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黄连注射剂中1,5-二咖啡酰奎宁酸致敏家兔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1
作者 邓颖颖 闫瑞 +3 位作者 徐丽婷 李坤 折宝霞 史珍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9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检测双黄连注射剂中1,5-二咖啡酰奎宁酸致敏家兔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方法双黄连注射剂中疑似小分子半抗原物质1,5-二咖啡酰奎宁酸与正常家兔血清体外孵育制备完全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性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目的检测双黄连注射剂中1,5-二咖啡酰奎宁酸致敏家兔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效价。方法双黄连注射剂中疑似小分子半抗原物质1,5-二咖啡酰奎宁酸与正常家兔血清体外孵育制备完全抗原,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性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血清的抗体效价。间接竞争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并绘制抑制曲线。采用兔免疫球蛋白E(IgE)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家兔抗血清中IgE抗体的含量。结果1,5-二咖啡酰奎宁酸浓度分别为0.25 mg/ml、0.50 mg/ml、1.00 mg/ml、2.00 mg/ml、4.00 mg/ml时效价[吸光度(A值)]对应的分别为0.364±0.020、0.334±0.010、0.322±0.020、0.332±0.010、0.298±0.020,均高于阴性对照组A值(0.095±0.010)。得到回归方程I=0.1952 lgC+0.2734,R2=0.9958,半数抑制浓度(IC50)=33.494 mg/ml。家兔体内产生了外源性IgE型抗体。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双黄连注射剂中疑似半抗原物质1,5-二咖啡酰奎宁酸具有致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二咖啡酰奎宁酸 双黄连注射剂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与抗生素比较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5
2
作者 徐媛媛 熊俊 +2 位作者 张俊华 胡晶 张鑫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90-1793,共4页
目的评价双黄连注射剂(粉针剂和注射液)与抗生素比较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9~2009)、CNKI(1979~2009)、VIP(1989~2009)、PubMed,全面搜集有关双黄连粉针剂/注射液与抗生素对照治疗小儿肺炎的随机对照... 目的评价双黄连注射剂(粉针剂和注射液)与抗生素比较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1979~2009)、CNKI(1979~2009)、VIP(1989~2009)、PubMed,全面搜集有关双黄连粉针剂/注射液与抗生素对照治疗小儿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按照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参照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5.0.20标准,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0.20。结果有9篇文献纳入评价。5个研究采用退热天数为指标,合并WMD=-1.13,95%CI[-2.05,-0.21]。5个研究分析了啰音消失天数,WMD=-2.58,95%CI[-3.76,-1.41]。5个研究的报告了住院天数,WMD=-2.27,95%CI[-2.67,-1.87]。4个研究的报告了止咳天数,WMD=-4.56,95%CI[-4.67,-4.44]。两个研究的X线诊断炎症消失天数的WMD=-1.23,95%CI[-1.41,-1.05]。共有7篇文献提到了不良反应,但均未交代具体情况,如发生人数、具体症状及处理措施。结论治愈率与抗生素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退热、止咳、住院天数等疗效优于抗生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双黄连与抗生素对照在治疗小儿肺炎有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影响了证据的强度;儿童用药是否受益大于风险,尚不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小儿肺炎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0
3
作者 任经天 吴晔 +5 位作者 颜敏 郭晓昕 程鲁榕 刘佳 张承绪 曹立亚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88-191,198,共5页
目的 :了解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类型及其发生率 ,探索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在药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法 ,对北京等 6省市 16家医院 4 382份使用双黄连注射剂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 ,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 :了解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类型及其发生率 ,探索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在药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法 ,对北京等 6省市 16家医院 4 382份使用双黄连注射剂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调查 ,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双黄连注射剂主要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 (发生率 2 .2 4 % ) ,其中以皮疹(1.6 9% )最为常见 ;胃肠道反应 (1.5 1% )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常见 ;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发热 (0 .6 4 % )、心脑血管反应 (0 .4 3% )、胸闷心悸 (0 .32 % )。结论 :病历回顾性研究方法适用于药品的安全性研究。双黄连注射剂的常见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有必要修改其药品说明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药品不良反应 回顾性研究 上市后再评价 药物流行病学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评价 被引量:29
4
作者 成岚 王莉 +4 位作者 袁强 崔小花 商洪才 张伯礼 李幼平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40-147,共8页
目的了解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在不同年龄、系统和严重程度的分布、构成及影响因素,为双黄连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和上市后再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1~2009.9)、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 目的了解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在不同年龄、系统和严重程度的分布、构成及影响因素,为双黄连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和上市后再评价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1~2009.9)、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1~2009.9)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1~2009.9),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按不同类别(年龄、过敏史、涉及系统、联合用药等)计算出双黄连注射剂ADR总数、构成比,根据临床研究中可获得的用药人数与ADR病例数估算ADR发生率。结果①共纳入452篇文献,合计2799例ADR病例,近20年发表文献以病例报告为主(84.51%),根据69篇文献报告的31165例用药人数和1013例ADR数,计算出ADR总发生率为3.25%。②ADR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13?1,18岁以下未成年人占32.71%。③ADR病例药物过敏史以青霉素最多(占13.38%),其次为磺胺、头孢菌素、喹诺酮类等。④ADR病例原患疾病中呼吸系统占91.75%,其次为消化系统(5.17%)、泌尿系统(1.11%)等。⑤药物联用以青霉素最多,发生ADR的风险是单用的3.14倍[95%CI(2.58,3.81)]。⑥ADR涉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肤、消化系统、全身反应、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局部反应、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及其它。⑦按WHO药物ADR严重程度分级,Ⅰ、Ⅱ、Ⅲ、Ⅳ级分别占6.36%、5.48%、45.62%、2.12%;52.42%的ADR病例未描述具体临床表现与转归。⑧12例死亡病例除1例因疼痛诱发心肌梗死致死外,其余均因过敏性休克致死,2例曾合并用药,ADR出现最快者1分钟内。⑨双黄连粉针剂ADR发生率(2.25%)低于注射液(4.14%),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黄连注射剂ADR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和消化道反应为主,联合用药会增加ADR风险,粉针剂比注射液安全性高。建议加强对双黄连注射剂从生产到临床应用过程的监管与监测,严格规范ADR报告,分级风险评估与管理A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药物不良反应 文献评价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与输液配制后微粒变化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俊华 商洪才 +2 位作者 胡晶 徐宏娟 郑文科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剂与输液配制后微粒变化的情况,为合理选择溶媒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收集双黄连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相关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检出338个条目,筛选后纳入24个研究。文献质量...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剂与输液配制后微粒变化的情况,为合理选择溶媒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收集双黄连注射剂与输液配伍的相关研究,评价纳入研究的报告质量,并提取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检出338个条目,筛选后纳入24个研究。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结果差异较大。总体上双黄连注射剂与输液配制后微粒增多,且不同厂家、同一厂家的不同批次及不同输液间存在差异较大。溶媒pH值对微粒影响较大,与浓度和放置时间也有一定关系。双黄连注射剂与生理盐水配制后微粒少于与5%GS、10%GS及其他溶媒配制。结论双黄连注射剂与生理盐水配制后微粒最少,一般情况下可为首选溶媒。临床合理用药相关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同时要注意研究方案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微粒 溶媒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过敏症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国良 张卓辉 +1 位作者 张增珠 张启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索双黄连注射剂中引起Ⅰ型过敏反应的致敏性物质,建立双黄连注射剂过敏症动物模型。方法:将双黄连注射剂与正常兔血清体外孵育制备抗原,免疫新西兰纯种兔,制备抗双黄连注射剂中过敏性物质的抗血清,并采用ELISA法检测其效价及抗... 目的:探索双黄连注射剂中引起Ⅰ型过敏反应的致敏性物质,建立双黄连注射剂过敏症动物模型。方法:将双黄连注射剂与正常兔血清体外孵育制备抗原,免疫新西兰纯种兔,制备抗双黄连注射剂中过敏性物质的抗血清,并采用ELISA法检测其效价及抗体特异性。结果:双抗夹心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稀释至1:128倍仍为阳性,间接竞争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并绘制抑制曲线,得到回归方程I=13.362lgC+50.503,相关系数r=0.966,半数抑制浓度IC50=0.92mg/mL。结论:此法初步建立了双黄连注射剂过敏症动物模型,对双黄连注射剂中致敏物质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过敏症动物模型 抗血 ELISA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6
7
作者 程光文 曾婧 +2 位作者 毛宗福 韩定芬 李汝霖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2-363,365,共3页
目的了解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特点,为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安全性评价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剂患者的完整住院病历资料,对... 目的了解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以及不良反应的类型和特点,为双黄连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安全性评价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静脉滴注双黄连注射剂患者的完整住院病历资料,对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不良反应与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和合并用药均有关(P<0.05)。结论双黄连注射剂也可以引起不良反应,临床上应注意合理用药,采取对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数据收集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六省市2001~2002年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调查 被引量:39
8
作者 吴晔 任经天 +3 位作者 颜敏 郭晓昕 张承绪 曹立亚 《中国药物警戒》 2004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了解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6省市16家医院的4382份使用过双黄连注射剂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了调查,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使用双黄连注射剂时存在症药不符现象和超出药品说明书... 目的了解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6省市16家医院的4382份使用过双黄连注射剂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了调查,用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使用双黄连注射剂时存在症药不符现象和超出药品说明书使用范围的现象。结论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使用双黄连注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合理用药 回顾性研究 病历研究
下载PDF
超滤工艺对双黄连注射剂致敏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陈伟 李存玉 +3 位作者 彭国平 郑云枫 李贺敏 李红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研究超滤工艺对双黄连注射剂致敏性的影响。方法豚鼠60只,分为6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卵蛋白组、双黄连超滤液组、双黄连注射液组、双黄连超滤液加氢氧化铝组、双黄连超滤液加三氯化铝组,各10只。以各组5-羟色胺变化水平为依据分... 目的研究超滤工艺对双黄连注射剂致敏性的影响。方法豚鼠60只,分为6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卵蛋白组、双黄连超滤液组、双黄连注射液组、双黄连超滤液加氢氧化铝组、双黄连超滤液加三氯化铝组,各10只。以各组5-羟色胺变化水平为依据分析超滤工艺对双黄连注射剂致敏性的影响。结果 6组豚鼠血浆5-羟色胺升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羟色胺双黄连注射剂超滤前后溶液的致敏性没有明显变化。结论双黄连注射液引起豚鼠过敏的因素不只是制剂中残留的一些大分子成分引起的,可能与注射剂中一些小分子成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致敏 5-羟色胺 超滤
下载PDF
免疫指纹图谱法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中绿原酸的致敏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润南 包小燕 +5 位作者 曾姣丽 李萱 刘红宇 文雯 贺福元 刘平安 《中南药学》 CAS 2019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免疫指纹图谱法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中绿原酸的致敏性,并建立高效、快速筛查中药注射剂过敏原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人工合成绿原酸完全抗原并用紫外光谱对其鉴定,所得抗原免疫动物制备抗体血清并对其分离纯化,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绿原酸... 目的免疫指纹图谱法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中绿原酸的致敏性,并建立高效、快速筛查中药注射剂过敏原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人工合成绿原酸完全抗原并用紫外光谱对其鉴定,所得抗原免疫动物制备抗体血清并对其分离纯化,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绿原酸是否呈阳性,再用免疫指纹图谱法研究双黄连注射剂中绿原酸的免疫原性。结果紫外光谱的结果显示绿原酸抗原合成成功;酶联免疫法的结果显示绿原酸组颜色明显较阴性组深而呈阳性反应;运用免疫指纹图谱法检测绿原酸在双黄连注射剂中的致敏性,发现用IgE、IgG吸附前后绿原酸指纹图谱特征峰发生显著性变化,其吸附率分别为44.55%、38.42%。结论用酶联免疫法初步锁定绿原酸为致敏原,而免疫指纹图谱法则进一步确定了绿原酸为双黄连注射剂中的致敏性成分,同时建立了高效、快速检测中药注射剂中致敏性成分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双黄连注射剂 致敏性 酶联免疫 免疫指纹图谱
下载PDF
基于MCDA模型构建中药注射剂效益风险评价体系——以双黄连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卢颖 王斯玥 +3 位作者 刘畅 王文文 张昱 朱文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499-501,510,共4页
目的:探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为综合评估药物价值提供操作路径。方法:以双黄连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例,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模型探讨构建中药注射剂效益风险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结果:... 目的:探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评价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为综合评估药物价值提供操作路径。方法:以双黄连注射剂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为例,应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CDA)模型探讨构建中药注射剂效益风险评价体系的理论框架。结果:结合中药注射剂的特点,通过确定决策环境、建立价值树、数据收集与处理、定义指标价值、权重赋值、敏感性分析及效益风险评价,综合考量中药注射剂的效益风险,构建系统的效益风险评价体系。结论:基于MCDA模型构建中药注射剂效益风险评价体系,可以比较多种中药注射剂治疗某一疾病的综合价值,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国家相关药物政策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准则决策分析 中药注射 效益 风险 双黄连注射剂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林飞 尹利辉 金少鸿 《中国药事》 CAS 2009年第5期499-50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方法通过查阅1994~2008年期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期刊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信息通报》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083例双黄连注... 目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方法通过查阅1994~2008年期间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期刊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信息通报》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083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病例报告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有306例,涉及158家企业的产品。性别、年龄段没有明显差异;以用药当天出现不良反应为主,严重不良反应的治愈或好转率>90%,总死亡率高达5.9%,大多数病例对疾病本身影响不大。结论应根据双黄连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不良反应 资料分析 防治措施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与决策树的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崔盈盈 刘施 +1 位作者 吴嘉瑞 张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9-26,共8页
目的:探索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系统检索1979~2015年文献,采集双黄连注射剂ADR详细个例报道,在此基础上应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数据库,进而以Clementine 12.0和Weka 3.7为数据挖掘平台,应用C5.0和C... 目的:探索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系统检索1979~2015年文献,采集双黄连注射剂ADR详细个例报道,在此基础上应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数据库,进而以Clementine 12.0和Weka 3.7为数据挖掘平台,应用C5.0和CART决策树算法和贝叶斯网络等方法开展数据挖掘研究。结果:共检索符合纳入条件的双黄连注射剂ADR详细病例569例。贝叶斯网络分析显示ADR临床表现与ADR发生时间等因素存在相关性。决策树C5.0算法显示输液开始后0~5 min与36~40 min两个时间段内,ADR案例中ADR临床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的案例占42.254%;输液开始后6~10 min时间段内,ADR临床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的案例占25.275%。CART算法显示输液开始后0~10 min与31~40 min两个时间段内25岁以上的患者中,发生过敏性休克的ADR案例占这两个时间段内发生的总ADR案例的39.655%,高于其他时间段。结论:双黄连注射剂ADR流行病学特点可能与ADR发生时间、患者年龄等因素相关,尚需更大样本量的数据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数据挖掘 不良反应 决策树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导致类过敏反应的特点 被引量:8
14
作者 仇士东 刘兆华 刘兆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824,共7页
目的研究双黄连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特点。方法采用大鼠、犬和小鼠3种动物模型。雌性BN大鼠单次iv注射双黄连注射剂187.5,375(相当于临床剂量)和750mg·kg-1;雌性比格犬单次iv注射双黄连注射剂56.4,112.8(相当于临床剂量)和225.6mg&#... 目的研究双黄连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的特点。方法采用大鼠、犬和小鼠3种动物模型。雌性BN大鼠单次iv注射双黄连注射剂187.5,375(相当于临床剂量)和750mg·kg-1;雌性比格犬单次iv注射双黄连注射剂56.4,112.8(相当于临床剂量)和225.6mg·kg-1,用生理信号记录仪全程记录血压变化,并在给药前和给药后采集动脉血制备血清,分别用ELISA测定组胺、IgE和补体SC5b-9,C4b和Bb水平。给雌性小鼠单次尾静脉注射伊文思蓝溶液,15min后单次sc注射双黄连注射剂270,540(相当于临床剂量)和1080mg·kg-1,根据小鼠背部皮肤蓝斑面积和皮肤组织中伊文思蓝浓度,比较血管渗透性强弱,反映类过敏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结果①大鼠实验,双黄连注射剂375和750mg·kg-1组血压明显降低(P<0.01),组胺升高(P<0.01),SC5b-9升高(P<0.05),且剂量越高变化值越明显;血清IgE,补体片段C4d和Bb水平未见明显变化。②比格犬实验,双黄连注射剂56.4,112.8和225.6mg·kg-1组血压明显降低(P<0.01),组胺升高(P<0.01),同时SC5b-9升高(P<0.01),C4d亦明显升高(P<0.01),且剂量越高变化越明显;IgE和Bb水平未见明显变化。③小鼠实验,双黄连注射剂270,540和1080mg·kg-1组小鼠皮肤出现明显的蓝斑浸润,皮肤组织浸提液中伊文思蓝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类过敏反应的特点是既可激活皮肤中的肥大细胞,又可激活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且具有补体介导的类过敏反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类过敏反应 补体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27
15
作者 吴嘉瑞 张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流行病学特点与诱发因素。方法:通过检索1978~2005年医药学期刊,收集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病案72例,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案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资料中,18~44岁的青年患者...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流行病学特点与诱发因素。方法:通过检索1978~2005年医药学期刊,收集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病案72例,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病案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资料中,18~44岁的青年患者比例最高(46.48%);男性37例(52.11%),女性34例(47.89%);患者原发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比例最高(68.75%);过敏性休克多发生在给药30 m in内(89.36%);7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9.72%。结论:双黄连注射剂可引起较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其发生机制涉及患者体质等多方面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双黄连注射剂中黄芩甙的含量 被引量:27
16
作者 石淑琴 郭君 阚志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10-11,共2页
用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双黄连注射剂中黄芩甙的含量。该法测定时样品不需分离就可有效地消除干扰组分的影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结果满意。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黄芩甙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1
17
作者 庾慧 温泽淮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80-383,共4页
收集近十几年来有关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研究文献 85篇 ,参考系统性评价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文献总共报告 1 0 331例使用双黄连注射剂的病例 ,及其出现不良反应 2 1 5例 2 2 5例次 ,该药不良反应的平均发生率为 2 .2 2 % ,其中以变态反... 收集近十几年来有关双黄连注射剂的临床研究文献 85篇 ,参考系统性评价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文献总共报告 1 0 331例使用双黄连注射剂的病例 ,及其出现不良反应 2 1 5例 2 2 5例次 ,该药不良反应的平均发生率为 2 .2 2 % ,其中以变态反应的发生率最高 ( 1 .39% ) ,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 ( 0 .51 % )和局部静脉炎( 0 .1 8% ) ,其所致各类不良反应中也以变态反应占多数 (占 64% ) ,消化系统反应 (占 2 3.56% )及局部静脉炎(占 4 % )次之。进一步的分析提示 ,静脉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非静脉用药高 5.63倍 (RR为 6.63,95%置信区间为 2 .1 3~ 2 0 .68)。据分析 ,非静脉用药或改善该药品质量可能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针对上述有效可利用的文献报告情况 ,我们建议临床研究者应尽量详细报告所研究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副作用 药物评价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关联规则的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盈盈 吴嘉瑞 +2 位作者 谭迪 张丹 张冰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5-91,130,共8页
目的:探索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系统检索1979~2015年文献,采集双黄连注射剂ADR详细个例报告,在此基础上应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数据库,进而以Clementine 12.0为数据挖掘平台,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 目的:探索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系统检索1979~2015年文献,采集双黄连注射剂ADR详细个例报告,在此基础上应用Microsoft ACCESS构建数据库,进而以Clementine 12.0为数据挖掘平台,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开展数据挖掘研究。结果:共检索符合纳入条件的双黄连注射剂ADR详细个案569例。其临床诊断大致有7类,皮肤损害案例占32.162%,过敏性休克案例占20.562%,呼吸系统损害案例占16.696%,消化系统损害案例占12.830%,神经系统损害案例占9.490%,循环系统损害案例占6.503%,泌尿系统损害案例占1.757%。其中有172例案例存在联合用药情况;155例ADR发生在给药开始后10 min之内。过敏性休克和循环系统损害的案例在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中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剂量规范与否、配液种类、ADR发生时间段在不同的ADR诊断中的分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信度最高的关联规则是"肺炎患者占总研究案例的6.68%,其中52.63%的患者发生皮肤损害"。结论:双黄连注射剂ADR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可能与患者性别、用药剂量、配液种类、ADR发生时间段等因素相关,尚需更大样本量的数据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数据挖掘 药品不良反应 关联规则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二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福云 冀润利 王淑华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致过敏性休克 诊断 神志 5%葡萄糖注射 查体 双黄连 批号 哈药集团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儿童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颖 毛宗福 任经天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使用双黄连注射剂住院患儿列为调查对象,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39例患儿纳入病例组,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对照组为相匹配的78例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使用双黄连注射剂住院患儿列为调查对象,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39例患儿纳入病例组,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对照组为相匹配的78例患儿。选取既往史、过敏史、合并抗菌药、合并用药总数、出现时间、用药总天数、溶媒、滴速、剂量、生产批次等9项侯选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将用药总天数筛选为不良反应出现的"保护因素",OR值为0.097,P<0.05。合并用药总数筛选为不良反应出现的危险因素,OR值为2.449,P<0.05;多因素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用药总天数是双黄连不良反应出现的"保护因素",OR值为0.089(95%CI:0.018~0.431)。合并用药总数是双黄连不良反应出现的危险因素,OR值为2.678(95%CI:1.199~5.979)。结论:合并用药总数是儿童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儿童 药物不良反应 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