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网络欺凌的产生、扩散和消退机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竭婧
林雪婧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2年第2期257-276,共20页
网络欺凌是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欺凌形式,在青少年中十分常见,并会对被欺凌者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选取92名深度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访谈,并将92份原始访谈文本导入Nvivo 11软件进行质性分析。结果表...
网络欺凌是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欺凌形式,在青少年中十分常见,并会对被欺凌者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选取92名深度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访谈,并将92份原始访谈文本导入Nvivo 11软件进行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欺凌的产生受到个体、社会和媒体的三重影响。网络欺凌者的言语攻击性和煽动性强,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当旁观者对网络欺凌者产生共情、对网络欺凌受害者产生反向共情、对网络欺凌者观点认同以及受到从众心理影响时容易转变成网络欺凌者,从而引发网络欺凌的扩散。网络欺凌的消退主要受网民关注点变化、网民素质和网络监管的影响。本研究对于了解网络欺凌现象的本质、维护和谐网络环境以及今后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凌
扎根理论
共
情
反向共情
情
绪传染
原文传递
题名
网络欺凌的产生、扩散和消退机制
被引量:
2
1
作者
竭婧
林雪婧
机构
海南大学海南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海南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2年第2期257-276,共2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3220089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9YJCZH067)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项目批准号:821RC532)的资助
文摘
网络欺凌是随着互联网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欺凌形式,在青少年中十分常见,并会对被欺凌者产生严重的心理伤害。本研究基于扎根理论,选取92名深度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访谈,并将92份原始访谈文本导入Nvivo 11软件进行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网络欺凌的产生受到个体、社会和媒体的三重影响。网络欺凌者的言语攻击性和煽动性强,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当旁观者对网络欺凌者产生共情、对网络欺凌受害者产生反向共情、对网络欺凌者观点认同以及受到从众心理影响时容易转变成网络欺凌者,从而引发网络欺凌的扩散。网络欺凌的消退主要受网民关注点变化、网民素质和网络监管的影响。本研究对于了解网络欺凌现象的本质、维护和谐网络环境以及今后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网络欺凌
扎根理论
共
情
反向共情
情
绪传染
Keywords
Cyberbullying
Grounded Theory
Empathy
Counter-Empathy
Emotional Contagion
分类号
C913.4 [经济管理]
B842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网络欺凌的产生、扩散和消退机制
竭婧
林雪婧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