,采取产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喂养 护理 双胎儿 胎儿
全文增补中
B超诊断双卵双胎儿短肢畸形1例报告
12
作者 夏金花 张芳芹 付会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6期590-590,共1页
关键词 B超 诊断 双胎儿 短肢畸形
下载PDF
双胎儿的心理
13
作者 张首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1993年第4期172-172,共1页
该文就双胎儿自身的心理特性或从心理学上看问题略述双胎儿心理如下。1 围产期异常的影响多胎妊娠容易伴有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脐带脱垂、低血糖等多种围产期异常。因此,双胎多为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根据Record and Mc... 该文就双胎儿自身的心理特性或从心理学上看问题略述双胎儿心理如下。1 围产期异常的影响多胎妊娠容易伴有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脐带脱垂、低血糖等多种围产期异常。因此,双胎多为早产儿或低体重儿。根据Record and Mckeown 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儿 羊水过多 前置胎盘 低体重儿 多胎妊娠 脐带脱垂 平均出生体重 平均胎龄 平均智商
下载PDF
经辅助生殖受孕双胎儿的行为、认知发育及其家庭情况的大规模人群调查结果
14
作者 Olivennes F. Golombok S. +2 位作者 Ramogida C. Rust J. 李跃萍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 2006年第2期21-22,共2页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difficulties in parent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in families with twins conceived by assisted reproduction. Design: Comparisons were carried out between a representative...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difficulties in parent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in families with twins conceived by assisted reproduction. Design: Comparisons were carried out betwee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344 families with 2-to 5-year-old twins conceived by IVF/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 and a matched comparison group of 344 families with singletons from IVF/ICSI. One twin was randomly selected for data analysis to avoid the bias associated with nonindependence of measures. Setting: A general population sample of IVF/ICSI families. Patient(s): Mothers and children. Intervention(s): Mothers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booklet. Main Outcome Measure(s): Standardized measures of the mother’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arenting stress,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marriage) and standardized measures of the child’s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emotional/behavioral problems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Result(s):Mothers of twin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parenting stress and depression than mothers of singletons and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find parenting difficult and significantly less likely to obtain pleasure from their child. Regarding the childre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emotional or behavioral problems between twins and singletons. However, twins showe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cognitive functioning. Conclusion(s): Greater difficulties in parent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were experienced by IVF/ICSI families with twins than by IVF/ICSI families with singlet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生殖 双胎儿 人群调查 体外受精 显微注射 卵母细胞 比较性研究 标准化量表 心理发育 心理压力
下载PDF
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健华 叶毅桦 +3 位作者 朱晓燕 邓皓辉 蓝光明 李锐钦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7-559,共3页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防治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12对24例早产双胎儿,按出生先后顺序分为第一出生双胎儿组(FBG)和第二出生双胎儿组(SBG)。胎儿出生前所有孕妇均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双胎儿出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防治早产双胎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12对24例早产双胎儿,按出生先后顺序分为第一出生双胎儿组(FBG)和第二出生双胎儿组(SBG)。胎儿出生前所有孕妇均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双胎儿出生后4h左右均向气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用药剂量和用药后胎儿血气变化,RDS的发生情况及其转归。结果 FBG和SBG平均应用PS的量分别为(77. 3±20. 7)mg/kg和(76. 2±15. 0)mg/kg, (t=0. 45,P>0. 05)。两组需氧时间分别为(8. 0±7. 1)和(8. 4±7. 3)d,各有1例需氧超过28d。PS注入前后两组组内对比,pH和PaO2 差异显著,显示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纠正。RDS发生率FBG为25%,SBG为50%;存活率分别为100%和91. 67%,总存活率95. 83%结论 孕妇产前应用地塞米松和胎儿出生后使用PS能降低早产双胎儿RDS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PS对RDS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双胎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地塞米松 肺表面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活产双胎儿生长不一致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春丽 张宁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34-1536,共3页
目的:了解活产双胎大婴儿与小婴儿出生体重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活产双胎产妇病历65份65对活产双胎新生儿,分析活产双胎大婴儿与小婴儿出生体重差异。结果:女性双胎婴儿出生体重差异程度﹥10%占54.55%(12/22),<10%占45.45%(10/22);异... 目的:了解活产双胎大婴儿与小婴儿出生体重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活产双胎产妇病历65份65对活产双胎新生儿,分析活产双胎大婴儿与小婴儿出生体重差异。结果:女性双胎婴儿出生体重差异程度﹥10%占54.55%(12/22),<10%占45.45%(10/22);异性双胎婴儿出生体重差异程度﹥10%占15.00%(5/16),<10%占68.75%(11/22)。男性双胎婴儿出生体重差异程度﹥10%占14.81%(4/27),<10%占85.19%(23/27)。其构成比有统计学差异(χ2=8.75,P<0.05)。双胎生长不一致发生率为10.77%(7/65)。大婴儿体重(2 448.46±533.02)g,小婴儿体重为(2 189.54±501.85)g。结论:出生体重差异程度,女性双胎婴儿﹥异性双胎婴儿﹥男性双胎婴儿。活产双胎大婴儿与小婴儿出生体重均差为258.92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双胎儿生长不一致
原文传递
双胎儿的围产期状况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巧英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37-739,共3页
目的 探讨双胎儿针对性保健措施。方法 调查在本院分娩的 36 3对双胎儿及 3745 6例单胎儿围产期 (Ⅲ )状况 ,随访胎儿远期预后。结果 ①双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胎位不正、难产、胎儿窘迫、胎盘异常、胎膜早破、羊水粪染的发生率及... 目的 探讨双胎儿针对性保健措施。方法 调查在本院分娩的 36 3对双胎儿及 3745 6例单胎儿围产期 (Ⅲ )状况 ,随访胎儿远期预后。结果 ①双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胎位不正、难产、胎儿窘迫、胎盘异常、胎膜早破、羊水粪染的发生率及患病率、围产期病死率显著高于单胎儿 ;双胎孕母 >30岁、经产妇、体力劳动者的比例及孕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胎。②单卵双胎儿的羊水粪染、早产的发生率及患病率、围产期病死率显著高于双卵双胎儿 ,小双 (双胎儿按出生先后分为大、小双 )的羊水粪染、难产、出生时窒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大双。③双胎儿 4~ 9岁时的体重、头围显著低于单胎儿 ,低智儿比例显著高于单胎儿。结论 双胎儿围产期状况及近、远期预后均较单胎儿差 ,其中单卵双胎儿、小双尤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儿 围产期 预后 保健措施
原文传递
双卵双胎儿同患苯丙酮尿症
18
作者 张馨丹 郑军 +1 位作者 李玉萍 王晓鹏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09-309,共1页
关键词 苯丙酮尿症 双胎儿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同患 配方奶喂养 出生体重 近亲婚配 常规护理
原文传递
双胎儿之一纸样儿一例
19
作者 张玲 张燕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7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纸样儿 双胎儿 B超检查 入院查体 不规则腹痛 早孕反应 末次月经 孕早期
原文传递
双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樊雨薇 张伊佳 +23 位作者 温和梅 晏红 沈蔚 丁月琴 龙运峰 张志钢 李桂芳 姜泓 饶红萍 邱建武 魏贤 张亚昱 曾纪斌 赵常亮 许伟鹏 王凡 员丽 杨秀芳 李薇 林霓阳 陈倩 夏昌顺 钟鑫琪 崔其亮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1-618,共8页
目的 分析胎龄<34周双胎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双胎早产儿BPD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全国22家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胎龄<34周双胎早产儿,根... 目的 分析胎龄<34周双胎早产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双胎早产儿BPD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全国22家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胎龄<34周双胎早产儿,根据双胎儿患病情况分为三组:两胎均为BPD组、仅一胎为BPD组、两胎均非BPD组,分析双胎早产儿发生BPD的危险因素;并对仅一胎为BPD组患儿进一步分析,组内配对分析双胎早产儿发生BPD的产后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胎龄<34周的双胎儿共904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与两胎均非BPD组相比,双胎出生体重差异>25%是双胎中仅一胎患BPD的危险因素(OR=3.370,95%CI:1.500~7.568,P<0.05),胎龄大是双胎均患BPD的保护因素(P<0.05)。对双胎中仅一胎为BPD组进行组内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小于胎龄儿是双胎内个体发生BPD的危险因素(OR=5.017,95%CI:1.040~24.190,P<0.05)。结论 双胎早产儿BPD的发生不仅与胎龄相关,也与双胎出生体重差异、小于胎龄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危险因素 多中心研究 双胎儿 早产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