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看”与“被看”的双重焦虑——关于电影《鬼子来了》的叙事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凤卓 彭正生 《巢湖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63-67,71,共6页
从"看"与"被看"的双重焦虑视角进入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影片颠覆了传统抗日题材电影的模式,消解了崇高、权威、集体等一系列宏大抽象客体,试图进一步还原历史的个人性、民间性和私密性,尝试通过充满隐喻的叙事... 从"看"与"被看"的双重焦虑视角进入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影片颠覆了传统抗日题材电影的模式,消解了崇高、权威、集体等一系列宏大抽象客体,试图进一步还原历史的个人性、民间性和私密性,尝试通过充满隐喻的叙事剖析国家民族光环下的真实存在,实现对中日两个民族性格命运的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看 双重焦虑 《鬼子来了》
下载PDF
重返历史现场——《血衣》系列作品与王式廓的双重焦虑
2
作者 丁澜翔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83,共10页
本文通过对王式廓《血衣》习作、草图、素描稿以及油画稿的分析,征引广泛的视觉文本和历史文献,试图揭示在《血衣》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如何组织画面的视觉叙事,如何隐秘地安排“冒险”的形象,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焦虑中寻找定位,以达... 本文通过对王式廓《血衣》习作、草图、素描稿以及油画稿的分析,征引广泛的视觉文本和历史文献,试图揭示在《血衣》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如何组织画面的视觉叙事,如何隐秘地安排“冒险”的形象,如何在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焦虑中寻找定位,以达到作者所谓的“揭示各种不同经历的群众在斗争地主时的不同心理状态”,“概括复杂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群众性运动”的创作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衣》系列作品 土地改革 创作意图 双重焦虑
原文传递
赵树理小说中的乡愁情感解读
3
作者 廖高会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4-40,共7页
赵树理“农民作家”的称号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其作为知识分子的内在情感与气质,特别是其小说中的乡愁情感被长期忽略。赵树理早期小说具有浓郁的文人诗性色彩和传统乡愁意识,但后来因启蒙与革命的需要,赵树理有意识地压抑感伤情绪和浪漫情... 赵树理“农民作家”的称号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其作为知识分子的内在情感与气质,特别是其小说中的乡愁情感被长期忽略。赵树理早期小说具有浓郁的文人诗性色彩和传统乡愁意识,但后来因启蒙与革命的需要,赵树理有意识地压抑感伤情绪和浪漫情感,转而关注农村现实问题,专注于叙“事”而不以闲笔写情写景,他以通俗取代文雅,以浓郁的“山药蛋”味取代或遮蔽文人的传统乡愁。但其小说中的启蒙意识以及对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反思、批判与忧患又表现出浓郁的现代乡愁意识。对农村的落后与现代性弊端的双重焦虑在其20世纪60年代小说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这种焦虑使其小说表意由以前的明朗转向含蓄,而其现代乡愁也便隐秘地潜存于文本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小说 乡愁意识 乡愁形态 物化感知 情绪感伤 双重焦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