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委员会”立法之争——冷战前期美国反共意识形态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杨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5-135,共11页
同"麦卡锡主义"一样,"自由委员会"提案是冷战前期美国社会极端反共思潮的副产品。"自由委员会"提案的出现表明了美国社会在冷战尖锐对峙时期对"思想控制"普遍宽容。从已解密的相关档案资料看,... 同"麦卡锡主义"一样,"自由委员会"提案是冷战前期美国社会极端反共思潮的副产品。"自由委员会"提案的出现表明了美国社会在冷战尖锐对峙时期对"思想控制"普遍宽容。从已解密的相关档案资料看,此次府院分歧的真正原因是冷战策略和职权范围之争,双方在不计一切代价反共这一基点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外交与军事 冷战 反共意识形态 自由委员会 自由学院 奥兰多委员会
原文传递
冷战初期意识形态话语权下的美国犹太人委员会研究
2
作者 贾秀涛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1-111,154,共12页
美国犹太人委员会是美国犹太人社区中古老而富有影响力的全国性防御型组织。在苏联反犹主义和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美国犹太人委员会不但关注苏联犹太人命运,而且致力于切断美国犹太人与共产主义之间的联系,为教育美国犹太人不懈努力。为... 美国犹太人委员会是美国犹太人社区中古老而富有影响力的全国性防御型组织。在苏联反犹主义和东西方冷战的背景下,美国犹太人委员会不但关注苏联犹太人命运,而且致力于切断美国犹太人与共产主义之间的联系,为教育美国犹太人不懈努力。为此,在冷战爆发之初,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反共产主义活动。在犹太社区内部,排斥左翼或亲共产主义组织;在犹太社区外部,联系各类反共产主义非政府组织,并借助广播、出版物等手段,宣传反共产主义思想。在冷战意识形态话语权争斗下,美国犹太人委员会的反共活动呈现出浓厚的“自由主义”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国犹太人委员会 共产主义 反共意识形态
下载PDF
美国主要报纸中的中国女性受害者形象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庞琴 《南方论刊》 2007年第11期47-49,共3页
中国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一直是中美两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美国新闻媒体中的中国各不同社会群体的形象(包括中国女性形象)却是研究中的盲点;本文专题研究近十年来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 中国在美国媒体中的形象一直是中美两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但是,美国新闻媒体中的中国各不同社会群体的形象(包括中国女性形象)却是研究中的盲点;本文专题研究近十年来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和《达拉斯晨报》中的中国女性受害者形象。首先分类描述受害者形象,然后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并得出结论:反共意识形态和民族中心主义是报纸塑造女性受害者形象的意识形态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主要报纸 中国女性受害者形象 反共意识形态
下载PDF
“转换时代”的韩国与李泳禧的乌托邦 被引量:1
4
作者 董晨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3-142,共10页
李泳禧是韩国当代中国研究的奠基人,也是韩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人物之一。李泳禧的中国论述作为中国当代史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它在韩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这造成了研究、评价李泳禧时的难题。本文拟在韩国当代... 李泳禧是韩国当代中国研究的奠基人,也是韩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人物之一。李泳禧的中国论述作为中国当代史研究成果的价值,与它在韩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力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这造成了研究、评价李泳禧时的难题。本文拟在韩国当代史的脉络中考察李泳禧的现实关怀和问题意识对于他的中国观的"塑造"作用。目的在于展现李泳禧笔下的"中国"本质上扎根于朝鲜半岛的历史土壤,直面韩国的现实,指向朝鲜半岛的未来。它为韩国知识青年们提供了一种关于美好社会的基本想象,展示了一种值得追寻的方向,因此才发挥了巨大的感召力。而李泳禧的乌托邦"中国"所勾连的真实问题是理解当代韩国社会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泳禧 中国论述 反共意识形态 当代韩国 朝鲜半岛分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