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理治疗师的双重反应时用于预测所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惠林 霍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4-946,共3页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师的双重反应时用于预测所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随机抽取的37名物理治疗师,将被测的治疗师分成两组,跌倒组(11例):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最少有一次所治疗患者跌倒经历;...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师的双重反应时用于预测所治疗的脑卒中患者意外跌倒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随机抽取的37名物理治疗师,将被测的治疗师分成两组,跌倒组(11例):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最少有一次所治疗患者跌倒经历;对照组(26例):所治疗患者没有跌倒经历。测评项目是单一反应时、双重反应时间和连线测验A表(TMT)。当研究对象以自身速度行走时,应用数码摄像机和声音记录设备测定双重反应时。结果:跌倒组的双重反应时比对照组的双重反应时长(P<0.05),单一反应时和TMT-A表跌倒组和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按照逻辑性分析,双重反应时是治疗师所治疗患者跌倒的独立性危险因素。通过分析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可得出双重反应时的临界值为328ms。结论:依据物理治疗师的双重反应时预测所治疗患者意外跌倒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反应 物理治疗师 意外跌倒 注意力 单一反应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直接显示性房室结双径路传导伴心室双重反应1例
2
作者 王云翔 《心电学杂志》 1996年第2期93-94,共2页
患者女,70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0余年,加重伴气喘、不能平卧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心衰Ⅲ度。入院时心电图(图1)Ⅱ导联可见P_2略提前,形态略异于P_1,继以正常形态的QRS波群。其余P-P间距匀齐。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 心室双重反应 冠心病
下载PDF
有机物的“双重反应性”与“互变异构”
3
作者 道寿樱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85-87,94,共4页
有机物的“双重反应性”分为“有机物分子中形成两个反应中心”与“有机物因互变异构为异构体而具有不同反应性”两种情况。通过实例将有机物的互变异构从构造异构体的互变拓宽到立体异构体的互变。指出有机物的“双重反应性”和“互变... 有机物的“双重反应性”分为“有机物分子中形成两个反应中心”与“有机物因互变异构为异构体而具有不同反应性”两种情况。通过实例将有机物的互变异构从构造异构体的互变拓宽到立体异构体的互变。指出有机物的“双重反应性”和“互变异构”都属于在环境、介质、溶剂、反应物等因素影响下有机物分子内原子、基团、分子轨道、成键与非键电子相互作用导致的不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反应 互变异构 构造异构 立体异构
下载PDF
双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定量检测转基因马铃薯EH92-527-1品系
4
作者 孙敏 高宏伟 +3 位作者 王金花 李瑞 张倩 林青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20-26,共7页
目的建立双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精准定量检测转基因马铃薯EH92-527-1品系的方法。方法基于马铃薯内参UGPase基因和EH92-527-1品系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确定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 目的建立双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精准定量检测转基因马铃薯EH92-527-1品系的方法。方法基于马铃薯内参UGPase基因和EH92-527-1品系外源插入片段旁侧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和探针,确定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转基因马铃薯EH92-527-1品系双重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对方法的特异性、定量检测范围、定量限、检测准确度进行评估。结果该方法特异性良好,除转基因马铃薯EH92-527-1品系外,其他物种和品系均无扩增;在线性范围内,内参基因和品系特异性基因拷贝数的相对标准偏差值介于0.86%~22.90%,线性决定系数r^(2)>0.99;品系特异性基因的定量限为3拷贝;不同浓度样品EH92-527-1品系含量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分别为1.54、4.92和–1.31。结论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度,可以用于进出口产品中转基因马铃薯EH92-527-1成分的定性定量检测。该方法的建立对于转基因马铃薯及其制品的监控监管、安全评价和风险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马铃薯 双重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 定量检测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双径路所致心室双重反应性心动过速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胜华 祁述善 +3 位作者 彭道泉 李乔华 沈向前 刘启明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 心室双重反应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房室结多径路1∶2同步传导致双重性心室反应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宏治 罗玲 王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1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房室结多径路 双重性心室反应 心电图 病例分析
下载PDF
用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鼠疫现场材料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吴明寿 郭英 +6 位作者 张洪英 张丽云 董兴齐 冯志宏 代杰 冯军 赵应邦 《地方病通报》 2000年第3期7-9,共3页
采用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 (Pla- F1- PCR)技术 ,对文山县鼠疫现场部分材料经 8% Clexe- 10 0处理后进行扩增 ,以探讨本法在现场的应用 ,结果从采集的 11份材料 (鼠类 10份 ,病人淋巴穿刺液 1份 )中扩增出 4份阳性 ,高于常规实验诊断 。
关键词 鼠疫 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 鼠疫 诊断
下载PDF
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印鼠客蚤鼠疫菌的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洪英 吴明寿 +2 位作者 郭英 张丽云 董兴齐 《地方病通报》 2002年第3期18-20,共3页
为建立蚤类感染鼠疫的快速诊断方法 ,应用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 (PL- FI- PCR)技术 ,对感染鼠疫菌的 4 0只印鼠客蚤进行检验 ,同时单体拉胃培养作比较。结果显示细菌培养阳性 2 2只 ,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阳性 4 0只 ,阳性率后者明显高于前... 为建立蚤类感染鼠疫的快速诊断方法 ,应用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 (PL- FI- PCR)技术 ,对感染鼠疫菌的 4 0只印鼠客蚤进行检验 ,同时单体拉胃培养作比较。结果显示细菌培养阳性 2 2只 ,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阳性 4 0只 ,阳性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 ,且特异性扩增带比较清晰、典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印鼠客蚤 鼠疫苗
下载PDF
检测乙酰微小杆菌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高灿灿 刘佳玫 +5 位作者 栗军杰 陆兆新 吕凤霞 张充 赵海珍 别小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62,共10页
以鲜切叶菜中的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为研究对象,建立定量检测E.acetylicum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以前期试验发掘到的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 以鲜切叶菜中的乙酰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acetylicum)为研究对象,建立定量检测E.acetylicum的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以前期试验发掘到的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p.)的特异性基因P401_RS0117025和E.acetylicum的特异性基因oxi_50582462为检测靶点,对其设计特异性探针,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以12株E.acetylicum为阳性对照,以4株微小杆菌属内其他种的菌株以及10株非微小杆菌的腐败菌/致病菌作为阴性对照,对建立的RT-PCR进行特异性检测;通过标准曲线的制备、灵敏度、可重复性来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应用该RT-PCR方法对不同贮藏日期鲜切叶菜中的E.acetylicu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探针特异性良好;检测靶点P401_RS0117025与oxi_50582462的标准曲线的R2值分别为0.994和0.999,且重复性好;该方法的DNA检测限为1.629×10^(-7)ng/μL,纯菌菌落检测限为3.4 CFU/m L,并能对鲜切叶菜中的E.acetylicum进行灵敏检测。此外,还建立了"Ct(阈值)-Nt(菌体浓度)"的数量关系,能对供试样品中的E.acetylicum进行绝对定量。总之,本研究建立了准确、灵敏、高效检测食品中腐败菌E.acetylicum的RT-PCR定量方法,为食品货架期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微小杆菌 双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TAQMAN探针
下载PDF
房室结双径路同步传导致双重性心室反应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小平 邬学兵 戴后清 《实用医技杂志》 2004年第11A期2273-2273,共1页
关键词 房室结双径路 并发症 双重性心室反应 房室结快慢径同步传导 非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窦性P波2∶1下传伴房室结双径路1∶2同步传导致双重性心室反应1例
11
作者 周从义 李朝晖 张毓敏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1年第1期70-71,共2页
患者女性,23岁。人流术前作心电图(图1)示:图1为12导联同步记录的Ⅱ及V1导联。窦性P-P间距0.94s,频率64次/分,无干扰的P-R间期0.17s,下传的QRS波群形态、时限正常。R2波终末部及R3、6、8、12T波上有一窦性P波,
关键词 窦性P波 双重性心室反应 房室结双径路 同步传导 QRS波群形态 P-R间期 V1导联 同步记录
下载PDF
应用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鼠疫菌的探讨
12
作者 梁江明 黄德蕙 +5 位作者 林新勤 秦石英 周树武 韦锦平 鲁翠芳 陈达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9-99,139,共2页
关键词 双重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检测 鼠疫菌 分子生物学技术
下载PDF
房室结多径路传导与双重性心室反应
13
作者 王宏治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2年第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房室结多径路传导 双重性心室反应 心电现象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基于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掺假驴乳中的牛乳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国栋 李爱丽 +2 位作者 李威 赵仲凯 杨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6511-6517,共7页
目的 建立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驴乳中掺假的牛乳的鉴别方法 。方法 将牛乳按比例掺入驴乳制备掺假乳,经热处理提取DNA,以驴和牛的12S-RNA、16S-RNA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相应的PCR扩增,优化... 目的 建立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驴乳中掺假的牛乳的鉴别方法 。方法 将牛乳按比例掺入驴乳制备掺假乳,经热处理提取DNA,以驴和牛的12S-RNA、16S-RNA为靶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相应的PCR扩增,优化双重PCR退火温度,同时考察该方法 在巴氏杀菌、高温灭菌和冷冻干燥条件下的适用性及灵敏度。结果 牛和驴的引物特异性均良好,与非目标物种DNA不发生交叉反应,DNA检出限最低为10 ng;优化后的双重PCR最佳退火温度为55.7℃;单重PCR由于干扰因素少,对驴乳中牛乳的掺假检出限均为0.1%,而双重PCR也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及灵敏性,在原料乳中检出限为0.5%,巴氏杀菌乳、高温灭菌乳和冷冻干燥驴乳中检出限均为2.0%。相较于单重PCR,双重PCR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成本。结论 本研究为驴乳中牛乳的掺假检测提供了一种准确、灵敏和经济的方法 ,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驴乳 牛乳 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乳掺假 真实性鉴别
下载PDF
经房室结双径路1:2传导引起的双重性心室反应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叶秀琴 吴祥 《心电与循环》 2013年第5期414-415,共2页
广义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既包括房室折返及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本文报道一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其发生机制不同于上述类型,而是由于一次窦性激动经房室结双径路两次顺传激动心室,这种... 广义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既包括房室折返及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也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本文报道一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其发生机制不同于上述类型,而是由于一次窦性激动经房室结双径路两次顺传激动心室,这种情况连续发生就会导致两倍于心房率的心室率,表现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性心室反应 房室结双径路 室上性心动过速 导引 房室结折返性 房性心动过速 窄QRS波群 窦性激动
下载PDF
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艳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3年第5期195-198,共4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逐渐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更高的重视程度。这一背景下,在食品进入到市场之前,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对食品进行检验,以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问题的食物,并禁止进入到市场中,从而向社会群众提供安全性较高的食物...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逐渐对食品安全产生了更高的重视程度。这一背景下,在食品进入到市场之前,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对食品进行检验,以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问题的食物,并禁止进入到市场中,从而向社会群众提供安全性较高的食物。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检测技术,用于对食品微生物含量的检测。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介绍,进而分析了其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具体应用,之后以此为基础,阐述了技术应用时的注意事项,以更好地开展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食品检验 微生物检验
下载PDF
基于双重PCR技术的鹿茸及其伪品DNA指纹特征和鉴定 被引量:12
17
作者 高丽君 何程远 +7 位作者 李盈诺 巴宏宇 李梓僮 夏薇 李明成 苑广信 张丽华 艾金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9-844,共6页
目的:分析鹿茸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特异性,建立双重PCR技术鉴别鹿茸真伪的分子指纹特征。方法:利用碱变性法提取梅花鹿茸、马鹿茸、驯鹿茸和新西兰鹿茸的基因组DNA,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emier 5.0针对... 目的:分析鹿茸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特异性,建立双重PCR技术鉴别鹿茸真伪的分子指纹特征。方法:利用碱变性法提取梅花鹿茸、马鹿茸、驯鹿茸和新西兰鹿茸的基因组DNA,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emier 5.0针对Cytb和COⅠ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分别为Cytb 1、2和COⅠ1、2、3),采用单一及双重引物分别进行PCR扩增,筛选特异性强的引物,确定最佳PCR反应条件。结果:采用碱变性法提取的鹿茸基因组DNA片段长度为23 000bp,DNA纯度即A(260)/A(280)为1.80±0.02;应用单一引物进行PCR扩增无法鉴定鹿茸的真伪,而引物Cytb 1和COⅠ1组合后,解链温度为58℃时,梅花鹿茸(吉林、安徽)、马鹿茸均能扩增出395和525bp大小的2个片段,而驯鹿茸和新西兰鹿茸均未能扩增出相应片段;采用该提取方法及最优化的PCR反应条件,对市售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结论:双重PCR技术可从分子水平鉴别鹿茸的真伪,该方法特异性高、实用性强,且简便快捷,在鹿茸真伪鉴别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细胞色素B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 双重聚合酶链反应 DNA指纹
下载PDF
疟疾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贤铮 区采莹 +2 位作者 王香凤 华德 陈历昌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1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于我国恶性疟、间日疟和两者混合感染地区,一次性检测人体内或蚊体内的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的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方法根据疟原虫红内期SSUrRNA基因特定片段,设计合成3条寡核苷酸特异引物,在一个...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于我国恶性疟、间日疟和两者混合感染地区,一次性检测人体内或蚊体内的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v.)的双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方法根据疟原虫红内期SSUrRNA基因特定片段,设计合成3条寡核苷酸特异引物,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P.f.与P.v.的双重PCR技术,操作方法按PCR常规.结果从P.f.和P.v.感染血样中,分别扩增出274bp和412bp的特异片段,检出水平达1~5个虫/μl血,而人基因组DNA、约氏疟原虫、伯氏疟原虫均未见扩增条带;但食蟹猴疟原虫(P.c.)与P.v.相似,在412bp可见扩增条带.经对采自不同疟区发热待查病人的滤纸干血滴和确诊疟疾病人的静脉血检测,344例血样中,检出阴性112例、P.f.109例、P.v.114例、P.f.+P.v.9例,阳性率67.4%;比常规镜检的阳性率66.3%稍高,尤以检出P.f.+P.v.感染病例高.分别检测人工感染P.f.与P.v.各10只大劣按蚊的阳性唾腺,均被检出同种的阳性结果.结论一次性检测P.f.DNA与P.v.DNA的双重PCR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具有简化操作、提高工效、降低耗费的优点.对发热待查病人诊断和蚊媒感染疟原虫调查,以及疟疾病原学的检测质控方面,均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双重PCR 双重聚合酶链反应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检测方法
下载PDF
TaqMan探针双重荧光PCR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12
19
作者 许龙岩 袁慕云 +1 位作者 曹际娟 凌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63-266,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和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VP的toxR基因和tdh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体系,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实验,并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从广东地区和辽宁地区进...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副溶血性弧菌(VP)和其毒力基因的方法。方法:根据VP的toxR基因和tdh基因,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基于TaqMan探针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体系,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实验,并用建立的方法检测从广东地区和辽宁地区进出口食品中分离的VP菌株的毒力基因分布情况。结果:VP标准菌株和3株从食物中毒病人中分离株均出现toxR基因和tdh基因扩增曲线,而31株包括溶藻弧菌、单增李斯特菌等弧菌属和肠杆菌科的菌株扩增结果呈阴性;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VP浓度与Ct值有很好的反向的线性关系,toxR和tdh线性方程的R2分别为0.999、0.997,最低检测浓度达到3.6×102CFU/mL;检测食品中分离的37株VP只出现toxR基因扩增曲线,未见tdh基因扩增曲线,表明37株VP分离株均未带tdh毒力基因。结论: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食品中VP的特异性及毒力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toxR基因 tdh基因 TAQMAN探针 双重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 食品
下载PDF
应用双重PCR检测海南疟区发热病人的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香凤 华德 蔡贤铮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2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评价双重PCR检测疟区发热病人的效果。方法 对疟区求诊发热病人 ,手指取血分别制作厚薄血膜片和滤纸血斑作为检测血样。参照文献用恶性疟原虫PF1 - 2 和间日疟原虫PV3 - 5为特异性引物 ,同在一个反应体系常规进行PCR ,扩增片段... 目的 评价双重PCR检测疟区发热病人的效果。方法 对疟区求诊发热病人 ,手指取血分别制作厚薄血膜片和滤纸血斑作为检测血样。参照文献用恶性疟原虫PF1 - 2 和间日疟原虫PV3 - 5为特异性引物 ,同在一个反应体系常规进行PCR ,扩增片段分别为 2 0 6bp和 431bp。同时镜检厚血膜作对照。结果 该反应体系最低可检出原虫血症为1个恶性疟原虫 μl血和 10个间日疟原虫 μl血的感染 ;检测 132例疟区发热病人血样的阳性率为 6 5 .1%,而镜检法为6 4.4%,且有 1例漏诊和 3例误诊 ,两法符合率为 97%。结论 双重PCR用于疟区发热病人检测 ,较镜检敏感、特异 ,适合我国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区的疟疾诊断 ,还可用于血检质量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双重聚合酶链反应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发热病人 疟疾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