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螺钉固定术联合复元活血汤对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SAS、NR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兵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5期109-112,共4页
目的:研究双螺钉固定术联合复元活血汤对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SAS、N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腕舟骨骨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双螺丝钉固... 目的:研究双螺钉固定术联合复元活血汤对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及SAS、NR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腕舟骨骨折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双螺丝钉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复元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Cooney腕关节评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骨痂评分、焦虑程度(SAS评分)及疼痛程度(NR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Cooney腕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4个月,观察组骨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72 h,观察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螺钉固定术联合复元活血汤对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SAS及NR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钉固定 复元活血汤 HERBERT B2型腕舟骨骨折 SAS NRS
下载PDF
踝关节镜辅助3孔钢板双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对Maisonneuve骨折患者足踝功能及疼痛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雷 杨柯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3孔钢板双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对Maisonneuve骨折患者足踝功能及疼痛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Maisonneuve骨折患者76例,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辅助3孔钢板双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对Maisonneuve骨折患者足踝功能及疼痛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Maisonneuve骨折患者76例,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下胫腓双螺钉固定术,观察组采用踝关节镜辅助3孔钢板双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比较两组疼痛应激反应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足踝功能和疼痛程度。结果术后1 d,观察组的E、Cor、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PT、APTT长于对照组,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踝关节镜辅助3孔钢板双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能够有效减轻疼痛应激反应,改善凝血功能,促进患者足踝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镜 3孔钢板双螺钉固定 MAISONNEUVE骨折 足踝功能 疼痛应激反应
下载PDF
双螺钉固定腓骨下端骨折在治疗复杂踝关节损伤中的意义
3
作者 张世权 张洪 +3 位作者 农绍友 向香成 李美才 丁强 《湖南医学》 200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踝关节骨折脱位临床上较常见,按Danis-Weber分类标准,其C型损伤包含内踝骨折、下胫腓关节以上的腓骨远端骨折、下胫腓关节分离和距骨脱位,属于复杂踝关节损伤.若治疗不当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发生,严重者须行踝关节融合术.本院自1999年以... 踝关节骨折脱位临床上较常见,按Danis-Weber分类标准,其C型损伤包含内踝骨折、下胫腓关节以上的腓骨远端骨折、下胫腓关节分离和距骨脱位,属于复杂踝关节损伤.若治疗不当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发生,严重者须行踝关节融合术.本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双螺钉固定腓骨下端骨折治疗C型骨折19例,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钉固定 腓骨下端骨折 治疗 复杂踝关节损伤 骨折固定
下载PDF
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行双平面双支撑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4
作者 肖彭剑 赵猛 徐圣康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98-702,共5页
目的 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行双平面双支撑螺钉内固定(BDSF)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势。方法 将3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置钉方式不同分为机器人置钉组(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行BDSF治疗,18例)和徒手置钉组(采用徒手置钉行BDSF治疗,21例)... 目的 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行双平面双支撑螺钉内固定(BDSF)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势。方法 将39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置钉方式不同分为机器人置钉组(采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行BDSF治疗,18例)和徒手置钉组(采用徒手置钉行BDSF治疗,21例)。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导针置入次数、手术时间、术后Garden指数、治疗费用、近端螺钉与中间螺钉平行度、远端螺钉与股骨干夹角。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导针置入次数、手术时间机器人置钉组均短(少)于徒手置钉组(P<0.01);治疗费用机器人置钉组多于徒手置钉组(P<0.01);近端螺钉与中间螺钉平行度、远端螺钉与股骨干夹角、术后Garden指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机器人辅助置钉行BDSF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辐射量、降低导针对骨质损伤、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势,但存在费用较高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机器人 平面支撑螺钉固定 股骨颈骨折
下载PDF
经皮双螺钉交叉固定技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效果
5
作者 庞昀琦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5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双螺钉交叉固定技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距下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三组。采用传统的后外侧“L”切口植骨融合技术对对照组患者进... 目的:探讨经皮双螺钉交叉固定技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菏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距下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三组。采用传统的后外侧“L”切口植骨融合技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取经皮双螺钉交叉固定技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生骨饮对中药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手术时间、关节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脚和踝关节功能量表(AOFAS)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和中药组患者(P<0.05)。结论:经皮双螺钉交叉固定技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螺钉交叉固定技术 距下关节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踝关节骨折对患者围术期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安钢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8期32-34,共3页
目的探究外伤性踝关节骨折采用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扬州广陵新城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施空芯螺... 目的探究外伤性踝关节骨折采用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扬州广陵新城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实施空芯螺钉内固定治疗,30例)和探究组(实施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30例)。两组患者均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1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术前和术后1年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比较,探究组较对照组均更短(均P<0.05);术后1年探究组患者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踝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踝关节屈、伸、旋前及旋后活动度均升高,且探究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内固定外露、愈后踝关节肿痛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探究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外伤性踝关节骨折,空芯螺钉内固定和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但后者可促进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更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和活动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踝关节骨折 空芯螺钉固定 无头压加螺钉固定 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大雷 杨金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4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分析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行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的3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术后均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01±1.24)周,短于对照组的(11.58±1.75)周,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美国足踝外科学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内各维度评分分别为(86.31±4.21)分、(76.94±3.89)分、(78.96±3.75)分、(76.21±3.84)分、(77.25±3.98)分,高于对照组的(78.97±3.63)分、(68.36±3.21)分、(70.53±3.04)分、(69.57±3.01)分、(68.42±3.2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作用明显,可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踝关节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且无严重并发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无头加压螺钉固定 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踝关节骨折对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冯跨 王雪燕 +2 位作者 李大成 张小雪 陈传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观察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踝关节骨折对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2020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外伤性踝关节骨折对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2020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踝关节骨折病人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实施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AOFAS评分及GQOLI-74评分差异。两组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3.88%,对照组为71.43%(P<0.05)。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0.94±6.72)分钟、术中出血量为(41.77±8.26)ml、骨折愈合时间为(10.72±1.66)周,对照组分别为(57.93±13.18)分钟、(56.28±12.27)ml和(13.76±2.0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屈(28.19±5.23)°、伸(8.89±1.52)°、旋前(19.09±2.69)°、旋后活动度(16.81±2.83)°,对照组分别为(24.87±4.75)°、(7.63±1.67)°、(17.28±2.45)°及(14.13±2.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2.55±8.83)分、(73.65±9.12)分、(68.69±7.01)分和(73.18±9.23)分,对照组分别为(65.12±8.17)分、(68.35±8.73)分、(63.12±6.84)分和(67.22±8.7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4%,对照组为16.33%,研究组VAS评分为(0.83±0.23)分,对照组为(2.14±0.7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病人骨折愈合,提升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头加压螺钉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外伤性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功能 改善作用
下载PDF
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指标及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葛军委 殷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3期94-96,104,共4页
目的分析对比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观... 目的分析对比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与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空心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观察到术后6个月。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53±1.88)周,完全负重时间为(12.67±2.15)周,均短于对照组的(13.69±2.46)周、(14.21±2.58)周,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踝关节屈、伸、旋前、旋后活动度与美国足踝外科学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踝关节屈、伸、旋前、旋后活动度分别为(28.64±3.20)°、(8.97±2.31)°、(19.68±3.05)°、(16.84±3.13)°,均大于对照组的(24.35±2.71)°、(7.25±1.69)°、(17.36±2.48)°、(14.25±2.29)°,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为(84.36±6.54)分,高于对照组的(77.36±5.8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更能够促进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提升踝关节活动度,改善踝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少,临床可进行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无头加压螺钉固定 空心螺钉固定
下载PDF
腰椎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的椎前大血管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列华 兰阳军 +5 位作者 周强 梁勇 李松涛 王浩明 赵晨 周代全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观测腰椎椎体前面与椎前大血管的解剖关系,为腰椎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技术提供血管解剖学依据。方法 62例成年人行腰椎CT三维重建及腹部血管成像检查(其中男32例,女30例),观测腰椎椎弓根平面椎体前面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或髂动静... 目的观测腰椎椎体前面与椎前大血管的解剖关系,为腰椎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技术提供血管解剖学依据。方法 62例成年人行腰椎CT三维重建及腹部血管成像检查(其中男32例,女30例),观测腰椎椎弓根平面椎体前面与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或髂动静脉之间的距离,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或髂动静脉相对于椎体前面的相对位置关系。结果 L1~L4椎体左侧平椎弓根平面腹主动脉距椎体前面距离为0.26~0.37 cm、位于椎体前面-7°~34°区域;L1~L3椎体右侧平椎弓根平面下腔静脉距椎体前面距离分别为1.03 cm、0.75 cm、0.36 cm,位于椎体前面17°~63°区域;L4椎体右侧、L5椎体双侧平椎弓根平面髂动静脉距椎体前面距离小于0.15 cm,位于椎前73°区域内。结论 L1~L4左侧双皮质椎弓根螺钉置钉过深容易损伤腹主动脉,L1~L3椎右侧椎弓根螺钉最容易操作完成,损伤下腔静脉的可能性较小,L4右侧、L5双侧的双皮质椎弓根螺钉最容易损伤椎前大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前大血管 椎弓根螺钉皮质固定 应用解剖
下载PDF
三种单纯腰椎椎间融合术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生物力学比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烽 陈兵乾 +3 位作者 居建文 王素春 段广超 王以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15具新鲜小牛腰椎标本,模拟临床建立三种椎间融合术模型,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测试三种... 目的比较前路椎间融合术(ALIF)、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LIF)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差异。方法选用15具新鲜小牛腰椎标本,模拟临床建立三种椎间融合术模型,在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测试三种模型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前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1)与正常标本组相比,单纯椎间融合术的ALIF(Ⅰ)组的平均应变和应力明显增加;ALIF(Ⅰ)、PLIF(Ⅰ)、TLIF(Ⅰ)组的平均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分别下降28.3%、18.4%、11.5%(P<0.05)和21.6%、17.5%、5.9%(P<0 05);扭矩强度分别依次下降38.6%、49.1%、27.2%(P<0.05)。(2)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与单纯椎间融合组的相应术式比较,ALIF(Ⅱ)、PLIF(Ⅱ)、TLIF(Ⅱ)三组的平均应变和应力分别减小了21.4%、12.3%、24.5%(P<0.05)和21.4%,22.3%,24.5%(P<0.05);平均轴向刚度和水平剪切刚度分别增加了87.8%、77.9%、75.9%(P<0.05)和60.6%、68.1%、63.1%(P<0.05);平均扭转强度分别增加了95.1%、110.9%、87.6%(P<0 05)。结论行单纯椎间融合术后,腰椎的稳定性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在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能有效地提高其稳定性能。在三种椎间融合术中,TLIF的腰椎即刻稳定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术 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腰椎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夏君 姚福东 +4 位作者 王新虎 王建顺 左春光 张国华 杜伟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19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17例,均行单枚Cage椎间融合固定。记录手...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19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组17例,均行单枚Cage椎间融合固定。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花费、融合率及并发症,临床疗效评估采用腰痛和下肢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所有患者均随访2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和下肢疼痛VAS、JOA评分及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侧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住院花费方面明显少于双侧组。在腰痛VAS、JOA评分及ODI指数方面,单侧组于术后1周、3个月随访时优于双侧组。术后所有患者均骨性融合,2组均未出现钉棒松动及Cage移位。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同的临床效果,且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促进早期术后康复,减少住院花费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脊柱后路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CT影像学的客观评估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郑淞文 孟仪 +2 位作者 龙钰函 徐哲 张泳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5850-5855,共6页
背景:对于合并有显著的腰椎不稳定的患者,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突出的椎间盘部分切除,同时扩大变窄的神经根管以缓解腰神经根的压迫,并且在切除突出椎间盘和扩大神经根管的同时还需要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以解除不稳定... 背景:对于合并有显著的腰椎不稳定的患者,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突出的椎间盘部分切除,同时扩大变窄的神经根管以缓解腰神经根的压迫,并且在切除突出椎间盘和扩大神经根管的同时还需要内固定联合植骨融合以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以解除不稳定因素所导致的腰神经根受压迫而产生的腰腿疼痛症状。有研究认为,CT检查可以准确的反映椎间盘是否发生突出,清楚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大小和部位。目的:CT影像学评估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研究于2018-06-30通过大连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完成随访;②治疗后1,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腰腿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③随着时间的延长,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后MacNab疗效的优良率逐渐显著增加(P<0.05);④治疗后各时间点的椎间盘腹侧高度、椎间盘背侧高度、椎间孔间最大高度、棘突顶距均显著性高于治疗前(P<0.05);影像学显示治疗后患者的腰椎角度逐渐恢复,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CT扫描检查显示椎弓根螺钉固定良好,没有断裂和松动现象;治疗前及治疗后随访,CT影像检查的椎间盘腹侧高度、椎间盘背侧高度、椎间孔间最大高度、棘突顶距离与腰痛目测类比评分、腿痛目测类比评分之间均呈负相关(P<0.05);⑤结果提示采用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联合椎体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显著,使用CT影像学方法不但可以评估病情而且还可以评估椎间盘腹侧高度、椎间盘背侧高度、椎间孔间最大高度、棘突顶距恢复情况、腰椎角度恢复情况、螺钉置入的位置以及鉴别螺钉是否发生松动或断裂,评估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 椎间融合 CT 椎间盘腹侧高度 椎间盘背侧高度 椎间孔间最大高度 棘突顶距
下载PDF
单、双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14
作者 赵爱彬 张勇 +2 位作者 王叶武 朱庭标 张金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4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单齿状突螺钉与双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研究组给予双齿状突螺钉固定,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单齿状突螺钉与双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1例。研究组给予双齿状突螺钉固定,对照组给予单齿状突螺钉固定,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情况;术后1周,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屈伸功能角度、侧屈角度、轴向旋转功能角度;术后1年随访,进行X线检查。结果两组患者JOA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研究组屈伸功能角度、侧屈角度、轴向旋转功能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随访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颈部旋转活动范围均正常或近正常;所有患者齿状突螺钉位置良好,固定稳定,患者咽部无异物感,无螺钉松动断裂现象。对照组螺钉无折断,松动、脱出或骨质内豁出等共计3例,无骨折再移位,无相应神经症状出现或加重。结论双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Ⅱ型骨折效果较好,骨折愈合率高,能较好地保持颈部旋转的活动度,患者无颈部活动受限体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螺钉固定 单齿状突螺钉固定 齿状突Ⅱ型骨折
下载PDF
双固定螺钉治疗急性髌韧带起、止点损伤
15
作者 肖文兴 杨军琪 +3 位作者 刘列 赵晓明 张永刚 李凯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12期1124-112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急性髌韧带起、止点损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急性髌韧带起、止点损伤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0~61岁,平均3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d,平均2.5d。致伤原因:... 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急性髌韧带起、止点损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急性髌韧带起、止点损伤共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0~61岁,平均3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d,平均2.5d。致伤原因:车祸伤4例,运动伤2例,摔倒磕碰伤4例,镰刀割伤1例。起点处损伤8例,开放伤2例,闭合伤6例,髌韧带损伤未带髌骨下极骨块患者2例,髌韧带损伤连带髌骨下极粉碎、小骨块患者6例,无完整大骨块患者;止点处损伤患者3例,开放患者2例,闭合患者1例,均无胫骨止点骨块撕脱;11例患者韧带完全损伤者8例,不全损伤者3例,这些患者均施以手术治疗,采用1~2枚双固定螺钉治疗,为损伤髌韧带起、止点提供有效附着。髌韧带中部损伤患者未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无下肢静脉血栓,无排异反应。术后复查X线片示:髌骨高度与髌韧带长度恢复1:1,11例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9~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8~12周,10例患者膝关节屈曲度达健侧,其中1例屈曲度稍差(约100°),髌骨下极骨折3~5个月骨折达骨性愈合。根据Lysholm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0.9%。结论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新鲜髌韧带起、止点损伤方法简单,固定充分可靠,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且不需二次手术,为治疗急性髌韧带起、止点损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韧带损伤 固定螺钉 固定
下载PDF
双固定螺钉在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中的应用
16
作者 赵晓明 肖文兴 +4 位作者 刘列 杨军琪 李凯 李小宏 刘鹏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6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膝关节周围韧带起、止点Ⅲ度损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2月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膝关节周围韧带起、止点Ⅲ度损伤共24例,均施以手术治疗,采用1~2枚双固定螺钉治疗,为损伤韧带起、止点提供... 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膝关节周围韧带起、止点Ⅲ度损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2月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膝关节周围韧带起、止点Ⅲ度损伤共24例,均施以手术治疗,采用1~2枚双固定螺钉治疗,为损伤韧带起、止点提供有效附着。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无下肢静脉血栓,无排异反应。术后复查X线片示:撕脱骨折块复位良好,锚钉位置良好。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根据Lysholm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优20例,良2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1.7%。结论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膝关节周围韧带起、止点Ⅲ度损伤治疗方法简单,固定充分可靠,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且不需二次手术,为治疗膝关节周围韧带起、止点损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韧带起 止点Ⅲ度损伤 固定螺钉
下载PDF
三种单纯腰椎椎间融合并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即刻稳定性的比较(英文)
17
作者 张烽 陈兵乾 +3 位作者 居建文 王素春 段广超 王以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2期10381-10384,共4页
背景:椎间融合术按照手术入路主要有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和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3种融合术术中切除的结构不同,融合器置入的部位不同,其腰椎即刻稳定性也存在差异。目的:比较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孔入路... 背景:椎间融合术按照手术入路主要有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和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3种融合术术中切除的结构不同,融合器置入的部位不同,其腰椎即刻稳定性也存在差异。目的:比较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腰椎即刻稳定性的差异。设计:对比观察。材料:腰椎标本来自新鲜小牛15具。方法:模拟临床手术建立前路椎间融合术、后路椎间融合术、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3种椎间融合术模型,先将所有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试,然后将标本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标本,制成单纯椎间融合组,分别采用3种椎间融合术测试后,在此基础上再附加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测试。主要观察指标:脊柱三维运动测试机上测试3种模型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前后腰椎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行3种单纯椎间融合后,腰椎的稳定性能明显下降,附加了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后,腰椎的各项稳定性指标均增强,包括扭转力学指标也得到了很大增强,有效增加了腰椎的刚度。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各项稳定性指标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方法,说明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的即刻稳定性能在3者中最有优势。后路椎间融合术的刚度明显强于前路椎间融合术,应变和应力也较前路椎间融合术有优势,但是其扭转稳定性却不如前路椎间融合术。结论:行单纯椎间融合术后,腰椎的稳定性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下降,在加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能有效地提高其稳定性能。在3种椎间融合术中,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的腰椎即刻稳定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融合术 侧椎弓根螺钉固定 腰椎生物力学
下载PDF
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哲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2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用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接诊的47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Steel plate组(26例)和Bone nail组(21例).对Stee... 目的:探讨用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接诊的47例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Steel plate组(26例)和Bone nail组(21例).对Steel plate组26例患者采用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Bone nail组21例患者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肘关节功能的评分、手术的时间、术毕至骨折愈合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Steel plate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时其肘关节功能的评分均高于Bone nail组患者,其术毕至骨折愈合的时间短于Bone nail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Bone nail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相比,P>0.05.结论:用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改善其肘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钢板螺钉固定 髓内钉内固定
下载PDF
双固定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0例
19
作者 肖文兴 李凯 +4 位作者 刘列 杨军琪 赵晓明 刘鹏 李小宏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7期2634-263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0例,采用双固定螺钉固定骨块复位,使前交叉韧带连续性恢复,术后配合积极康复功能训练。随访8~12个月,平... 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0例,采用双固定螺钉固定骨块复位,使前交叉韧带连续性恢复,术后配合积极康复功能训练。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按Lysholm评分法评定疗效,积分达95分以上者为优秀,<95~85分为良好,<85~65分为尚可,<65分为差。结果 10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可,无感染、关节失稳等并发症。10例患者中优6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为90%。结论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带 关节 损伤 胫骨骨折 外科学 固定螺钉 胫骨止点处骨折
下载PDF
双固定螺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11例
20
作者 肖文兴 侯芳妮 +3 位作者 刘列 赵晓明 张永刚 李凯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20期3094-309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61岁,平均39.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 d,平均2.5 d。致... 目的探讨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患者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5~61岁,平均39.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4 d,平均2.5 d。致伤原因:车祸伤5例,运动伤2例,摔倒磕碰伤4例;其中开放伤2例,闭合伤9例。11例患者均为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无完整大骨块患者;均施以手术治疗,采用2枚双固定螺钉治疗。随访8~12个月,平均10个月。根据Lysholm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积分达95分以上为优秀,95~85分为良好,<85~65分为尚可,<65分为差。结果患者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及排异反应等。术后复查X射线片示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均对位良好,固定可靠,11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8~12周,10例患者膝关节屈曲度达健侧,其中1例屈曲度稍差(约100°),髌骨下极骨折3~5个月达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为90.9%。结论采用双固定螺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治疗方法简单,固定充分可靠,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且不需二次手术,为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撕脱性骨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粉碎性/外科学 骨折固定 内/方法 髌骨/损伤 固定螺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