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叙述背后的真相——解读《托尼的妻子》的双重写作策略 |
张晓敏
李杨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2
|
双重身份下的双重写作——谈谭恩美、汤亭亭作品中的异国形象 |
于秀娟
|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4
|
|
3
|
哲人的双重写作和真理的人民性 |
张文喜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4
|
杜青钢作品中双重文化写作模式 |
杜佳澍
张宇涵
|
《写作》
|
2023 |
0 |
|
5
|
在写作的日子里——关于西飏的《季节之旅》 |
吴亮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6
|
从抒情到反思——孙犁创作美学分析 |
刘东玲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7
|
“隐微解释学”:论施特劳斯的经典文本解释理论 |
李永刚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
2018 |
1
|
|
8
|
施特劳斯对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剖析 |
孙恺临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9
|
文化批评视域下的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探析 |
王学瑞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0
|
日占区文学论 |
黄万华
|
《现代中文学刊》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卢梭的隐秘意图——重读《论科学与艺术》 |
高瑞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
2019 |
0 |
|
12
|
从理想的期待到绝望的无言——从《无字》看张洁的女性主义写作 |
周静
|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