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电图双频谱指数监测对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苏醒的影响
1
作者 杨琴 彭云红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分析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比组术中给予常规法监测... 目的分析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在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0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比组术中给予常规法监测,观察组术中给予BIS监测仪监测,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药物用量、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苏醒时间、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Ramsay评分、血清S100β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T_(2))、手术结束时(T_(3))、麻醉药物停用1 min后(T_(4)),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比组,HR均慢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amsay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Ramsay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S100β水平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血清S100β水平均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低于对比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老年患者术中通过BIS监测,可维持血压、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缩短定向力、意识恢复时间,减轻术后认知功能受损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麻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频谱指数 老年人 甲状腺手术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脑电图双频谱指数监测仪在精准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冰 王守田 宋彬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仪在精准麻醉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两组麻醉方式相同情况下,观察组采用脑... 目的:研究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仪在精准麻醉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对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00例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两组麻醉方式相同情况下,观察组采用脑电图BIS监护提供的结果对患者的麻醉深度进行调整;对照组采用常规监测体重、血压和心率对患者麻醉深度进行调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中麻醉药的用量及患者的苏醒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所需麻醉药丙泊酚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麻醉恢复室(PACU)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t=4.83,t=5.92;P<0.05);两组患者行甲状腺手术20 min、30min和60min时血压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t=3.90,t=2.76;P<0.05)。结论:BIS监护仪可以指导术中对麻醉深度的调节,且能减少患者全身麻醉药的用量,缩短患者在PACU的苏醒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频谱指数监测仪 精准麻醉 苏醒时间
下载PDF
脑外科病人丙泊酚的群体药效动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玉红 徐建红 +1 位作者 芮建中 徐建国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 考察脑外科病人丙泊酚的群体药效动力学特征,以及年龄、体重或性别等固定效应对丙泊酚药效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7例ASAⅠ~Ⅱ级择期脑外科手术病人。经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1(5min),再以10mg·kg^-1·h^-1速率... 目的 考察脑外科病人丙泊酚的群体药效动力学特征,以及年龄、体重或性别等固定效应对丙泊酚药效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7例ASAⅠ~Ⅱ级择期脑外科手术病人。经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1(5min),再以10mg·kg^-1·h^-1速率微量泵维持5min,之后停用丙泊酚。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不同时间根据BIS index值的变化抽取血液和脑脊液,每个病人抽取6个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血浆中和脑脊液中的丙泊酚浓度;选择双频谱脑电图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 index)作为药效指标。首先用Excel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再用NONMEM法对效应BIS index值与血浆和与脑脊液丙泊酚浓度分别进行模型拟合.并考察年龄、体重或性别等固定效应对丙泊酚药效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NONMEM程序分析的结果:线性加法模型的药效参数a,b分别为1.11和95.4;线性指数模型的药效参数a,b分别为1.05和92.7;Sitgnoid Emax模型的药效参数Emax,EG50和N分别为119,53.6和1.51。用上述3种模型参数预算脑脊液的丙泊酚浓度与实测浓度的相关性很好,r^2值分别为0.9112.0.9146,0.926。结论 可用线性加法模型、线性指数模型和Sitgnoid Emax模型描述丙泊酚的药效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群体药效动力学 双频谱脑电图指数
下载PDF
地氟醚吸入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新忠 罗芳 王保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2-64,共3页
为观察不同维持体积分数地氟醚吸入麻醉与脑电图双频谱指数 (BIS)和 95%边缘频率 (SEF)、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探讨适合神经外科手术的吸入麻醉深度。将 36例ASAⅠ~Ⅱ级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 ,随机分成 0 .7MAC(... 为观察不同维持体积分数地氟醚吸入麻醉与脑电图双频谱指数 (BIS)和 95%边缘频率 (SEF)、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 ,探讨适合神经外科手术的吸入麻醉深度。将 36例ASAⅠ~Ⅱ级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 ,随机分成 0 .7MAC(最低肺泡有效浓度 ) ( 4.2 % )、1 .0MAC ( 6.0 % )、1 .3MAC ( 7.8% ) 3组 (每组 1 2例 ) ,监测基础值、诱导后、吸入前、达MAC标点、维持 30、60、90、1 2 0、1 50、1 80min、停止吸入时、拔管、呼唤睁眼、指令恢复、定向力恢复时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BIS、SEF的变化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地氟醚吸入的体积分数与BIS、SEF呈剂量相关。 1 .0MAC组麻醉平稳 ,辅助用药少 ,麻醉恢复快 ,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脑电图频谱指数 边缘频率 吸入麻醉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BIS监护仪在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深度调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鑫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4期442-444,共3页
目的 研究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监护仪在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深度调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月-2020年10月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手段监测调节麻醉深度,观... 目的 研究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监护仪在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深度调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1月-2020年10月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以常规手段监测调节麻醉深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BIS监护仪监测、调节麻醉深度。对比两组麻醉指标(瑞芬太尼、丙泊酚、阿曲库铵总量、完全苏醒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苏醒以及气管拔管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丙泊酚总量较对照组少,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 BIS监护仪在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深度调节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监测患者术中麻醉深度,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改善患者的麻醉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手术 脑电图频谱指数监护仪 麻醉深度
下载PDF
数量化脑电参数对异丙酚、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麻醉病人镇静深度监测的准确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德林 庄小凤 +2 位作者 裘卫东 蒋豪 薛张纲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评价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95%边缘频率(95%SEF)对异丙酚、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麻醉病人镇静深度监测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病人4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0-59岁,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氯胺酮组(K... 目的评价脑电图双频谱指数(BIS)、95%边缘频率(95%SEF)对异丙酚、咪唑安定或氯胺酮麻醉病人镇静深度监测的准确性。方法择期行胸、腹部手术病人45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0-59岁,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组(P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氯胺酮组(K组),每组15例。P、M、K组分别以8、0.5、4m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药物,每3min行进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一次,直到OAA/S评分达1分停止给药。记录每次评分即刻的BIS及95%SEF。分析BIS、95%SEF与OAA/S评分的相关性,计算病人意识消失时BIS50、95%SEF50、相应95%可信区间及BIS、95%SEF预测镇静深度的概率(Pk)。结果P、M组BIS、95%SEF与OAA/S评分间具有相关性,K组BIS和95%SEF与OAA/S评分间无相关性。P、M组BIS50分别为65.9、70.7,但是无法计算K组相应的BIS50和95%SEF50。P、M组BIS和95%SEF的Pk均高于0.5(P<0.01),K组BIS和95%SEF的Px与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BIS及95%SE'的Pk均高于M组(P<0.05);P、M组BIS的Pk均高于95%SEF的Pk(P<0.05)。结论BIS和95%SEF可以准确地监测异丙酚的镇静深度,对咪唑安定镇静深度监测的准确性稍差,而对氯胺酮镇静深度无法监测,BIS对麻醉药镇静深度监测的准确性较95%SEF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监测 咪唑安定 麻醉病人 异丙酚 准确性 氯胺酮 脑电参数 数量化 脑电图频谱指数 BIS50 OAA/S评分 腹部手术病人 静脉输注药物 镇静深度 SEF 相关性 边缘频率 意识消失 可信区间 ASA 统计学 麻醉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