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火伴、伙友到伙伴——兼论汉语双音词构成的优化原则
被引量:
3
1
作者
万献初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2-15,11,共5页
从火伴、伙友到伙伴———兼论汉语双音词构成的优化原则□万献初“伙伴”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现行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就有了用例:(1)我的一个伙·...
从火伴、伙友到伙伴———兼论汉语双音词构成的优化原则□万献初“伙伴”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现行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就有了用例:(1)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第三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双
音词
优化原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优化选择
义素
双音节形式
《现代汉语词典》
义域
分化字
现代汉语词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恶、安、焉”的演变和“那(哪)”的产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琼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0-64,共5页
本文通过考察分析上古到魏晋南北朝初期“恶、安、焉”的演变过程认为,某些疑问代词的兴亡实际是其语义功能系统内部力量抗衡的结果,而这一变化又会受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恶、安、焉”经历了由繁荣到消亡的过程与...
本文通过考察分析上古到魏晋南北朝初期“恶、安、焉”的演变过程认为,某些疑问代词的兴亡实际是其语义功能系统内部力量抗衡的结果,而这一变化又会受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恶、安、焉”经历了由繁荣到消亡的过程与此同时新兴疑问代词“那”则以“奈何”合音形式出现在反诘疑问代词系统,经过短暂的共用阶段,最终“那”(哪)成为近代乃至现代最主要的反诘疑问代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代词
语义功能
抗衡
双音节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汉语“时态助词”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芳梅
《阅读与写作》
1999年第10期25-26,共2页
一、汉语的时态助词应是四个,而不是一舰语法著作中所说的三个。一般语法著作在谈到时态助词时,都只列三个,其实汉语的时态助词共有四个:“着”、“了”、“过”、“来着”。它们的分工是:“着”表示动作、变化正在进行,“了”表示动作...
一、汉语的时态助词应是四个,而不是一舰语法著作中所说的三个。一般语法著作在谈到时态助词时,都只列三个,其实汉语的时态助词共有四个:“着”、“了”、“过”、“来着”。它们的分工是:“着”表示动作、变化正在进行,“了”表示动作、变化已经完成,“过”表示动作、变化已成为过去,“来着”皮示动作、变化完成不久。前三个是人们所熟悉的,故不再举例。最后的“来着”有其特殊性、需要多说几句。一是“来着”的位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态助词
语法著作
现代汉语
时间副词
兼类词
形态标志
印欧语系
语素
双音节形式
简约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侗水语语音几何学:升降曲线、边缘和二态现象
4
作者
杨权
王德温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0-62,共13页
侗水语语音几何学:升降曲线、边缘和二态现象艾杰瑞(美)杨权1.序言萨丕尔(Sapir1921:149-72)认为,每一种语言演变都有一套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具有独特方式的自然素质,他称之为语言流变(linguisticd...
侗水语语音几何学:升降曲线、边缘和二态现象艾杰瑞(美)杨权1.序言萨丕尔(Sapir1921:149-72)认为,每一种语言演变都有一套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具有独特方式的自然素质,他称之为语言流变(linguisticdrift)。例如日耳曼语言具有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降曲线
双音节形式
几何学
侗语
二态现象
声母
单
音节
贵州三都
一个
音节
声调语言
原文传递
题名
从火伴、伙友到伙伴——兼论汉语双音词构成的优化原则
被引量:
3
1
作者
万献初
机构
湖北咸宁师专中文系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2-15,11,共5页
文摘
从火伴、伙友到伙伴———兼论汉语双音词构成的优化原则□万献初“伙伴”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定义为“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现行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就有了用例:(1)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第三册...
关键词
汉语
双
音词
优化原则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优化选择
义素
双音节形式
《现代汉语词典》
义域
分化字
现代汉语词汇
分类号
H116.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恶、安、焉”的演变和“那(哪)”的产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琼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60-64,共5页
文摘
本文通过考察分析上古到魏晋南北朝初期“恶、安、焉”的演变过程认为,某些疑问代词的兴亡实际是其语义功能系统内部力量抗衡的结果,而这一变化又会受整个语言系统的影响,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恶、安、焉”经历了由繁荣到消亡的过程与此同时新兴疑问代词“那”则以“奈何”合音形式出现在反诘疑问代词系统,经过短暂的共用阶段,最终“那”(哪)成为近代乃至现代最主要的反诘疑问代词。
关键词
疑问代词
语义功能
抗衡
双音节形式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汉语“时态助词”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
3
作者
何芳梅
出处
《阅读与写作》
1999年第10期25-26,共2页
文摘
一、汉语的时态助词应是四个,而不是一舰语法著作中所说的三个。一般语法著作在谈到时态助词时,都只列三个,其实汉语的时态助词共有四个:“着”、“了”、“过”、“来着”。它们的分工是:“着”表示动作、变化正在进行,“了”表示动作、变化已经完成,“过”表示动作、变化已成为过去,“来着”皮示动作、变化完成不久。前三个是人们所熟悉的,故不再举例。最后的“来着”有其特殊性、需要多说几句。一是“来着”的位置问题。
关键词
时态助词
语法著作
现代汉语
时间副词
兼类词
形态标志
印欧语系
语素
双音节形式
简约性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侗水语语音几何学:升降曲线、边缘和二态现象
4
作者
杨权
王德温
出处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0-62,共13页
文摘
侗水语语音几何学:升降曲线、边缘和二态现象艾杰瑞(美)杨权1.序言萨丕尔(Sapir1921:149-72)认为,每一种语言演变都有一套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具有独特方式的自然素质,他称之为语言流变(linguisticdrift)。例如日耳曼语言具有历史...
关键词
升降曲线
双音节形式
几何学
侗语
二态现象
声母
单
音节
贵州三都
一个
音节
声调语言
分类号
H27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火伴、伙友到伙伴——兼论汉语双音词构成的优化原则
万献初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恶、安、焉”的演变和“那(哪)”的产生
吴琼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汉语“时态助词”的几个问题
何芳梅
《阅读与写作》
199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侗水语语音几何学:升降曲线、边缘和二态现象
杨权
王德温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