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灌注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心歌 韩超 沈琳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5期1573-157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SCT)灌注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首次行TACE的肝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和术后4周行MSCT灌注成像,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和实体瘤疗效评...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MSCT)灌注成像对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首次行TACE的肝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和术后4周行MSCT灌注成像,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和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评价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不同近期疗效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MSCT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变化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SCT灌注参数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效能。结果120例患者中,治疗有效72例(60.0%),作为有效组;治疗无效48例(40.0%),作为无效组。治疗前,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BV、BF、MTT、P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的BV、BF、PS均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V变化值(△BV)、BF变化值(△BF)、PS变化值(△PS)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713、0.825、0.790,灵敏度分别为63.16%、82.98%、85.69%,特异度分别为87.30%、66.67%、64.06%;△BV+△BF+△PS联合评估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AUC值为0.893,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95%、88.89%。结论MSCT灌注参数BV、BF、PS变化值可作为肝癌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指标,其中三者联合的评估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灌注成像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疗效评估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异机三维融合影像分析
2
作者 彭鳒侨 丘红英 +3 位作者 董伟强 刘襄平 晏颖 卢伟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6-791,793,共7页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 目的尝试一种基于特征定位的三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机三维(3D)图像的精确融合。资料与方法输入PET/CT的DICOM数据后,经过三维重建和虚拟"切割",寻找人体"内部特征点",结合预选的"外部特征点"以供下一步的混合"对焦",遵循"特征提取"、"图像对位"的步骤,实施"循点择面、循面分割"。这一"9点3面"立体定位配准方案的设计首先在几何学上被证明理论可行,并在实时工作站Mimics通过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和讯号叠加技术使图像融合最终实现。结果以肿瘤患者为例试验[PET+CT]3D图像的异机融合,生成了同时呈现代谢状况和解剖结构的互补3D影像,获得54%的检出率,虽在定量分析方面低于2D同机[PET+CT]的检出率,但在定性分析角度具备同机[PET+CT]所没有的视觉功用。结论在[PET+CT]联机设备尚未普及尤其是[PET+CT]立体融合仍未实现的状况下,[PET+CT]异机3D融合是同机[PET+CT]2D融合功能的必要的技术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成像 三维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益芳 邢伟 +2 位作者 邱建国 史新平 薛京利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1期971-973,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将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表面覆盖法(SSD)、实时3D(RT-3D)、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等多种方式重组。16例经手术证...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将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表面覆盖法(SSD)、实时3D(RT-3D)、多平面重组(MPR)及曲面重组(CPR)等多种方式重组。16例经手术证实,8例经造影证实,其中2例术后进行了复查。结果:SSD能直观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全貌,病变与分支血管的关系,但显示管腔内的情况欠佳;RT-3D图像优于其它方法的重组图像,可清楚显示主动脉壁的钙化、测量各径线参数以及多角度动态观察病变,但重组时间较长。MPR能保留有助于定性诊断的密度CT征象,多方位地显示附壁血栓、真假腔,并能显示主动脉旁血肿等合并症,但缺乏病变与周围解剖结构的立体观。CPR可连续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范围,弥补MPR的不足。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直观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特异性征象,综合应用多层螺旋CT的各种重组技术,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双源螺旋CT左心房成像评价经心外膜左心耳心外夹闭术手术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珏 郑帅 +2 位作者 焦玉清 许春雷 孟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803-1805,1809,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源螺旋CT左心房成像在评价经心外膜左心耳心外夹闭术手术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开胸直视下行左心耳心外夹闭术患者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2~73岁,平均(57.9±11.5)岁,于术后3个月行双源螺旋CT左心房成像以确定... 目的 探讨双源螺旋CT左心房成像在评价经心外膜左心耳心外夹闭术手术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开胸直视下行左心耳心外夹闭术患者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2~73岁,平均(57.9±11.5)岁,于术后3个月行双源螺旋CT左心房成像以确定手术效果。以横位及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重建方法评价术后左心耳夹形态、左心耳闭合情况、有无残余左心耳憩室等夹闭术手术效果指标,并计算18例患者左心耳残端平均最大深度,以均值±标准差表示(大于10mm则左心耳残腔过大,残腔内血栓形成可能性明显增高),同时评价左心耳夹附近左心房壁有无手术操作损伤所造成的局部增厚变形及局部血肿形成,以及相邻重要解剖结构如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左下肺动脉有无左心耳夹放置不当所造成的受压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所有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左心房及相邻解剖结构、左心耳夹均显示清晰。VR像上,均显示左心耳夹体两瓣结构均对合严密,未出现夹体断裂、分离及移位。横轴位及各方位MPR图像观察,所有病例左心耳均完全闭合,夹体远心端均未见夹体远端对比剂漏入形成左心耳憩室,左心耳均见不同程度萎缩。所有患者夹体均呈右上到左下垂直于左心耳短轴走行,左心耳残端平均最大深度(2.14±3.24)mm,均明显小于10mm的夹闭术要求。结论 双源螺旋CT左心房成像可直观显示左心耳心外夹闭术后左心耳夹的形态及位置,观察心耳夹闭合情况,发现有无左心耳憩室形成,测量左心耳残端最大深度,还可对夹体相邻解剖结构是否受到手术损伤做出判断,是全面评价左心耳心外夹闭术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左心房成像 左心耳心外夹闭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重复肾切除术中的应用
5
作者 徐刚 阎家骏 +3 位作者 钱伟永 张关富 潘寿华 应向荣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重复肾切除术中的对肾血管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2007年4月—2010年2月期间12例重复肾患者术前进行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所得图像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成像技...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在重复肾切除术中的对肾血管处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2007年4月—2010年2月期间12例重复肾患者术前进行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对所得图像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分析,指导术中对肾血管的处理。结果术前经螺旋CT扫描获得的上下位肾血管的解剖及变异血管与术中探查相吻合,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18个月,无出血及漏尿等并发症,下半肾功能良好。结论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作为一种无创的、有效的血管成像技术,术前能全方位清晰地显示上下位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变异血管,在重复肾切除术中对肾血管的处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 螺旋计算机 成像 三维 肾切除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肿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
6
作者 张建华 漆剑频 +4 位作者 黄文华 张进华 宋金梅 肖明 吴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83-1185,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肿瘤共24例,行常规CT及MSCT灌注成像检查。原始图像经ADW4.0工作站Perfusion2软件处理,构建分析脑血容量(CBV)及表面通透性(PS)图像,...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在脑星形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肿瘤共24例,行常规CT及MSCT灌注成像检查。原始图像经ADW4.0工作站Perfusion2软件处理,构建分析脑血容量(CBV)及表面通透性(PS)图像,计算平均CBV及PS值。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及胶质母细胞瘤组最大CBV值分别为2.733±0.8274,4.755±0.4367,6.654±0.529;三组的PS值分别为16.668±0.5237,27.3524±0.8975,38.7452±0.328。三组间的CBF及PS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S与CBF有明显正相关(r=0.832,P<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技术及灌注成像参数PS与CBV在术前评价星形细胞肿瘤的病理级别上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细胞肿瘤 灌注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脑星形细胞肿瘤 实用价值 前评价 MSCT灌注成像
下载PDF
肾移植术前活体供肾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
7
作者 秦卫和 陈燕萍 +2 位作者 龙宇晖 陈学文 黎晶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活体肾移植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55例肾移植供体,其中男50例,女5例,平均31.10±6.08岁。采用德国西门子Emotion16排螺旋CT机。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 33例可见副肾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活体肾移植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55例肾移植供体,其中男50例,女5例,平均31.10±6.08岁。采用德国西门子Emotion16排螺旋CT机。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 33例可见副肾动脉,发生率60.0%;7例可见肾动脉过早分支,发生率12.7%;7例有多支肾静脉,发生率12.7%;主动脉后位型肾静脉1例,肾静脉晚期汇合3例,2例可见左侧性腺静脉粗大、迂曲,2例右侧隔下动脉源自右侧肾动脉。结论 MSCTA能够明确肾移植供体的血管变异,可作为肾移植供体术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肾 肾移植 体层影像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凤明 董海波 +3 位作者 王波 朱海东 罗雪芬 李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5期526-528,共3页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图像后处理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中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李桂珍 刘文艳 桑节峰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联合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本院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共80例,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先后采用MR-DWI和CT检查,诊断标准为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DWI)联合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淋巴结阳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3年11月于本院行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共80例,术前常规影像学检查,先后采用MR-DWI和CT检查,诊断标准为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联合诊断在术前分期和淋巴结阳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MR-DWI联合CT术前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WI联合CT对淋巴结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DWI联合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和淋巴结阳性诊断中具有极高应用价值,能够弥补单一检查的不足,提高术前分期和淋巴结阳性的诊断准确性,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弥散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前分期 淋巴结阳性
下载PDF
双螺旋CT薄层增强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金安 唐新华 林运智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11期1035-1037,共3页
目的 评价双螺旋CT薄层增强 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1 0 0例患者采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 3期扫描(triple- phaseduplex -helicalCT ,TDHCT)检出≤ 30mm小肝癌 (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 ,SHCC) 76个CT图像 ,由有... 目的 评价双螺旋CT薄层增强 3期扫描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1 0 0例患者采用双螺旋CT薄层增强 3期扫描(triple- phaseduplex -helicalCT ,TDHCT)检出≤ 30mm小肝癌 (smallhepatocellularcarcinoma ,SHCC) 76个CT图像 ,由有经验的CT室医生通过医学影像工作站 (MIW )和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PACS)的医学图像浏览终端 ,分析、统计SHCC各时相病灶强化类型 ,计算检出率。依SHCC的典型表现 ,即动脉期高密度、门静脉期和延迟期为等或低密度 ,做出诊断。结果  76个SHCC在 3期扫描中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 86 .8% (66 76)、61 .8% (47 76)、93 .4 % (71 76)。 77.6 % (59)的小肝癌在动脉期呈高密度 ,54 % (41 )在门静脉呈低密度 ,93 .4 % (71 )在延迟期呈低密度。结论 大多数的SHCC在 3期薄层扫描中为典型表现。SHCC定性诊断主要依靠其自身动态强化特点 ,双螺旋CT薄层增强 3期扫描能提高SHCC的检出率 ,TDHCT可提高SHCC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双螺旋计算机体层成像术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肾脏成像在肾癌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潘为领 王学廷 +1 位作者 冯丽 王涛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4期331-333,共3页
近年来,肾癌的手术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从经典的根治术发展到保肾单位手术.以及最近发展的微创腹腔镜手术,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术前影像检查技术的提高。MSCT肾脏成像技术随着多层螺旋CT的快速发展而日趋成熟,目前被广泛应用到... 近年来,肾癌的手术治疗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从经典的根治术发展到保肾单位手术.以及最近发展的微创腹腔镜手术,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术前影像检查技术的提高。MSCT肾脏成像技术随着多层螺旋CT的快速发展而日趋成熟,目前被广泛应用到泌尿系疾病的检查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成像 肾癌前评估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吴啸波 李力更 +2 位作者 孙柏山 王宏伟 王一兵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5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14例,入院后行CTA检查,根据血管损伤情况制定手术方案,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行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8例,分期手术4例,单纯髋臼...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14例,入院后行CTA检查,根据血管损伤情况制定手术方案,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行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8例,分期手术4例,单纯髋臼骨折内固定术2例。骨盆骨折用Majeed评分标准评估,髋臼骨折用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31.5个月。末次随访Majeed骨盆功能评分53~100分、平均86.4分;髋关节功能改良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12~18分、平均15.87分。将骨盆骨折与髋臼骨折两个评分的最低分值作为治疗结果,优3例、良6例、可3例、差2例。结论 CTA检查能够精确显示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盆腔内血管受损的状况,有助于制定完善的手术治疗方案,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骨折固定 血管成像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下载PDF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13
作者 仲海 徐卓东 +1 位作者 柳澄 赵晓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988-991,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对21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Wizard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其中21例结合常规...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对21例疑有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Wizard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其中21例结合常规血管造影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CTA)的准确性。结果:在441个动脉节段中,435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在DSA图像上,狭窄闭塞的节段共130个(轻度狭窄16段,中度狭窄12段,重度狭窄22段,闭塞80段),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9.1%、99.7%、99.5%。结论:64层CT血管成像是一种高度准确、非侵袭性的成像技术,在评估下肢动脉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疾病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肢 动脉病变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癌TACE前后血供变化初步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光斌 邹文远 +4 位作者 张桂华 顾永丽 张自力 石思李 李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供变化。方法:对17例HCC患者于TACE前1天及治疗后7~10天行CT灌注扫描,测量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灌注参数。结果:肿瘤组织TACE术前、术后HBF、HBV、HAP存...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HCC)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供变化。方法:对17例HCC患者于TACE前1天及治疗后7~10天行CT灌注扫描,测量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灌注参数。结果:肿瘤组织TACE术前、术后HBF、HBV、HAP存在显著差异,MTT、PS、HAF、PVP无显著差异。正常组织TACE术前、术后各灌注参数无显著差异。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评价TACE疗效及指导进一步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CT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征锦 邵娟 +1 位作者 施斌斌 叶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和1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以及41例正常胰腺组进行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3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组的血流量(BF)、...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和1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以及41例正常胰腺组进行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3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对各组样本灌注数据的均数及标准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急性胰腺炎临床生化指标与灌注参数BF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MAP、SAP的BF、BV平均值较正常胰腺组显著降低(P<0.01),PS高于正常组(P<0.05),MAP组的BF、BV显著高于SAP组。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灌注成像 体层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和MRI对结肠癌术前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丽丽 李咏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随着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结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手术治疗仍足最佳选择。准确的术前评估对于判断手术指征口、制订手术或新辅...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居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随着饮食结构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结肠癌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手术治疗仍足最佳选择。准确的术前评估对于判断手术指征口、制订手术或新辅助治疗方案、提高手术质量非常重要。多层螺旋CT(MSCT)和MRI能够无创而敏感地对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 螺旋计算机 前评估 综述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石思李 张自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5期634-636,共3页
关键词 肺隔离症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永梅 范占明 张兆琪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成像(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DSA证实或与MRI、超声检查结合诊断的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螺旋CT血管成像资料。SCTA技术包括二维横断面图像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CT仿真内窥镜图像。...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成像(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DSA证实或与MRI、超声检查结合诊断的27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螺旋CT血管成像资料。SCTA技术包括二维横断面图像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CT仿真内窥镜图像。影像分析包括观察内膜破口的位置、夹层的范围、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等。结果SCTA显示双腔主动脉和内膜片27例(100%),主动脉内膜钙化内移11例(40.7%),内膜破口22例(84.6%),DeBakeyⅠ型及Ⅱ型AD显示破口5例(55.56%)DeBakeyⅢ型显示破口17例(100%)28支分支血管受累。SCTA对2例被膜支架介入治疗后患者随访,显示1例有内支架移位。结论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相关改变的评价是准确和可靠的,SCTA对Ⅲ型AD的诊断价值更优于Ⅰ型及Ⅱ型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下载PDF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和脑磁图描记术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9
作者 孙占用 荀丽颖 吕佩源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早诊断、早治疗是及早阻止疾病发展、改善预后的关键。笔者主要就急性脑梗死在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磁共振成像(MRI)、脑磁图描记术(MEG)等神经...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早诊断、早治疗是及早阻止疾病发展、改善预后的关键。笔者主要就急性脑梗死在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磁共振成像(MRI)、脑磁图描记术(MEG)等神经影像中的早期表现及相关原理进行阐述。常规CT普及率高、经济、便捷,对脑出血敏感度高,是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鉴别首选,缺点是成像对比度差,对脑梗死早期诊断精确性差。CT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和缺血半暗带定位具有更大的优势。MRI是具有多种扫描序列,可对不同状态下脑组织内水分子状态精确分辨,对脑梗死的诊断、分期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临床常规的T1、T2、FLAIR加权像可在起病后数小时观测到异常信号,而DWI序列在局部脑组织缺血后5 min即可见信号增强。SWI序列可以检测CT、常规MRI无法显示的微出血灶。MRS成像可以检测多种细胞内化合物成分,这些化合物对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细胞损伤具有特定意义。MEG可以灵敏检测大脑神经元细胞的异常放电,并能对异常信号发生源精确定位,时间分辨率达ms级,空间分辨率达mm级。MEG通过监测不同功能区的诱发磁场,可以定位病灶,同时灵敏客观反映脑功能损伤情况。但其昂贵的价格、低普及率、对被检查者的配合要求都限制了MEG的应用。目前神经影像学技发展快,随着设备及软件的进一步开发,急性脑梗死诊治水平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脑磁图描记
原文传递
CT脑灌注成像检查外伤性去骨瓣减压术后病人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刚 周晓明 +3 位作者 于澜 牛蕾 赵蕊蕊 隋庆兰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28-329,332,共3页
目的应用CT脑灌注成像检查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外伤性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颅骨缺损综合征发生的机制。方法选取16例头部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病人,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18个月行CT脑灌注成像检查,分别测量并比较患侧... 目的应用CT脑灌注成像检查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外伤性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探讨颅骨缺损综合征发生的机制。方法选取16例头部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病人,在去骨瓣减压术后2~18个月行CT脑灌注成像检查,分别测量并比较患侧、对侧的大脑基底核、丘脑、皮质区、脑白质的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结果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病人患侧基底核、皮质区、脑白质CBV、CBF均较对侧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4~2.455,P<0.05)。而双侧丘脑CBV、CBF、MTT、T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外伤病人去骨瓣减压术后患侧脑血流灌注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扫描仪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脑损伤 减压颅骨切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