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仙号”的黑水手》的双重叙事结构
1
作者 吕伟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6-129,共4页
《“水仙号”的黑水手》是英国作家康拉德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 ,康拉德设置了一套独特的双重叙事结构。其具体表现为 :(一 )全知与限知的双重视角转换 ;(二 )实写与虚写的双重人物塑造 ;(三 )情节与意义的双重层面叙述。
关键词 康拉德 双重叙事结构 全知视角 限知视角 实写与虚写 两个层面
下载PDF
论《达洛维夫人》中双重叙事结构的启示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灿华 《文教资料》 2010年第24期27-28,共2页
在小说《达洛维夫人》中,伍尔夫通过使用双重叙事结构,对双重叙事线索中两位主人公的刻画及其在小说结尾处的交汇,流露出对现实和生活的消极人生观,以及对生命的矛盾态度。本文采用历史传记批评和叙事学理论,探讨了小说中双重叙事结构... 在小说《达洛维夫人》中,伍尔夫通过使用双重叙事结构,对双重叙事线索中两位主人公的刻画及其在小说结尾处的交汇,流露出对现实和生活的消极人生观,以及对生命的矛盾态度。本文采用历史传记批评和叙事学理论,探讨了小说中双重叙事结构的深刻启示作用——《达洛维夫人》是一部体现伍尔夫精神写照的心灵自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达洛维夫人》 双重叙事结构 心理自传
下载PDF
《红楼梦》双重叙事结构:凡例与楔子的内在含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木斋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红楼梦》在表面的故事叙述之下,潜藏着作者的另外一个深层次的有关此书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故事。凡例和楔子两者之间,看似截然不同,一个是说明文字,一个是进入小说的情节,其实,两者之间是紧密衔接、水乳相融的关系,楔子实际上是凡例... 《红楼梦》在表面的故事叙述之下,潜藏着作者的另外一个深层次的有关此书作者及其写作背景的故事。凡例和楔子两者之间,看似截然不同,一个是说明文字,一个是进入小说的情节,其实,两者之间是紧密衔接、水乳相融的关系,楔子实际上是凡例所提出问题的形象化解答,即以故事的形式表达:谁是此书的真正作者,这本书的写作史历程如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双重叙事结构 凡例 楔子
下载PDF
代际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的双重叙事结构分析——以《女儿们的恋爱》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玮琦 《新闻前哨》 2019年第9期106-107,共2页
国内观察类综艺节目从《我家那小子》到如今的《女儿们的恋爱》称为综艺类节目的新亮点,而《女儿们的恋爱》通过演播室和主人公二维视角,运用双重叙事结构的叙事内容表达,形成节目特有的叙事张力,被定义为代际情感观察类综艺。本文旨在... 国内观察类综艺节目从《我家那小子》到如今的《女儿们的恋爱》称为综艺类节目的新亮点,而《女儿们的恋爱》通过演播室和主人公二维视角,运用双重叙事结构的叙事内容表达,形成节目特有的叙事张力,被定义为代际情感观察类综艺。本文旨在分析双重叙事结构在代际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中的实际应用,通过对节目中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双重叙事视角进行分析,为代际情感观察类综艺节目提供创新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类综艺 双重叙事结构 《女儿们的恋爱》
下载PDF
《呼啸山庄》的双重叙事结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阮栩璐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第2期61-62,65,共3页
该文从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入手,重点分析作品的双重叙事结构,以期进一步了解《呼啸山庄》的深刻内涵与叙事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双重叙事结构 女管家丁内利 洛克伍德
下载PDF
颠覆背后的自我——论《中国的河流》中的叙事策略与身份政治
6
作者 詹春娟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89-93,共5页
阿尔玛·德·葛瑞恩是当今澳大利亚最富盛名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风格独特,角度新颖,能准确地反映当代澳大利亚社会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她的剧作《中国的河流》的双重叙事结构、多种叙事策略以及多元叙事视角等三方面的分析,... 阿尔玛·德·葛瑞恩是当今澳大利亚最富盛名的剧作家之一,其作品风格独特,角度新颖,能准确地反映当代澳大利亚社会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她的剧作《中国的河流》的双重叙事结构、多种叙事策略以及多元叙事视角等三方面的分析,结合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指出德.葛瑞恩对女性传统角色和男性气质的双重否定,其实是对不合理的父权制的有力控诉,因为父权社会的强大不仅压抑了女性对自我的追求,也限制了男性的自身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双重叙事结构 女性气质 男性气质
下载PDF
《红楼梦》哲理意蕴的载体和显现方式
7
作者 张全廷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24-126,共3页
《红楼梦》充满了对社会生活的哲理思考,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和感叹,对生命的终极意义的追问和对命运的体验和悲叹。其哲理意蕴寄寓在家族兴衰的故事中;寄寓在典型的人物性格、命运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中。作者设计双重叙事结构,构... 《红楼梦》充满了对社会生活的哲理思考,对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和感叹,对生命的终极意义的追问和对命运的体验和悲叹。其哲理意蕴寄寓在家族兴衰的故事中;寄寓在典型的人物性格、命运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中。作者设计双重叙事结构,构建作品的哲理世界;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作品的哲理意蕴;采用谐音双关修辞手段,强化作品的哲理意蕴;借助佛老语言的外壳,宣传作品的哲理意蕴;使作品的哲理意蕴得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哲理意蕴 双重叙事结构 象征手法 谐音双关 佛老语言
下载PDF
《呼啸山庄》中的“美学距离”探究
8
作者 张月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97-100,共4页
文章以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中的“美学距离”理论为基础,探究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呼啸山庄》中存在的读者与叙述者、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等之间的“美学距离”。文章通过运用倒叙、预叙、双重叙事结构和隐喻等... 文章以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中的“美学距离”理论为基础,探究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呼啸山庄》中存在的读者与叙述者、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等之间的“美学距离”。文章通过运用倒叙、预叙、双重叙事结构和隐喻等写作手段调节和控制这些“距离”,最终达到读者与隐含作者的“视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美学距离 倒叙 双重叙事结构 隐喻
下载PDF
新编历史剧《昆仑女》的双重叙事
9
作者 叶志良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24,共3页
由著名军旅剧作家邵钧林和郑方南编剧,由浙江婺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陈美兰领衔主演的新编婺剧历史剧《昆仑女》,晋京献演并获得成功。这个曾经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的大型古装历史剧,在京演出期间,得到了... 由著名军旅剧作家邵钧林和郑方南编剧,由浙江婺剧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陈美兰领衔主演的新编婺剧历史剧《昆仑女》,晋京献演并获得成功。这个曾经在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优秀剧目奖的大型古装历史剧,在京演出期间,得到了中央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尉健行同志,对这出既弘扬民族团结主旋律,又大气、优美、精彩的浙江地方戏,表示高度的赞许。首都媒体对《昆仑女》在京的演出盛况,也纷纷作了评价颇高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剧 《昆仑女》 双重叙事结构 艺术欣赏 艺术表现 婺剧 艺术创作
原文传递
“空洞”的所指:《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与文学形象学的另议
10
作者 王茜 《中国文学年鉴》 2018年第1期877-878,共2页
对于以创作科幻小说闻名于世的凡尔纳来说,《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以下简称《遭遇》)是一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在小说中,凡尔纳全凭二手资料想象了年轻中国富翁金福的一段人生遭遇。《遭遇》的互文性表现为它分享了凡尔纳众多科幻小... 对于以创作科幻小说闻名于世的凡尔纳来说,《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以下简称《遭遇》)是一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在小说中,凡尔纳全凭二手资料想象了年轻中国富翁金福的一段人生遭遇。《遭遇》的互文性表现为它分享了凡尔纳众多科幻小说共有的双重叙事结构:表层叙事中“平静—动荡—平静”的循环结构与深层叙事中“理性—非理性”的矛盾张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凡尔纳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 文学形象学 人生遭遇 双重叙事结构 循环结构 互文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