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横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与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斜疝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许超 姜子非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4期8-11,共4页
目的:比较小横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术与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武进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斜疝患儿,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小横切口疝囊超高... 目的:比较小横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术与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武进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斜疝患儿,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小横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术,观察组采用小儿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年,观察对侧隐匿疝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住院费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儿均无复发。对照组无对侧疝发生,观察组术中发现6例有对侧隐匿疝的患儿,且同时治疗。结论:相较于小横切口疝囊超高位结扎,给予小儿斜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切口隐蔽,能减轻患儿痛苦,但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斜疝 超高位结扎 单孔腹腔镜手术 斜疝复发 钩针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下双钩疝针与单钩疝针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洁 段光琦 +5 位作者 王啸 唐睿 随帮志 晋志远 徐旭东 朱庆华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双钩疝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应用单孔腹腔镜辅助经皮穿刺并于腹膜外行疝内环口结扎术的44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辅助双钩疝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应用价值以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应用单孔腹腔镜辅助经皮穿刺并于腹膜外行疝内环口结扎术的44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2组,其中221例采用腹腔镜下双钩疝针内环口结扎术(双钩针组),22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腹腔镜下单钩疝针内环口结扎术(单钩针组)。2组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均由同一手术者操作完成,对比2组患儿手术的临床效果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双钩针组、单钩针组单侧手术平均耗时分别为(12.42±1.60)min、(18.32±2.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手术时间分别为(18.17±2.50)min、(24.39±4.6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55±0.69)d、(2.63±0.7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钩针组回访至今无并发症,未见复发。单钩针组有1例患儿在术后6个月出现穿刺部位线结反应,另有1例患儿同侧腹股沟斜疝术后1年复发。结论双钩疝针用于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不仅具有手术操作方法简单,能够注水分离腹膜组织,不会结扎腹壁组织或者遗留局部的腹膜间隙等优点,而且完全能够保证在腹膜外间隙行结扎内环口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儿童 钩针 双钩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