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面和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的发电性能实证 被引量:6
1
作者 相海涛 高兵 +1 位作者 赵洁 刘正新 《太阳能》 2020年第5期52-61,共10页
针对p型PERC单面单晶硅光伏组件和n型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利用光伏组件户外实证测试系统,分析了2016年12月15日~2018年7月20日期间,上海市嘉定区某屋顶的地面采用白板背景时双面和单面组件,以及水泥背景时双面组件的等效发电时长,并对... 针对p型PERC单面单晶硅光伏组件和n型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利用光伏组件户外实证测试系统,分析了2016年12月15日~2018年7月20日期间,上海市嘉定区某屋顶的地面采用白板背景时双面和单面组件,以及水泥背景时双面组件的等效发电时长,并对白板背景和水泥背景时双面组件较单面组件的发电量增益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了组件的PR值;分析了阴天和晴天时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与组件背板温度、太阳辐照度和环境温度的关系;最后对比了单面和双面组件运行13个月后的衰减值。该实证结果为单面和双面组件的户外实证发电性能提供了数据支撑,并对双面组件较单面组件的发电量增益情况进行了有效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面单晶硅光伏组件 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 户外实证测试 发电量增益 PR值 衰减
下载PDF
硅片表面织构对“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守志 王丽婷 +3 位作者 周啸颖 孙航 刘阳 黄国平 《太阳能》 2022年第7期24-33,共10页
在硅片制绒过程,研究了制绒添加剂体积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单晶硅片表面织构的微观形貌、反射率,以及制备的“选择性发射极(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前单晶硅片制绒设备和工艺条件下,当碱液(KOH... 在硅片制绒过程,研究了制绒添加剂体积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单晶硅片表面织构的微观形貌、反射率,以及制备的“选择性发射极(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目前单晶硅片制绒设备和工艺条件下,当碱液(KOH)体积分数为2%、制绒添加剂体积分数为0.7%、反应温度为84℃、反应时间为440 s时,制备的单晶硅片表面的金字塔尺寸较小,均匀性强,硅片表面的反射率最低,仅为9.914%,而得到的“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2.714%;调整制绒参数,可以有效提高单晶硅片表面织构中金字塔的均匀性,降低硅片表面的反射率,从而提高“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发射极 钝化发射极与背接触 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 表面织构 制绒添加剂 电性能
下载PDF
双面单晶硅光伏电池技术及工艺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艳芝 杨洋 《能源与节能》 2017年第11期80-81,131,共3页
就双面单晶硅光伏法电池较单面P型电池的优点进行简单分析,以P型单晶硅双面电池为例,探索双面单晶硅光伏电池技术及工艺,并从硼扩散、边结绝缘刻蚀、硼扩散面界面钝化三个最为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展开研究,希望可给中国在太阳能电池领... 就双面单晶硅光伏法电池较单面P型电池的优点进行简单分析,以P型单晶硅双面电池为例,探索双面单晶硅光伏电池技术及工艺,并从硼扩散、边结绝缘刻蚀、硼扩散面界面钝化三个最为关键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展开研究,希望可给中国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一些参考和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单晶硅 光伏电池 技术 工艺 探索
下载PDF
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应用技术与案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杰 《太阳能》 2019年第4期37-40,36,共5页
介绍了PERC双面单晶硅产品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产品结构及技术优势;并以黄河水电共和晨阳光伏电站为例,对比了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与常规单晶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电情况,结果显示,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 介绍了PERC双面单晶硅产品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产品结构及技术优势;并以黄河水电共和晨阳光伏电站为例,对比了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与常规单晶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电情况,结果显示,2017年10月~2018年4月期间,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的平均发电量比常规单晶硅光伏组件的高10.5%左右,这对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的应用和推广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双面单晶硅光伏组件 双面因子 逆变器选型 度电成本
下载PDF
网版参数对“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5
作者 刘阳 王丽婷 +3 位作者 周啸颖 舒振兴 王守志 黄国平 《太阳能》 2022年第4期76-82,共7页
针对“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丝网印刷环节的网版参数,通过设计不同的网纱厚度、聚酰亚胺(PI)膜厚度及网版开口宽度匹配实验,研究了不同匹配方案对单片“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正面栅线银浆耗量及电性能的影响。... 针对“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制备过程中丝网印刷环节的网版参数,通过设计不同的网纱厚度、聚酰亚胺(PI)膜厚度及网版开口宽度匹配实验,研究了不同匹配方案对单片“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正面栅线银浆耗量及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片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的银浆耗量随着网纱厚度、PI膜厚度及网版开口宽度的增加而升高;当网纱厚度为17μm、PI膜厚度为8μm、网版开口宽度为17μm时,单片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的银浆耗量最低,仅为0.0584 g,光电转换效率为22.808%,该匹配方案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太阳电池的生产成本;当网纱厚度为17μm、PI膜厚度为10μm、网版开口宽度为18μm时,单片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的银浆耗量为0.0646 g,光电转换效率为22.898%;当网纱厚度为19μm、PI膜厚度为10μm、网版开口宽度为20μm时,单片太阳电池正面栅线的银浆耗量为0.0699 g,光电转换效率最高,为22.961%,该匹配方案可最大限度地提升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ERC”双面单晶硅太阳电池 丝网印刷 聚酰亚胺膜 网版参数 电性能 银浆耗量
下载PDF
背表面氮化硅薄膜与氧化铝薄膜制备工艺对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EL的影响
6
作者 张福庆 王贵梅 +2 位作者 张军杰 李文涛 李景 《太阳能》 2021年第10期46-51,共6页
以原子层沉积(ALD)设备及管式PECVD设备制备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背表面钝化膜的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讨论了管式PECVD设备采用不同的退火温度或退火时间,以及管式PECVD设备采用相同退火工艺但氧化铝薄膜厚度不同时分别对单晶硅双面太... 以原子层沉积(ALD)设备及管式PECVD设备制备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背表面钝化膜的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讨论了管式PECVD设备采用不同的退火温度或退火时间,以及管式PECVD设备采用相同退火工艺但氧化铝薄膜厚度不同时分别对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电致发光(EL)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ALD设备镀制氧化铝薄膜的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管式PECVD设备的退火温度或退火时间过低会导致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的EL图像出现发黑的情况,因此,氧化铝薄膜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对管式PECVD设备的退火工艺的要求也基本一致。即当采用ALD设备与管式PECVD设备制备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背表面钝化膜时,保持氧化铝薄膜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制定合理的管式PECVD设备的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范围,可以有效避免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EL图像发黑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双面太阳电池 ALD设备 管式PECVD设备 退火 氧化铝薄膜 氮化硅薄膜 EL
下载PDF
争西210MW光伏工程阵列设计与安装方案分析
7
作者 祁俊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9期49-52,共4页
四川华电凉山木里争西(卡基娃水电站水光互补)210MW光伏工程是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光伏工程,本文以该工程为例,对光伏阵列的设备选型、方案设计和安装方式进行了详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采用双面单晶硅高效半片组件,逆变器均采用... 四川华电凉山木里争西(卡基娃水电站水光互补)210MW光伏工程是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光伏工程,本文以该工程为例,对光伏阵列的设备选型、方案设计和安装方式进行了详细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采用双面单晶硅高效半片组件,逆变器均采用320kW的组串式逆变器,每24个组件组成1个太阳能电池组串,1.2288MW方阵由108个太阳能电池组串和4台组串式逆变器组成。3.072MW方阵由270个太阳能电池组串和10台组串式逆变器组成;光伏阵列均采用固定安装方式,考虑到到枯水期电价远高于丰水期,安装角度选取倾角35°,在此安装角度下,场地坡度和坡向可以保证光伏组件在上午9:00到下午15:00(真太阳时)无遮挡,年总辐射量可达到1890.7kW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工程 阵列 双面单晶硅高效半片组件 逆变器 安装方式 辐射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