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亭大鼓《双锁山》艺术特点研究
1
作者 刘香玉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4期16-18,共3页
乐亭大鼓起源于冀东地区,是“冀东文艺三枝花”之一。《双锁山》是靳文然的代表作品之一,婉转华美的音乐唱腔,浓郁鲜明的地方风格,灵活多变的板式使它在百花齐放的艺术大地上站稳脚跟。其音乐的可鉴赏性和说唱文学完美结合,在冀东地区... 乐亭大鼓起源于冀东地区,是“冀东文艺三枝花”之一。《双锁山》是靳文然的代表作品之一,婉转华美的音乐唱腔,浓郁鲜明的地方风格,灵活多变的板式使它在百花齐放的艺术大地上站稳脚跟。其音乐的可鉴赏性和说唱文学完美结合,在冀东地区以及东北三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本文从道白、唱词和唱腔三个方面对乐亭大鼓《双锁山》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伴奏乐器的特点,描绘乐亭大鼓这一生长在冀东土地上的文化瑰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亭大鼓 双锁山 唱腔音乐 伴奏乐器
下载PDF
鼓曲《双锁山》的音乐与表演特征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闻洪斌 张一冉 《北方音乐》 2018年第24期82-83,共2页
鼓曲《双锁山》属乐亭大鼓曲目书段,书段内容篇幅较长,说唱故事情节完整连贯,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唱腔新颖柔美,深受当地广大群众的喜爱。通过对《双锁山》唱腔结构和表演形式的探析,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鼓曲《双锁山》的音乐唱腔结构和表演... 鼓曲《双锁山》属乐亭大鼓曲目书段,书段内容篇幅较长,说唱故事情节完整连贯,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唱腔新颖柔美,深受当地广大群众的喜爱。通过对《双锁山》唱腔结构和表演形式的探析,进一步了解和认识鼓曲《双锁山》的音乐唱腔结构和表演形式,研究和总结《双锁山》所具有的典型艺术特色,从中领略和感悟民间曲艺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锁山 音乐结构 表演形式
下载PDF
安徽省蒙城县双锁山建筑石料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被引量:1
3
作者 秦松岭 《西部资源》 2022年第4期28-31,共4页
双锁山建筑石料矿由于原先无序开采,对双锁山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强行关闭后,现属于已经废弃的无主矿山。本文通过研究安徽省蒙城县双锁山建筑石料矿地质环境状况,分析当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 双锁山建筑石料矿由于原先无序开采,对双锁山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环境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经强行关闭后,现属于已经废弃的无主矿山。本文通过研究安徽省蒙城县双锁山建筑石料矿地质环境状况,分析当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制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设计方案,为消除矿山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锁山 建筑石料矿 地质环境 治理工程
下载PDF
浅谈快板书《双锁山》的改编及表演
4
作者 周玉峰 《戏剧之家》 2017年第5期275-276,共2页
快板书《双锁山》是由《子弟书》中的一个故事改编而成的作品,也是"王派"快板的代表作。本文谈一下《双锁山》的改编及表演,以加深大家对其的理解。
关键词 快板书 双锁山 改编 表演
下载PDF
海伦二人转中的地方民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洁 陈洪阳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1期5-6,8,共3页
在海伦二人转演出的许多传统剧目中,都出现了大量的东北方言,以及大量带有东北民俗的生活文化。在海伦二人转演员豪迈的唱腔与更古的唱词中,我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东北劳动人民的生活热情和劳动场景,宛如身临其境,管窥东北民俗。同其他... 在海伦二人转演出的许多传统剧目中,都出现了大量的东北方言,以及大量带有东北民俗的生活文化。在海伦二人转演员豪迈的唱腔与更古的唱词中,我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到东北劳动人民的生活热情和劳动场景,宛如身临其境,管窥东北民俗。同其他戏曲一样,我们在解读海伦二人转的同时也对东北民俗的生活文化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历经几代海伦二人转艺人的演绎、加工、创作,海伦二人转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了东北人民衣、食、住、行的民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研究 东北人民 东北方言 生活文化 穆桂英 双锁山 送寒衣 君宝 丧葬习俗 中都
下载PDF
从秦腔“吹火”说起——小议戏曲舞台的绝技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悦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7-47,共1页
秦腔《游西湖》中的“吹火”,是艺术家马兰鱼的看家绝技,其代表剧目《游西湖》所以为观众津津乐道,“吹火”一招至为关键。最近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在原本《游西湖》的基础上改编的《西湖遗恨》,其“戏核”——“杀生”一折的“... 秦腔《游西湖》中的“吹火”,是艺术家马兰鱼的看家绝技,其代表剧目《游西湖》所以为观众津津乐道,“吹火”一招至为关键。最近省戏曲研究院青年实验剧团,在原本《游西湖》的基础上改编的《西湖遗恨》,其“戏核”——“杀生”一折的“吹火”,把这项绝技在戏曲舞台上合理的继承发展了,因为它“绝”而不“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舞台 戏曲研究院 实验剧团 荒唐宝玉 李慧娘 白淑贤 红梅阁 龙江剧 双锁山 书法作品
下载PDF
拦路指夫
7
作者 杨通民 《当代戏剧》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5-26,共2页
人物刘金定女,十九岁,双锁山寨主。高保男,二十二岁,大宋名将。刘安男,十六岁,少年总管。〔幕启:群山起伏,秀丽雄伟,峡路崎岖,水流弯弯。〔下场口,设立木牌,上书醒目金字“招夫牌”。〔高君保提枪跃马,急奔在山谷小道上。高君保(唱)为... 人物刘金定女,十九岁,双锁山寨主。高保男,二十二岁,大宋名将。刘安男,十六岁,少年总管。〔幕启:群山起伏,秀丽雄伟,峡路崎岖,水流弯弯。〔下场口,设立木牌,上书醒目金字“招夫牌”。〔高君保提枪跃马,急奔在山谷小道上。高君保(唱)为救圣上边域往,扬鞭催马过山岗。(见牌挡路,无法绕过) 路中木牌把马挡, 上有诗文观端详。 (念)高高山上一风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保 大宋 刘金定 双锁山 峡路 群山起伏 提枪 宋太 马过 人能
下载PDF
令人叫绝的台上写字
8
《文化艺术研究》 1998年第5期31-,共1页
关键词 欧阳予倩 人面桃花 当代戏曲 荀慧生 荒唐宝玉 双锁山 令人 神话剧 白淑贤 艺术功底
下载PDF
缅怀生前 激励后人——悼念滇剧表演艺术家碧金玉
9
作者 马琴珍 《民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5期14-17,13,共5页
一代滇剧表演艺术家青衣皇后碧金玉同志溘然长逝,令人万分悲痛,谨掇联一副,聊寄哀思:“艺历万苦、终能响遏行云,清音高调梁尘踊;钢经百练、谁料玉碎连城,培苗育才后辈思。” 苦难造人才 碧金玉出身在贫苦的家庭,全靠父亲在车站当搬运工... 一代滇剧表演艺术家青衣皇后碧金玉同志溘然长逝,令人万分悲痛,谨掇联一副,聊寄哀思:“艺历万苦、终能响遏行云,清音高调梁尘踊;钢经百练、谁料玉碎连城,培苗育才后辈思。” 苦难造人才 碧金玉出身在贫苦的家庭,全靠父亲在车站当搬运工,母亲当奶娘维持生活。四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身段 培苗 时装戏 三娘教子 双锁山 《秦香莲》 音乐设计 旦行 王宝钏 戏曲虚拟
下载PDF
龙剧龙城对话录
10
作者 赵菜静 李瑞刚 +1 位作者 白淑贤 陈云发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8,共4页
今年6月上旬,黑龙江省龙江剧院来沪演出《荒唐宝玉》、《双锁山》两剧,该剧院领衔主演、著名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同志,在《荒唐宝玉》中扮演贾宝玉、《双锁山》中饰演刘金定,不仅塑造了两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而且还以她精湛的技艺... 今年6月上旬,黑龙江省龙江剧院来沪演出《荒唐宝玉》、《双锁山》两剧,该剧院领衔主演、著名龙江剧表演艺术家白淑贤同志,在《荒唐宝玉》中扮演贾宝玉、《双锁山》中饰演刘金定,不仅塑造了两个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而且还以她精湛的技艺,倾倒了上海广大观众。6月13日,常州市青年锡剧团演员孙薇慕名拜白淑贤为师,这是白淑贤第一次收南方剧种的演员为徒弟,为此,常州市文化局为她们举行了隆重的拜师、收徒仪式。为了了解、认识新兴的龙江剧种,探讨、研究白淑贤同志的表演艺术,我们在龙城常州同白淑贤及该院副院长李瑞刚进行了一次亲切的交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剧 白淑贤 荒唐宝玉 双锁山 领衔主演 贾宝玉 东北大秧歌 精湛的技艺 剧目建设 《曹操与杨修》
下载PDF
拉场戏中的喜剧因素
11
作者 邵贵良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0期42-42,共1页
二人转是一种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族艺术,广泛流传在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的一种艺术种类。它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散发着淳美的泥土芳香。是一种载歌载舞、走唱式、兼戏刷、曲艺于一身,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至今已有二百... 二人转是一种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族艺术,广泛流传在东北地区,是东北地区土生土长的、民间的一种艺术种类。它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散发着淳美的泥土芳香。是一种载歌载舞、走唱式、兼戏刷、曲艺于一身,以说唱为主的曲艺形式。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它盛行在城镇、乡村之间,扎根在群众之中,是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俗话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艺形式 艺术种类 艺术形式 二姑 人民群众 地方特色 双锁山 张廷秀 喜剧色彩 符号意义
下载PDF
初论“二人转”音乐规律
12
作者 赵云程 余震南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43-63,共21页
东北“二人转”这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之花,从音乐体制来看,是众多曲牌联缀,和部分主要曲牌的板腔化的混合体。它的曲牌繁多,音乐十分丰富,俗称“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多年来,观察“二人转”音乐的现状,感到它虽然... 东北“二人转”这朵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之花,从音乐体制来看,是众多曲牌联缀,和部分主要曲牌的板腔化的混合体。它的曲牌繁多,音乐十分丰富,俗称“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多年来,观察“二人转”音乐的现状,感到它虽然是众多曲牌的联缀,但不是随便东拼西凑、生拉硬扯的,它不仅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有所选择和搭配,并且有它自身的内在规律。找出并运用这些规律,对于“二人转”音乐的推陈出新,对于运用“二人转”音乐创作新形式的音乐作品,都是有益处的。 “二人转”这一名称,从广义来说,包括“单出头”、“双玩意儿”、“拉场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叭牌子 抱板 甩腔 艺术之花 四平调 单出头 板腔体 燕青卖线 双锁山 五度
下载PDF
梆子名角刘香玉与天津的渊源
13
作者 甄光俊 《天津政协公报》 2013年第7期39-42,共4页
1981年1月29日,天津市青年河北梆子剧团在谦德庄的长江影剧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场演出《卧虎令》,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剧协的主要领导同志全都出席。73岁高龄的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刘香玉当场接受聘书,担任青年河北梆子剧团艺术... 1981年1月29日,天津市青年河北梆子剧团在谦德庄的长江影剧院举行成立大会暨首场演出《卧虎令》,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剧协的主要领导同志全都出席。73岁高龄的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刘香玉当场接受聘书,担任青年河北梆子剧团艺术顾问。市委宣传部部长兼副市长白桦、市剧协主席王雪波,亲切地与刘香玉先生握手表示祝贺。从那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香 双锁山 卧虎令 杨韵谱 三娘教子 首场演出 时装戏 《四郎探母》 七星庙 望娘滩
下载PDF
东北龙江剧音乐艺术形态探微
14
作者 荣卫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东北龙江剧发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1958年东北三省协作区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东北要有自己的地方戏。”为响应这一号召,黑龙江省委立刻组织成立新剧种实验队,以东北地区久负盛名的二人转和拉场戏作为基底,打造出载歌载舞、热情... 东北龙江剧发迹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1958年东北三省协作区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东北要有自己的地方戏。”为响应这一号召,黑龙江省委立刻组织成立新剧种实验队,以东北地区久负盛名的二人转和拉场戏作为基底,打造出载歌载舞、热情奔放且具有浓郁东北特色的新戏曲剧种。1961年,由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团创作的《寒江关》成功首演,标志着这一剧种的正式诞生。改革开放以来,龙江剧的创作探索持续纵深发展,《双锁山》《张飞审瓜》《皇亲国戚》等优秀剧目展现出东北戏曲艺术独立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个性,获得了业内专家和社会大众的一致好评。龙江剧的音乐艺术形态既有对东北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同时也在评剧、赣剧、京剧和豫剧等传统大戏中广泛汲取营养,在唱腔、板式以及唱词结构方面呈现出卓尔不群的审美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剧 实验剧团 戏曲剧种 双锁山 张飞审瓜 创作探索 二人转 赣剧
原文传递
道艺相随 形神兼俱——论白淑贤的表演艺术
15
作者 王文章 《戏曲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8,共8页
今年5月,龙江剧再登首都民族宫大舞台,折子戏、小戏、戏歌、表演唱编排为一台晚会,演出令人眼前一亮,气势磅礴的《鼓舞中国》高扬了黑土文化粗犷豪放的风格与沉雄博大的精神内蕴;婉约缠绵的《昭君出塞》与一咏三叹的《十八相送》
关键词 白淑贤 龙江剧 一咏三叹 荒唐宝玉 粗犷豪放 双锁山 十八相送 精神内蕴 表演程式 木兰传奇
原文传递
蒲剧表演艺术琐谈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重远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5-38,共4页
蒲剧在我国戏曲百花园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累了十分丰厚的艺术传统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和戏曲艺术宝库里占有一定地位。蒲剧因其产生于山西南部黄河之滨的古蒲州而得名。奔腾浩茫的黄河赋予了它粗犷豪放的... 蒲剧在我国戏曲百花园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积累了十分丰厚的艺术传统和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和戏曲艺术宝库里占有一定地位。蒲剧因其产生于山西南部黄河之滨的古蒲州而得名。奔腾浩茫的黄河赋予了它粗犷豪放的性格。音乐上浓抹重彩,声腔上腔高板急、铿锵激越,善于表达慷慨壮烈情感的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表演和当地人民性情相通。“戏曲是动作的艺术”,戏曲表演的抒情,由言之不足而长言、而嗟叹、而咏歌,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动作是表情达意的最高形式,最好的手段。蒲剧的艺术抓住了这个契机在表演上大做文章,狠下功夫,形成自己成套的表演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宝库 粗犷豪放 艺术传统 穆桂英 民族文化艺术 艺术风格 山西南部 长言 双锁山 杨宗保
原文传递
龙江剧——一个生机勃勃的地方剧种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镜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6-88,共3页
回顾1990年首都剧坛,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演出的《荒唐宝玉》,无疑是留给首都戏剧界和广大观众最鲜明的印象之一。那以“荒唐”为基调勾勒出来的崭新的贾宝玉形象,那带有浓郁黑土地芳香的表演等,曾经使无数人为之倾倒。中国剧协专门... 回顾1990年首都剧坛,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演出的《荒唐宝玉》,无疑是留给首都戏剧界和广大观众最鲜明的印象之一。那以“荒唐”为基调勾勒出来的崭新的贾宝玉形象,那带有浓郁黑土地芳香的表演等,曾经使无数人为之倾倒。中国剧协专门举行了剧目座谈会,又召开了《荒》剧主演白淑贤表演艺术研讨会。今年3月中旬,《中国戏剧》第八届“梅花奖”评选揭晓,白淑贤又名列榜首。这一切说明,龙江剧作为一个年轻的地方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剧 地方剧种 白淑贤 荒唐宝玉 中国剧协 双锁山 贾宝玉 中国戏剧 音乐唱腔 地方小戏
原文传递
由民歌衍变的二人转剧目《丁成巧得妻》与《李芳巧得妻》——二人转传统剧目流变考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苏景春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1-156,共6页
东北二人转,在它诞生的胚胎萌芽期,东北民歌就起到了很大的催生作用。当二人转诞生之后,东北民歌(小帽)又是它的艺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是正戏的开场“头行”,有的民歌还衍变成了二人转的正篇。二人转传统剧目《丁成巧得妻》与... 东北二人转,在它诞生的胚胎萌芽期,东北民歌就起到了很大的催生作用。当二人转诞生之后,东北民歌(小帽)又是它的艺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是正戏的开场“头行”,有的民歌还衍变成了二人转的正篇。二人转传统剧目《丁成巧得妻》与《李芳巧得妻》就是其中的典型的例子。二人转传统剧目《丁成巧得妻》与《李芳巧得妻》,最初是两首民歌在民间传唱,亦被二人转艺人拿来演唱。《丁成巧得妻》这首民歌,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由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选编收录于《东北民歌》(共收入307首),由东北书店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民歌 那炳晨 东北二人转 地方戏曲 吉林省文化厅 二大妈探病 蹦蹦戏 双锁山 民间音乐 拣棉花
原文传递
龙江剧饮誉南方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佩家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43-45,共3页
龙江剧院的4辆汽车组成的龙江剧大篷车队,从5月4日由省城哈尔滨出发,日夜兼程,穿过了关卡重重的松辽平原,驶过了京津的繁华都市,跨过了黄河、长江,胜利抵达黄浦江畔的大上海。这是90年代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文艺队伍,在一个月内,往返行程... 龙江剧院的4辆汽车组成的龙江剧大篷车队,从5月4日由省城哈尔滨出发,日夜兼程,穿过了关卡重重的松辽平原,驶过了京津的繁华都市,跨过了黄河、长江,胜利抵达黄浦江畔的大上海。这是90年代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文艺队伍,在一个月内,往返行程近一万二千华里,在北京、天津、济南、南京、无锡、苏州、上海7个城市的10家剧院,演出了23场《荒唐宝玉》和《双锁山》。从南京开始,几乎是两天演两场就换一个场地,常常是连夜卸台、午夜起程。在大客车上,当你看到那些疲惫不堪,横倒竖卧在车厢各个角落的演职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江剧 荒唐宝玉 双锁山 白淑贤 黄浦江畔 地方剧种 戏曲剧团 表演程式 文艺队伍 袁雪芬
原文传递
论二人转表现之美——再论“演人物又不人物扮”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子馥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28-33,共6页
一.引论:“表现”的内涵与主观形象东北二人转是个复杂的戏剧现象。东北二人转在百年本体营构的过程中曾经“模仿”、借鉴过中国戏曲和曲艺及其他艺术许多元素,但它最终没有成为戏曲或曲艺的附庸。二人转毕竟是二人转。近年来,商业大潮... 一.引论:“表现”的内涵与主观形象东北二人转是个复杂的戏剧现象。东北二人转在百年本体营构的过程中曾经“模仿”、借鉴过中国戏曲和曲艺及其他艺术许多元素,但它最终没有成为戏曲或曲艺的附庸。二人转毕竟是二人转。近年来,商业大潮迅猛涌来,在从小农经济向高科技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意向趋于更富裕、更具象、更直观,与此发生共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二人转 戏剧文学 商业大潮 具象 审美意向 双锁山 专业剧团 江派 民间艺人 创作心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