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RXRG基因遗传变异与双胎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萌 许尚忠 +3 位作者 昝林森 张路培 高雪 陈金宝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0-194,共5页
以视黄素X受体基因γ(retinoid X receptor-gamma,RXRG)作为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运用测序法寻找牛RXRG基因SNPs,筛查到一个新的多态位点A1941G,该位点位于3′UTR。运用PCR-RFLP法验证并分析该位点在鲁西牛双胎群体和单胎群体及中国西... 以视黄素X受体基因γ(retinoid X receptor-gamma,RXRG)作为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运用测序法寻找牛RXRG基因SNPs,筛查到一个新的多态位点A1941G,该位点位于3′UTR。运用PCR-RFLP法验证并分析该位点在鲁西牛双胎群体和单胎群体及中国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和西蒙杂交牛单胎群体间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鲁西牛双胎和单胎群体中分布A、B两个等位基因,处于中度多态。经χ2适合性检验,鲁西双胎牛群体在该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将鲁西牛群体的A1941G位点的基因型效应与双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卡方独立性检测结果显示,基因型分布在鲁西单、双胎牛群体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XRG基因 双胎性 PCR-RFLP
下载PDF
不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宋晶 陈奕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期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进而明确双胎的绒毛膜性诊断、产前管理及双胎特有并发症的处理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4年的双胎病例435例,根据绒毛膜性分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rionic diamnioti...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期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进而明确双胎的绒毛膜性诊断、产前管理及双胎特有并发症的处理规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4年的双胎病例435例,根据绒毛膜性分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rionic diamniotic twin,MCDA)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ichorionic diamniotic twin,DCDA)2组,对其孕期并发症、畸形发病率、分娩孕周和新生儿体重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 MCDA组的自然受孕率和胎儿畸形率(84.38%、7.03%)明显高于DCDA组(38.76%、3.91%,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DA组分娩孕周明显小于DCDA组(33.17±5.25 vs.35.39±3.32,P<0.001),其急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DCDA组[36.19%(38/105)vs.19.86%(56/28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CDA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小于DCDA组,新生儿的轻度、重度窒息率,流产率,胎死宫内发生率均高于DCDA组。生后死亡及死产率发生例数较少,暂无可比性。MCDA组特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DCDA组。结论双胎妊娠的绒毛膜性判断对于双胎的产前管理及预后可起到关键作用,双胎特殊并发症由于发病机制的不完全明确,其管理及治疗还需要不断总结并个性化指导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 绒毛膜 复杂
下载PDF
单绒毛膜性双胎脐带附着位置与双胎输血综合征、双胎生长不一致及胎儿结构畸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纪颖 范丽丝 贺晓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性双胎脐带附着位置与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双胎生长不一致及胎儿结构畸形的相关性。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行中晚孕超声检查单绒毛膜性胎儿共58例,每例胎儿均多切面扫查脐带附着位置,回顾性分析脐带附着位... 目的:探讨单绒毛膜性双胎脐带附着位置与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双胎生长不一致及胎儿结构畸形的相关性。方法:自2010年10月至2016年10月行中晚孕超声检查单绒毛膜性胎儿共58例,每例胎儿均多切面扫查脐带附着位置,回顾性分析脐带附着位置异常双胎中TTTS、胎儿生长不一致及胎儿结构畸形的发生率。结果:58例单绒毛膜性双胎中双胎之一脐带为边缘性或帆状附着胎盘者共9例,均出现不同程度TTTS。双胎之一脐带附着位置近胎盘边缘13例,其中8例出现胎儿生长不一致,另5例胎儿生长发育参数无明显差异。胎儿严重结构异常4例,轻度结构异常10例,结构异常胎儿中仅1例胎儿脐带边缘附着。结论:单绒毛膜性双胎之一脐带附着位置为边缘性或帆状附着与TTTS有明确相关性;脐带附着近胎盘边缘与胎儿生长不一致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决定性因素;脐带附着位置异常与胎儿畸形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绒毛膜 脐带附着位置 输血综合症 生长不一致 儿结构畸形
下载PDF
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选择性生长受限的热点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卫星 孙路明 《中国医刊》 CAS 2017年第5期4-6,共3页
单绒毛膜性双胎的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比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更高。这主要与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选择性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 UGR)以及双胎反向动脉灌注(t... 单绒毛膜性双胎的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比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更高。这主要与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选择性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 UGR)以及双胎反向动脉灌注(twin reverse arterial perfusion,TRAP)等特殊并发症相关[1,2]。其中s IUGR在单绒双胎中的发生率约为10%-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绒毛膜 围产儿发病率 INTRAUTERINE perfusion 多普勒血流 transfusion 动脉灌注 脐动脉 舒张末期血流 临床结局
下载PDF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销颖 张兰珍 +3 位作者 勾晨雨 钟惠敏 龙昭华 邹羽璇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604-607,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患者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根...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患者早产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根据孕妇绒毛膜性分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囊组(MCDA组)和双绒毛膜双羊膜囊组(DCDA组),并分析两组孕妇妊娠结局以及围产儿预后的差异。结果:双胎妊娠不良结局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受孕方式、绒毛膜性、是否胎膜早破、是否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以及分娩方式是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胎妊娠患者受孕方式、胎膜早破以及分娩方式是其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CDA组患者的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以及胎儿畸形等围产儿预后发生情况明显低于MCD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受孕方式、胎膜早破以及分娩方式是双胎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患者的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以及胎儿畸形发生率明显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绒毛膜 妊娠结局 围产儿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萍梅 钟利若 张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0期1790-1792,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胎绒毛膜性质将其分为观察组(单绒毛膜)和对照组(双绒毛膜),各25例,对比两...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绒毛膜性对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胎绒毛膜性质将其分为观察组(单绒毛膜)和对照组(双绒毛膜),各25例,对比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羊水过多、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生率分别为32.00%、28.00%、20.00%、20.00%,与对照组(8.00%、4.00%、0.00%、0.00%)比较,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5);观察组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双胎输血综合征发生率(42.00%、28.00%、18.00%、12.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00%、8.00%、4.00%、0.00%),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均<0.05)。结论双胎妊娠单绒毛膜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双绒毛膜双胎孕妇高,且前者围生儿预后差,临床应在双胎妊娠早期对绒毛膜性质进行诊断,提高对双胎妊娠并发症的预防水平,并改善围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绒毛膜 孕妇 妊娠期 并发症 围生儿 预后
下载PDF
单绒毛膜性双胎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春晓 贺光 王彦林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2年第1期241-244,共4页
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是单绒毛膜性双胎严重并发症之一,增加围产期死亡率及发病率,并导致新生儿远期神经发育及认知能力受损,但其分子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表观遗传学是指不改变DNA序列,通过某种方式使基因表达或细胞表现型出现可遗... 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是单绒毛膜性双胎严重并发症之一,增加围产期死亡率及发病率,并导致新生儿远期神经发育及认知能力受损,但其分子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表观遗传学是指不改变DNA序列,通过某种方式使基因表达或细胞表现型出现可遗传的变化,最新研究发现sIUGR胎盘组织中存在DNA甲基化、非编码RNA调控及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的改变,证明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参与了sIUGR的发病机制。因此,探索与sIUGR相关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对了解sIUGR的发病原因及确定临床诊疗策略可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绒毛膜 选择宫内生长受限 滋养细胞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辽宁绒山羊抑制素A基因遗传变异与双羔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董李学 刘月琴 +3 位作者 张英杰 宋杰 程善燕 郭勇庆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以抑制素A基因(Inhibin alpha subunit gene,INHA)作为辽宁绒山羊双羔性状的候选基因,以便为绒山羊育种工作中分子标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测序法寻找辽宁绒山羊INH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筛查到一个新的多态位点-446T>C,该位点位于... 以抑制素A基因(Inhibin alpha subunit gene,INHA)作为辽宁绒山羊双羔性状的候选基因,以便为绒山羊育种工作中分子标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运用测序法寻找辽宁绒山羊INH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筛查到一个新的多态位点-446T>C,该位点位于INHA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运用PCR-RFLP法验证并分析该位点在辽宁绒山羊双羔群体和单羔群体间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辽宁绒山羊中双羔和单羔群体中分布A、B两个等位基因,处于中度多态。经χ2检验,样本在该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在辽宁绒山羊单、双胎群体上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绒山羊 INHA基因 双胎性 PCR-RFLP
下载PDF
双胎绒毛膜性及血清RECK、KLF-8水平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结局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谦 战芳 +1 位作者 李玉岩 于达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088-1091,共4页
目的分析双胎绒毛膜性及血清RECK、双向转录因子Kruppel样转录因子8(KLF-8)水平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大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诊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73例,将其纳入观察... 目的分析双胎绒毛膜性及血清RECK、双向转录因子Kruppel样转录因子8(KLF-8)水平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1日大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诊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73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另在同期选择非子痫前期孕妇73例,将其纳入对照组。超声检测双胎绒毛膜性,检查血清RECK、KLF-8水平,判断早发型子痫前期严重程度,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并根据子痫前期严重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成轻度子痫前期(n=52)和重度子痫前期组(n=21),根据不良妊娠结局(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将观察组分成不良妊娠组(n=41)及良好妊娠组(n=32)。结果观察组患者单绒毛膜单羊膜囊(MCMA)、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发生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RECK水平为(4.98±0.21)mg/L,低于对照组[(7.87±0.26)mg/L],KLF-8水平为(0.71±0.13)mg/L,高于对照组[(0.36±0.11)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RECK水平为(6.28±0.39)mg/L,低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3.09±0.32)mg/L],KLF-8水平为(0.62±0.14)mg/L,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0.89±0.1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总发生率为56.16%,高于对照组(2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患者的血清RECK水平为(6.28±0.39)mg/L,低于良好妊娠结局的患者[(3.09±0.32)mg/L],KLF-8水平为(0.62±0.14)mg/L,低于良好妊娠结局的患者[(0.89±0.1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发现,血清RECK、KLF-8水平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MCMA、MCDA、DCDA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中较常见,而血清RECK、KLF-8高水平影会增加早发型子痫前期病情,不利于新生儿结局,建议积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绒毛膜 RECK KLF-8 新生儿结局 关系
下载PDF
不同绒毛膜性双胎165例临床观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艳 杜晓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及单绒毛膜双胎的孕产妇和围产儿的临床结局。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双绒毛膜性双胎及76例单绒毛膜双胎孕产妇,对两组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孕产妇...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及单绒毛膜双胎的孕产妇和围产儿的临床结局。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9例双绒毛膜性双胎及76例单绒毛膜双胎孕产妇,对两组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比较,辅助受孕的双胎孕产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双胎组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双胎生长不一致性、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双绒毛膜双胎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膜性在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上两组比较无差异,而对预测双胎围生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尽早确定双胎绒毛膜性,加强对单绒毛膜双胎的监护及干预,是改善围生儿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 妊娠期并发症 临床结局分析
下载PDF
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双胎绒毛膜性、血清KLF-8水平及新生儿结局
11
作者 梁依依 王小蔓 黎小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5期1152-1155,共4页
目的:研究双胎绒毛膜性及血清双向转录因子-8(KLF-8)水平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结局。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2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子痫前期组,同期112例产前检查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双胎... 目的:研究双胎绒毛膜性及血清双向转录因子-8(KLF-8)水平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新生儿结局。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12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子痫前期组,同期112例产前检查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双胎绒毛膜性发生率以及血清KLF-8水平,子痫前期组不同新生儿结局患者临床特征并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子痫前期组双胎绒毛膜性发生率12.5%高于对照组1.8%,血清KLF-8(15.63±2.14 pg/ml)低于对照组(36.63±2.04 pg/ml);子痫前期患者中新生儿结局不良组孕周和血清KLF-8水平均低于结局正常组,胎盘早剥、存在子痫病史以及双胎绒毛膜性发生率均高于结局正常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双胎绒毛膜性、血清KLF-8降低、孕周小、胎盘早剥、子痫病史均是引起新生儿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胎绒毛膜性及血清KLF-8水平可能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和不良新生儿结局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 绒毛膜 向转录因子-8 不良新生儿结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孕早期诊断双胎绒毛膜性的价值
12
作者 冯靖 蒋荷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70-71,7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早期双胎绒毛膜性的超声诊断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双胎妊娠早孕期、中孕早期、中孕晚期、晚孕期的绒毛膜性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超声影像学特点,并与产后病理证实的绒毛膜性诊断对照。结果早孕...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早期双胎绒毛膜性的超声诊断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双胎妊娠早孕期、中孕早期、中孕晚期、晚孕期的绒毛膜性的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其超声影像学特点,并与产后病理证实的绒毛膜性诊断对照。结果早孕期、中孕早期、中孕晚期及晚孕期双胎绒毛膜性的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吻合率分别为100%、96%、78%、4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产前诊断双胎绒毛膜性的重要方法,可为胎儿预后判断及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早孕期及中孕早期是超声诊断双胎绒毛膜性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早期绒毛膜 超声诊断 产后绒毛膜
下载PDF
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第二部分)——双胎妊娠并发症的诊治 被引量:33
13
作者 孙路明 赵扬玉 +7 位作者 段涛 邹刚 杨颖俊 周奋翮 魏瑗 王颖 原鹏波 赵文秋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4期57-64,共8页
前言"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双胎妊娠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包括双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如双胎生长不一致、一胎结构异常、一胎胎死宫内;单绒毛膜性双胎特殊并发症,如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 前言"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双胎妊娠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包括双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如双胎生长不一致、一胎结构异常、一胎胎死宫内;单绒毛膜性双胎特殊并发症,如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选择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sIUGR)、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twin reversed arterial perfusionsequence,TRAPS)、双胎贫血-多血序列征(twinanemia polycythemia sequence,TAP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单绒毛膜 临床处理 输血综合征 序列征 死宫内 染色体异常 羊水最大深度 羊水过多 无心
下载PDF
超声诊断双胎输血综合症3例报告
14
作者 吴荣敏 吴梅 《贵州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373-374,共2页
双胎输血综合症(TTS)又称胎盘输血综合症,见于单绒毛膜性双胎,发生率占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的15%。是由于宫腔内一个胎儿的血液通过胎盘吻合血管输送给另一个胎儿,由于双胎间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差别,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及临... 双胎输血综合症(TTS)又称胎盘输血综合症,见于单绒毛膜性双胎,发生率占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的15%。是由于宫腔内一个胎儿的血液通过胎盘吻合血管输送给另一个胎儿,由于双胎间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差别,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症状。本文通过对2010年9~12月我科双胎孕妇的筛查,发现TTS 3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区 回声 反射声 超声诊断 顶径 受血儿 单绒毛膜 供血儿 羊膜水肿 妊娠病 羊水过多 腰上黄 腹围 膀胱充盈
下载PDF
中孕葡萄胎与胎儿共存1例
15
作者 姚超华 丁远玲 +1 位作者 童国成 唐利清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3年第A12期45-45,共1页
经产妇,孕27周。因双下肢水肿1个多月,加重3天,胎动消失1天,于5月26日初次来我院作产前检查。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8个月孕,无宫缩,无明显胎心,BP:18.0/12.5 kPa,拟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胎儿横卧于剑突下,胎头于左侧腹探及,双顶径6.6 cm,
关键词 子宫增大 左侧腹 产前检查 滋养叶细胞 超声检查 经产妇 羊水指数 细小点状 轻度增生
下载PDF
多胎妊娠
1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3期104-104,共1页
9909614 试管婴儿中多胎妊娠率与胚胎移植数目/Elsner C W//Am J Obstet Gy-necol.-1997,177(2).-350~357津医情9909615 双胎比单胎成熟早吗?来自配对队列研究的结果/Friedman S A//Am JObstet Gynecol.-1997,176(6).-1193~11299 津医... 9909614 试管婴儿中多胎妊娠率与胚胎移植数目/Elsner C W//Am J Obstet Gy-necol.-1997,177(2).-350~357津医情9909615 双胎比单胎成熟早吗?来自配对队列研究的结果/Friedman S A//Am JObstet Gynecol.-1997,176(6).-1193~11299 津医情9909616 多胎和单胎妊娠中极早产婴儿的新生儿后果/Nielsen H C//Am J ObstetGynecol.-1997,177(3).-653~659津医情9909617 用脉冲多普勒预测单卵性双胎的预后[日]/伊藤茂//产妇治.-1998,76(1).-110~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移植 队列研究 试管婴儿 单卵 脉冲多普勒超声 早产婴儿 新生儿 妊娠 产妇
下载PDF
妊娠11~13^(+6)周预测单绒毛膜性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的超声指标筛选研究
17
作者 李晓菲 吴青青 +1 位作者 姜海利 玄英华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筛选妊娠11~13^(+6)周预测单绒毛膜性(MC)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FGR)的超声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前瞻性收集的MC双胎孕妇,妊娠11~13^(+6)周行规范化超声检查,根据专家共识中... 目的筛选妊娠11~13^(+6)周预测单绒毛膜性(MC)双胎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sFGR)的超声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前瞻性收集的MC双胎孕妇,妊娠11~13^(+6)周行规范化超声检查,根据专家共识中的sFGR诊断标准,将孕妇分为sFGR组和对照组(正常MC双胎组),比较两组孕妇年龄、孕产史、受孕方式以及两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NT差异、头臀长(CRL)差异、静脉导管频谱异常及脐带插入位置异常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分析,筛选可用于预测sFGR的早期超声指标。结果共106例纳入分析,sFGR组30例,对照组76例。①与对照组相比,sFGR组两胎儿均存活病例胎儿低出生体重(低于第10、第3百分位)发生率高,双胎出生体重差异大,双胎出生体重不一致(差值大于25%)发生率高(均P<0.001);②与对照组相比,sFGR组两胎儿CRL差异大[7.8%(3.8%,9.2%)比3.8%(1.5%,7.2%)],脐带插入位置异常发生率高(33.3%比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1),而双胎NT差异、双胎NT增厚及静脉导管频谱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双胎CRL差异是sFGR的危险因素(OR=1.136,95%CI=1.021~1.264),预测sFG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2(95%CI=0.576~0.787),截断值为6.5%时敏感性为0.567,特异性为0.737;脐带插入位置异常是sFGR的危险因素(OR=7.100,95%CI=2.176~23.167),预测sFGR的敏感性为0.333,特异性为0.934。结论双胎CRL差异、脐带插入位置异常是发生sFGR的危险因素,对预测MC双胎发生sFGR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单绒毛膜 选择儿生长受限 预测
原文传递
妊娠期糖尿病对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母儿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艳 何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4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母儿的影响,为促进GDM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母儿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的300例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母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GDM...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母儿的影响,为促进GDM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母儿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分娩的300例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母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伴有GDM的孕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血糖正常的孕产妇2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分析GDM对母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年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观察组双胎不同一性、一个胎儿死亡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体质量指数(BMI)、孕产次、受孕方式、分娩方式、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死亡及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除胎膜早破外,GDM没有增加双绒毛膜性双胎妊娠不良围生期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绒毛膜妊娠 孕产妇 新生儿 结局
原文传递
多普勒超声在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凤钰 孙路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0-423,共4页
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有较高的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产前的规范化监测及管理有助于改善围产儿结局。多普勒血流评估是监测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脐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静脉导管血流的评估。文章针对上述多普勒血流... 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有较高的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产前的规范化监测及管理有助于改善围产儿结局。多普勒血流评估是监测单绒毛膜性双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脐动脉、大脑中动脉以及静脉导管血流的评估。文章针对上述多普勒血流的标准化测量及其在双胎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 超声 单绒毛膜
原文传递
单绒毛膜性双胎行射频消融减胎术后结局英文文献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晓丹 漆洪波 《医学信息》 2019年第8期97-99,10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文献进行荟萃分析评估双胎输血综合症(TTTS)与其他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并发症患者行射频消融减胎术后预后。方法检索1990年12月~2019年2月行射频消融减胎术的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的英文文献,检索数据库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 目的通过对文献进行荟萃分析评估双胎输血综合症(TTTS)与其他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并发症患者行射频消融减胎术后预后。方法检索1990年12月~2019年2月行射频消融减胎术的单绒毛膜性双胎妊娠的英文文献,检索数据库PubMed以及Web of Science。结果共纳入9篇回顾性研究,包括104例TTTS患者,341例其他手术指征患者。TTTS组术后保留胎儿存活率(62.23%)低于其他手术指征组(8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85,95%CI:0.74~0.98,P=0.03)。两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3.36%和3.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6.10,95%CI:1.05~35.44,P=0.04)。其余早产率、胎死宫内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单绒毛膜性双胎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TTTS患者术后保留胎儿存活率较低,胎膜早破风险略高,应根据临床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综合征 单绒毛膜妊娠 射频消融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