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听力理解中的非事实性预设和反事实性预设
1
作者 张维宁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2期133-134,共2页
语用预设是是一种特殊的语用推论,是语用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预设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大量存在,它能够使听话者根据语境,理解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英语听力理解中存在着相当部分的语用预设,学习者如果能够对预设知识有所了解... 语用预设是是一种特殊的语用推论,是语用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预设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大量存在,它能够使听话者根据语境,理解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英语听力理解中存在着相当部分的语用预设,学习者如果能够对预设知识有所了解,将有助于他们对听力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分析。本文以非事实性预设和反事实性预设为切入点,试对听力理解中的预设做一定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预设 听力理解 事实性 反事实性
下载PDF
孟子历史观的关键词及其理论问题
2
作者 黄俊杰 《文化与传播》 2024年第3期20-31,共12页
孟子历史观可以从形式、本质与表现三方面析论,以“崇古论”为其形式,以“反事实性思考方式”为其本质,并表现为循环史观与“道德的历史解释”。孟子尊崇古代圣贤的典范,是为了贵古而鉴今,并是古而非今,所以崇古的历史叙事是其手段,改... 孟子历史观可以从形式、本质与表现三方面析论,以“崇古论”为其形式,以“反事实性思考方式”为其本质,并表现为循环史观与“道德的历史解释”。孟子尊崇古代圣贤的典范,是为了贵古而鉴今,并是古而非今,所以崇古的历史叙事是其手段,改变当代世界才是其目的。孟子崇古论之本质是一种“反事实性思考方式”,高举尧舜典型与“三代”范式,将其作为当前事实之反命题。透过“反事实”与“事实”的强烈对比,发挥批判并对治当代的“事实”之功能。而且,孟子历史观表现出鲜明的循环史观与“道德的历史解释”,因此相信“殷鉴”不远,人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而安身立命,因此孟子是一个立足历史经验的审慎的乐观主义者。孟子的“道德的历史解释”,潜藏着历史中“人”的自由与责任等问题,深具21世纪的新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崇古论 反事实性的思考方式 循环史观 道德的历史解释
下载PDF
后悔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巍 丁峻 +1 位作者 赵晶 曹亮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415-417,434,共4页
近年来,有关后悔的研究比较活跃,后悔已经成为日常决策、认知方式、情绪体验研究中经常涉及的概念,临床与神经心理研究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本文简要描述和回顾了后悔的基本概念,后悔的经典理论以及后悔研究在当代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近年来,有关后悔的研究比较活跃,后悔已经成为日常决策、认知方式、情绪体验研究中经常涉及的概念,临床与神经心理研究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本文简要描述和回顾了后悔的基本概念,后悔的经典理论以及后悔研究在当代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中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悔 眶额皮层 反事实性思维 经典后悔理论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下载PDF
论诡辩的特征
4
作者 陈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8-14,共7页
我们很难找到诡辩的特定公式,但可以找到诡辩的某些基本特征,一般讲,诡辩有三个特征:一是强目的性的特征;二是似逻辑性的特征;三是反事实性的特征。其中,强目的性是诡辩的根本特征,它表现出强烈的辩胜欲,并且与论辩者个人的实... 我们很难找到诡辩的特定公式,但可以找到诡辩的某些基本特征,一般讲,诡辩有三个特征:一是强目的性的特征;二是似逻辑性的特征;三是反事实性的特征。其中,强目的性是诡辩的根本特征,它表现出强烈的辩胜欲,并且与论辩者个人的实际利益密切相关。似逻辑性和反事实性是强目的性实现的手段和方法,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对诡辩特征的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诡辩和批驳诡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目的性 似逻辑性 反事实性
下载PDF
“有的VP”的构式语义
5
作者 薛高领 吴早生 《外语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0,共7页
文章以口语性构式“有的VP”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件的描写分析,将“有的VP”判定为构式,认定该构式含有主观大量义。然后从说话人的认识与说话人的情感两个方面说明“有的VP”的构式主观性,再从一般将来时、命题的推论性、条件性、反... 文章以口语性构式“有的VP”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构件的描写分析,将“有的VP”判定为构式,认定该构式含有主观大量义。然后从说话人的认识与说话人的情感两个方面说明“有的VP”的构式主观性,再从一般将来时、命题的推论性、条件性、反事实性4个方面描绘出“有的VP”结构的非现实性语义特征,进而分析“有的VP”结构构式义浮现的动因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的” 主观性 非现实性 语境 构式 条件性 反事实性
原文传递
儒家與佛教的時間觀及其現代啓示 被引量:1
6
作者 黄俊傑 《中国文化》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本文分析儒家與佛教的時間觀之同異及其現代啓示,指出儒家時間觀以“循環時間觀”爲最重要表現,儒家從“時間性”之中萃取“超時間性”的道德命題,發揮“反事實性”論述的作用。佛教則主張“時間”之無獨立實有性及其虚妄性。儒家的時... 本文分析儒家與佛教的時間觀之同異及其現代啓示,指出儒家時間觀以“循環時間觀”爲最重要表現,儒家從“時間性”之中萃取“超時間性”的道德命題,發揮“反事實性”論述的作用。佛教則主張“時間”之無獨立實有性及其虚妄性。儒家的時間有其具體性,是一種“生活所體驗的時間”,具有樂觀健動精神;佛教的時間觀是“概念化的時間”,人不應受此虚妄的時間所系縛,皆能對受到疏離與欲求所苦的現代人有所啓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環時間觀 事實性”論述 時間之虚妄性 時間之無獨立實有性
原文传递
「~ところだった」与「~そうになった」的对比考察
7
作者 苗志娟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2019年第1期34-44,共11页
反事实表达「~ところだった」是日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汉语母语者较难掌握的学习项目之一。有教材用「~そうになった」去解释「~ところだった」,但是二者在用法上并不完全相同。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基于先行研究,从句法特点和语义特... 反事实表达「~ところだった」是日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汉语母语者较难掌握的学习项目之一。有教材用「~そうになった」去解释「~ところだった」,但是二者在用法上并不完全相同。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基于先行研究,从句法特点和语义特征两个方面,对「~ところだった」与「~そうになっ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 句法特点 语义特征 反事实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