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人的发展的双重观照 被引量:2
1
作者 余静 袁惠仪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63,共5页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全球化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两者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全球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全球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另一方面,由全球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人的心...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全球化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两者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全球化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全球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另一方面,由全球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人的心理危机和异化又对人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发展状态也影响着全球化进程,一方面全球化的实现有赖于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个人能力的增强推动全球化发展,另一方面,人的个体局限性则阻碍了全球化进程。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世界历史及其时代矛盾的方法,充分认识和把握全球化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实现对人的发展的双重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全球化 人的全面发展 双重观照
下载PDF
废名的杜甫研究述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吉兵 《杜甫研究学刊》 2010年第1期65-71,共7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废名在吉林大学任教,开设杜甫研究课程,有《杜诗讲稿》、《杜甫论》等讲义著作以及若干篇论文。废名主要从现实主义、爱国主义和人民性三个方面阐发杜诗,他的阐发具有双重视角的特征,即时代的共性视角和融合着个人经...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废名在吉林大学任教,开设杜甫研究课程,有《杜诗讲稿》、《杜甫论》等讲义著作以及若干篇论文。废名主要从现实主义、爱国主义和人民性三个方面阐发杜诗,他的阐发具有双重视角的特征,即时代的共性视角和融合着个人经历体验的个性化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杜甫 现实主义 诗歌 双重观照
下载PDF
艺术美与艺术美的创造——对黑格尔艺术美范畴的理解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黑格尔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来界定艺术和艺术美,如果扬弃他的"理念"的客观唯心主义性质以其作为艺术用感性形式显现的生活现实和人的思想情感存在的虚体符号,便可见出艺术美的创造对于自然状态的超越,以及艺术... 黑格尔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来界定艺术和艺术美,如果扬弃他的"理念"的客观唯心主义性质以其作为艺术用感性形式显现的生活现实和人的思想情感存在的虚体符号,便可见出艺术美的创造对于自然状态的超越,以及艺术创造对于艺术创作者的自我创造和对于现实观照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美 自然美 理念 感性显现 超越性 自我创造 双重观照
下载PDF
趟不过欲望河的对面——评铁凝中篇小说《对面》 被引量:1
4
作者 伍梅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14-17,共4页
铁凝的中篇小说《对面》具备典型的外显性结构和内蕴式结构 ,其内蕴式结构主要以男主人公“我”的故事和套在“我”故事中的对面女子的故事为两个支点 ,解构了爱情与人性的神话。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的———“对面”境界的渴望 ,却总是被... 铁凝的中篇小说《对面》具备典型的外显性结构和内蕴式结构 ,其内蕴式结构主要以男主人公“我”的故事和套在“我”故事中的对面女子的故事为两个支点 ,解构了爱情与人性的神话。每个人都有追求真的———“对面”境界的渴望 ,却总是被假的———欲望之河所隔阻。可以说 ,《对面》描述了现代人的追求与失落。此外 ,《对面》较为牵强的结局也体现了铁凝创作中“生命无法承受现实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蕴式结构 《对面》 解构 双重观照 中篇小说 铁凝
下载PDF
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 被引量:35
5
作者 林筱芳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97-103,共7页
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林筱芳一把一个作家的所有作品罗列在一起,并企图从中找出某种共性,也许难免要冒把作品当成作家个人的注解的危险。在解读杨绛的时候,这种危险依然存在,但显然并不十分重要。杨绛自1933年发表处女作《收... 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林筱芳一把一个作家的所有作品罗列在一起,并企图从中找出某种共性,也许难免要冒把作品当成作家个人的注解的危险。在解读杨绛的时候,这种危险依然存在,但显然并不十分重要。杨绛自1933年发表处女作《收脚印》到1992年出版《杂忆与杂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绛 《洗澡》 喜剧性 现实主义 隐身衣 “看” 作品 中和之美 双重观照 世态人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