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9岁骨龄男童体脂率测量方法的比较及公式推算 被引量:4
1
作者 杜文娅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4-497,共4页
摘要目的:通过对6~9岁骨龄男童体脂率的不同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并建立最适用于小学生的体脂率测量方法。方法:随机从万泉小学等学校抽取130名正常健康男童,进行骨龄拍摄,挑取其中骨龄为6~9岁男童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 摘要目的:通过对6~9岁骨龄男童体脂率的不同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并建立最适用于小学生的体脂率测量方法。方法:随机从万泉小学等学校抽取130名正常健康男童,进行骨龄拍摄,挑取其中骨龄为6~9岁男童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采用皮褶厚度法、生物电阻抗法(BIA)、双能量X线吸收法(DEXA)在同一时间段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结果:6~9岁骨龄男童BIA与DEXA测量结果均值比较无差异,除正常组外,超重组和肥胖组BIA测量结果均与DEXA高度相关,且在该骨龄组男童中两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高。通过与DEXA对比,皮褶厚度法推算体脂率,无论是均值比较,相关性分析,还是一致性分析,姚兴家公式在推测受试者的体脂率时都存在显著低估现象,而元田恒公式在推测受试者的体脂率时则存在显著性的高估现象,相比较而言,长岭公式虽然也存在误差,但其结果与DEXA结果最为接近。以DEXA为校标,通过皮褶厚度法推算全身体脂率公式为全身体脂率-9.103+1.033×腹部皮褶。结论:通过与DEXA对比显示,在6~9岁骨龄段男童,BIA检测体脂率的准确度要明显优于皮褶厚度推测法。应用皮褶厚度法推算6~9岁骨龄男童全身体脂率,其公式为全身体脂率-9.103+1.033×腹部皮褶,经检验,结果可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童 骨龄 体脂率 皮褶厚度 双能量x线吸收法
下载PDF
6~8岁骨龄不同体型女性儿童体脂率测量方法比较
2
作者 张清 刘志国 +2 位作者 杨弢 鲍娟 李珊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8,共7页
目的比较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不同的体脂率测量方法的效果,尝试建立适合我国该骨龄段女性儿童的皮褶厚度推算体脂率公式。方法抽样选取59名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依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组标准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和超重组3个组别,分别... 目的比较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不同的体脂率测量方法的效果,尝试建立适合我国该骨龄段女性儿童的皮褶厚度推算体脂率公式。方法抽样选取59名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依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组标准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和超重组3个组别,分别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DEXA)、皮褶厚度法、生物电阻抗法(BIA)测试每位受试者的体脂率,以DEXA测量结果为校标,比较上述方法在推测和测量全身体脂率的差异水平。并以皮褶厚度法建立体脂率推测公式。结果对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正常组和超重组,BIA法与DEXA测量结果之间相关显著;日本长岭公式显著高估6~8岁骨龄段偏瘦组和正常组女性儿童的体脂率,姚兴家公式显著低估了超重组女性儿童的体脂率,而元田恒公式显著高估了3种体型女性儿童的体脂率;本研究得出皮褶厚度法推算体脂率公式为:全身体脂率=3.919+0.715×髂嵴上部皮褶+0.592×肱三头肌部皮褶。结论相对于以日本长岭公式、元田恒公式、姚兴家公式进行的皮褶厚度推算法,生物电阻抗手段更能有效测量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正常和超重群体体脂率;髂嵴上部和肱三头肌部皮褶厚度能联合评价6~8岁骨龄段女性儿童全身体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脂率 双能量x线吸收法 皮褶厚度 生物电阻抗 女性 儿童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5
3
作者 宋轶萱 樊继援 《医学综述》 2008年第3期400-402,共3页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该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骨密度检测、生化检测、影像学检测、骨活检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双能量X线吸收法已成为临床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骨...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该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骨密度检测、生化检测、影像学检测、骨活检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双能量X线吸收法已成为临床常规检查。对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症风险评估的目的是确定骨折的风险因素,以及决定是否应该接受治疗。治疗分为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后者又包括饮食营养和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又分为基础性药物治疗和针对性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折 骨密度 双能量x线吸收法 雌激素
下载PDF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关美萍 薛耀明 +3 位作者 沈洁 周琳 高方 李晨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3期394-394,共1页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择60例样本,分为2型糖尿病组、年轻对照组和同龄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DEXA)测量其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BMD显著低于年轻对照组,腰椎和髋...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择60例样本,分为2型糖尿病组、年轻对照组和同龄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法(DEXA)测量其腰椎及髋部骨密度。结果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BMD显著低于年轻对照组,腰椎和髋部BMD显著低于同龄对照组,而同龄对照组与年轻对照组各部位BMD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临床上应予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 骨密度 骨质疏松 OP
下载PDF
大鼠活体骨量测量质控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刘慧 袁艺 +1 位作者 彭红梅 李亚里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94-196,共3页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活体大鼠骨量时鼠龄、测量部位、扫描方式对测量精确度、准确度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从3月龄开始定期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骨量测量,对两次扫描之间的变异进行计算分析。于不同月龄处死大鼠,对... 目的:探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活体大鼠骨量时鼠龄、测量部位、扫描方式对测量精确度、准确度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60只,从3月龄开始定期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进行骨量测量,对两次扫描之间的变异进行计算分析。于不同月龄处死大鼠,对腰椎灰重与骨矿含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全身骨密度测量的精确度与月龄无明显相关,3-24月龄内变异系数均<1%;腰椎骨密度测量精确度随月龄增加明显改善,周围骨扫描方式优于全身扫描方式;各月龄两种扫描方式的腰椎骨矿含量与灰重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月龄测量值与真值的差异度高于12及24月龄。结论:双能X线测量活体大鼠骨密度时,鼠龄、测量部位、扫描方式对测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大鼠 能量x线吸收测定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测量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6
作者 季玉亮 王友强 +2 位作者 崔艳玲 孙静静 刘燕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1期1276-1279,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X线吸收技术(DEXA)在体脂测量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体脂分布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DEXA测量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9例正常健康人的体脂分布。与腰围诊断标准进行一致性检验。用B型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及颈动脉窦... 目的探讨双能X线吸收技术(DEXA)在体脂测量方面的应用价值以及体脂分布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DEXA测量7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9例正常健康人的体脂分布。与腰围诊断标准进行一致性检验。用B型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及颈动脉窦部内膜中层厚度,并测量颈总动脉及颈动脉窦部所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厚度,计算斑块积分。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斑块积分在糖尿病中心性肥胖组与糖尿病非中心性肥胖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DEXA方法测量体脂分布与腰围方法的一致性较好,判断中心性肥胖躯干脂肪比例切点为38.46%。结论评价中心性肥胖可以用DEXA测定体脂分布;体脂分布和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吸收测定 能量 x线 体脂分布
下载PDF
女性腰椎峰值骨量与骨骼大小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伍贤平 廖二元 +3 位作者 黄干 戴如春 张红 彭健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0-383,共4页
目的 了解女性腰椎骨骼大小对峰值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 采用QDR 450 0A型扇形束DXA骨密度仪 ,测量 52 7例年龄 2 5~ 3 9岁健康女性前后位 (正位AP)腰椎 1~ 4椎体和侧位 (Lat)腰椎 2~ 4椎体的投射骨面积 (BA)、骨矿含量 (BMC)... 目的 了解女性腰椎骨骼大小对峰值骨密度 (BMD)的影响。方法 采用QDR 450 0A型扇形束DXA骨密度仪 ,测量 52 7例年龄 2 5~ 3 9岁健康女性前后位 (正位AP)腰椎 1~ 4椎体和侧位 (Lat)腰椎 2~ 4椎体的投射骨面积 (BA)、骨矿含量 (BMC)和面积BMD(aBMD)及AP/Lat相伴扫描测量腰椎的体积BMD(vBMD)。用直线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骨量与BA、身高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按不同BA分组 ,了解各组之间骨量的差异。结果 BA与BMC(r =0 .79和 0 .78,均P <0 .0 1)和aBMD(r =0 .40和 0 .3 8,均P<0 .0 0 1)呈正相关 ,Lat BA与vBMD相关有显著意义 (r =0 .14 ,P <0 .0 1)。AP BA每变化 1个标准差 ,AP BMC和AP aBMD在平均值的基础上分别相应变化 13 .1%和 4.47% ;Lat BA每变化 1个标准差 ,Lat BMC、Lat aBMD和vBMD在平均值的基础上分别相应变化 13 .3 %、4.4%和 1.5% ;AP BA的全距变化所致AP BMC和AP aBMD的变化分别约为 78.6%和 2 6.8% ,Lat BA的全距变化所致Lat BMC、Lat aBMD和vBMD的变化分别约为 79.8%、2 6.3 %和 8.94%。不同BA组之间的身高、体重、BMC和aBMD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均P <0 .0 0 1)。影响BA、BMC和Lat aBMD的主要因素为身高 ,影响AP aBMD的主要因素为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骨骼大小 骨面积 骨密度 能量x线吸收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