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YC/BCL2双表达大B细胞淋巴瘤中PD-L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平 杨文秀 +2 位作者 周杰 冯江龙 林超群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MYC/BCL2双表达大B细胞淋巴瘤(DEL)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L1)mRNA、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YC、BCL2蛋白并分组,双标记染色法检测各组病... 目的探讨MYC/BCL2双表达大B细胞淋巴瘤(DEL)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L1)mRNA、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YC、BCL2蛋白并分组,双标记染色法检测各组病例的肿瘤细胞或微环境细胞中PD-L1表达;实时荧光PCR技术(Real-time PCR,qPCR)检测DEL组与non-DEL组PD-L1 mRNA相对表达量;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例样本中28例为DEL,肿瘤细胞和微环境中PD-L1+分别为22例和26例。DEL组肿瘤细胞和微环境中PD-L1+分别为14例和9例;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细胞PD-L1蛋白表达与DEL存在相关性(P<0.05);PD-L1 mRNA相对表达量在DEL与non-DEL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2);DEL组中PD-L1+与IPI评分和B症状的出现有关(P=0.007、0.021);Kaplan-Meier显示DEL中PD-L1+、肿瘤微环境PD-L1阳性(mPD-L1+)与患者预后相关(P=0.005、0.001)。结论DEL患者PD-L1 mRNA及蛋白表达都明显上调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D-L1可作为DEL患者不良预后评估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C bCL2 双表达大b细胞淋巴瘤 PD-L1 预后
下载PDF
双打击和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2
作者 陈欣楠 高贝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47,共9页
双打击(double hit lymphoma,DHL)和双表达(double expressor lymphoma,DEL)淋巴瘤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两种特殊亚型,与MYC、BCL2及BCL6的异常表达有关,具有独特的遗传学特征,且临床预后差,目前临床常用的标准化学免疫疗法如R-CHOP(... 双打击(double hit lymphoma,DHL)和双表达(double expressor lymphoma,DEL)淋巴瘤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两种特殊亚型,与MYC、BCL2及BCL6的异常表达有关,具有独特的遗传学特征,且临床预后差,目前临床常用的标准化学免疫疗法如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强化化疗方案如R-Hyper-CVAD(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R-EPOCH(利妥昔单抗、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R-ICE(利妥昔单抗、异环磷酰胺、卡泊、依托泊苷)等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预后。对于首次达到完全缓解的DHL/DEL推荐进行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降低治疗后复发风险。复发/难治型DHL/DEL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潜在的治愈方法,但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行验证。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治疗在DHL/DEL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及持续缓解。DHL/DEL存在明确的基因异常,近年来针对肿瘤遗传学特征的研究为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精准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目前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文章较为全面地对DHL和DEL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击淋巴 表达淋巴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靶向治疗
下载PDF
Caspase-9和CMYC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卜晓红 王富强 +1 位作者 戴静 王彩玲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细胞性骨髓细胞瘤病病毒癌基因(CMYC)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DLBCL患者纳入研究,比较...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细胞性骨髓细胞瘤病病毒癌基因(CMYC)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DLBCL患者纳入研究,比较DLBCL肿瘤组织及病灶旁正常组织的Caspase-9、CMYC表达水平,分析Caspase-9、CMYC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Caspase-9、CMYC表达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Caspase-9阳性率为43.33%,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80.56%,CMYC阳性率为36.67%,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13.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分期Ⅰ~Ⅱ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2分患者DLBCL肿瘤组织Caspase-9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Ⅳ期和3~4分患者,CMYC阳性率低于Ⅲ~Ⅳ期、3~4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Ann Arbor分期中Ⅲ~Ⅳ期占比、IPI评分中3~4分占比、CMYC阳性表达占比分别为73.08%、65.38%、69.23%,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5.29%、32.35%、11.76%,Caspase-9阳性表达占比为23.08%,低于预后良好组的5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分期、IPI评分、Caspase-9、CMYC均为影响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Ann Arbor分期Ⅲ~Ⅳ期预后不良风险是Ⅰ~Ⅱ期的9.008倍;IPI评分3~4分预后不良风险是0~2分的10.298倍;Caspase-9表达阳性预后不良风险是阴性的0.622倍;CMYC表达阳性预后不良风险是阴性的19.922倍。结论Caspase-9、CMYC异常表达参与DLBCL的进展,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且Caspase-9、CMYC异常表达是DLBCL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对DLBCL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半胱氨酸蛋白酶-9 细胞性骨髓细胞病病毒癌基因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芍药苷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双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研究
4
作者 许卫星 张薇 +2 位作者 陈姣敏 尹凤雷 王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调节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鼠双微基因2(MDM2)/p53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以OCI-LY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PAE低浓度组(15μmol/L PAE)、PAE中浓度组(30μmol/L PAE)、PAE高浓度组(60μmol/L PAE)、PAE高浓度+SC79(AKT激活剂)组(60μmol/L PAE+8μg/ml SC79),同时以未经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48 h后,分析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及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检测AKT/MDM2/p5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E低浓度组、PAE中浓度组、PAE高浓度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增加,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降低(均P<0.05)。与PAE高浓度组比较,PAE高浓度+SC79组细胞凋亡率、p53表达、G_(0)/G_(1)期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和细胞增殖率,p-AKT/AKT和p-MDM2/MDM2表达水平,以及G_(2)/M、S期增加(均P<0.05)。结论:PAE通过抑制AKT/MDM2上调p53表达,抑制DLBCL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进展,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芍药苷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鼠微基因2/p53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ERK和p38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5
作者 马明福 李君娜 +3 位作者 于靖雯 王小树 穆海拜提·阿卜拉江 崔文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13-516,536,共5页
目的探讨ERK和p38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15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ERK和p38阳性表达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在DL... 目的探讨ERK和p38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15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ERK和p38阳性表达情况,应用SPSS 23.0软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在DLBCL中,ERK、p38的阳性率分别为68.4%、50%,ERK、p38在肿瘤直径>4 cm中阳性表达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与肿瘤直径显著正相关。p38在结内病变和结外侵犯>2个淋巴结阳性表达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结外侵犯正相关,与原发部位负相关。多因素分析中,表现状态评分、LDH水平和R-CHOP治疗是影响DLBCL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这些发现表明ERK和p38在DLBCL中的致癌作用,提示它们是DLBCL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ERK P38 临床病理 靶点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朱艳 施方静 +1 位作者 黄黎 蒋志国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9期1187-1190,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全部淋巴瘤的30%[1]。DLBCL患者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2-3]。DLBCL根据细胞来源分为生发中心来源B细胞型(GCB)和生发中心后激...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约占全部淋巴瘤的30%[1]。DLBCL患者在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学方面存在很大差异[2-3]。DLBCL根据细胞来源分为生发中心来源B细胞型(GCB)和生发中心后激活B细胞型(ABC),这两种亚型存在不同的基因突变和病理表达标记,目前主要基于CD10、BCL6和MUM1/IRF43个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MCP-1及CCR2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王蒙 张平平 +4 位作者 朱清 胡忠利 白雪 伍燕平 李佳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19,共8页
目的:分析MCP-1及CCR2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估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及治疗的141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 目的:分析MCP-1及CCR2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估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确诊及治疗的141例初治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学资料,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CP-1及CCR2在初治DLBCL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及生存的关系。结果:MCP-1及CCR2的表达与DLBCL患者Ann Arbor分期晚、IPI评分高、乳酸脱氢酶(LDH)升高、Ki-67指数高及疗效差有关,与其他病理学参数(如性别、年龄、β2-微球蛋白、BCL-2、BCL-6、Hans分型、首发部位、有无B症状、骨髓是否受累)均无显著相关性。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CP-1或CCR2阳性组与阴性组OS及PFS具有统计学差异,且与预后不良有关。单因素Cox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β2-微球蛋白、Ki-67指数、IPI评分、MCP-1、CCR2表达水平对患者的PFS和OS有影响,疗效不佳的患者的PFS和OS明显缩短(P<0.05),性别、年龄、LDH、BCL-2、BCL-6、Hans分型、肿瘤原发部位、有无B症状、骨髓是否受累、Ann Arbor分期对患者的PFS及OS无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β2-微球蛋白高表达、Ki-67指数高、IPI评分高、MCP-1、CCR2高表达水平及疾病缓解的深度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MCP-1或CCR2在初治DLBCL中表达率高,且与DLBCL患者Ann Arbor分期、IPI评分、LDH及Ki-67指数相关预后差的临床指标有关,是影响PFS和OS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MCP-1 CCR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CD70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王蒙 朱俊锋 +8 位作者 伍燕平 朱清 张平平 朱太岗 葛洪峰 周黎黎 李佳佳 桑威 淮海淋巴瘤协作组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 分析CD70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诊DLBCL患者116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肿瘤组织中CD70的表达情况,分... 目的 分析CD70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诊DLBCL患者116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肿瘤组织中CD70的表达情况,分析CD70表达在DLBCL患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116例DLBCL患者中CD70阳性表达率为80.17%,其表达与中期评估疗效、有无B症状、骨髓是否受累、Ann Arbor分期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6、Ki-67、Hans分型、原发部位、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CD70阳性组与CD70阴性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70阳性组患者预后更差。单因素分析显示,中期评估疗效、LDH、β2-MG、Ki-67、Hans分型、Ann Arbor分期、IPI评分及CD70表达影响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显示,中期评估疗效、Ki-67、Hans分型、CD70是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中期评估疗效、β2-MG、Ki-67、Hans分型和CD70是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D70在DLBCL中呈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70 弥漫大b细胞淋巴 预后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下载PDF
B7-H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晓飞 姚君霞 +1 位作者 杜建秀 代丽丽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B7同源体6(B7-H6)表达差异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同年龄段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B7同源体6(B7-H6)表达差异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同年龄段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组织B7-H6表达情况(H-score评分)及血清B7-H6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不同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患者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分析研究组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探讨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研究组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0级患者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高于1级、2级患者,且1级患者高于2级患者(P<0.05)。研究组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均为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水平预测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0.726、0.714、0.712、0.842和0.840,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水平预测的AUC分别大于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预测的AUC(P<0.05)。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水平在预测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方面拥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结论宫颈癌组织B7-H6表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且宫颈癌组织B7-H6表达、血清B7-H6水平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也是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 b7同源体6 浸润T淋巴细胞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锌指蛋白38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刘思哲 安万花 +4 位作者 郭淑利 王慧睿 肖蓬莉 王万里 王双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382(ZNF38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7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活检病理标本及临床资... 目的探讨锌指蛋白382(ZNF38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洛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57例DLBCL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活检病理标本及临床资料;另取洛阳市中心医院病理科保存的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En vision二步法检测DLBCL组织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ZNF382表达,比较DLBCL组织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ZNF382表达差异。采用单因素分析ZNF382表达与DLBCL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Hans分型、B症状、骨髓浸润、巨大包块、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乳酸脱氢酶(LDH)、Ki67、化学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DLBCL组织中ZNF38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Z=-5.056,P<0.01)。ZNF382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IPI评分、Ann Arbor分期、Hans分型、B症状、骨髓浸润、巨大包块相关(P<0.05);ZNF382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ECOG评分、β2-MG、血清LDH、Ki67、化学治疗方案是否联合利妥昔单抗无关(P>0.05)。57例DLBCL患者中治疗有效者36例(63.20%),无效者21例(36.80%);治疗有效患者肿瘤组织中ZNF38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治疗无效患者(Z=-2.895,P<0.05)。ZNF382高表达组DLBCL患者2 a无事件生存率显著高于ZNF382低表达组(χ^(2)=17.955,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淋巴结内原发、有B症状、有骨髓浸润、有巨大包块、IPI评分≥3分、β2-MG升高、Ki67>70%、非生发中心B细胞样淋巴癌、Ann Arbor分期Ⅲ~Ⅳ期、ZNF382低表达是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淋巴结内原发、Ann Arbor分期Ⅲ~Ⅳ期、ZNF382低表达是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ZNF382蛋白在DLBCL组织中呈低表达,与DLBCL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DLBCL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锌指蛋白38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CAR-T耐药双重挑战下的格菲妥单抗治疗: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
11
作者 毕江涵 张炎 王为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本文总结1例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失败的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合并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情况下接受格菲妥单抗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且未见COVID-19感染加重... 本文总结1例嵌合抗原受体T(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AR-T)细胞治疗失败的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在合并新型冠状病毒(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情况下接受格菲妥单抗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且未见COVID-19感染加重等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治疗经验,同时回顾文献中格菲妥单抗治疗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以及双特异性抗体在合并COVID-19的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格菲妥单抗 特异性抗体 新型冠状病毒 淋巴
下载PDF
FOXC1蛋白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詹雪冰 舒准 +5 位作者 刘英霞 刘泽标 陈明铨 黄海杰 钟鸣 赵文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中叉头框蛋白C1(forkhead box C1,FOXC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并评估其在患者预后判断方面的潜在价值。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22年3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中叉头框蛋白C1(forkhead box C1,FOXC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并评估其在患者预后判断方面的潜在价值。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22年3月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病理学诊断的33例DLBC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FOXC1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收集患者的随访信息,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以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GEPIA2数据库分析FOXC1在DLBCL中表达情况及其与BCL-2的相关性;利用UCSC数据库进行FOXC1在泛癌中的生存分析;利用HPA数据库和STRING数据库分析与FOXC1直接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33例DLBCL组织中FOXC1阳性表达17例(51.5%),12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 RH)中FOXC1阳性表达0例(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DLBCL中,FOXC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Ann Arbor临床分期和BCL-2的表达情况有关(P<0.01)。同时,FOXC1蛋白表达水平与DLBCL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患者(P<0.01)。GEPI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FOXC1在DLBCL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FOXC1与BCL-2表达正相关(P<0.01,R=0.36)。UCSC数据库分析显示,FOXC1在包括DLBCL的4种肿瘤中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DLBCL中FOXC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其高表达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提示FOXC1有可能成为DLBCL预后评估的潜在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免疫组织化学 叉头框蛋白C1 预后标志物
下载PDF
CRBN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
13
作者 周学儒 冯江龙 +2 位作者 罗云凤 邓庞娟 杨文秀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目的:探讨CRBN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通过GEO、GEPIA、TCGA等数据库分析来那度胺作用靶点CRBN在DLBCL中的功能及其与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并收集2... 目的:探讨CRBN基因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及其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通过GEO、GEPIA、TCGA等数据库分析来那度胺作用靶点CRBN在DLBCL中的功能及其与相关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并收集2016年01月至2020年10月确诊为DLBCL,且经过来那度胺治疗的病例57例,免疫组化染色(IHC)和多重免疫荧光检测CRBN、MAPK的蛋白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分析发现,CRBN通过MAPK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增殖和免疫微环境。CRBN和MAPK在DLBCL中高表达,且CRBN的表达与MAPK表达呈正相关(P<0.05);CRBN和MAPK高表达患者容易从来那度胺治疗中获益(P<0.05)。结论:CRBN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对DLBCL的发生发展起作用,CRBN和MAPK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来那度胺疗效的评估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那度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CRbN MAPK 疗效
下载PDF
卷柏总双黄酮有效部位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14
作者 苏畅 徐康平 +8 位作者 卢桂阁 胡倩宇 朱雪婷 王彩琴 贺怡子 曾若兰 李亚军 肖玲 周辉 《肿瘤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究卷柏总双黄酮(TBF)有效部位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TBF有效部位对DLBCL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BF有效部位对DLBCL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转录组学测序并富集差异基因,初步探... 目的探究卷柏总双黄酮(TBF)有效部位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TBF有效部位对DLBCL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BF有效部位对DLBCL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转录组学测序并富集差异基因,初步探讨TBF有效部位抗DLBCL的作用机制;Western blotting验证TBF有效部位影响的信号通路。结果TBF有效部位对DLBCL不同亚型细胞株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可诱导DLBCL细胞凋亡,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_(2)期。TBF有效部位主要对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产生影响。随着TBF有效部位浓度的增加,PI3K、AKT的表达量及p-PI3K、p-AKT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TBF有效部位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发挥抗DLBCL作用,为DLBCL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柏 黄酮 弥漫大b细胞淋巴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CAR-T细胞免疫疗法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LDH、ALC、CD4+/CD8+、Ki6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艳杰 郭文静 +1 位作者 段鹏月 刘星辰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淋巴细胞绝对值(ALC)、CD4+/CD8+、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92例,均经CAR-T细胞免疫... 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乳酸脱氢酶(LDH)、淋巴细胞绝对值(ALC)、CD4+/CD8+、肿瘤增殖抗原(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92例,均经CAR-T细胞免疫治疗。记录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LDH、ALC、CD4+/CD8+、Ki67水平。观察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AnnArbor分期、ECOG评分、结外受累部位、国际预后指数(IPI)、CAR-T治疗线数,以及治疗前LDH、ALC、CD4+/CD8+、Ki67水平。结果CAR-T免疫治疗后CR 39例(42.39%),PR 24例(26.09%),SD 18例(19.57%),PD 11例(11.96%);总有效63例(68.48%)。不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71例(77.17%),低免疫球蛋白血症73例(79.35%)。经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LDH、Ki67水平较治疗前下降,ALC、CD4+/CD8+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LBCL治疗无效患者年龄、AnnArbor分期、结外受累部位数量、IPI、LDH、Ki67、CAR-T治疗线数均高于治疗有效组患者,ALC、CD4+/CD8+均低于治疗有效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AnnArborⅣ期、多结外受累部位数量、高IPI得分、二线以上CAR-T以及治疗前LDH、Ki67的水平升高和ALC、CD4+/CD8+的水平降低是影响DLBCL患者CAR-T细胞免疫治疗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建立ROC曲线,LDH、ALC、CD4+/CD8+、Ki67 AUC分别为0.823、0.835、0.873、0.849,提示LDH、ALC、CD4+/CD8+、Ki67对CAR-T细胞免疫治疗疗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CAR-T细胞免疫疗法可降低LDH、Ki67水平表达,升高ALC和CD4+/CD8+表达,且治疗前LDH、ALC、CD4+/CD8+、Ki67表达对CAR-T细胞免疫疗法疗效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弥漫大b细胞淋巴 乳酸脱氢酶 淋巴细胞绝对值 增殖抗原
下载PDF
CD3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屈阳 卢绪章 +4 位作者 王荣轩 黑肖飞 李瑾 肖碧涛 贾祝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0-457,共8页
目的:探讨CD3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的124例原发性DLBCL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30在DLBCL中的表达情况,分... 目的:探讨CD3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诊断的124例原发性DLBCL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30在DLBCL中的表达情况,分析比较CD30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各临床病理特征,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分析CD30表达与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24例DLBCL中,CD30+19例(15.32%)。CD30+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年龄低、男性多见、结外受累数目少、国际预后指数(IPI)小、Hans分型以GCB型多见、获得的最佳疗效较好的特点(P<0.05)。但在有无B组症状(P=0.323)、Ann Arbor分期(P=0.197)、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P=0.479)、乳酸脱氢酶(LDH)值(P=0.477)及是否累及骨髓(P=0.222)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CD30+与CD30-组的OS、PFS均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653,P=0.017;χ^(2)=4.109,P=0.043),阳性组预后较阴性组好。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IPI评分1-2分、LDH升高组中CD30+组有较好的预后(P<0.05);在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P=0.055)、Hans分型为non-GCB型(P=0.053)亚组中CD30+组有较好的预后趋势,但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LBCL患者的良好预后与CD30+表达、无B组症状、Ann Arbor分期早、ECOG评分低、LDH值正常、IPI评分低、结外受累数目少、获得最佳疗效为CR密切相关(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存在B组症状、获得最佳疗效为非CR是影响DLBCL患者预后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DLBCL患者中CD30+表达提示良好的预后,在评估DLBCL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CD30 临床特征 预后
下载PDF
MYC蛋白高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5例分子特征分析
17
作者 刘念 马东慎 +5 位作者 顾滢 骆丹 范美婷 王玉波 向臣希 刘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MYC蛋白高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45例DLBCL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将患者分为MYC蛋白高表达/低表达组。所有样本均行DNA靶向测序,并使用LymphGen在线工具... 目的探讨MYC蛋白高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的分子特征。方法收集45例DLBCL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将患者分为MYC蛋白高表达/低表达组。所有样本均行DNA靶向测序,并使用LymphGen在线工具进行分子分型。运用Lymph2Cx法对细胞起源进行测定。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分析MYC蛋白高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绘制生存曲线并使用Cox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生存相关因素。结果DLBCL病例分为MYC蛋白高表达组(n=17)和低表达组(n=28),与MYC蛋白低表达组相比,MYC蛋白高表达组PIM1、MYD88、CD79B、CD58和PRDM1的突变率较高(76.5%vs 28.6%,70.6%vs 32.1%,58.8%vs 28.6%,29.4%vs 3.6%,29.4%vs 3.6%,P均<0.05);分子亚型以MCD亚型多见(58.8%vs 10.7%,P=0.001);COO亚型GCB少见(17.6%vs 50.0%,P=0.030)。MYC蛋白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缩短(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是DLBCL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MYC蛋白高表达多为MCD型和ABC型,常见PIM1、MYD88、CD79B、CD58和PRDM1突变。MYC蛋白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MYC 分子分型 细胞起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2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吴佳霏 王珺 +5 位作者 王依景 郑博月 王宇 江川艳 董丹丹 李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13-2118,共6页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质性较强,现有治疗方案疗效欠佳,患者预后个体差异较大。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在髓系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既往研究认为其与疾病进展、化疗耐药及患者总生存期缩短有关。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被批准...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质性较强,现有治疗方案疗效欠佳,患者预后个体差异较大。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在髓系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既往研究认为其与疾病进展、化疗耐药及患者总生存期缩短有关。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被批准用于老年不适合用强化治疗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MDS患者中应用数据较少。Bcl-2在MDS患者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与VEN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尚缺少研究报道。目的通过分析Bcl-2蛋白在MDS患者中的表达,评估其是否与VEN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71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数据:性别、年龄、血常规、血生化、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学、染色体核型、髓系基因突变、融合基因突变、MDS-EB分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cl-2蛋白表达。依据修正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将患者分为极低危(0例)、低危(1例)、中危(7例)、高危(40例)和极高危(23例)5个危险度。将患者骨髓Bcl-2阳性率≥10%定义为Bcl-2阳性,<10%为Bcl-2阴性。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38)和阴性组(n=33)。在63例高危与极高危MDS患者中,有38例患者接受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估,其中28例患者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VA联合方案)治疗,10例接受低甲基化药物(HMA,包括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单药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12-30。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的影响因素。结果阳性组患者融合基因突变、髓系核磷蛋白1(NPM1)基因突变比例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接受HMA单药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Bcl-2阴性,9例Bcl-2阳性,治疗14 d后,其中4例(40.0%)患者获得复合完全缓解(CR/mCR);28例接受VA联合方案的患者中有12例Bcl-2阴性,16例Bcl-2阳性,治疗14 d后,20例(71.4%)接受VA联合方案的患者获得CR/mCR。两种治疗方案患者获得CR/mCR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VA联合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OS)为6.9个月,其中Bcl-2阴性患者mOS为2.9个月,Bcl-2阳性患者mOS为7.4个月。Bcl-2阳性患者与Bcl-2阴性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5,P=0.150)。接受HMA单药方案Bcl-2阳性患者的mOS为4.3个月,与接受VA联合方案Bcl-2阳性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4,P=0.364)。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cl-2蛋白表达、突变基因数量、染色体核型、MDS-EB分型、IPSS-R危险度、疗效不是接受VA联合方案治疗患者O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cl-2蛋白促使MDS融合基因突变和髓系基因突变;Bcl-2阳性表达与MDS患者生存情况无关;接受VA联合方案的Bcl-2阳性患者与Bcl-2阴性患者生存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细胞淋巴2 维奈克拉 预后 干预效果
下载PDF
MYD88过表达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19
作者 胡飘飘 宣成睿 +5 位作者 杜华 李时荣 翁立新 海玲 乌云嘎 徐晓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MYD88基因过表达对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质粒转染法将过表达MYD88 L265P基因的pEGFP-C2-MYD88转染DLBCL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 目的探讨MYD88基因过表达对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质粒转染法将过表达MYD88 L265P基因的pEGFP-C2-MYD88转染DLBCL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MYD88 L265P过表达组。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YD88 L265P过表达后荧光表达;运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MYD88 L265P过表达前后DLBCL细胞的MYD88 L265P、IRAK4、NF-κB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应用CCK-8法检测DLBCL细胞增殖;采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DLBCL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YD88 L265P过表达后,与空白对照组(0.6704±0.0175)和阴性对照组(0.7153±0.0196)相比,MYD88 L265P过表达组(1.1572±0.0102)的增殖率显著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YD88 L265P过表达后,与空白对照组(0.69±0.04)和阴性对照组(0.81±0.07)相比,MYD88 L265P过表达组(0.48±0.05)的凋亡率明显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YD88 L265P过表达后,与空白对照组(mRNA:1.0158±0.0115、0.9873±0.0102、1.0076±0.0153;蛋白:0.1834±0.0589、0.0968±0.0157、0.1475±0.0418)和阴性对照组(mRNA:0.9132±0.0098、1.0032±0.0156、0.9327±0.0112;蛋白:0.1879±0.0423、0.0889±0.0513、0.1348±0.0501)相比,MYD88 L265P过表达组IRAK4、NF-κB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mRNA(3.2432±0.0136、2.9766±0.0213、1.5859±0.0198)及蛋白表达(0.4527±0.0524、0.2189±0.0475、0.3014±0.0598)明显增高,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MYD88 L265P过表达后,DLBCL细胞的凋亡率下降,细胞增殖率上升,其机制可能与MYD88 L265P基因突变激活和放大了NF-κB通路,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MYD88 L265P 基因突变 NF-Κb通路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免疫细胞和信号通路的关系
20
作者 蒙玉娜 黄文娇 +2 位作者 高溧鲜 段宝英 万芳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9-57,共9页
目的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免疫细胞的关系,为D... 目的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和免疫细胞的关系,为DLBCL的治疗提供新的靶标。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查找获得22个铁死亡相关基因。从TCGA数据库获取48例DLBCL(DLBCL组)及54例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患者(对照组)淋巴结标本的铁死亡相关基因以及PD-L1的表达数据。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性表达分析。基因表达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软件包pheatmap分析DLBCL中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采用R软件GSVA包分析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结果DLBCL中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cyclin 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 1A,CDKN1A)、70 kDa热休克蛋白5(heat shock 70 kDa protein 5,HSPA5)、内质膜蛋白复合体亚基2(endoplasmic membrane protein complex subunit 2,EMC2)、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olute carrier family 7,member 11,SLC7A11)、金属硫蛋白1G(metallothionein 1G,MT1G)、热休克蛋白B1(heat shock protein B1,HSPB1)、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4,GPX4)、范可尼贫血互补群D2(Fanconi anemia complementary group D2,FANCD2)、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 synthase,CS)、CDGSH铁硫结构域1(CDGSH iron sulfur domain 1,CISD1)、法尼基二磷酸法尼基转移酶1(farnesyl diphosphate farnesyltransferase 1,FDFT1)、SLC1A5、转铁蛋白受体(transferrin receptor,TFRC)、核糖体蛋白L8(ribosomal protein L8,RPL8)、核受体共激活因子4(nuclear receptor coativator 4,NCOA4)、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4)和花生四烯酸15脂氧合酶(arachidonate-15-lipoxygenase,ALOX15)基因表达均上调(均P<0.05)。免疫细胞相关分析显示,铁死亡相关基因可激活体内巨噬细胞M1(P<0.05)。DLBCL中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yl-CoA synthetase long chain family member 4,ACSL4)、CDKN1A、DPP4、EMC2、谷氨酰胺酶2(glutaminase 2,GLS2)、HSPA5、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3(lysophosphatidylcholine acyltransferase 3,LPCAT3)、MT1G、NCOA4、红细胞衍生核因子2样蛋白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like-2,NFE2L2)、精脒/精胺N1-乙酰基转移酶1(spermidine/spermine N1-acetyltransferase 1,SAT1)、SLC7A11和TFRC这些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均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均r>0.4,均P<0.05)。铁死亡相关基因LPCAT3、NCOA4和TFRC的表达均与PI3K-AktmTOR通路呈正相关(均r>0.4,均P<0.05)。结论多数铁死亡相关基因在DLBCL组织中高表达,且与PD-L1、免疫浸润及PI3K-Akt-mTOR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铁死亡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免疫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