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6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的聚酯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陈平 周禹 陈国飞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4年第3期282-288,共7页
随着柔性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制备出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聚酰亚胺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工作采用自制的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和三种含不同取代基团的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进行反应,制备了三种聚酯酰亚胺树脂,表征了树脂的热性能... 随着柔性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制备出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聚酰亚胺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工作采用自制的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和三种含不同取代基团的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进行反应,制备了三种聚酯酰亚胺树脂,表征了树脂的热性能、溶解性能、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研究发现:对亚苯基双苯偏三酸酯二酐和2,2′-二(三氟甲基)-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制备的聚酯酰亚胺薄膜,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良好的可见光透过率,有望应用于柔性光电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酰亚胺 对亚双苯偏三酸酯二酐 取代基团
下载PDF
安全剂环丙磺酰胺和双苯噁唑酸对玉米苯唑氟草酮药害的解毒作用
2
作者 连磊 王恒智 +7 位作者 刘伟堂 张耀中 金岩 冯克 黄义召 陈爽 路兴涛 高传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3期88-93,共6页
为了优化苯唑氟草酮在玉米田的应用技术。以‘辽单127’玉米(Zea mays Linn.)为测试靶标,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安全剂环丙磺酰胺和双苯噁唑酸对玉米体内苯唑氟草酮的解毒效果,并通过对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活性的测定初步研究了环丙磺... 为了优化苯唑氟草酮在玉米田的应用技术。以‘辽单127’玉米(Zea mays Linn.)为测试靶标,采用温室盆栽法研究了安全剂环丙磺酰胺和双苯噁唑酸对玉米体内苯唑氟草酮的解毒效果,并通过对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活性的测定初步研究了环丙磺酰胺的解毒机理。结果显示:在苯唑氟草酮有效成分量360 g/hm^(2)茎叶喷雾处理下,7.5、15、30 g/hm^(2)的环丙磺酰胺和双苯噁唑酸均可提高‘辽单127’玉米对苯唑氟草酮的耐药性,株高和鲜重保护率在117%~269%之间。其中,加入环丙磺酰胺15 g/hm^(2)的苯唑氟草酮处理组的株高和鲜重保护率在所有处理组中均达到了最高,株高保护率为133%,鲜重保护率为269%。添加安全剂环丙磺酰胺15 g/hm^(2)后,苯唑氟草酮处理的玉米GSTs比活力在施药后1~9 d内均显著提高,在施药后第5天,GSTs比活力达到最大。结果表明添加安全剂环丙磺酰胺提高了玉米体内GST活性,降低了苯唑氟草酮对玉米生长的抑制作用,减轻了苯唑氟草酮对玉米的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安全剂 玉米 唑氟草酮 环丙磺酰胺 双苯噁唑酸
下载PDF
双苯磺酰基苯类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
3
作者 王达浩 谢凤鸣 +2 位作者 魏怀鑫 胡英元 赵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1-215,共5页
以1,3-双(苯磺酰基)苯为受体基团(A)、二苯胺和吩噁嗪分别为供体基团(D),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扭曲D-A-D结构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1,3-双(3-二苯氨基苯磺酰基)苯(PSPA)和1,3-双(3-吩噁嗪-10-基苯磺酰基)苯(PSPP)。在1,3-双(苯磺酰... 以1,3-双(苯磺酰基)苯为受体基团(A)、二苯胺和吩噁嗪分别为供体基团(D),设计合成了两种具有扭曲D-A-D结构的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1,3-双(3-二苯氨基苯磺酰基)苯(PSPA)和1,3-双(3-吩噁嗪-10-基苯磺酰基)苯(PSPP)。在1,3-双(苯磺酰基)苯的3,3′-位连接供体基团,使供体和受体之间有较大的扭曲角,实现了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的有限重叠,获得了较小的ΔE ST(分别为0.21 eV和0.016 eV)和较好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s,分别为4.36%和37.36%)。瞬态荧光谱表明,PSPA和PSPP都具有典型的延迟荧光特性。基于PSPA的器件呈现蓝光发射(450 nm);基于PSPP的器件因吩噁嗪的强给电子能力,在520 nm处发射绿光,发射峰红移,且其最大外量子效率大于PSPA,达到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发光二极管 (磺酰基) 电致发光性质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伟 杨涛 +3 位作者 苏彦欣 苗庆峰 张永健 王永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d ipfluzine,D ip)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 iac fibrob lasts,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消化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B,建立AngⅡ诱...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d ipfluzine,D ip)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 iac fibrob lasts,C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用消化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B,建立AngⅡ诱导新生大鼠CFB纤维化模型。采用MTT法检测D ip对CFB增殖的影响;羟脯氨酸测定检测CFB胶原含量;流式细胞分析仪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RT-PCR检测Ⅰ型、Ⅲ型胶原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基因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心肌成纤维细胞经典型蛋白激酶Cα亚型(cPKCα)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D ip能明显抑制AngⅡ诱导CFB的增殖和胶原合成(P<0.05或P<0.01)。②CFB细胞G0/G1期百分率随D ip浓度增加而增加,S期、G2/M期百分率和增殖指数随D ip浓度增加而减少,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③D ip能降低PCNA蛋白表达,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D ip能够明显降低Ⅰ型、Ⅲ型胶原和TGF-β1mRNA的表达(P<0.05或P<0.01)。⑤免疫组化结果显示D ip(10、100μmol.L-1)组ERK1和cPKCα阳性表达低于AngⅡ组(P<0.05或P<0.01)。结论D ip通过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和胶原的增加而起到了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其抗纤维化作用与其降低TGF-β1基因表达以及抑制cPKCα、ERK1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心肌成纤维细胞 血管紧张素Ⅱ 胶原
下载PDF
莽吉柿中几种双苯吡酮和蒽醌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赵岩 刘金平 +3 位作者 张连学 蔡恩博 郜玉钢 李平亚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9-233,共5页
对莽吉柿(Pericarpium Garciniae Mangostanae)85%乙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8个双苯吡酮类化合物和1个蒽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NMR及MS谱学数据鉴定分别为α-倒捻子素-3,6-二乙酸酯(α-mangostin-3,6-diyl diacetate,Ⅰ)、1,5,8-三羟... 对莽吉柿(Pericarpium Garciniae Mangostanae)85%乙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8个双苯吡酮类化合物和1个蒽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NMR及MS谱学数据鉴定分别为α-倒捻子素-3,6-二乙酸酯(α-mangostin-3,6-diyl diacetate,Ⅰ)、1,5,8-三羟基-3-甲氧基-2,4-双-(3-甲基丁-2-烯)双苯吡酮(8-hydroxycud-raxanthone G,Ⅱ)、1,3-二羟基-6,7-二甲氧基-2,8-双-(3-甲基丁-2-烯基)双苯吡酮(Cowaxanthone B,Ⅲ)、1,6-二羟基-3,5-二甲氧基-2-(3-甲基丁-2-烯基)双苯吡酮(Cowaxanthone A,Ⅳ)、1,5-二羟基-4-(3-甲基丁-2-烯基)-6′,6′-二甲基吡喃[2′,3′:3,2]双苯吡酮(trapezifolixanthone,Ⅴ)、1,6-二羟基-6′,6′-二甲基吡喃[2′,3′:7,8]-6″,6″-二甲基吡喃[2″,3″:3,2]双苯吡酮(brasilixanthone B,Ⅵ)、1,3,5-三羟基-2-(3-甲基丁-2-烯)-4-(1,1-二甲基-2-烯丙基)双苯吡酮(Allanxanthone A,Ⅶ)、1,3,8-三羟基-5-甲氧基-2,4-双-(3-甲基丁-2-烯)双苯吡酮(2,4-di-(3-methylbut-2-enyl)-1,3,8-trihydroxy-5-methoxyxanthone,Ⅷ)、1,4,8-三羟基-6-甲基-3-甲氧基-9,10-蒽酮(1,4,8-trihydroxy-6-methyl-3-methoxy-9,10-anthraquinone,Ⅸ)。其中化合物Ⅰ、Ⅴ、Ⅵ、Ⅶ、Ⅸ为首次从藤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Ⅲ、Ⅳ、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竹 双苯吡酮 蒽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蒎酸基双苯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邹荣霞 岑波 +3 位作者 段文贵 马献力 林桂汕 何宇伟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3-469,共7页
以α-蒎烯为原料,经氧化和溴仿反应,得到蒎酸;蒎酸经酰氯化以及与苯胺类化合物的N-酰化反应,合成得到15个蒎烯衍生物———蒎酸基双苯酰胺化合物,其中12个为新化合物。利用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以α-蒎烯为原料,经氧化和溴仿反应,得到蒎酸;蒎酸经酰氯化以及与苯胺类化合物的N-酰化反应,合成得到15个蒎烯衍生物———蒎酸基双苯酰胺化合物,其中12个为新化合物。利用1H NMR、13C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00μg/mL浓度下,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油菜的胚根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E3、E6、E8和E9的抑制率分别为80.2%、80.7%、86.3%和88.9%,均达到A级活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蒎烯 蒎酸基双苯酰胺化合物 合成 除草活性
下载PDF
三维荧光二阶校正方法快速检测香蕉中双苯三唑醇含量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雪梅 吴海龙 +1 位作者 聂瑾芳 俞汝勤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1-816,共6页
利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交替拟合残差(AFR)和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ATLD)等3种二阶校正算法分别对三维荧光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实现了香蕉中的双苯三唑醇含量的直接快速定量测定。当被分析体系的组分数取2时,ATLD、AFR和SWATLD获得... 利用交替三线性分解(ATLD)、交替拟合残差(AFR)和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SWATLD)等3种二阶校正算法分别对三维荧光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实现了香蕉中的双苯三唑醇含量的直接快速定量测定。当被分析体系的组分数取2时,ATLD、AFR和SWATLD获得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2.6)%、(97.6±2.1)%和(91.5±3.5)%。另外,采用椭圆置信区间测试(EJCR)和品质因子,如灵敏度(SEN)、选择性(SEL)和检出限(LOD)评估了3种算法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算法均能成功用于直接分析香蕉中双苯三唑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提取液 双苯三唑醇 三维荧光 二阶校正 交替三线性分解 交替拟合残差 自加权交替三线性分解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苯氟嗪及其片剂的含量和有关物质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汝红 郭毅 +2 位作者 刘铁钢 王永利 张兰桐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6-490,共5页
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双苯氟嗪及其片剂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采用 C_(18)柱(200 mm×4.6 mm,5 μm),甲醇-乙腈-缓冲溶液(取四丁基溴化铵14.99 g,磷酸二氢钾3.16 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47:10:43,用磷酸调节 pH 为3.5)为流... 目的:建立 HPLC 法测定双苯氟嗪及其片剂的含量和有关物质。方法:采用 C_(18)柱(200 mm×4.6 mm,5 μm),甲醇-乙腈-缓冲溶液(取四丁基溴化铵14.99 g,磷酸二氢钾3.16 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47:10:43,用磷酸调节 pH 为3.5)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结果:双苯氟嗪在0.02~1 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n=9)。双苯氟嗪与相邻杂质峰完全分离,双苯氟嗪的检测限为1.2 ng,定量限为3.7 ng。结论:本法简便、专属、准确,可作为双苯氟嗪及其片剂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含量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苯氟嗪片的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汝红 郭毅 +2 位作者 刘铁钢 武国芳 王永利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339-1341,共3页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苯氟嗪片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溶剂为0.1mol·L^-1的盐酸溶液;测定波长为248nm;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浓度为12.5μg·...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双苯氟嗪片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溶剂为0.1mol·L^-1的盐酸溶液;测定波长为248nm;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浓度为12.5μg·mL^-1,溶出度的测定浓度为10g·mL^-1。采用对照品比较法计算含量、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结果:双苯氟嗪在4~28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16%(n=9)。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双苯氟嗪片含量、含量均匀度及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双苯氟嗪片 含量 含量均匀度 溶出度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英文) 被引量:5
10
作者 梅和珊 苏素文 +2 位作者 李军霞 李海芳 王永利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337,共5页
目的 评价双苯氟嗪 (Dip)和氟桂利嗪 (Flu)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内皮素 1(ET 1)灌注到大脑中动脉附近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于灌注ET 1后 30min和 4 .5h腹腔注射溶剂、Dip 10 ,2 0和4... 目的 评价双苯氟嗪 (Dip)和氟桂利嗪 (Flu)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将内皮素 1(ET 1)灌注到大脑中动脉附近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并于灌注ET 1后 30min和 4 .5h腹腔注射溶剂、Dip 10 ,2 0和4 0mg·kg- 1和Flu 2 0mg·kg- 1,采用氢清除法监测灌注ET 1前、后纹状体血流变化 ,并对缺血后 2 4h脑梗塞面积、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 Dip 2 0和 4 0mg·kg- 1于灌注ET 1后 70和 10 0min明显改善缺血侧纹状体血流量下降 ;Flu 2 0mg·kg- 1的作用较弱 ,仅于灌注ET 1后 10 0min明显改善缺血侧纹状体血流量 ;Dip可以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脑梗塞面积 (r =0 .9797,P <0 .0 1) ,同剂量Flu可产生相似的作用 ;各剂量组Dip和Flu均可增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 Dip和Flu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Dip改善脑血流的作用略强于Flu ,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与改善脑血流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通道阻滞剂 双苯氟嗪 氟桂利嗪 内皮素-1 脑缺血 自由基类 氢清除法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海芳 陈雪彦 +2 位作者 张伟 王永利 张永健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72-672,673,674,共3页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Dip)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雌性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Dip(20,40和80mg·kg-1)治疗组、氟桂利嗪40mg...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Dip)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雌性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Dip(20,40和80mg·kg-1)治疗组、氟桂利嗪40mg·kg-1治疗组。术后1.5hig给药。术后6h,采用盲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IV%)及观察脑细胞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缺血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为(7.7±0.8),Dip20、40及80mg·kg-1治疗组分别为(6.8±0.8)(P<0.05);(6.0±0.6)(P<0.01)和(5.5±0.8)(P<0.01);Dip40和80mg·kg-1组Ⅳ%与缺血对照组相比分别低39%和62%。且Dip上述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Dip40和80mg·kg-1可以减轻脑损伤。结论Dip对大鼠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双苯氟嗪 梗死体积 神经功能评分 大鼠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E-选择素、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国红 吕平 王永利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E-选择素(E-selectin)、P-选择素(P-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流式细...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E-选择素(E-selectin)、P-选择素(P-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采用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流式细胞术以及生化的方法,观察双苯氟嗪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形态学、P-选择素、E-选择素和ICAM-1表达以及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的影响。结果双苯氟嗪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后脑损伤的形态学表现;降低P-选择素、E-选择素和ICAM-1的表达以及MPO的活性。结论双苯氟嗪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对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缺血再灌注 E-选择素 P-选择素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对双苯氟嗪包合作用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彩琴 王静 纪桂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498,共4页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formation of dipfluzine(DF)with hydroxpropy-β-cyclodextrin(HP-β-CD)in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phase-solubility method.With the increase of HP-β-CD concentration in aqueous s... The inclusion complexes formation of dipfluzine(DF)with hydroxpropy-β-cyclodextrin(HP-β-CD)in aqueous solu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the phase-solubility method.With the increase of HP-β-CD concentration in aqueous sloutions,the solubility of DF increased linearly,which showed typical AL-type phase solubility diagram.The molar ratio of the DF-HP-β-CD complex was 1∶1.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reaction was studied through thermodynamics.The apparent stability constants of inclusion reation were determined.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during the inclusion process were as follows: △rH=30.58 kJ·mol-1,△rS=158.8 J·mol-1·K-1,△rG<0.The complex process was endothermic and spontaneous.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the tendency of spontaneous reaction increa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羟丙基-Β-环糊精 相溶解度 稳定常数 热力学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雪彦 李海芳 +2 位作者 张伟 王永利 张永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83-1186,共4页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D ip)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u lsinelli等的四动脉结扎法(4-VO)造成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脑组织水分的变化、生化指标的改...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D ip)对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u lsinelli等的四动脉结扎法(4-VO)造成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脑组织水分的变化、生化指标的改变,再灌注后期行为学和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缺血30 m in再灌注1 h脑组织水分及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缺血20 m in再灌注5 d后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层破裂,胞核固缩或溶解,间质也变得疏松。行为学实验表明大鼠记忆力明显受损。D ip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上述变化,能对抗自由基损伤和脑水肿,并能保护海马CA1区神经元免受缺血损伤,提高大鼠对空间辨别的记忆能力。结论D ip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能保护海马CA1区神经元免受缺血损伤,提高大鼠对空间辨别的记忆能力,对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产物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再灌注损伤 迟发性神经元死亡 脑水
下载PDF
盐酸双苯氟嗪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会青 王永利 +2 位作者 绳晶伟 王海燕 许彦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7-1110,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钙通道阻断剂盐酸双苯氟嗪在Beagle犬的药代动力学。方法Beagle犬18只,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单次股静脉注射1.5、3.0和6.0 mg.kg-1的盐酸双苯氟嗪溶液,后肢股静脉分时取血,处理,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测定血... 目的研究新型钙通道阻断剂盐酸双苯氟嗪在Beagle犬的药代动力学。方法Beagle犬18只,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单次股静脉注射1.5、3.0和6.0 mg.kg-1的盐酸双苯氟嗪溶液,后肢股静脉分时取血,处理,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测定血浆中盐酸双苯氟嗪的浓度,应用3P97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所建立测定方法的特异性、最低检测限、最低定量限、提取回收率、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及稳定性均符合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的要求。单次静脉注射后,盐酸双苯氟嗪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开放二房室模型,低、中、高3个剂量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β分别为24.7、24.2和29.6 h;AUC分别为0.44、1.12和2.86 g.min.L-1;Vc分别为1.30、1.22和1.28 L.kg-1;CL分别为3.4×10-3、2.7×10-3和2.1×10-3L.kg-1.min-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RP-HPLC法能够满足盐酸双苯氟嗪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要求,静脉注射盐酸双苯氟嗪在犬体内消除过程属于两相消除,AUC与剂量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双苯氟嗪 药代动力学 钙通道拮抗剂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BEAGLE犬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英文)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永健 李蕴山 傅绍萱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用跳台法和电迷宫法,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对亚硝酸钠和戊巴比妥钠造成的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双苯氟嗪可明显改善亚硝酸钠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和戊巴比妥钠造成的小鼠方向辨别的获得障碍,且有剂量关系,20和40mg·kg^(-1)双... 用跳台法和电迷宫法,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对亚硝酸钠和戊巴比妥钠造成的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双苯氟嗪可明显改善亚硝酸钠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和戊巴比妥钠造成的小鼠方向辨别的获得障碍,且有剂量关系,20和40mg·kg^(-1)双苯氟嗪使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和出现跳台错误动物的百分率均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20 mg·kg^(-1)双苯氟嗪使小鼠在训练的d1和d2受到电刺激后的正确逃避反应数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双苯氟嗪改善亚硝酸钠引起的小鼠记忆障碍的作用与桂利嗪(cinnarizine)相似,在改善记忆的有效剂量(20mg·kg^(-1))下,双苯氟嗪还有抗小鼠急性脑缺氧作用,使断头后小鼠张口呼吸动作持续时间(32±s7s)显著长于溶剂对照组(20±s4s,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记忆障碍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7
作者 苗庆峰 张永健 +3 位作者 许彦芳 郭鸣放 张伟 苏彦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用雄性21月龄大鼠,灌胃给予双苯氟嗪5.0 mg/kg90 d后,跳台仪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 目的观察双苯氟嗪对老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用雄性21月龄大鼠,灌胃给予双苯氟嗪5.0 mg/kg90 d后,跳台仪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脑组织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表达,生化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清中SOD和MDA。结果双苯氟嗪可缩短老龄大鼠的反应时间及受电击时间,减少错误次数,延长潜伏期,可显著增强老龄大鼠血清中SOD活力,降低MDA的含量,可以保护老龄大鼠脑损伤性改变,维持海马锥体细胞完整,并可提高老龄大鼠脑组织中ChAT表达。结论双苯氟嗪可改善老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及脑内胆碱能神经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记忆障碍 老龄大鼠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及血清中NO、NO S、iNO S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平 郭芳 +2 位作者 张国红 王春霖 王永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40-1343,共4页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D ipfluzine,D 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溶剂对照组、D i... 目的研究双苯氟嗪(D ipfluzine,D ip)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脑组织及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溶剂对照组、D ip(0.5、1.0、和2.0 mg.kg-1)治疗组、氟桂利嗪(F lunarizine,F lu)1.0 mg.kg-1阳性对照组。采用改良的Pu lsinelli四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15m in再灌注24 h模型,并于再灌注开始时尾静脉注射给药。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脑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学变化以及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的变化。结果形态学观察可见:假手术组细胞排列整齐、紧密,胞核大而圆,透明,核仁清晰可见,缺血再灌组和溶剂对照组细胞排列松散,胞体缩小,核不规则。双苯氟嗪和氟桂利嗪均可明显改善这种损伤性改变。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溶剂对照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含量和NOS、iNOS活性明显升高;与溶剂对照组相比,D ip 1.0 mg.kg-1组、D ip 2.0 mg.kg-1组及F lu组脑组织和血清中NO的含量、iNOS活力、以及脑组织中NOS活力均明显降低。结论双苯氟嗪可降低NOS、iNOS活性,减少NO含量,减轻神经元损伤程度,具有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人心房肌纤维电生理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永健 刘苏 +4 位作者 段会茹 张文立 刘林力 王永利 何瑞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动作电位 ,研究双苯氟嗪 ( Dip)对人右心房肌纤维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Dip1 0 μmol·L-1显著降低舒张期自动除极速率 ( VDD)和自发搏动速率 ( RPF) ,分别从( 1 5.0± 2 .5) m V· s-1和... 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心肌动作电位 ,研究双苯氟嗪 ( Dip)对人右心房肌纤维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Dip1 0 μmol·L-1显著降低舒张期自动除极速率 ( VDD)和自发搏动速率 ( RPF) ,分别从( 1 5.0± 2 .5) m V· s-1和 ( 30± 2 ) min-1降到 ( 1 0 .2± 1 .5) m V· s-1和 ( 2 2± 2 ) min-1;Dip 30μmol·L-1显著降低动作电位幅度 ( APA) ,0相最大上升速率( Vmax) ,VDD和 RPF,分别从 ( 63± 2 ) m V,( 9.2±2 .1 ) V· s-1,( 1 5.2± 3.3) m V· s-1和 ( 30± 2 )min-1降到 ( 52± 5) m V,( 6.5± 0 .9) V· s-1,( 7.0± 2 .6) m V· s-1和 ( 1 7± 2 ) min-1.但在所用浓度范围内对最大舒张电位无显著影响 .结果提示 ,Dip降低人心房肌纤维 APA,Vmax,VDD和 RPF,可能与其抑制 Ca2 +内流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电生理学 心房肌纤维 心肌 心房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早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永健 王永利 何瑞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用异丙肾上腺素 ( Iso)诱发豚鼠右心室乳头肌产生早后除极 ( EAD)和触发活动 ( TA) ,通过细胞内微电极技术 ,观察双苯氟嗪 ( Dip)对 EAD和TA的预防作用 .在 0 .5Hz刺激频率下 ,50 nmol· L-1Iso在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基础上 ,可诱发... 用异丙肾上腺素 ( Iso)诱发豚鼠右心室乳头肌产生早后除极 ( EAD)和触发活动 ( TA) ,通过细胞内微电极技术 ,观察双苯氟嗪 ( Dip)对 EAD和TA的预防作用 .在 0 .5Hz刺激频率下 ,50 nmol· L-1Iso在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基础上 ,可诱发豚鼠乳头肌产生 EAD,并出现 TA,有时 TA会发展成持久的节律性活动 ,有的还伴有 EAD或迟后除极 . Dip 3和 1 0μmol· L-1可显著降低 Iso诱发的 EAD波幅及发生率和 TA发生率 ;Dip1 0 μmol·L-1还明显延长 TA潜伏期 .结果提示 ,Dip能预防 ,减少或延迟 Iso引起的豚鼠乳头肌 EAD和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乳头肌 微电极 早后除极 触发活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