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娇 张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 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9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伤椎行双能量CT检查,分别通过虚拟非对比度、虚拟去钙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收集钙CT值、钙浓度、骨髓CT值和脂肪含量占比等参数。将双能X射线吸收法测定的骨密度和脊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结果分别作为骨质疏松和骨髓水肿的诊断“金标准”,评估双能量CT检查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质疏松和骨髓水肿的诊断效能。结果根据骨密度仪检测结果,将196例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66例)和非骨质疏松组(130例),双能量CT检查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组患者椎体的钙CT值、钙浓度均显著低于非骨质疏松组(均P<0.05)。根据MRI检查结果,将骨质疏松组患者分为骨髓水肿组(19例)和非骨髓水肿组(47例),双能量CT检查结果显示:骨髓水肿组患者的骨髓CT值显著高于非骨髓水肿组(P<0.05),骨髓脂肪含量占比显著低于非骨髓水肿组(P<0.05)。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骨髓水肿组与非骨髓水肿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表明,椎体的钙CT值、钙浓度对骨质疏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53、0.838,二者联合能提高诊断价值,AUC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83和0.686。骨髓CT值、脂肪含量占比对骨髓水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880、0.893,二者联合能提高诊断价值,AUC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19和0.820。结论双能量CT检查能评估OVCF患者椎体骨密度和骨髓状况,对骨质疏松和骨髓水肿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骨髓水肿 诊断
下载PDF
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单能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缩窄患者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
2
作者 谭云 郑君惠 +2 位作者 何竹 何兰 曹希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单能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缩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到2019年10月16例主动脉缩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并行胸主动脉DECT扫描的患... 目的探讨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单能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缩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到2019年10月16例主动脉缩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后随访并行胸主动脉DECT扫描的患者,后处理重建40-190 keV间隔为10 keV的共16组单能量图像及线性融合图像(M=0.5)并进行比较。客观图像评价测量计算了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伪影指数(artifact index,AI)及噪声(noise,N)。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由2名放射科医生对总体图像质量进行双盲评估。结果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结果显示,90 keV的总体图像质量(均值0.7)最高。客观图像质量评价中,90 keV单能量图像具有最低的AI及N,优于线性融合图像(均P<0.05),CNR高于线性融合图像(P<0.05)。结论双能量CT单能量重建技术可以减少术后支架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最优能级为90 k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 血管内支架 伪影 能量图像
下载PDF
心脏数字化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质量控制研究
3
作者 谭展 刘辉 +1 位作者 马睿 谭光享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0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数字化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设备质量控制方法,为制定数字化SPE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伽玛照相机性能测试》(NEMA NU1-2018)和心脏数字化SPECT设备相关厂家执行的... 目的:研究心脏数字化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设备质量控制方法,为制定数字化SPE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伽玛照相机性能测试》(NEMA NU1-2018)和心脏数字化SPECT设备相关厂家执行的设备日常质量保证的测试方法,采用一种通用质量控制方法,适用于使用半导体碲锌镉(CZT)材料且扫描时探头多角度转动的心脏数字化SPECT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内容包括设备系统能量分辨率、系统均匀性、系统扫描灵敏度、带散射的断层空间分辨力和系统最大计数率5个检测项目。结果:检测结果与厂家要求相比较,系统能量分辨率、系统均匀性、系统扫描灵敏度、带散射的断层空间分辨力和系统最大计数率等5个项目的第1次检测结果分别为5.8%、8%、67811计数/(min·MBq)、4.91 mm和1.8×10^(6)s^(-1),第2次检测结果分别为5.6%、6%、68297计数/(min·MBq)、4.96mm和1.8×10^(6)s^(-1),均符合厂家指标的要求。结论:采用的质量控制方法能够科学并客观评价此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为制定数字化SPECT设备质量控制标准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锌镉 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 质量控制 心脏 系统能量分辨率
下载PDF
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双能量成像在肺部肿块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崔志军 房维学 陈刚 《癌症》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9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5例肺内肿块行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double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增强扫描,获得肿块多期扫描碘基图CT值、CT净增值... 目的探讨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5例肺内肿块行双源计算机断层扫描(double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增强扫描,获得肿块多期扫描碘基图CT值、CT净增值及各期净增值的差异及其时间–密度曲线特征、各期肿块能谱曲线斜率。对比分析能谱曲线、碘含量及碘基图CT值。结果各期扫描中,恶性肿瘤、炎性肿块、结核瘤在60–120 keV下的CT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腺癌CT净增值均大于鳞癌,其中在主动脉达峰时及第100 s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腺癌与鳞癌时间–密度曲线表现不同,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DSCT双能量成像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对肺部肿块的良恶性及病理类型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肿瘤能量成像 良恶性鉴别诊断 病理类型
下载PDF
彩色双功能超声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测量腹主动脉瘤最大径的比较
5
作者 李炜淼 陈斌 +2 位作者 郭大乔 董智慧 竺挺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采用不同的彩色双功能超声(CDU)测量方法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测量腹主动脉瘤的最大径,并进行比较,评估其相关性及一致性,以期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最佳测量方法。方法收集年4月—2011年6月初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的77例患者,... 目的采用不同的彩色双功能超声(CDU)测量方法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测量腹主动脉瘤的最大径,并进行比较,评估其相关性及一致性,以期获得具有临床意义的最佳测量方法。方法收集年4月—2011年6月初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的77例患者,分别应用CDU及CTA测量腹主动脉瘤的最大径。CTA测得腹主动脉瘤的最大径记为CT_max;不同的CDU测量方法测得的腹主动脉瘤最大径包括最大截面的前后位内膜-内膜(DUAP_i)、前后位外膜-外膜(DUAP_a)、横径(DU_trans)及任意方向上的最大径(DU_max)。将不同的CDU测量方法测得的结果分别与CTA测量的CT_max进行比较,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其间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法评估其间的一致性,并以两者结果相差-5~5mm内作为临床可接受范围。结果 CTA测得的CT_max值显著高于不同CDU测量方法测得DUAP_i、DUAP_a、DU_trans、DU_max值(P值均<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T_max与DUAP_i、DUAP_a、DU_trans、DU_max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68、0.969、0.947、0.990,P值均<0.05)。Bland-Altman法显示,CT_max与DUAP_i、DUAP_a、DU_trans、DU_max的一致性限度(LOA)分别为(-0.43~12.43)、(-3.80~8.70)、(-3.54~12.68)和(-3.08~4.10)mm,仅DU_max方法结果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CDU测量DU_max代替CTA测量是可行的,CDU测量DUAP_i、DUAP_a、DU_trans可能造成结果偏差太大而影响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功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腹主动脉瘤 动脉瘤最大径
下载PDF
99Tcm-双半胱乙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血流灌注显像结合NeuroGam软件评估烟雾病手术疗效 被引量:4
6
作者 楼菁菁 刘壮 +5 位作者 周雨菁 徐斌 王渊恺 刘从进 刘淼 刘兴党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83-486,共4页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起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可导致脑出血或脑缺血事件发生。因此,准确评估MMD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尤为重要,99Tc^m-双半胱乙酯(99Tc^m-E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起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可导致脑出血或脑缺血事件发生。因此,准确评估MMD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和判断预后尤为重要,99Tc^m-双半胱乙酯(99Tc^m-E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CT可提供脑血流灌注信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应用NeuroGam软件对MMD患者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估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灌注 烟雾病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手术前后 半胱乙酯 手术疗效 软件评估
下载PDF
头颈部双能量去骨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钰 薛华丹 +7 位作者 张晓波 刘炜 孙昊 王萱 苏佰燕 何泳蓝 王客非 金征宇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246-251,共6页
目的研究头颈部双能量去骨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dual energy bone remov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EBR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 目的研究头颈部双能量去骨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dual energy bone remov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EBR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rotat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RA)为金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怀疑颅内动脉瘤且均行双能量头颈部CTA、DSA及3DRA的患者。根据载瘤血管位置将颅内动脉分为16个区域,逐一观察动脉瘤存在情况,测量动脉瘤各种径线长度,比较其与DSA/3DRA的一致性。根据动脉瘤最大径分为4组:无,〈3mm,3~5mm,≥5mm;分别评价DEBR CTA对动脉瘤大小的评价效果。结果 8例患者DEBR CTA共发现9个动脉瘤,全部经过DSA证实。DSA/3DRA及DEBR CTA测量的最大径线分别为(5·2±5·1)和(5·7±5·6)mm,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2例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动脉瘤的2条远端供血动脉未被DEBR CTA显示。DEBR CTA评价≥5mm动脉瘤最大径的准确性达100%;1例DEBR CTA评价为〈3mm的动脉瘤,DSA/3DRA评价为3~5mm。结论 DEBR CTA能有效诊断颅内动脉瘤,与DSA/3DR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DEBR CTA可能会漏诊接近颅底动脉瘤的远端细小供血动脉并且低估接近颅底的小动脉瘤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能量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基于表面解剖特征的人头部计算机断层与磁共振图像双模态融合 被引量:4
8
作者 季达峰 马忠宾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8-64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解剖标记的点配准在人头部CT及MRI双模态配准精度。方法 4例患者行CT及MRI扫描,将扫描数据导入3D Slicer 4.8.1以体素渲染方式进行三维重建。在10个备选的体表解剖特征点中,基于各点的5次定位误差在CT和MRI图像上选出相对应... 目的探讨基于解剖标记的点配准在人头部CT及MRI双模态配准精度。方法 4例患者行CT及MRI扫描,将扫描数据导入3D Slicer 4.8.1以体素渲染方式进行三维重建。在10个备选的体表解剖特征点中,基于各点的5次定位误差在CT和MRI图像上选出相对应8个的解剖部位标记点坐标,按标记点数分为4、5、6、7、8个标记点组。利用奇异值分解(SVD)算法对两个模型进行对应点配准,利用标记点配准误差(FRE)对配准精度进行评估。结果双模态融合误差的FRE为2.68~6.54 mm。4、5、6、7、8个标记点组分别为(5.14±0.97)mm、(4.71±0.64)mm、(4.45±0.59)mm、(4.13±0.55)mm、(3.54±0.72)mm,相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个标记点的FRE与4个标记点的FRE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表面的解剖学特征可用于CT-MRI的双模态融合;CT-MRI的双模态融合FRE随着标记点数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部 模态 对应点配准 解剖特征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双能量CT中双能量指数、原子序数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于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宁 邱琦蕾 +2 位作者 吴雨雪 钱红丽 包亚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3期53-57,共5页
目的:评估双能量计算机体层扫描(DECT)的双能量指数(DEI)、有效原子序数(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在鉴别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及DECT影像资... 目的:评估双能量计算机体层扫描(DECT)的双能量指数(DEI)、有效原子序数(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在鉴别患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及DE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泌尿系结石直径均>5 mm,所有患者的离体结石均经红外光谱分析确定结石成分。分别计算DEI、Zeff、能谱曲线斜率及三者结合对于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111例患者中草酸钙结石75例(占67.57%),羟基磷灰石15例(占13.51%),尿酸结石21例(占18.92%),未发现胱氨酸等其他类型结石。3种类型结石的CT值(F=487.691,P<0.001)、DEI(F=395.553,P<0.001)、Zeff(F=818.689,P<0.001)和能谱曲线斜率(H=19.615,P<0.001)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EI、Zeff和能谱曲线斜率对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7.39%(97/111)、84.68%(94/111)和81.98%(91/111)。DEI、Zeff和能谱曲线分别对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及尿酸结石诊断准确率均为80%~100%。DEI、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总准确率为94.59%(105/111)。DEI、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草酸钙结石、羟基磷灰石及尿酸结石诊断的准确性分别为94.59%、94.59%和100%。结论:与DECT的单个指标相比,DEI、Zeff结合能谱曲线斜率对鉴别泌尿系结石成分显示出更好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计算机断层扫描(DECT) 能量指数(DEI) 原子序数(Zeff) 能谱曲线斜率 泌尿系结石
下载PDF
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肺结节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宝 陈胜 +2 位作者 何菁 张茗屋 仲思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日本放射技术学会(JSRT)数据库中经CT检出的肺结节126个,对比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及未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对肺结节的检出率。结...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日本放射技术学会(JSRT)数据库中经CT检出的肺结节126个,对比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及未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对肺结节的检出率。结果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辅助检测系统,在平均每幅图4.5个假阳性水平下可检出80.16%(101/126)的结节;未结合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的原检测系统,在平均每幅图4.5个假阳性水平下检出72.22%(91/126)的结节。结论基于虚拟双能量减影软组织胸片生成技术计算机辅助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结节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诊断显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虚拟能量减影
下载PDF
双源双能量CT图像优化技术对肺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卞佳 苏文静 +1 位作者 殷志杰 李泉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定量评价双源双能量CT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及非线性融合技术对肺动脉图像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影像学资料,经处理获得100 kVp图像(A组)、140 kVp图像(B组)、非线性融合图像(C组)及最佳单能量图像(D组),分别测... 目的定量评价双源双能量CT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及非线性融合技术对肺动脉图像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影像学资料,经处理获得100 kVp图像(A组)、140 kVp图像(B组)、非线性融合图像(C组)及最佳单能量图像(D组),分别测量4组图像中肺动脉栓子的CT值、噪声及邻近血管CT值,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图像间栓子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噪声、CNR、SNR等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非线性融合图像质量最佳;最佳单能量图像较常规图像也具有一定优势。结论非线性融合技术及最佳单能量成像技术可以优化肺动脉图像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量
下载PDF
双能量减影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在DR胸片筛查肺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永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5期85-86,共2页
目的探究双能量减影(DES)和计算机辅助技术(CAD)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胸片筛查肺结节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经CT检查证实肺内伴有小结节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DES和CAD诊断,并与常规DR胸片阅读结果相比较,评估DES和CAD... 目的探究双能量减影(DES)和计算机辅助技术(CAD)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胸片筛查肺结节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经CT检查证实肺内伴有小结节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予以DES和CAD诊断,并与常规DR胸片阅读结果相比较,评估DES和CAD辅助诊断肺结节的临床意义。结果 CAD系统联合DES系统检出小结节的个数(个:46 VS 35)高于常规DR胸片检出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R胸片筛查肺结节工作中,应用DES和CAD诊断对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属于常规DR的有效补充,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减影 计算机辅助技术 DR胸片 肺结节
下载PDF
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标准化碘浓度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探讨
13
作者 李向阳 石莹莹 庞婉春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甲状腺良恶性... 目的:探讨双能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行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128例(153个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及双能量CT增强扫描。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获取碘图进行形态学特征分析,分析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NIC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结果:128例患者纳入的153个甲状腺结节经显示共96个良性结节,57个恶性结节。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Kappa值分别为82.46%、86.46%、0.682;NI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Kappa值分别为82.46%、87.50%、0.695;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NI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度、灵敏度及Kappa值分别为87.72%、90.63%、0.778。结论:双能量CT增强碘图形态学特征联合NIC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能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增强碘图 形态学特征 标准化碘浓度
下载PDF
Force CT低剂量灌注扫描与双能量扫描在肝脏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
14
作者 罗娜 李刚 欧阳佳裕 《影像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Force CT低剂量灌注扫描与双能量扫描在肝脏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对22例肝脏移植术后患者行Force CT肝脏双能量平扫、低剂量灌注扫描、静脉期和延时期双能量扫描,应用Syngo.Via软件的动态血管成像功能对低... 目的:探讨Force CT低剂量灌注扫描与双能量扫描在肝脏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对22例肝脏移植术后患者行Force CT肝脏双能量平扫、低剂量灌注扫描、静脉期和延时期双能量扫描,应用Syngo.Via软件的动态血管成像功能对低剂量灌注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融合后平扫期、融合后动脉期、融合后门脉期、融合后静脉期图像。比较融合后平扫期图像与双能量平扫期图像、融合后静脉期图像与双能量静脉期图像在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上的差异;测量低剂量灌注扫描辐射剂量与双能量扫描辐射剂量以及两者相结合扫描的总辐射剂量;比较低剂量灌注扫描与双能量扫描的功能特点在肝移植术后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分析。结果:Force CT低剂量灌注扫描融合后平扫期和静脉期图像的信噪比分别为4.36±1.15、8.63±2.16,对比噪声比分别为12.71±2.78、16.83±4.89;双能量扫描平扫期和静脉期图像的信噪比分别为8.53±2.19、16.30±5.15,对比噪声比分别为22.46±5.81、31.13±9.44;低剂量灌注扫描融合后平扫期和静脉期图像的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均低于双能量扫描的信噪比与对比噪声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灌注扫描与双能量扫描相结合方案的总容积CT剂量指数CTDlvol值为39.45±2.99mGy;总剂量长度乘积DLP值为951.58±92.49 mGy·cm;总有效辐射剂量ED值为14.27±1.39 mSv。结论:Force CT平扫期、静脉期、延迟期用双能量扫描,动脉期与门静脉期用低剂量灌注扫描,两者相结合的扫描方案比全灌注扫描方案降低了一定的辐射剂量,且弥补了低剂量灌注扫描图像质量较低的不足,这样不仅满足临床诊断需求,还能兼顾两种不同扫描方式带来的特异性优势,更有益于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围手术期检查与预后评价,具有广泛有效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成像 低剂量灌注扫描 能量扫描 肝脏移植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肺灌注缺损指数的运用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岩 汤林花 +3 位作者 徐润桃 冯旺 王皓 兰晓庆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581-1584,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APE患者64例作为APE组;另选同期慢性肺栓塞(CPE)患者60例作为CPE组,均行双能量能谱CT肺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0.625 mm层厚的原始数据... 目的 探讨急性肺栓塞(APE)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肺灌注缺损指数(PPDI)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APE患者64例作为APE组;另选同期慢性肺栓塞(CPE)患者60例作为CPE组,均行双能量能谱CT肺血管成像技术检查,对0.625 mm层厚的原始数据运用ISP工作站(与1.2.2图像处理相对应)软件后处理,获得碘密度图及PPDI。测量碘含量取平均值;PPDI=∑(n1×d1/40)×100%。比较APE组与CPE组碘基物质图定量特征和PPDI变化;比较APE不同危险分层碘基物质图定量特征和PPDI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PPDI联合碘基物质图定量对APE预测价值。结果 APE组肺异常灌注区碘含量和肺动脉栓塞区碘含量低于C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组PPDI高于C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患者肺异常灌注区碘含量和肺动脉栓塞区碘含量低于低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患者PPDI高于低危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PPDI联合碘基物质图定量对APE预测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PPDI与碘基物质图定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联合PPDI预测急性肺栓塞灵敏度和特异度良好,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能量能谱CT碘基物质图 肺灌注缺损指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双能量扫描模式在腹部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帆 林伟 陈卫霞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8-391,共4页
CT双能量扫描技术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同能量级别下对X线不同衰减的物理特性,获得反映组织化学成分的组织特性图像,从而提高腹部富血供病变的显示,同时能够进行组织化学成分分析等,获得物质特异性图像,如虚拟平扫图像、碘图等。目前已较... CT双能量扫描技术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同能量级别下对X线不同衰减的物理特性,获得反映组织化学成分的组织特性图像,从而提高腹部富血供病变的显示,同时能够进行组织化学成分分析等,获得物质特异性图像,如虚拟平扫图像、碘图等。目前已较广泛应用于肝脏、胆道、肾脏、肾上腺以及胃肠道等主要腹部器官组织疾病的研究。本文就CT双能量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腹部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成像 能量 腹部 虚拟平扫 碘图
下载PDF
双能量CT增强扫描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程维高 王仕军 +4 位作者 杨杨 苏丽娜 杨芸 袁强 汤春贵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对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肠缺血患者的双能量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双源双能量CT增强检查,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及虚拟平扫、后处理血管重建;24例行DSA检查及介...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对诊断缺血性肠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肠缺血患者的双能量CT表现。所有患者均行双源双能量CT增强检查,包括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及虚拟平扫、后处理血管重建;24例行DSA检查及介入治疗;5例行肠部分切除手术。结果:应用DECT血管重建技术诊断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9例、肠系膜上动脉狭窄7例、肠系膜上动脉痉挛1例。本组29例均获得外科手术或DSA介入诊疗证实。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时,肠壁可有强化相对减弱;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时,肠管管壁肿厚、肠系膜水肿、腹腔积液;肠壁气肿只见于全层坏死,而其它征象均可见于不同病因、不同程度的肠缺血。结论:DECT能准确诊断缺血性肠病的原因,并有助于判断缺血的程度,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量 动脉血管成像 图像质量 缺血性肠病
下载PDF
正常肝脏双源CT双能量扫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晓霞 张桂成 +4 位作者 马宇 温杰 王浩 于代友 张文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特征,建立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参考值。方法对133例非器质性病变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及分析,测量肝脏、腹主动脉含碘值,并计算标化含碘值(NIC... 目的探讨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特征,建立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参考值。方法对133例非器质性病变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增强扫描,将扫描获得的数据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及分析,测量肝脏、腹主动脉含碘值,并计算标化含碘值(NIC)及能谱曲线斜率。结果正常肝脏在门脉期的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0.44±0.06和1.44±0.2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正常肝脏NIC值及能谱曲线斜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获得正常肝脏碘含量及能谱曲线,可为肝脏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能量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碘含量 能谱曲线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义 袁元 赵俐红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85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重症...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病情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85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2012年修订的亚特兰大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类标准将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组(23例)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组(62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期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 of arterial phase,ICAP)、门静脉期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 of portal vein phase,ICPVP)、碘浓度差值(difference of iodine concentration,ICD)、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of arterial phase,NICAP)、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 of portal vein phase,NICPVP)以及单能量下的CT值。结果SAP组患者ICAP、ICPVP、NICAP均显著低于MAP组(均P<0.05),ICD显著高于MAP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表明,NICAP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达到0.856,最佳阈值为0.133,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83.9%、66.7%、94.5%。随着能量的升高,两组患者胰腺组织动脉期与门静脉期CT值均逐渐降低,SAP组患者80、100、120、140 keV能量下胰腺组织动脉期、门静脉期CT值均显著低于MAP组(均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对AP的病情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根据动脉期与门静脉期的碘浓度和单能量下的CT值评估胰腺组织的微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计算机断层扫描 能量成像 碘浓度 微循环
下载PDF
双源CT双能量扫描在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荣华 武志峰 +1 位作者 鄂林宁 吴山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6期10-11,13,共3页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定量分析功能在颈部恶性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颈部淋巴瘤患者(40个淋巴结)及20例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0个淋巴结)双能量CT资料,通过后处理得到动静脉期碘... 目的探究双源CT双能量定量分析功能在颈部恶性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颈部淋巴瘤患者(40个淋巴结)及20例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40个淋巴结)双能量CT资料,通过后处理得到动静脉期碘分布图,利用能量成像定量分析功能测量病变淋巴结的能量参数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结果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在碘分布图上动脉期CT值(CTA)分别为(33.75±11.08)HU和(13.53±10.33)HU,静脉期CT值(CTV)分别为(42.09±9.68)HU和(20.35±12.57)HU,动脉期碘浓度(ICAP)分别为(1.98±0.77)mg/mL和(0.60±0.49)mg/mL,静脉期碘浓度(ICVP)分别为(2.38±0.66)mg/mL和(1.02±0.37)mg/mL,动脉期碘浓度均一化比值(NICAP)分别为(0.19±0.32)和(0.07±0.78),静脉期碘浓度均一化比值(NICVP)分别为(0.38±0.56)和(0.20±0.16),六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中的碘分布图及碘物质定量分析技术对颈部两种性质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转移性淋巴结 能量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