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袋装液态乳中4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付国瑞 鲁文嘉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6期153-156,共4页
为调查某市所售袋装液态乳双酚类物质污染现状,随机在该市超市、小商铺采集袋装15种纯牛奶、6种牛奶风味饮品、12种酸牛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试样中双酚A、双酚B、双酚C以及双酚E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的样品再进行复检。结果显示,... 为调查某市所售袋装液态乳双酚类物质污染现状,随机在该市超市、小商铺采集袋装15种纯牛奶、6种牛奶风味饮品、12种酸牛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试样中双酚A、双酚B、双酚C以及双酚E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出的样品再进行复检。结果显示,初检的34份样品含有双酚类物质,主要为双酚A和双酚B,其中双酚A的检出范围为0.00~0.056μg/m L,平均值为0.05μg/m L;双酚B的检出范围为0.00~0.046μg/m L,平均值为0.010μg/m L;双酚C和双酚E均未检出。对其中检出的13份样品复检表明,3类袋装液态乳中均含有双酚A、双酚B、双酚C,双酚A的检出范围是0.00~0.036μg/m L,平均值为0.031μg/m L;双酚B的检出范围为0.00~0.022μg/m L,平均值为0.011μg/m L;双酚C的检出范围是0.00~0.036μg/m L,平均值为0.011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B 双酚c E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β-环糊精强化紫外光降解2,2-双(4-羟基-3-甲基苯)丙烷
2
作者 王光辉 吴艳林 邓南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用稳态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2-双(4-羟基-3-甲基苯)丙烷(双酚C)与β-环糊精形成1:1稳定的包结物,其生成常数为4.94×103L/mol;研究了β-环糊精存在下双酚C的紫外光(λmax=254nm)降解行为,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促进水溶液中双酚C的紫... 用稳态荧光光谱法研究了2,2-双(4-羟基-3-甲基苯)丙烷(双酚C)与β-环糊精形成1:1稳定的包结物,其生成常数为4.94×103L/mol;研究了β-环糊精存在下双酚C的紫外光(λmax=254nm)降解行为,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可促进水溶液中双酚C的紫外光降解,光降解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10mg/L双酚C经60min紫外光照射,β-环糊精可使双酚C的紫外光降解效率从36%提高至86%,在pH值2~8范围内,pH值对双酚C的光降解没有明显的影响;当pH>8时,双酚C的光降解反应明显加快,随着β-CD浓度的增加双酚C的光降解反应速率也逐渐增加,当β-CD的浓度超过8.0×10-5mol/L时,双酚C的光降解反应速率不再明显增加。β-环糊精对双酚C的包结作用引起双酚C分子键能的削弱,导致双酚C光降解作用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c Β-环糊精 光降解 强化
下载PDF
补骨脂中对脂多糖诱导RAW 264.7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抑制作用的补骨脂酚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4
3
作者 吕倩 许青霞 +1 位作者 张英涛 杨秀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7-314,共8页
目的研究补骨脂70%乙醇水提取物的环己烷溶性部分的补骨脂酚及其衍生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鼠性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一氧化氮(NO)抑制作用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硅胶、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谱学数据鉴... 目的研究补骨脂70%乙醇水提取物的环己烷溶性部分的补骨脂酚及其衍生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鼠性巨噬细胞RAW 264.7产生一氧化氮(NO)抑制作用的生物学活性。方法采用硅胶、高效液相色谱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采用LPS离体诱导RAW264.7细胞的NO生成模型,研究化合物对NO生成的抑制活性。结果从补骨脂70%乙醇水提取物的环己烷溶性部分分离出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补骨脂酚(1)、12,13-二氢-12,13-环氧补骨脂酚(2)、Δ3,2-羟基补骨脂酚(3)、12-氧代补骨脂酚(4)、补骨脂醚酚B(5)、补骨脂醚酚C(6)、(12′S)-双补骨脂酚C(7)、Δ1,3-补骨脂酚(8)、13-甲氧基异补骨脂酚(9)、双补骨脂酚B(10)、双补骨脂酚A(11)和12,13-二氢-12,13-二羟基补骨脂酚(12)。在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生成实验模型中,以L-N6-(1-亚胺乙基)-赖氨酸(L-NIL)应用为阳性对照药,其抑制NO生成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29±1.10)μmol/L。化合物1、3、5、10、11抑制作用的IC50值大于50μmol/L,化合物8、9、12的IC50值接近于阳性药,但化合物2、4、7的IC50值皆小于阳性对照药,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合物4为新的天然产物。生物活性实验结果提示化合物2、4、7~9、12可能具有潜在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豆科 补骨脂 补骨脂衍生物 RAW 264.7细胞株 物质基础 12-氧代补骨脂 (12′S)-补骨脂c Δ1 3-补骨脂 13-甲氧基异补骨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