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腔型心内膜纤维化临床病理分析1例
1
作者 刘丽娟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心肌病 心内膜纤维化 双腔型 临床病理
下载PDF
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
作者 严正军 马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7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4),两组均行钻孔置管引流... 目的:分析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147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4),两组均行钻孔置管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引流管,观察组采用改良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第1天血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血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管双腔H型引流管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减少血肿残余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短置管时间,促进康复,预防血肿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 单管H引流管 血肿残余量
下载PDF
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部创伤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郭洪凯 蒋启文 杜志江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6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研究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部创伤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胸部创伤急诊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研究组40例采用可视型双腔支气管... 目的研究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部创伤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胸部创伤急诊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研究组40例采用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插管情况、定位情况、定位时生命体征、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左侧、右侧插管及插管移位调整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总定位准确率(100.00%)较对照组(75.00%)高(P<0.05);两组定位时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平均动脉压相当(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7.50%)较对照组(25.00%)低(P<0.05)。结论可视型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部创伤急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定位准确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缩短插管时间,且对生命体征影响小,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优势较为显著,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支气管导管 胸部创伤急诊手术 生命体征 并发症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辅助下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帆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Power PICC)辅助下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疾病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住院号作为分组标准,随机将8...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Power PICC)辅助下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疾病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住院号作为分组标准,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双腔Power PICC导管辅助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双腔Power PICC导管应用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干预阶段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生命指征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O_(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_(2)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5、13.870,P<0.05)。观察组氧和指数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0、7.807、7.81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焦虑、恐惧、抑郁、敌对、躯体化各单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3.096、3.513、2.739、2.836,P<0.05)。结论:双腔Power PICC导管辅助下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重症肺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生命指征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重症肺炎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PICC导管 精细化护理 重症肺炎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微机械加工技术的双腔型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5
作者 贾能勤 章宗穰 +1 位作者 朱建中 张国雄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49-552,共4页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了具有三维结构的腔型传感器 ,双腔型工作电极与Ag AgCl参比电极集成在同一微芯片上。考察了微腔型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对H2 O2 含量的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电极制备了半乳糖、葡萄糖双腔型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 ... 利用微机械加工技术研制了具有三维结构的腔型传感器 ,双腔型工作电极与Ag AgCl参比电极集成在同一微芯片上。考察了微腔型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对H2 O2 含量的测定。并以此为基础电极制备了半乳糖、葡萄糖双腔型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 ,该传感器可同时测定半乳糖、葡萄糖双组分 ,线性上限分别为 4 5mmol L和 4 0mmol L。而且在测试双组分过程中 ,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交叉干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加工 双腔型生物传感器 半乳糖 葡萄糖 血液 临床医学诊断
原文传递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6
作者 吴婉英 杨方英 +1 位作者 高利琴 邵秋月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1411-1413,共3页
目的分析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探讨置管的时机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以降低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对2012年5~8月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的1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 目的分析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了解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探讨置管的时机与并发症的预防策略,以降低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对2012年5~8月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的10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08例置管患者中,用于增强剂团注98次,持续化疗泵注射190次,中心静脉压监测3人次,静脉高营养输注4例。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能满足肿瘤患者反复多次团注增强剂、双通道联合化疗、中心静脉压监测、快速输注等需求。在患者治疗初期,应主动评估患者治疗方案,早期为患者留置导管,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PICC导管 肿瘤 护理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被引量:15
7
作者 邵秋月 高利琴 +1 位作者 叶彩仙 谢淑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2期2074-2076,共3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患者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58例患者中导管堵塞及皮肤过敏样改变发生率为34.8%及13.2%,导管相关感...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患者在头颈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158例患者中导管堵塞及皮肤过敏样改变发生率为34.8%及13.2%,导管相关感染及导管脱出发生率各为4.4%,穿刺点渗液发生率为5.0%,静脉炎和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及1.2%。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与普通PICC导管相比,可以同时满足两路静脉输液的需要、可注射造影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PICC导管 头颈部肿瘤 护理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置管患者皮肤的集束化管理 被引量:8
8
作者 赵益 卞伶玲 杨金娜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置入患者皮肤相关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5例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置入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对照组44例,干预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包括进行专项培训,换药手法标准化等;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置入患者皮肤相关并发症的干预效果。方法将85例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置入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1例、对照组44例,干预组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包括进行专项培训,换药手法标准化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对照组非张力性机械性损伤发生率为9.09%,张力性机械性损伤4.55%,干预组发生率均为0;对照组过敏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可有效降低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置入患者皮肤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管理 耐高压注射PICC 皮肤相关并发症 过敏反应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在大肠癌患者FOLFOX4方案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忠 王红红 +1 位作者 李旭英 王玉花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8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在大肠癌患者FOLFOX4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41例大肠癌患者应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行FOLFOX4方案化疗的优势及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大肠癌患者应用耐高压注射...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在大肠癌患者FOLFOX4方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41例大肠癌患者应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行FOLFOX4方案化疗的优势及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大肠癌患者应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实施FOLFOX4方案化疗能满足治疗方案要求的同时,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及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带管期间最常出现的并发症有导管堵塞、导管异位、血栓,通过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论:大肠癌患者实施FOLFOX4方案化疗选择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是最佳输注途径,但须通过导管规范维护,才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导管安全、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PICC FOLFOX4方案 护理
下载PDF
具有预防心房颤动程序的双腔频率应答型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摘要)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定 杨坤河 +1 位作者 匡政宇 孙中华 《海南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99-100,共2页
目的 具有预防防颤程序的DDDR型起搏器 (Vitatron 90 0E型 )的临床应用疗效评价。方法 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筛选病人 ,4例入选患者 ,男性 3例、女性 1例 ,5 4-78岁 ,其中A组 1例 ,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 ,B组 3... 目的 具有预防防颤程序的DDDR型起搏器 (Vitatron 90 0E型 )的临床应用疗效评价。方法 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筛选病人 ,4例入选患者 ,男性 3例、女性 1例 ,5 4-78岁 ,其中A组 1例 ,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 ,B组 3例为单纯性阵发性房颤患者 ,均植入Vitatron 90 0E型DDDR起搏器。第二阶段 :启动起搏器进入房性心律失常记录状态 ,DDD 5 5bpm ,4周 ,探查不同病人发作房颤的可能诱发因素。第三阶段 :启动超速起搏治疗阶段 ,DDD 80bpm ,4周 ,观察超速起搏的抗房颤作用。第四阶段 :启动抗房颤程序 ,DDDR 60bpm ,据第二阶段获悉的房颤的可能触发因素 ,启动 4个预防房颤程序中的相关的项目 ,4周 ,观察抗房颤治疗作用。结果  4例均可有效控制房颤 ,其中第二、第三、第四阶段相比 ,A组患者房颤发作的百分比分别由原来的 3 8.4%下降为 10 .6%及 11.3 % ,B组患者房颤发作的百分比分别由原来的 47.7± 2 5 .4%下降为 2 6.6± 15 .9%及 12 .8± 9.8%。其中A组患者第三、第四阶段相比似无明显的差别 ,B组患者第四阶段的治疗手段优于第三阶段的治疗手段。两组相比 ,第三阶段A组优于B组 ,第四阶段相比A、B两组基本相同。结论 抗房颤起搏有防治阵发性房颤的作用 ,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心房颤动程序 频率应答起搏器 临床应用 心房颤动
下载PDF
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情况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卞伶玲 杨金娜 +1 位作者 赵益 杨雨佳 《现代临床护理》 2018年第10期49-53,共5页
目的了解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ower 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 Power 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及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提高双腔Power PICC置管质量。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 目的了解双腔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ower 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 Power 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及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提高双腔Power PICC置管质量。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行双腔Power PICC置管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置管部位发生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85例行双腔Power PICC置管患者中,有26例置管部位发生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较高的为机械性皮肤损伤和皮炎,分别占42.31%(11/26)和30.77%(8/26)。结论科学的风险管理及预防措施,正确使用医用粘胶剂,可有助于降低双腔Power 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 医用粘胶剂相关性皮肤损伤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玉欣 张莎 +3 位作者 董会民 张秀霞 张欣 王俊兰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103-103,共1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6例危重症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MST技术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观察使用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置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够满足危重...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6例危重症患者在超声引导下采用MST技术置入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观察使用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置管成功率100%,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够满足危重症患者、治疗需要。结论: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快速诊断、治疗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PICC导管 危重症患者 应用
下载PDF
亲水型双腔导尿管在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置管管饲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梅 程小芸 +5 位作者 马宏林 王小琼 刘伟兰 邹志强 李恋 魏薇薇 《广东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亲水型双腔导尿管在功能性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置管管饲(IO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吞咽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14-16 Fr亲水型双腔导尿管行间歇经口至... 目的探讨亲水型双腔导尿管在功能性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置管管饲(IO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住院的吞咽障碍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14-16 Fr亲水型双腔导尿管行间歇经口至食管置管管饲,对照组使用普通胃管行间歇经口至食管置管管饲;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时血氧饱和度下降>2%发生次数、注食时和注食后出现食物反流的次数、患者管饲的舒适度、操作者对置管注食方法的方便程度和认可度,以及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统计,观察组患者的置管舒适度、操作者对置管注食方法的方便程度和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置管时血氧饱和度下降发生次数(率)以及注食时和注食后发生食物反流的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方面都明显优于间歇置管治疗前,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但在管路材质型号选择和置管细节上,采用亲水型双腔导尿管更能提高患者舒适度,能减少患者置管时的呛咳抵抗,减少患者注食时或注食后食物反流的发生率,同时也明显提高操作者(护士和培训后的家属)的管饲方便程度和认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间歇经口至食管置管管饲 亲水导尿管
下载PDF
有预防心房颤动程序的双腔频率应答型起搏器的抗心房颤动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祁述善 周胜华 +1 位作者 刘启明 张翼 《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36-138,共3页
目的观察具有预防心房颤动程序的DDDR型起搏器 (Vitatron900E型 )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机制及效果。方法对1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分3段 (每段2周 ) ,第1段启动起搏器进入房性心律失常记录状态 ,DDD60次/min,探查心房颤动的诱发因素 ;第2段... 目的观察具有预防心房颤动程序的DDDR型起搏器 (Vitatron900E型 )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机制及效果。方法对1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分3段 (每段2周 ) ,第1段启动起搏器进入房性心律失常记录状态 ,DDD60次/min,探查心房颤动的诱发因素 ;第2段为起搏治疗段I,DDD85次/min,观察超速起搏的抗心房颤动作用 ;第3段为起搏治疗阶段II,DDD70次/min ,据第1阶段获悉的心房颤动的触发因素 ,启动4个预防心房颤动程序中相关的项目。结果10例均可控制心房颤动 ,3例用心房超速起搏控制 ,7例仅通过启动“房性期前收缩后反应”及/或运动后心率控制程序 ,其中3例尚需用可达龙0.2g/天。结论抗心房颤动起搏器有防治阵发性心房颤动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应答 起搏器 阵发性心房颤动 抗心房颤动起搏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岳利霞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7期66-66,共1页
本文主要通过对本科室18例适用于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为肿瘤化疗患者解决因反复做增强CT而造成的痛苦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丰富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临床中的实际应用经验。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PICC导管 临床 应用
下载PDF
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乔凤 荣丽 杨雯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1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病原治疗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80例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选用5Fr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对照组选用4Fr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 目的探讨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病原治疗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确诊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80例患者随机分2组,观察组选用5Fr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对照组选用4Fr单腔三向瓣膜式PICC,观察2组治疗6个月后实用性、输液相关并发症、精神状态、疗效、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情况。所得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一般情况项目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实用性高、费用、静脉炎、静脉通道堵塞、导管异位、肢体肿胀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比对照组费用感少,疼痛感受明显减轻,精神状态好,疗效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实行双腔耐高压注射型PICC全程治疗,具有降低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等优势,可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性脑膜炎 耐高压注射PICC 应用
下载PDF
新型双腔支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管在肺隔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洋 万琼 +1 位作者 谢艳玲 梁淑娟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373-377,共5页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硅胶型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s,DLT)与聚氯乙烯支气管封堵管(single-lumen tube with bronchial blocker,BB)插管在肺隔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 目的比较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引导硅胶型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tracheal tubes,DLT)与聚氯乙烯支气管封堵管(single-lumen tube with bronchial blocker,BB)插管在肺隔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01至2020-12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肺隔离手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双腔支气管导管组(D组)和支气管封堵管组(B组),每组51例,实施左侧双腔管支气管插管术和左侧单腔管封堵术,均在FOB引导下完成气管插管及对位。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时间、导管对位时间、导管错位发生率、术中肺最大程度塌陷所需时间、肺塌陷质量、单肺通气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值、术后咽痛VAS评分及声带损伤程度。结果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咽痛VAS评分、声带损伤发生率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导管对位时间[(26.83±6.71)s]短于B组[(49.17±7.14)s],D组导管错位发生率(3.92%)低于B组(17.65%),D组术中肺最大程度塌陷所需时间[(11±5)s]短于B组[(31±17)s],D组肺塌陷质量(90.2%)优于B组(56.9%),单肺通气后PaCO;和PetCO;的差值小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需单肺隔离的手术中,FOB引导硅胶型DLT与BB一样快捷且损伤小,同时可以获得更佳的肺隔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胶支气管导管 支气管封堵管 纤维支气管镜 单肺隔离
下载PDF
国产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小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3期4078-4080,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分为喉罩组(P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均为15例。麻醉诱导后,PLMA组盲探插入国产4号PLMA,ETT组插入ID... 目的:探讨国产双腔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分为喉罩组(PLMA组)和气管插管组(ETT组),每组均为15例。麻醉诱导后,PLMA组盲探插入国产4号PLMA,ETT组插入ID7mm气管导管。PLMA插入位置正确后测试喉罩封闭压(Ptop),随后行机械正压通气。分别在麻醉前、手术中及麻醉恢复期各相应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及相关呼吸参数,并观察术中胃胀气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PLMA组平均Ptop为(37.1±3.9)cmH2O;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SpO2≥98%,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45mmHg;气腹后肺顺应性下降,气道压增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咽痛ETT组9例,PLMA组3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PLMA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外科手术 镜检查 麻醉 插管法 气管内 食管引流喉罩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异位颈内静脉的调整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开萍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5年第7期119-120,共2页
目的 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调整方法。方法 对18例异位于左侧颈内静脉的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数字化胃肠X光机下经采取将导管退回到异位起始处前1cm,再抬高患者头肩部30°、偏头、深呼吸、拔出部分导... 目的 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调整方法。方法 对18例异位于左侧颈内静脉的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数字化胃肠X光机下经采取将导管退回到异位起始处前1cm,再抬高患者头肩部30°、偏头、深呼吸、拔出部分导丝等措施,分别在导管进入体内10min内、25-30min等2个时间段对异位的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尖端位置进行调整,并在数字化胃肠X光机下拍片定位,确认是否调整成功,记录调整次数及调整成功的例数。结果 18例异位左侧颈内静脉的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中在导管进入体内10min内经4次以下调整,6例调整成功,调整成功率为33.3%,12例经4次异位调整仍异位于左侧颈内静脉。对于调整失败的12例异位左侧颈内静脉的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在导管进入体内25-30min,再次进行异位导管调整,均经1次调整到上腔静脉下段,调整成功率为100%。结论 采用将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退回到异位起始处前1cm,抬高头肩部30度、偏头、深呼吸、退出部分导丝等措施下,将导管在人体温度下软化25-30min后再进行导管异位调整,能有效的将异位的双腔耐高压:PICC导管调整置入上腔静脉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注射PICC 异位颈内静脉 调整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双腔耐高压型PICC导管置管术中更新剪裁方法的探讨
20
作者 谭敬华 蔡昌兰 +1 位作者 刘岩 李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3期1959-1960,共2页
目的通过我科临床中对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术中导管的剪裁方法进行总结,探讨其能源的节约。方法选择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186例,采用扩皮刀进行剪裁。结果保证置管的无菌与便捷的同时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开支。结论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 目的通过我科临床中对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术中导管的剪裁方法进行总结,探讨其能源的节约。方法选择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186例,采用扩皮刀进行剪裁。结果保证置管的无菌与便捷的同时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开支。结论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术中用扩皮刀剪裁,切实可行且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高压PICC导管置管术 剪裁方法 探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