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方莉 陈磊 黄桂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目的:探究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1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 目的:探究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8月—2021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调查统计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知觉压力、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感受负担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知觉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合理休息、情绪控制、自我保健、遵医用药和健康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能显著降低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和知觉压力,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自我感受负担 知觉压力 自我效能
下载PDF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青少年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蔡珊 徐柳柳 +1 位作者 周琳 杨潇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及情绪调节策略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南京脑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有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干预组(n=83)。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及情绪调节策略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南京脑科医院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有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1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4)和干预组(n=83)。对照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外,实施积极反刍思维训练。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差异,计算Cohen’s D值估计差异效应量。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积极反刍思维、情感表达、自我负强化、表达抑制、认知重评策略分量表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情感表达、自我负强化、认知重评分量表Cohen’s D值达到中等效应(0.5≤D≤0.8);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各量表分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ohen’s D值均有提升,认知重评策略分量表达到较大效应(D>0.8),积极反刍思维、情感表达、利己社交、自我负强化、表达抑制分量表达到中等效应(0.5≤D≤0.8),消极反刍思维分量表减分值效应较小(0.2≤D≤0.5)。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有利于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策略,减少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且随着时间推移,效应逐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反刍思维 情绪调节策略
下载PDF
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反刍思维相关性
3
作者 林子江 章新月 +4 位作者 黄圣云 张嘉瑛 虞瑞豪 陈莉 杨闯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35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45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 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35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45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潜伏期、刺激类别效应、交叉效应分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1、9.39、13.64,均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对正性图片的注视潜伏期存在显著差异(F=15.45,P<0.001);注意偏向首视点注视时差异分数上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主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注意偏向总注视时差异分数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92、-0.166,均P<0.05),负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89,P<0.05)。正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享受快乐、积极应对(r=0.309、0.268)呈正相关(均P<0.05),负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消极归因呈正相关(r=0.194,P<0.05)。结论 抑郁障碍青少年缺乏对积极情绪信息的初始注意,反刍思维和抑郁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定向加速、注意维持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情绪信息 注意偏向 反刍思维
下载PDF
双相障碍反刍思维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汤浩 姚志剑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07-410,共4页
反刍思维在双相障碍中是较为普遍的临床现象,与双相障碍的抑郁或躁狂症状、病程、发作次数、自杀等多个临床特征相关。反刍思维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相关的临床及神经机制研究对于理解双相障碍的病理基础以及设置临床干预靶点有指导意义... 反刍思维在双相障碍中是较为普遍的临床现象,与双相障碍的抑郁或躁狂症状、病程、发作次数、自杀等多个临床特征相关。反刍思维的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相关的临床及神经机制研究对于理解双相障碍的病理基础以及设置临床干预靶点有指导意义。本文就双相障碍反刍思维的临床特点、心理学机制、影像学基础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思维 双相障碍 临床心理学 神经影像
下载PDF
反刍思维与安全感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冲动性人格和自杀风险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5
作者 王燕 海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两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安全感问卷、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21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构建反刍思维和安全... 目的探讨冲动性人格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以及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两者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安全感问卷、Barratt冲动性量表和Beck自杀意念量表对211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构建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冲动性人格与自杀风险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评分(24.65±3.27)分,冲动性人格评分(107.65±14.16)分,反刍思维评分(57.28±7.14)分,安全感评分(40.26±6.22)分。反刍思维和安全感在冲动性人格与自杀风险之间的总间接效应为44.33%,其中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占20.10%,安全感的中介效应占17.53%,反刍思维、安全感的链式中介效应占6.70%。结论冲动性人格不仅直接影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还通过反刍思维和安全感间接影响自杀风险;可以通过减少反刍思维和增加安全感,减少冲动性人格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抑郁症 自杀风险 自杀意念 冲动性人格 反刍思维 安全感 中介效应
下载PDF
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同伴接纳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秦瑶 彭运石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框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链式中介作用模型,重点考察了同伴接纳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518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接纳、反刍思维... 为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框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链式中介作用模型,重点考察了同伴接纳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问卷法,对518名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接纳、反刍思维及社交焦虑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父母积极、消极教养方式、社交焦虑、反刍思维和同伴接纳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消极父母教养(拒绝、过度保护)对子女社交焦虑有正向预测作用;(3)积极父母教养、消极父母教养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均包括两条路径:反刍思维的单独中介作用,同伴接纳—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效应。本研究丰富了中学生社交焦虑领域的研究成果,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社交焦虑验证了相关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社交焦虑 同伴接纳 反刍思维 初中生
下载PDF
童年期创伤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自尊和反刍思维的链式中介效应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娇娇 徐碧波 +2 位作者 侯小花 尹锡杨 吴连宁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探讨童年期创伤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自尊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孤独感量表对6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童年期创伤、反刍思维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童年期创伤、反刍思维、孤独感显著负相关;(2)自尊... 为探讨童年期创伤与大学生孤独感的关系,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自尊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孤独感量表对6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童年期创伤、反刍思维与孤独感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童年期创伤、反刍思维、孤独感显著负相关;(2)自尊和反刍思维在童年期创伤与孤独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童年期创伤不仅是触发大学生孤独感的重要外部因素,而且童年期创伤还会通过影响自尊和经由反刍思维对大学生孤独感产生间接作用.因此,减少和避免童年期创伤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影响,增强其自尊水平,调整其负性认知方式是改善和预防大学生孤独感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期创伤 自尊 反刍思维 孤独感:大学生
下载PDF
抑郁症患者的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效果 被引量:18
8
作者 杨晨虹 杨宏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5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抑郁症的促进作用,并以注意偏向为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组8人和对照组6人完成了整个研究过程,实验组每人接受为期4周的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每周1次,每次约1小时),结束后进行再测。结果:实验组积... 目的:探讨积极反刍思维训练对改善抑郁症的促进作用,并以注意偏向为指标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组8人和对照组6人完成了整个研究过程,实验组每人接受为期4周的积极反刍思维训练(每周1次,每次约1小时),结束后进行再测。结果:实验组积极反刍思维和生活满意度的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77/0.037),消极反刍思维和抑郁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22/0.032);对照组的所有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注意偏向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反刍思维训练能改善抑郁症,但对注意偏向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积极反刍思维训练 积极反刍思维 消极反刍思维 注意偏向
下载PDF
反刍思维积极元认知信念量表测评大学生的效度和信度
9
作者 钱淑红 姜英杰 谢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7-832,共6页
目的:检验反刍思维积极元认知信念量表(PBRS)测评大学生人群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968名大学生,使用样本1(n=496)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效标关联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以反刍思维量表(RRS)、元认知问卷(MCQ)、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 目的:检验反刍思维积极元认知信念量表(PBRS)测评大学生人群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968名大学生,使用样本1(n=496)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效标关联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以反刍思维量表(RRS)、元认知问卷(MCQ)、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II)为效标工具;使用样本2(n=472)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跨性别等值性检验。间隔6周后对样本1中87名大学生进行重测。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抽取1个公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4.39%;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单因子结构的拟合指数较好(χ^(2)/df=3.38,CFI=0.962,TLI=0.940,SRMR=0.043,RMSEA=0.071);PBRS总分与RRS、MCQ、BDI-II得分均正相关(ICC=0.37、0.41、0.12,均P<0.01)。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9,重测信度(ICC)为0.72。PBRS在性别变量上的形态等值、弱等值、强等值和严格等值模型均成立(ΔCFI、ΔTLI均<0.01)。结论:反刍思维积极元认知信念量表测评大学生群体显示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思维 积极元认知信念 效度 信度 测量等值性
下载PDF
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反刍思维、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和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
10
作者 于海波 陈艳玲 +1 位作者 张俊杰 顾琼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8-81,86,共5页
目的 探究生活事件和大学生抑郁间的关系,检验反刍思维和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反刍思维量表、自我损耗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52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 探究生活事件和大学生抑郁间的关系,检验反刍思维和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以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反刍思维量表、自我损耗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52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有两条中介路径在发挥作用:反刍思维的独立中介作用及反刍思维和自我损耗的链式中介作用;心理韧性对反刍思维独立中介作用的后期阶段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 生活事件并不能直接影响大学生抑郁,而是通过反刍思维和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和作用;心理韧性可以缓冲反刍思维对大学生抑郁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抑郁防治可以从提高心理韧性和降低反刍思维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抑郁 生活事件 反刍思维 自我损耗 心理韧性
下载PDF
上行社会比较对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的影响——基于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
11
作者 吉林 王莉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9-72,共4页
本文重点对上行社会比较对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本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参考已有且较为成熟和规范的研究量表,开发出与本文相适应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预先调整和分析,并对其内容进行改进,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同时... 本文重点对上行社会比较对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的影响进行分析。首先,本文系统梳理相关文献,参考已有且较为成熟和规范的研究量表,开发出与本文相适应的调查问卷,对其进行预先调整和分析,并对其内容进行改进,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同时以反刍思维为中介,以上行社会比较和冲动性消费为研究对象,并建立上行社会比较对冲动性消费的影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行社会比较对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具有正向影响,说明上行社会比较会导致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行为增强;上行社会比较和反刍思维之间呈正向相关,说明上行社会比较会导致年轻群体的反刍思维;反刍思维和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之间呈正向相关,说明反刍思维可以驱动年轻群体产生冲动性消费;反刍思维对年轻群体冲动性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即通过反刍思维使得年轻群体在社会比较中变得更易产生冲动性消费行为。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社会比较 年轻群体 冲动性消费 反刍思维
下载PDF
相对剥夺感对网络欺负的影响:反刍思维和道德推脱的作用
12
作者 潘超 李胜豪 +1 位作者 杨新莉 高冬东 《心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367-374,共8页
本研究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网络欺负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以及道德推脱量表对63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对网络欺负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间接通过反刍思维对网络欺负产生影响,反刍思维起中介作用;(2)道德推脱可以调节这... 本研究采用相对剥夺感量表、网络欺负量表、反刍思维量表以及道德推脱量表对63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相对剥夺感对网络欺负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间接通过反刍思维对网络欺负产生影响,反刍思维起中介作用;(2)道德推脱可以调节这一中介作用的后半路径,相对剥夺感影响网络欺负的直接路径。具体来说,高道德推脱水平时,相对剥夺感和反刍思维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欺负行为,但是在低道德推脱水平时,相对剥夺感和反刍思维对网络欺负行为的预测均不显著。研究揭示了相对剥夺感对网络欺负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有助于了解网络欺负的影响因素,从而加强未来的干预,减少或改善网络欺负这一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剥夺感 网络欺负 反刍思维 道德推脱
下载PDF
胎儿异常引产产妇反刍思维、病耻感与抑郁症状发生关系调查
13
作者 刘美 金蜜 +2 位作者 俱彩欣 姚漫漫 李丽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225-2230,共6页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病耻感与胎儿异常引产(TOPFA)产妇抑郁症状发生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TOPFA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产妇一般资料,使用中文版爱丁堡产后... 目的:探讨反刍思维、病耻感与胎儿异常引产(TOPFA)产妇抑郁症状发生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石家庄市第二医院、石家庄市第四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TOPFA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产妇一般资料,使用中文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C-EPDS)评估产妇产后抑郁水平,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评价产妇反刍思维,个体水平引产病耻感量表(ILASS)评价产妇病耻感。Pearson相关性分析TOPFA产妇反刍思维、病耻感与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OPFA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71份,回收合格率95.0%。171例TOPFA产妇,C-EPDS评分10.84±1.92分,TOPFA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46.2%(79/171);C-ERRI总评分25.38±3.22分,ILASS总评分34.30±4.05分。单因素分析显示,TOPFA产妇受教育程度、居住地、不良孕产史、引产孕周与产后抑郁发生有关;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OPFA产妇反刍思维、病耻感均与产后抑郁呈正相关关系;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高、引产孕周大、C-ERRI总分高、ILASS总分高是TOPFA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TOPFA产妇产后抑郁水平较高,反刍思维、病耻感与产后抑郁发生具有正相关性,临床应予以重视,实施针对性干预以降低引产后抑郁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异常引产 产后抑郁 反刍思维 病耻感 相关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学业自我效能在医学生反刍思维和学业拖延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14
作者 梁俊凤 李梦琪 白璐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12-217,241,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反刍思维、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拖延症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善部分大学生反刍思维严重、学业自我效能感低下、学业拖延的问题。方法利用反刍思维量表(RRS)、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和学业拖延量表测量学生的反刍思维、学业自我效能... 目的通过研究反刍思维、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拖延症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善部分大学生反刍思维严重、学业自我效能感低下、学业拖延的问题。方法利用反刍思维量表(RRS)、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和学业拖延量表测量学生的反刍思维、学业自我效能以及学业拖延情况。结果①反刍思维、学业自我效能和学业拖延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反刍思维评分与学业自我效能评分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r=-0.465,P<0.05),反刍思维评分与学业拖延症评分呈现出显著正相关(r=0.326,P<0.05),学业自我效能评分与学业拖延症评分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r=-0.463,P<0.05);反刍思维对学业拖延症有正向预测关系,学业自我效能对学业拖延症有负向预测关系。②反刍思维在结构方程中对学业拖延的直接效应为0.206(P<0.05),间接效应为0.312(P<0.05),总效应0.518(P<0.05)。结论学业自我效能在医学生的反刍思维和学业拖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反刍思维影响学业拖延症有两条路径:反刍思维直接影响学业拖延,且二者评分呈现正相关关系;反刍思维通过影响学业自我效能进而影响学业拖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思维 学业自我效能 学业拖延
下载PDF
自尊对中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与独处能力的调节作用
15
作者 王艳 刘明理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28-433,共6页
目的:探究反刍思维和独处能力在自尊与中学生同伴关系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沉思反应量表中文版以及独处能力量表对157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自尊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同伴关系(r=0.499,P<0.001);②... 目的:探究反刍思维和独处能力在自尊与中学生同伴关系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自尊量表、同伴关系量表、沉思反应量表中文版以及独处能力量表对1575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自尊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同伴关系(r=0.499,P<0.001);②反刍思维在自尊与中学生同伴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427,t=-19.177,P<0.001);③独处能力对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路径起调节作用(β=0.037,t=2.125,P<0.05)。结论:自尊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中学生同伴关系,还会通过反刍思维对其产生间接影响,同时独处能力对此中介效应(后半段)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同伴关系 反刍思维 独处能力 中学生
下载PDF
护理学专业学生反刍思维与社交焦虑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诗颖 饶颖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阐明护理学专业学生(简称护生)群体的反刍思维和社交焦虑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关系,为维护护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3—11月就读于湖北科技学院的护生257名,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以及Pear... 目的阐明护理学专业学生(简称护生)群体的反刍思维和社交焦虑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关系,为维护护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3—11月就读于湖北科技学院的护生257名,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以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将数据导入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护生反刍思维得分中等偏低,社交焦虑得分较高,护生反刍思维总体及其各维度与社交焦虑总分的相关分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相关的调查与分析,得出护生反刍思维情况处于相对健康状态,但有一定的上升空间,社交焦虑情况较严重,反刍思维对护生社交焦虑有影响。需关注护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心理健康情况,为降低护生反刍思维以及促进护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学专业学生 反刍思维 社交焦虑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产后抑郁的心理因素研究: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雪莲 王和静 +1 位作者 曹玲香 王艳艳 《甘肃医药》 2024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的心理因素,分析反刍思维和心理弹性对产后抑郁的潜在影响,阐述心理弹性在反刍思维与产后抑郁中所起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心理状况评估资料;通过... 目的:调查产后抑郁的心理因素,分析反刍思维和心理弹性对产后抑郁的潜在影响,阐述心理弹性在反刍思维与产后抑郁中所起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和心理状况评估资料;通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产后抑郁,评分12分作为抑郁症状的界断值将调查对象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用反刍思维量表(RRS)评估反刍思维水平,用心理弹性量表简易版(CD-RISC10)评估心理弹性。采用SPSS 22.0进行资料管理和数据处理,用单因素分析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用Process插件分析心理弹性在反刍思维与产后抑郁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455例产后女性,有抑郁症状妇女265例。(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2.471,P=0.014)、家庭年收入(t=11.306,P=0.010)、反刍思维总分(t=17.372,P=0.000)、心理弹性评分(t=-3.063,P=0.002)、婚姻状况满意度评分(t=-8.450,P=0.000)在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产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负相关(r=-0.144,P<0.05),反刍思维与产后抑郁正相关(r=0.765,P<0.01),心理弹性与产后抑郁负相关(r=-0.223,P<0.01)。(4)心理弹性在反刍思维和产后抑郁之间起到部分调节作用(β=-0.111,P<0.01)。结论:高反刍思维产妇可增加未来发生产后抑郁的风险,对于反刍思维较高的孕产妇可以通过锻炼和提高心理弹性来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反刍思维 心理弹性 调节效应
下载PDF
基层医务人员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积极-消极反刍思维的平行中介作用
18
作者 张曲艺 陈世斌 +4 位作者 马珺 何姝 杨林 何勋涛 万妙 《心理学通讯》 2024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探究基层医务人员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积极反刍和消极反刍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 目的:探究基层医务人员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积极反刍和消极反刍在其中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hinese Perceived Stress Scale,CP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积极与消极反刍思维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Rumination Scale,PNRS)调查1765名基层医务人员。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数据。结果:基层医务人员睡眠问题的检出率为62.8%(1109名)。睡眠质量与压力知觉呈正相关,与积极反刍呈负相关,与消极反刍呈正相关(p<0.01)。压力知觉对睡眠质量存在直接效应(p<0.001),效应值为0.015。积极反刍和消极反刍在压力知觉与睡眠质量间起到中介效应(p<0.001),总中介效应值为0.026,占总效应值的63.41%。结论:压力知觉直接影响基层医务人员的睡眠质量,也可通过积极反刍和消极反刍的中介作用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知觉 反刍思维 睡眠质量 中介作用 基层医务人员
下载PDF
大学生反刍思维、心理弹性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张婷婷 陈方煜 李秀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以及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对睡眠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随机抽取的芜湖市2所高校4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反刍思维、心... 目的:了解大学生睡眠质量的现状,以及反刍思维与心理弹性对睡眠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反刍思维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对随机抽取的芜湖市2所高校40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反刍思维、心理弹性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大学生自强性、症状反刍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最后采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症状反刍在自强性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大学生存在睡眠问题的有107人(26.4%);反刍思维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与睡眠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5),心理弹性的自强性因子与睡眠质量总分呈负相关(P<0.05);自强性和症状反刍对睡眠质量具有一定的预测力;症状反刍是自强性与睡眠质量间的一个中介变量,中介效应值为-0.025。结论:大学生的睡眠情况不容乐观。减轻大学生的反刍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可以有效提升其睡眠质量,促进心身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反刍思维 心理弹性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应对方式在实习护生反刍思维和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
20
作者 倪卿囡 白桦 +1 位作者 贾亚萍 杨晓宇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14期144-148,共5页
了解护理实习生反刍思维、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现状,探讨应对方式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采用方便抽样法,线上发放一般资料问卷、反刍思维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采用Amos 24.0构建反刍思维—应对方式—负性情绪... 了解护理实习生反刍思维、应对方式及负性情绪现状,探讨应对方式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采用方便抽样法,线上发放一般资料问卷、反刍思维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采用Amos 24.0构建反刍思维—应对方式—负性情绪关系模型,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表明,实习护生反刍思维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负性情绪。建议护理教育者应关注实习护生的反刍思维,帮助其掌握积极应对策略,从而减少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应对方式 反刍思维 负性情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