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双阶鉴真
被引量:
25
1
作者
龚善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5-152,共8页
由于区块链技术并不能提供绝对意义上的反篡改,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反篡改具有相对性,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只能对电子证据流转、移送阶段的载体提供技术上的信任担保,而不涉及反应电子证据内容的收集、提取阶段,因此,区块链电子证据需要基...
由于区块链技术并不能提供绝对意义上的反篡改,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反篡改具有相对性,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只能对电子证据流转、移送阶段的载体提供技术上的信任担保,而不涉及反应电子证据内容的收集、提取阶段,因此,区块链电子证据需要基于内容与载体的区分而展开双阶鉴真。对没有信任担保的内容层面采用“独特性证明”“保管链条证明”等方法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确定非法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强制性排除与可补正性排除规则;对具有一定程度信任担保的载体层面进行资质性、中立性以及技术说明性的形式审查,根据审查结果确立非法区块链电子证据的裁量性排除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证据
实物证据
鉴
真
制度
信任担保
双阶鉴真
排除规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存证—鉴真”模型
2
作者
王素
王永全
+1 位作者
于彤
王海峰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针对现有的电子证据审查缺乏明确的认定规则和流程規范,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存证-鉴真”模型,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溯和去中心化等技术特性构建区块链存证模型,并结合区块链证据“载体-内容”双阶属性,对电子证据数...
针对现有的电子证据审查缺乏明确的认定规则和流程規范,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存证-鉴真”模型,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溯和去中心化等技术特性构建区块链存证模型,并结合区块链证据“载体-内容”双阶属性,对电子证据数据载体真实性、介质载体真实性、内容真实性三个层面进行区分并明确审查顺序、制定审查规则,建立可视化鉴真模型。模型以刑事诉讼电信诈骗案中区块链证据的存证及鉴真为例进行证明,实践证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存证-鉴真”模型以技术入手对接证据理论,遵从科学技术的客观中立性认定证据真实性,最大限度减小证据真实性认定过程中的主观误差,具备理论可行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证据
区块链存证
双阶鉴真
“存证-鉴
真
”模型
安全保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双阶鉴真
被引量:
25
1
作者
龚善要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5-152,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0830200)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
文摘
由于区块链技术并不能提供绝对意义上的反篡改,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反篡改具有相对性,同时由于区块链技术只能对电子证据流转、移送阶段的载体提供技术上的信任担保,而不涉及反应电子证据内容的收集、提取阶段,因此,区块链电子证据需要基于内容与载体的区分而展开双阶鉴真。对没有信任担保的内容层面采用“独特性证明”“保管链条证明”等方法进行实质性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确定非法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强制性排除与可补正性排除规则;对具有一定程度信任担保的载体层面进行资质性、中立性以及技术说明性的形式审查,根据审查结果确立非法区块链电子证据的裁量性排除规则。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证据
实物证据
鉴
真
制度
信任担保
双阶鉴真
排除规则
Keywords
blockchain
electronic evidence
real evidence
authentication system
trust guarantee
double stage authentication
exclusion rules
分类号
D92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存证—鉴真”模型
2
作者
王素
王永全
于彤
王海峰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公安学院
济宁医学院
出处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社会治理与智慧社会科技支撑”重点专项课题“面向行业知识增强的法律监督规则生成”(2023YFC3306103)
“多元跨数据权属法律监督线索挖掘服务平台与应用示范”(2023YPC3306105)
+1 种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法体系的理论创新”(20&ZD199)
2022年度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ZZ02224006)。
文摘
针对现有的电子证据审查缺乏明确的认定规则和流程規范,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存证-鉴真”模型,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溯和去中心化等技术特性构建区块链存证模型,并结合区块链证据“载体-内容”双阶属性,对电子证据数据载体真实性、介质载体真实性、内容真实性三个层面进行区分并明确审查顺序、制定审查规则,建立可视化鉴真模型。模型以刑事诉讼电信诈骗案中区块链证据的存证及鉴真为例进行证明,实践证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存证-鉴真”模型以技术入手对接证据理论,遵从科学技术的客观中立性认定证据真实性,最大限度减小证据真实性认定过程中的主观误差,具备理论可行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区块链
电子证据
区块链存证
双阶鉴真
“存证-鉴
真
”模型
安全保障
分类号
D918.2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区块链电子证据的双阶鉴真
龚善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证据“存证—鉴真”模型
王素
王永全
于彤
王海峰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