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析《飘》中的双重情节——史诗牧歌的宏大叙事
- 1
-
-
作者
赵丽君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新传奇》
2023年第16期10-12,共3页
-
文摘
“双重情节分析法”是威廉·燕卜荪在《牧歌的几种变体》中提出的一种对艺术作品情节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从艺术作品的情节入手,发现一种贯穿于作品中的“史诗-牧歌”的双重结构,进而对艺术作品展开深入分析。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是一部典型的将战争的宏大叙事与浪漫爱情相结合的作品,这部作品在叙事情节、人物塑造、环境描绘、精神揭示等方面都体现了“史诗-牧歌”的双重结构。通过对隐藏于这部作品中双重结构的揭示,能够更清晰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与主题精神。
-
关键词
双重情节
史诗-牧歌
《飘》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李尔王》双重情节中的二项对立与其叙事结构
- 2
-
-
作者
侯斌
卢蓉
-
机构
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41-45,共5页
-
基金
天水师范学院中青年资助项目
项目编号:TSA0943
-
文摘
《李尔王》双重情节中存在着几种二项对立,包括地位高低、男女性别、口头话语与书信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对立,这不但避免了主次情节的重复,而且使两者成为统一的整体,也使该剧的悲剧意义更为普遍和深刻。此外,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的视角出发,该剧情节中最基本的二项对立秩序与混乱规定了该剧的叙事结构,即由于维系个人、家庭、国家和自然界的自然关系的瓦解和重建所引起的从有序到混乱,再到恢复秩序的过程。这也是该剧的主题意义所在。
-
关键词
《李尔王》
双重情节
秩序
混乱
叙事结构
-
Keywords
King Lear
double plots
order
chaos
narrative structure
-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试析燕卜荪“双重情节分析法”
- 3
-
-
作者
李卫华
-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7-122,共6页
-
文摘
燕卜荪在《牧歌的几种变体》中所提出的"双重情节分析法"是从情节入手对作品进行细读的方法。燕卜荪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存在着"史诗—牧歌"的双重结构,这种双重结构的特点在于并列性、一致性和内在联系。因此,从双重情节入手,是分析一切文学作品的最佳途径。双重情节分析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但它在文学作品、特别是叙事性作品的分析方面,确实具有启发意义。正是由于燕卜荪不懈地探索,才使得批评方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避免了大而无当的理论研究,使文学研究逐步走上从作品实际出发的健康发展道路。
-
关键词
双重情节
并列性
一致性
内在联系
-
Keywords
double plot
juxtaposition
interrelationship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简析《死的怀念》中双重情节的叙事结构
- 4
-
-
作者
刘文洋
-
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37-138,143,共3页
-
基金
辽宁省"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WYYB12072)
-
文摘
无论是在现实生活领域还是在文学创作中阿加莎.克里斯蒂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女性观,其作品《死的怀念》是一部双重情节并行发展,次情节要素特别突出的小说。根据阿加莎的女性观,小说中的次情节在与主情节有机交织于一起的同时充分调动了读者的参与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快感。
-
关键词
双重情节
主情节
次情节
阅读快感
-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文本的召唤性——小说《宠儿》写作艺术初探
被引量:11
- 5
-
-
作者
焦小婷
-
机构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36-39,共4页
-
文摘
文章从接受之维对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长篇小说《宠儿》文本中的空间形式、双重情节结构的巧妙整合、叙述语言的含蓄多义、艺术形象的丰富多变共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从而透析了这部小说无限深邃和宽广的内蕴和巨大的召唤性。
-
关键词
小说
《宠儿》
召唤性
空间
双重情节结构
文学评论
托尼·莫里森
艺术形象
文本
美国
-
Keywords
Beloved
response-inviting features
space
double structure
-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鲁迅小说的情节结构与戏剧结构的关系
- 6
-
-
作者
孙淑芳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
出处
《华夏文化论坛》
CSSCI
2018年第1期168-175,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鲁迅小说与戏剧关系的三维透视”(项目编号:15BZW162)
-
文摘
鲁迅小说不仅存在着紧凑精炼、集中整饬的戏剧化外部情节结构,还存在着承载深层意蕴的内部情节结构。鲁迅小说的内外情节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虽然从构成的意义上来看具有根本的异质性,但也具有审美的同构性,尤其是其'完成性与非完成性之间辩证统一'的构成形态,更是与戏剧的内外结构的构成形态,具有异曲同工的审美效果。正是这样一种'跨艺术'的审美效果,不仅在直接的意义上凸显了鲁迅小说情节结构的艺术成就及其特点,而且也从一个具体的方面彰显了鲁迅小说特有的魅力。
-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双重情节结构
戏剧内外结构
-
分类号
I21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自然选择与自由选择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纳海
-
机构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108,156,共11页
-
文摘
在《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狄更斯用写实的手法,通过对伦敦下层多个人群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弱肉强食、竞争与淘汰不断更替的自然场面,呼应了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中关于自然选择的论述。然而这种上帝缺失的场景以及由此带来的道德沦丧,也让狄更斯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因此在象征层面,狄更斯创造了似乎能够超越自然法则,独立进行"自由选择"的人物和情节,以期进行道德的重构。从思想史的角度看,《朋友》一书探讨了在世俗化进程中,人逐渐失去"上帝的安排"(design)这个依托之后,如何能够不被"生态系统"的游戏规则左右,做出独立、自由的道德判断。
-
关键词
自然选择
自由选择
双重情节
象征
道德
-
分类号
I561.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燕卜荪田园诗思想的现代文学批评视野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秦丹
-
机构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出处
《华中学术》
2019年第1期30-38,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威廉·燕卜荪诗学研究”【15FWW01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别资助项目“威廉·燕卜荪研究”【2015T80827】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金”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资助
-
文摘
英国20世纪文学批评家威廉·燕卜荪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语义分析,赋予了传统田园诗崭新的内涵。他认为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隐蔽田园诗是一种对所处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等级结构加以批判的文学模式。田园诗中的双重情节手法,区分了文学文本的表层内容和深层结构,通过并置将两种完全不同的情节结合在一起。基于田园诗的内在矛盾冲突的特点,诸多文学作品都可作为'复杂融入简单'的'田园诗过程'加以探讨。由此而言,田园诗'作为社会进程的一环',起到了批评与调和社会矛盾冲突的作用。
-
关键词
燕卜荪
田园诗
无产阶级文学
双重情节
-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