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质量振动式硅微陀螺理论和实验模态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姜劭栋 苏岩 +1 位作者 施芹 裘安萍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7-476,共10页
考虑硅微陀螺的设计和结构优化,研究了陀螺固有频率及模态对其性能的影响。针对本课题组研制的双质量振动式硅微陀螺,利用能量法建立了固有频率的理论公式,对硅微陀螺的低阶模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和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 考虑硅微陀螺的设计和结构优化,研究了陀螺固有频率及模态对其性能的影响。针对本课题组研制的双质量振动式硅微陀螺,利用能量法建立了固有频率的理论公式,对硅微陀螺的低阶模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有限元仿真和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理论分析结果与仿真结果的最大误差为8.6%,与实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0.6%。利用Allan方差分析法对陀螺进行了静态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其角度随机游走为0.0578(°)/hr12,零偏不稳定性为0.459(°)/hr。与传统的单纯依靠有限元仿真的模态定阶相比,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可以省略繁琐的结构参数调整过程,更高效地完成陀螺模态定阶,而且可用于陀螺的结构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质量振动式硅微陀螺 固有频率 能量法 模态
下载PDF
双质量解耦硅微陀螺仪的非理想解耦特性研究和性能测试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波 吴磊 +2 位作者 周浩 胡迪 刘显学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4-799,共6页
为了分析双质量解耦硅微陀螺结构中的机械耦合误差,对微陀螺结构的非理想解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双质量解耦硅微陀螺仪的结构原理,推导了双质量解耦硅微陀螺仪的检测位移;接着构建检测框架在驱动模态下非理想的解耦模型,推导... 为了分析双质量解耦硅微陀螺结构中的机械耦合误差,对微陀螺结构的非理想解耦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双质量解耦硅微陀螺仪的结构原理,推导了双质量解耦硅微陀螺仪的检测位移;接着构建检测框架在驱动模态下非理想的解耦模型,推导了由非理想解耦导致检测框架的平动位移与转动位移的公式;然后进行了结构非理想解耦特性仿真分析,对驱动模态时检测框架和检测模态时驱动框架的非理想运动特性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检测框架的残余平动位移达到驱动位移的0.86%,最大转动残余位移达到了驱动位移的2.7%,而驱动框架的平动残余位移达到了检测位移的1.36%,转动残余位移达到了检测位移的0.87%;最后,对加工的双质量解耦硅微陀螺结构芯片的非理想解耦误差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非真空封装下的正交误差达到158.65(o)/s,失调误差为19.03(o)/s,偏置稳定性达到12.01(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 质量 非理想解耦 非真空封装
下载PDF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正交校正系统设计及测试 被引量:8
3
作者 曹慧亮 李宏生 +3 位作者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杨波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4-549,共6页
为了减小正交误差对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陀螺精度和工程化成品率,对双质量结构正交耦合刚度校正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双质量陀螺结构的特殊形式,分析了其左、右结构中正交耦合刚度不相等的原因,并结合相敏检... 为了减小正交误差对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陀螺精度和工程化成品率,对双质量结构正交耦合刚度校正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双质量陀螺结构的特殊形式,分析了其左、右结构中正交耦合刚度不相等的原因,并结合相敏检测相位误差对正交耦合刚度值进行了计算,进一步量化了其对输出信号的影响;其次,结合正交校正梳齿结构介绍了耦合刚度校正法的工作原理,并基于左、右结构单独校正的方法设计了双质量结构正交校正控制系统;最后,对正交校正前后的双质量微机械陀螺仪进行了详细测试,结果证实了双质量单独校正比整体校正效果更好,各项参数均有较大提高,其中零偏稳定性从校正前的540(°)/h提高到了正交后的24.05(°)/h(1σ),证明了提出的两质量块单独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机械陀螺 正交误差 正交耦合刚度校正 质量块单独校正 性能测试
下载PDF
双质量硅微机械陀螺仪带宽拓展系统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曹慧亮 李宏生 +3 位作者 申冲 石云波 刘俊 王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8-223,共6页
检测开环状态下,微机械陀螺的实际工作带宽约为驱动和检测模态固有频率差值(?f)的一半,而陀螺结构的机械灵敏度与Δf成反比,较高的机械灵敏度有助于优化陀螺的噪声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陀螺带宽拓展方法,在使陀螺拥有较好的... 检测开环状态下,微机械陀螺的实际工作带宽约为驱动和检测模态固有频率差值(?f)的一半,而陀螺结构的机械灵敏度与Δf成反比,较高的机械灵敏度有助于优化陀螺的噪声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通用的陀螺带宽拓展方法,在使陀螺拥有较好的机械灵敏度基础上有效提高陀螺带宽以增强其动态环境适应性。首先,建立了陀螺检测系统的模型,并进一步得到了陀螺结构的传递函数和机械带宽。其次,分析了带宽拓展控制器的系统特性,设计了基于比例-积分串联相位超前控制方法的带宽拓展控制器,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级和电路级仿真,验证了设计参数。最后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述方法可将陀螺带宽从原有的13 Hz拓展到了104 Hz,且具有较好的带内平整度,验证了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机械陀螺 带宽拓展 比例-积分串联相位超前 模型仿真
下载PDF
加工应力对双线振动式陀螺仪谐振频率的影响
5
作者 谢明媚 裘安萍 王寿荣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7期314-316,共3页
分析了双线振动式陀螺仪在驱动模态和检测模态的振动方程及刚度 ,提出用方波梁代替直梁以减小加工应力对陀螺仪谐振频率的影响。并用ANSYS分析软件对驱动谐振频率进行仿真 。
关键词 加工应力 线振动式陀螺 谐振频率 机械陀螺 惯性导航
下载PDF
双闭环真空硅微陀螺仪设计及性能测试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夏敦柱 周百令 王寿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1-243,共3页
所设计的硅微陀螺仪工作在10Pa,品质因素达到3000,采用CAN金属壳封装形式,测控线路采用闭环自激驱动,力反馈式闭环检测方式。驱动采用单边驱动单边检测,尽量使线路简化;检测采用双重分解和重构回路。测试结果表明:有用信号和正交信号实... 所设计的硅微陀螺仪工作在10Pa,品质因素达到3000,采用CAN金属壳封装形式,测控线路采用闭环自激驱动,力反馈式闭环检测方式。驱动采用单边驱动单边检测,尽量使线路简化;检测采用双重分解和重构回路。测试结果表明:有用信号和正交信号实现很好的相位解耦,互不影响。在实现标度因素10mV/(°)S-1的情况下,零偏稳定性已达到了60°/h;线性度已达到了400ppm;带宽仿真达到150Hz;这较以前设计的空气下闭驱开检方式下的硅微陀螺性能提高了近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 自激驱动 闭环检测 标度因素 零偏稳定性
下载PDF
硅微机械陀螺接口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万玉 阮爱武 +1 位作者 罗晋生 冯培德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研究了微陀螺的电容变化率为10-7~10-8时的微弱输出信号的检测技术,这是微机械器件研制中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难点。在研究检测微小电容变化量的积分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可抑制低频噪声和漂移的相关双采样技术,以及抑制由开关电荷... 研究了微陀螺的电容变化率为10-7~10-8时的微弱输出信号的检测技术,这是微机械器件研制中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难点。在研究检测微小电容变化量的积分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可抑制低频噪声和漂移的相关双采样技术,以及抑制由开关电荷注入引起的误差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器件 加速度计 陀螺 相关采样
下载PDF
一种评价硅微陀螺性能的电路分析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志华 满海鸥 +3 位作者 肖定邦 吴学忠 侯占强 陶溢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31-934,共4页
硅微机械陀螺批量生产后,传统的微陀螺测试方法耗费时间比较长,需要专用设备,测试系统比较复杂,工作量很大。基于双正弦载波调制的测控电路,经过大量的电路调试工作,首次利用电路分析方法,提出了三种评价硅微陀螺性能的指标。运用此评... 硅微机械陀螺批量生产后,传统的微陀螺测试方法耗费时间比较长,需要专用设备,测试系统比较复杂,工作量很大。基于双正弦载波调制的测控电路,经过大量的电路调试工作,首次利用电路分析方法,提出了三种评价硅微陀螺性能的指标。运用此评价指标,对五个硅微陀螺进行了性能评价,性能由高到低依次是G05、G04、G03、G02、G01,并用零偏稳定性指标对G05、G01进行了验证,G05零偏稳定性67°/h,G01零偏稳定性104°/h。结果表明,电路分析方法可以快速评价硅微陀螺性能,效率高,准确率高。最后,运用电路分析方法进一步优化了微陀螺的结构设计以及改进了相关的制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 正弦载波 零偏稳定性 电路分析
下载PDF
硅微陀螺机械热噪声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梅 周百令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1163-1164,共2页
振动式硅微陀螺仪要在各种噪声干扰下,检测出极其微弱的有用信号。随着硅微陀螺性能的不断提高。机械热噪声对微陀螺的影响愈加显著,决定了振动式硅微陀螺的极限分辨率。本文给出了机械热噪声的产生机理,推导得出机械热噪声等效角速率... 振动式硅微陀螺仪要在各种噪声干扰下,检测出极其微弱的有用信号。随着硅微陀螺性能的不断提高。机械热噪声对微陀螺的影响愈加显著,决定了振动式硅微陀螺的极限分辨率。本文给出了机械热噪声的产生机理,推导得出机械热噪声等效角速率表达式。分析表明,提高微陀螺的品质因数、增大质量和谐振频率可减小机械热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式陀螺 机械热噪声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低噪声硅微机械陀螺电容读出电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传奇 张欢阳 +2 位作者 童紫平 龙善丽 贺克军 《导航与控制》 2019年第6期100-106,共7页
陀螺系统的微机械敏感结构部分的性能提升受到成本、工艺的限制,有较高难度,故提升接口电路的各项性能成为提升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因此,电容读出电路作为微机械陀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电路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陀螺的测量精... 陀螺系统的微机械敏感结构部分的性能提升受到成本、工艺的限制,有较高难度,故提升接口电路的各项性能成为提升整个系统性能的关键。因此,电容读出电路作为微机械陀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该电路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陀螺的测量精度。为实现硅微陀螺高精度检测,设计了一款低噪声的电容读出电路。在陀螺与读出电路之间设计斩波开关,基于斩波技术进行低噪声设计,采用相关双采样技术用来降低关键的第一级放大电路的低频闪烁噪声和开关噪声。采用了一种简化的陀螺测试模型,用于读出电路的独立测试。读出电路在0.18μm CMOS工艺下设计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电容读出电路输出噪声为-122.8dBV/Hz1/2,可实现0.06aF/Hz1/2的电容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 电容读出电路 斩波技术 相关采样
原文传递
硅微陀螺检测模态
11
作者 甄宗民 赵采凡(审核) 《导航与控制》 2005年第4期21-21,共1页
当绕驱动轴作高频振动的硅微陀螺敏感角速度时,其检测质量内各质点的哥氏加速度会对输出轴形成哥氏惯性力矩,这种哥氏惯性力矩即为陀螺力矩。硅微陀螺在陀螺力矩作用下的振动模态称为硅微陀螺检测模态。硅微陀螺检测模态可以用二阶线... 当绕驱动轴作高频振动的硅微陀螺敏感角速度时,其检测质量内各质点的哥氏加速度会对输出轴形成哥氏惯性力矩,这种哥氏惯性力矩即为陀螺力矩。硅微陀螺在陀螺力矩作用下的振动模态称为硅微陀螺检测模态。硅微陀螺检测模态可以用二阶线性自由振动系统来近似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质量 振动模态 陀螺 自由振动系统 惯性力矩 陀螺力矩 哥氏加速度 高频振动 近似描述
原文传递
基于亚像素综合定位匹配算法的MEMS平面运动测量 被引量:6
12
作者 谢勇君 史铁林 +1 位作者 白金鹏 来五星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2-96,共5页
动态测试对MEMS的设计、制造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出了快速高精度的综合亚像素定位匹配算法,应用于MEMS平面运动测量.该综合算法把标准化协方差相关法、亚像素步长相关法、曲面拟合法、序惯相似性检测算法和单纯形法有机结合,... 动态测试对MEMS的设计、制造和可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出了快速高精度的综合亚像素定位匹配算法,应用于MEMS平面运动测量.该综合算法把标准化协方差相关法、亚像素步长相关法、曲面拟合法、序惯相似性检测算法和单纯形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各算法的优点,达到了提高亚像素定位速度和精度的目的.通过位移测量实验和对硅微陀螺仪质量块面内振动及谐振频率的测量,验证了该综合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S 运动测量 匹配算法 亚像素 平面 综合算法 曲面拟合法 陀螺 动态测试 像素定位 有机结合 单纯形法 检测算法 综合运用 谐振频率 面内振动 测量实验 定位速度 相关法 高精度 可靠性 协方差 标准化 相似性 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