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瘤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华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2-343,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标记技术
下载PDF
荧光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技术
2
作者 钟梅 吕亚利 +1 位作者 张杰 陈乐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5-25,共1页
荧光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技术钟梅,吕亚利,张杰,陈乐真(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荧光标记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idization,FISH),国外曾多用于染色体异常的研... 荧光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技术钟梅,吕亚利,张杰,陈乐真(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荧光标记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idization,FISH),国外曾多用于染色体异常的研究,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实体肿瘤基因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探针 原位杂交技术 实体肿瘤 染色体异常 乳腺癌标本 间期细胞 亚利 陈乐 生物素标记 杂交信号
下载PDF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古建雄 刘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47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鼻咽癌细胞中EB病毒的表达情况,观察检测效果。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广谱细胞角蛋...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效果。方法 47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鼻咽癌细胞中EB病毒的表达情况,观察检测效果。结果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广谱细胞角蛋白(CK)定位于细胞浆内。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结果显示, 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阳性反应定位于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核上。免疫组化检测后的阳性细胞的胞膜表现为红色,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后的阳性细胞核表现为蓝黑色,而双阳性细胞的核与膜呈现蓝红色,不仅对比鲜明同时背景十分清楚,双染成功后细胞及组织结构表现完整。结论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均有一定作用,但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比免疫组化方法更灵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病理诊断 原位杂交标记技术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临床探讨
4
作者 邓小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研究分析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院疑似鼻咽癌并实施EB病毒检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通过平均分组,将患者分配进实验组与参照组两个组别当中,每组... 研究分析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EB病毒用于诊断鼻咽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院疑似鼻咽癌并实施EB病毒检测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通过平均分组,将患者分配进实验组与参照组两个组别当中,每组患者50例,参照组适用核酸杂交的方式检测,实验组实施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以此将组别间EB病毒检测结果及对鼻咽癌诊断效率等方面实施数据整理、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实施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检测后,临床检测数据结果及鼻咽癌诊断效率得以显著提升,相比于参照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统计差异性(P<0.05)。结论 对鼻咽癌患者实施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双标记技术对疾病进行检测,数据检测准确性更高,能够为鼻咽癌诊断提供有利科学依据,临床检测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 原位杂交标记技术 EB病毒 鼻咽癌
下载PDF
同一细胞非放射性双原位杂交信号显示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乃刚 王峰 +3 位作者 吴景兰 李士坤 张莹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1-662,共2页
目的 :探讨同一细胞内双原位杂交信号的显示技术。方法 :以地高辛标记的polβ探针加生物素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探针或生物素标记的wtp5 3探针对人食管癌Eca 10 9细胞同时进行原位杂交后 ,以anti Dig AP孵育 ,以AP Red为底物显... 目的 :探讨同一细胞内双原位杂交信号的显示技术。方法 :以地高辛标记的polβ探针加生物素标记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探针或生物素标记的wtp5 3探针对人食管癌Eca 10 9细胞同时进行原位杂交后 ,以anti Dig AP孵育 ,以AP Red为底物显色 ,杂交信号呈桔红色或桔黄色细颗粒。继之以SA AP孵育后以NBT/BCIP底物显色 ,杂交信号呈蓝紫色颗粒。结果 :在同一细胞内可见桔黄色和蓝紫色颗粒双杂交信号。结论 :应用非放射性双杂交信号的原位杂交技术可观察单个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信号 原位杂交技术 非放射性 地高辛标记 食管癌
下载PDF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ZNF216基因在成年小鼠各主要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顾香芳 甘光明 +1 位作者 王芳 谢维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获得ZNF2 16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 :体外转录方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ZNF2 16基因在成年小鼠各主要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 :在小鼠脑、心脏、骨骼肌和睾丸细胞内可检测到很强的ZNF2 16的杂交信号 ,... 目的 :获得ZNF2 16基因的表达模式。方法 :体外转录方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ZNF2 16基因在成年小鼠各主要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 :在小鼠脑、心脏、骨骼肌和睾丸细胞内可检测到很强的ZNF2 16的杂交信号 ,在肾脏细胞内也可检测到杂交信号 ,但在脾脏和肝脏细胞内仅检测到少许杂交信号和未能检测到杂交信号。结论 :ZNF2 16基因表达于几种组织细胞内 ,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小鼠 原位杂交技术 基因 杂交信号 CRNA探针 肝脏细胞 肾脏细胞 表达模式 组织特异性 地高辛标记
下载PDF
骨髓标本中免疫组织化学及DNA原位末端标记双重染色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 浦权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01-102,T005,共3页
为扩展免疫酶标记分子病理学技术在血液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我们探索了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组化和 DNA原位末端标记 (ISEL)技术在骨髓涂片和切片 (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GMA冷包埋 )中联合应用 (双重染色 )的方法 ,... 为扩展免疫酶标记分子病理学技术在血液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我们探索了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组化和 DNA原位末端标记 (ISEL)技术在骨髓涂片和切片 (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 GMA冷包埋 )中联合应用 (双重染色 )的方法 ,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标本 免疫组织化学 DNA原位末端标记 双重染色技术 应用
下载PDF
原位杂交技术展望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守萍 尹训南 +1 位作者 付德霞 李伟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5年第1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原位杂交技术 爪蟾核糖体基因 卵母细胞 细胞定位 探针标记 免疫PCR技术
下载PDF
HPV核酸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洪安 蒋金芳 李锋 《农垦医学》 2006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HPV6/11 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 人类乳头瘤病毒 地高辛标记 传播疾病 阳性表达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赡蜍心生长抑素能神经结构研究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
10
作者 李光千 范玉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20-420,共1页
赡蜍心生长抑素能神经结构研究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李光千,范玉华同济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武汉430030)生长抑素(SS)有明显抗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既减弱心肌收缩力,又减缓心率,具临床运用前景。但心内SS-阳性神经结... 赡蜍心生长抑素能神经结构研究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李光千,范玉华同济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武汉430030)生长抑素(SS)有明显抗去甲肾上腺素作用,既减弱心肌收缩力,又减缓心率,具临床运用前景。但心内SS-阳性神经结构有显著种属差异。本文选用赔额心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生长抑素 免疫组化技术 神经结构 阳性神经细胞 联合法 地高辛标记 心内神经节 临床运用 细胞化学
下载PDF
生物素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
11
作者 李少英 李月秋 王维人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5年第5期82-82,126,共2页
本文采用生物素标记的c-myc基因作探针,通过细胞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对人舌癌、膀胱癌和正常细胞中c-myc基因的转录量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细胞相比,舌癌和膀胱癌细胞中c-myc基因异常高度表达。
关键词 C-MYC基因 表达 原位杂交 舌癌 正常细胞 生物素标记 E基因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 转录 探针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肿瘤研究
12
作者 陆东东 《医学研究杂志》 1995年第2期12-13,共2页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探针首先与某种介导分子(reporter molecule)结合,杂交后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过程连接上荧光染料。
关键词 标记染色体 肿瘤研究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免疫细胞化学 同位素标记 原位杂交方法 荧光标记 着丝粒 荧光染料 基因定位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临床应用与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德水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5期213-214,共2页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原位杂交技术的一种,即不需要预先分离核酸,在杂交的过程中不改变核酸的位置,不仅可以检测靶序列存在与否,还可以显示其存在的位置。FISH技术是将组织或细胞标本固定于玻片上后,将荧光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标本...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原位杂交技术的一种,即不需要预先分离核酸,在杂交的过程中不改变核酸的位置,不仅可以检测靶序列存在与否,还可以显示其存在的位置。FISH技术是将组织或细胞标本固定于玻片上后,将荧光标记的探针与待测标本的核酸进行原位杂交,在荧光显微镜下对荧光信号进行辨别和计数,从而对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细胞、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和诊断。荧光原位杂交常用的荧光标记物有AMCA(蓝色荧光)、FITC(绿色荧光)、罗丹明(红色荧光)、德州红(深红色荧光)、Cy3(不可见红外光)及Cy5(同前),其中Cy3和Cy5的荧光强度最高且稳定,适用于检测低丰度标本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临床应用 荧光标记 标本固定 FISH技术 组织标本 红色荧光 荧光显微镜
下载PDF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临床检验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响祥 《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年第6期298-298,共1页
目的:探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来源不明的额外标记染色体或者衍生染色体中的检测应用;方法:采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NOR技术以及G显带技术对来源不明的额外标记染色体病例1例以及衍生染色体病例2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病例1的染... 目的:探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来源不明的额外标记染色体或者衍生染色体中的检测应用;方法:采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NOR技术以及G显带技术对来源不明的额外标记染色体病例1例以及衍生染色体病例2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病例1的染色体片段来源于15号染色体,核型为47,XY,der(5)t(4,5)(q26;q33),病例2核型为46,XY,inv(7)(p11q14),+SMC(15);结论: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相结合,能够有效的对来源不明的标记染色体和衍生染色体进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额外标记染色体 衍生染色体 检测
下载PDF
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鹅微卫星标记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杜文兴 虞德兵 +3 位作者 刘红林 练春兰 候水生 王林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3-67,共5页
用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11对鹅的特异微卫星引物,应用于浙东白鹅和太湖鹅的基因组PCR扩增。结果表明:11对引物在浙东白鹅和太湖鹅中分别扩增出37和36个清晰条带,20个等位基因为两品种所共有,11对引物中有5对呈中等多态、6对呈高度多态。... 用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11对鹅的特异微卫星引物,应用于浙东白鹅和太湖鹅的基因组PCR扩增。结果表明:11对引物在浙东白鹅和太湖鹅中分别扩增出37和36个清晰条带,20个等位基因为两品种所共有,11对引物中有5对呈中等多态、6对呈高度多态。各位点产生2~6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456~0.772,以G07位点为最高,G06位点为最低;平均多态信息为0.375~0.737,以G07位点为最高,G01、G03和G11位点为最低。浙东白鹅和太湖鹅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655和2.558,与实际测得的两品种平均值3.364和3.273较接近。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的等位基因分布较为均匀,与鹅的实际品种特征一致,因此,双重抑制PCR技术适合于鹅的基因组结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抑制PCR技术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利用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鸭微卫星标记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利刚 虞德兵 +5 位作者 杜文兴 徐银学 刘红林 练春兰 候水生 王林云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2-75,90,共5页
用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10对鸭的特异微卫星引物,应用于北京鸭、樱桃谷鸭、高邮鸭3个品种的基因组PCR扩增。结果表明:10对引物中有7对引物具有多态,3对呈高度多态,4对呈中度多态。7对引物在上述3个鸭品种中分别扩增出23、22、23个等... 用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10对鸭的特异微卫星引物,应用于北京鸭、樱桃谷鸭、高邮鸭3个品种的基因组PCR扩增。结果表明:10对引物中有7对引物具有多态,3对呈高度多态,4对呈中度多态。7对引物在上述3个鸭品种中分别扩增出23、22、23个等位基因,其中15个等位基因为3个品种所共有;各位点产生4~7个等位基因,平均杂合度为0.494~0.650,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14~0.58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01~2.870。3个鸭品种的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578、0.566、0.59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496、0.480、0.52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41、2.340、2.615,与实测平均等位基因数3.286、3.1z12、3.286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抑制PCR技术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应用引物原位标记技术检测21号染色体
17
作者 殷照初 蔡建光 +3 位作者 李辉 邓朝晖 叶志纯 倪斌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4-297,共4页
应用原位引物标记技术 (PRINS)检测了 2 1号染色体着丝粒 ,在外周血和绒毛细胞的标记效率分别为91%和 93%,实验过程可以在 2 h之内完成 ,证明这一检测方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良好的染色体数目检测方法 ,有可能用于 2
关键词 人类21号染色体 原位引物标记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 着丝粒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微量核酸样品的双重限制性荧光标记技术
18
作者 黄吉城 马文丽 +5 位作者 石嵘 欧阳谦 陈秋霞 周珏宇 丁大鹏 郑文岭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4-537,共4页
目的采用双重限制性荧光标记技术(doub le restriction fluorescent labeling,DRFL)标记微量核酸样品,提高基因芯片用于病原体检测的灵敏度。方法以限制性显示技术处理SARS-CoV核酸样品,分别采用传统限制性荧光标记技术(直接采用荧光标... 目的采用双重限制性荧光标记技术(doub le restriction fluorescent labeling,DRFL)标记微量核酸样品,提高基因芯片用于病原体检测的灵敏度。方法以限制性显示技术处理SARS-CoV核酸样品,分别采用传统限制性荧光标记技术(直接采用荧光标记的通用引物标记)和双重限制性荧光标记技术(荧光标记的通用引物和荧光标记的dNTP的双重荧光标记)标记,进一步在同等条件下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清洗和芯片扫描检测。通过对杂交结果的分析,比较2种标记方法的标记效果。结果以DRFL方法标记SARS基因片段,其荧光强度均值比传统荧光标记方法提高了3.5835倍。结论DRFL技术有效地提高单位分子标记片段的荧光强度值,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可用于微量病原体核酸样品的基因芯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限制性荧光标记 限制性显示技术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双重胶体金标记的免疫电镜技术
19
作者 贾云香 卓夏阳 顾云娣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免疫电镜 冷冻切片 双重胶体金标记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下载PDF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进展及其应用
20
作者 李锦新 何清华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5期89-93,共5页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ISHH)是将分子杂交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一项技术,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已知碱基顺序并带有标记物的核酸探针(probe),如双链或单链DNA探针、RNA探针、合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组织...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in situ hybridization histochemistry,ISHH)是将分子杂交与组织化学相结合的一项技术,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已知碱基顺序并带有标记物的核酸探针(probe),如双链或单链DNA探针、RNA探针、合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组织细胞中待测的核酸按碱基配对的原则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杂交体,然后再应用与标记物相应的检测系统(如放射自显影、组织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在核酸原有的位置上把它显示出来,进而探测组织细胞内标记探针及其转录产物(mRNA)的定位。自196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组织化学 标记 双重标记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解剖学 癌基因 非同位素 基因表达 放射性同位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