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萨尔浒之战与朝鲜光海君的双边外交政策 被引量:3
1
作者 文钟哲 《满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71,共9页
本文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了萨尔浒之战前后朝鲜与明朝、后金的关系。
关键词 萨尔浒之战 光海君 双边外交政策
下载PDF
东道国与母国双边外交关系对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制度距离和国际化经验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伟 岳雯雯 +2 位作者 贾昱 程斌武 杨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22年第2期278-285,共8页
基于制度理论,从主动构建的制度视角,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对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同时,识别出制度距离与国际化经验的边界条件。选取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1446个海外投资样本,利用国泰安和世界银行的数据,通过多元... 基于制度理论,从主动构建的制度视角,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对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同时,识别出制度距离与国际化经验的边界条件。选取2013—2017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的1446个海外投资样本,利用国泰安和世界银行的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母国与东道国之间好的双边外交关系在跨国企业海外投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跨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绩效;正式制度距离与非正式制度距离会削弱双边外交关系与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跨国企业的国际化经验会强化双边外交关系与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理论 双边外交关系 海外投资绩效 国际化经验 制度距离
下载PDF
中美双边外交的影响因素、特点和趋势
3
作者 朱丽 《阴山学刊》 2006年第4期92-96,共5页
中美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国内因素和世界各主要力量影响中美双边外交。冷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和“9.11”之后中美双边外交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战略竞争与合作关系取代了中美安全战略合作关系,美对华政策正向着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转变... 中美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国内因素和世界各主要力量影响中美双边外交。冷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和“9.11”之后中美双边外交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战略竞争与合作关系取代了中美安全战略合作关系,美对华政策正向着一种基调积极的方向转变,经济贸易外交成为巩固两国关系的基础,反恐外交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美国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人权外交。美中关系总的趋势是向着良好方向发展的,中国的发展不必然伴随着美国的衰落,中美各自的国家利益也不必然具有对抗性。对中国来说,在对美外交中处于被动反映的模式仍将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双边外交 国家利益 战略竞争 战略合作 经济建设
下载PDF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OFDI的区位选择——基于双边友好外交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为付 吴怡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1期88-97,共10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交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使命,外交关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断加深和扩展。双边友好外交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对OFDI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运用2010—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交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使命,外交关系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不断加深和扩展。双边友好外交关系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对OFDI的区位选择产生影响。运用2010—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数据,考察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对OFDI区位选择的影响。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结论:双边友好外交关系促进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FDI区位选择,“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这种促进作用得到加强。因此,企业可以加强对国家之间外交形势的关注,与时俱进,借助政策的东风,主动参与国际市场,获取更多的投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友好外交关系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区位选择
下载PDF
国家安全要素的互动:经贸联系对双边外交立场的影响——基于联合国大会投票数据的研究
5
作者 蒋屹阳 董杰旻 唐世平 《国家安全论坛》 2022年第3期29-43,97,共16页
基于实证数据,对中美两国与其他国家双边立场的距离和经贸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对有关中国外交立场的距离和经贸相关变量作出进一步处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各国对其贸易依赖度越高,双边外交立场距离越... 基于实证数据,对中美两国与其他国家双边立场的距离和经贸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对有关中国外交立场的距离和经贸相关变量作出进一步处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第一,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各国对其贸易依赖度越高,双边外交立场距离越近;第二,对于发达国家,各国对中国贸易依赖度越高,双边外交立场距离越近,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各国对中国贸易依赖度同其与中国的双边外交立场距离不存在显著关系;第三,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对中国投资依赖度越高,双边外交立场距离越近。通过实证检验,对未来中国对外经贸政策提出建议:第一,中国应继续提高同各国的经贸联系,加强本国在世界经贸体系和全球供应链的地位,从而增强与其他国家的外交联系;第二,面对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中国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应制定与该国实际情况相符的政策,从而更好地促进双边关系,保障中国的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贸关系 双边外交立场 国家安全
原文传递
加强双边外交途径之探究——以中俄两国为例
6
作者 张宇 《才智》 2017年第21期274-274,276,共2页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两国的双边关系发展是最频繁与最直接的外交活动,中国外交新理念提出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从这句话能看出中国与大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进行双边外交的不同意义...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两国的双边关系发展是最频繁与最直接的外交活动,中国外交新理念提出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从这句话能看出中国与大国、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进行双边外交的不同意义。两国双边外交发展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两国的外交关系,所以谨慎与客观平等的处理双边外交关系也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方式。本文通过以中俄两国为例研究加强双边外交的途径,以此加深双边外交对当代中国外交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外交 方式途径 合作
原文传递
稳健外交关系如何影响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7
作者 程凯 杨逢珉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44,共15页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度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该结果经过...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测度了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该结果经过变量替换、更换回归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国内外中间品相对价格和提高企业加成率两条途径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发展会显著提高低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但对高技术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却表现为抑制作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比,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在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金融危机、加征关税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削弱双边外交关系发展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外交关系 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 企业加成率 国内外中间品相对价格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海外投资的外交影响--基于投资外交假说的再检验 被引量:3
8
作者 范祚军 张誉夫 陈翘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7-148,共22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贯彻,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潮持续高涨,在当下中美博弈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将会对双边外交关系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将中国海外投资和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外交关系纳入统一的分析框...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贯彻,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潮持续高涨,在当下中美博弈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将会对双边外交关系产生何种影响?本文将中国海外投资和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外交关系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2005—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加剧了双边外交分歧,这种影响在沿线发达国家中更为突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投资对外交关系的影响十分显著,而绿地投资并未对双边外交产生显著影响;相较于基础设施投资,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部门的海外投资会加剧外交分歧效应。这一发现形成了对传统经济依赖与商业和平论的新拓展,有效阐明了当代中国海外投资的外交影响。为此,中国应审慎推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利用好多边合作机制,在明晰不同投资部门外交影响异质性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差异化地进行海外投资,推动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外投资 双边外交 外交政策理想点
下载PDF
中国的“集体对话”外交——围绕中非合作论坛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晨光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28,77,共6页
"集体对话"外交是指一国通过其主导的专门机制与多国进行集体互动的外交方式,其以双边和多边外交为基础,是二者的有机整合。在实践中,"集体对话"外交具有突出的外交整合能力,机制化为其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中国是&... "集体对话"外交是指一国通过其主导的专门机制与多国进行集体互动的外交方式,其以双边和多边外交为基础,是二者的有机整合。在实践中,"集体对话"外交具有突出的外交整合能力,机制化为其作用的发挥提供保障。中国是"集体对话"外交的重要推动者。中非"集体对话"外交有效提升了中国对非外交的战略水平,其成功实践为中国"集体对话"外交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对话”外交 双边外交 多边外交 中非合作论坛
下载PDF
双边教育协定对来华留学生规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唐静 林嘉纯 《新疆财经》 2021年第5期57-70,共14页
为了考察双边教育协定的签订对来华留学生是否具有政策引导作用,本文采用2003年-2018年104个国家的数据,运用LSDV方法进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发现:双边教育协定的签订显著促进了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其中对学历生的影响大于对非学... 为了考察双边教育协定的签订对来华留学生是否具有政策引导作用,本文采用2003年-2018年104个国家的数据,运用LSDV方法进行双向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发现:双边教育协定的签订显著促进了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扩大,其中对学历生的影响大于对非学历生的影响。对生源国进行区分发现,双边教育协定的签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促进作用较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为明显,对发达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促进作用较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进一步考虑双边外交关系的调节效应,发现双边外交关系和双边教育协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未来中国在留学生教育合作中可以通过缔结高标准的双边教育协定、促进"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双边关系来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国际文化交流 双边教育协定 双边外交关系 来华留学生规模 教育服务贸易
下载PDF
多边外交浅谈
11
作者 一帆 《国际展望》 1985年第20期31-32,共2页
多边外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外交形式,反映了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结构的现实,也成为各国捍卫国家利益,
关键词 多边外交 世界政治经济 国家利益 双边外交 联合国发展 各国议会联盟 联合国系统 联合国组织 国际活动 对外工作
下载PDF
峰会外交推动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
12
作者 《中国报道》 2023年第1期72-73,共2页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多场多边会议,并开展密集双边外交,擘画地区合作蓝图,探讨全球治理方向。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地缘政治形势紧张,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金融、能源、粮食等多重危机叠加,全球发展面临前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多场多边会议,并开展密集双边外交,擘画地区合作蓝图,探讨全球治理方向。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地缘政治形势紧张,新冠肺炎疫情延宕反复,金融、能源、粮食等多重危机叠加,全球发展面临前所未有挑战。在此背景下,2022年11月,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接连在柬埔寨、印尼和泰国等东盟国家举行,全球治理迎来“亚洲时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东盟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多场多边会议,并开展密集双边外交,擘画地区合作蓝图,探讨全球治理方向。领导人峰会进一步密切了中国-东盟关系,将对双方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复苏 全球治理 东盟国家 双边外交 地缘政治 全方位合作 东亚合作 领导人峰会
下载PDF
浅析多边外交关系的终止
13
作者 拉斐尔 阿卜拉哈麦 《消费导刊》 2009年第6期37-38,41,共3页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地区相互依存的日益加深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多边外交已演化成为一种普遍性、经常性和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多边外交主要是指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参与的外交行为和活动。本文围绕多边外交...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地区相互依存的日益加深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多边外交已演化成为一种普遍性、经常性和日益制度化的外交方式。多边外交主要是指由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参与的外交行为和活动。本文围绕多边外交的终止问题,并先后结合联合国、阿拉伯国家联盟、经合组织、欧盟以及非洲统一组织等实际案例,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以期能为多边外交实践提供一些法学理论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外交 多边外交 国际组织
下载PDF
东南亚防务外交的演变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3
14
作者 邢瑞利 谭树林 《东南亚纵横》 2015年第8期11-18,共8页
防务外交在东南亚实践中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冷战时期,双边防务和军事合作长期在东盟成员国中占据主导地位。冷战后初期,国际环境发生巨变,东南亚地区防务合作呈现出由双边向多边扩大的趋势。进入21世纪,东盟防长会议及其扩大会议等多边... 防务外交在东南亚实践中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冷战时期,双边防务和军事合作长期在东盟成员国中占据主导地位。冷战后初期,国际环境发生巨变,东南亚地区防务合作呈现出由双边向多边扩大的趋势。进入21世纪,东盟防长会议及其扩大会议等多边防务外交机制发展迅速。东南亚多边防务外交的兴起是地区权力结构调整、中国崛起、香格里拉对话出现、地区军备竞赛等外力因素和早期东盟及东盟地区论坛一系列防务合作安排、印度尼西亚和越南推动等内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应客观看待东南亚防务外交的发展前景,同时关注其对东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及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防务外交 双边防务外交 多边防务外交
下载PDF
中日韩合作的结构性解读与战略再定位
15
作者 张暮辉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124,I0004,共18页
自1999年以来中日韩合作已走过25个年头,其间充满曲折。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越发关注“小多边主义”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塑造作用,而中日韩合作则构成了这样一组小多边框架。虽然三边合作模式存在灵活、高效等优点,但也存在一系列内部结构... 自1999年以来中日韩合作已走过25个年头,其间充满曲折。近年来,国际关系学界越发关注“小多边主义”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塑造作用,而中日韩合作则构成了这样一组小多边框架。虽然三边合作模式存在灵活、高效等优点,但也存在一系列内部结构性弊端。具体来说,中日韩合作的脆弱性来自双边性的过剩与多边性的不足:三国往往倾向于通过双边外交进行协调和谈判,导致中日韩合作的收益被双边模式稀释和抵消;同时,双边冲突往往“溢出”至三边关系,导致中日韩高层会晤屡屡中断。未来中日韩合作需要进行战略上的重新定位,应聚焦于中日韩存在广泛共同利益的“弱政治领域”,坚持其“多边性”,特别是在双边关系发生摩擦时,通过三边外交协调实现对双边关系的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合作 三边框架 双边外交 区域合作 小多边主义 战略再定位
下载PDF
试析中国参与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的基本方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学峰 金峰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42,共6页
2004年以来,中国开始参与解决发生在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主要途径包括三类:多边外交、双边协调努力和驻苏企业发挥作用。三种途径的相互关系是:借助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参与解决问题的进程,有意识地与其他区域性组织配合引导议题发展方向... 2004年以来,中国开始参与解决发生在苏丹的达尔富尔问题,主要途径包括三类:多边外交、双边协调努力和驻苏企业发挥作用。三种途径的相互关系是:借助联合国等多边场合参与解决问题的进程,有意识地与其他区域性组织配合引导议题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加强与美国在关键问题上的协调合作,借助中国—苏丹政府的双边接触、中国驻苏企业的积极影响,促进苏丹政府政策调整。在此基础上,再在联合国框架内确定政治解决的具体方法和"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富尔 多边外交 双边外交 中国驻苏丹企业
下载PDF
国际间生态智慧城市合作的创新项目与战略展望——以中芬政府间合作的进展轨迹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振强 《上海城市管理》 2015年第5期59-64,共6页
在生态智慧城市领域,世界多国(新加坡、瑞典、丹麦和英国等)均与我国开展过双边合作,但中芬合作项目数量、合作深度和创新能力均较为突出。调研中芬建交60余年来,中芬政府间生态智慧城市合作的政策轨迹、试点项目进展,特别是对城市外交... 在生态智慧城市领域,世界多国(新加坡、瑞典、丹麦和英国等)均与我国开展过双边合作,但中芬合作项目数量、合作深度和创新能力均较为突出。调研中芬建交60余年来,中芬政府间生态智慧城市合作的政策轨迹、试点项目进展,特别是对城市外交的合作模式进行剖析,有助于结合"十三五"期间城镇化建设的需求,提出中芬生态智慧合作的初步展望,包括智慧共享、资源整合、金融创新、合作开发、产城联动和共对挑战等六大战略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芬合作 智慧城市 双边外交 战略展望
下载PDF
稳健外交关系驱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来自双边联合声明公报签订的证据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永辉 麦炜坤 +1 位作者 王贤彬 韦东明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16,共18页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国家提供国际性公共服务保障,其中稳健外交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性制度保障。文章从双边外交关系切入,匹配2004~2018年双边联合声明公报数据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察双边外交关系对中国企业跨...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国家提供国际性公共服务保障,其中稳健外交关系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性制度保障。文章从双边外交关系切入,匹配2004~2018年双边联合声明公报数据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考察双边外交关系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边外交关系的增进对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意愿和成功率提高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具体地,外访签订的联合声明公报促进效应大于来访签订的联合声明公报;随着时间推进,双边外交关系促进效应逐渐增强;相较于联合声明和联合新闻公报,联合公报对企业并购意愿的促进效应更强,且外交等级的提升对海外并购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本研究为稳健外交关系的企业跨国并购促进效应提供了新的系统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边外交关系 联合声明公报 海外并购 企业“走出去”
原文传递
国家利益视角下的中国北极身份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新和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5期81-89,共9页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暖化的影响下,北极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关注的焦点。在逻辑上,中国北极身份决定其北极利益,而经济利益是北极利益的阶段性特征。"非北极国家"和"近北极国家"身份并不能满足北极经济利...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北极暖化的影响下,北极问题日益成为国际政治与经济关注的焦点。在逻辑上,中国北极身份决定其北极利益,而经济利益是北极利益的阶段性特征。"非北极国家"和"近北极国家"身份并不能满足北极经济利益特征要求,相比之下,"利益攸关方"则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塑性。但是,中国"强双边外交+弱多边外交"北极外交实践模式与北极问题之间存在应对缺口。鉴于此,从不同层面优化北极身份是实现北极经济利益与"和谐北极"目标的有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北极身份 双边多边外交 北极合作
下载PDF
俄罗斯、伊朗对中亚地区“一带一路”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20
作者 马文琤 智宇琛 俞淼 《当代世界》 CSSCI 2017年第8期50-53,共4页
俄罗斯、伊朗两国对"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的建设均有重要影响。其中,俄罗斯通过建立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建设欧亚经济联盟以及开展双边外交等方式不断增强其在中亚的影响力;伊朗始终将阿富汗作为其向中亚发展的战略支点,并在"伊核协... 俄罗斯、伊朗两国对"一带一路"在中亚地区的建设均有重要影响。其中,俄罗斯通过建立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建设欧亚经济联盟以及开展双边外交等方式不断增强其在中亚的影响力;伊朗始终将阿富汗作为其向中亚发展的战略支点,并在"伊核协议"达成后通过申请加入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促进里海油气开发等方式加强与中亚地区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合组织 阿富汗问题 战略支点 非传统安全 双边外交 油气开发 油气资源开发 区域经济 赫拉特 部分撤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