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向叙事——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幸福》写作手法分析
1
作者 陈惠良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55-58,73,共5页
小说《幸福》讲述的是一对年轻夫妇在自己家里宴请朋友的故事,展示了女主人贝莎从极度的幸福跌落到情感的深渊的一次心路历程。本文从反向叙事这个角度来分析作者的创新性的写作手法。所谓反向叙事就是在叙事的表面与叙事的内容或所指... 小说《幸福》讲述的是一对年轻夫妇在自己家里宴请朋友的故事,展示了女主人贝莎从极度的幸福跌落到情感的深渊的一次心路历程。本文从反向叙事这个角度来分析作者的创新性的写作手法。所谓反向叙事就是在叙事的表面与叙事的内容或所指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反差效果,具有强烈的反讽与暗示特色。小说以《幸福》为主题,表达的却是她的不幸,反向叙事成为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叙事 幸福 不幸
下载PDF
试论《水浒传》人物多重性格塑造的反向叙事
2
作者 杨海波 《丝绸之路》 2011年第6期66-68,共3页
和《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加个性化和复杂化,对反向叙事手法的运用也更加普遍和成熟。《水浒传》中多重性格塑造的反向叙事有以下特点:反向叙事是人物性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反向叙事为突出人物的主导... 和《三国演义》相比,《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加个性化和复杂化,对反向叙事手法的运用也更加普遍和成熟。《水浒传》中多重性格塑造的反向叙事有以下特点:反向叙事是人物性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反向叙事为突出人物的主导性格服务,反向叙事促成了人物性格内涵的不断深化,反向叙事的主要目的是表现人物的性格冲突和内心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性格塑造 反向叙事
下载PDF
反向叙事与数字他者:后殖民视阈中的信息通信技术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何祎金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5,179-180,共11页
后殖民思潮和理论的兴起不仅为传统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照,对理解当代的信息技术实践也有启发意义。围绕信息技术实践产生了两套存在张力的叙事模式:以普适计算和网络精神为代表的解放与赋能叙事,以及受后殖民理论影响... 后殖民思潮和理论的兴起不仅为传统的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照,对理解当代的信息技术实践也有启发意义。围绕信息技术实践产生了两套存在张力的叙事模式:以普适计算和网络精神为代表的解放与赋能叙事,以及受后殖民理论影响而形成的压制和掠夺的反向叙事。后殖民学者提供的反向叙事认为,数字普遍主义不仅屏蔽了地方性差异和多元文化带来的张力,还生产了数字时代的结构性不平等与社会排斥,并对数字他者进行控制与规训。信息技术的去殖民化,以及寻求符合地方性需求与文化特征的包容性发展成为后殖民学者呼吁的目标。这也有助于中国理解信息技术全球实践的复杂动态,在强调自主发展的同时,开放性与包容性地参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信息建设,实现平等互惠与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 信息通信技术 反向叙事 数字他者
原文传递
启蒙的反向叙事与非虚构文学的突围与困境——以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文泰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9年第4期260-273,共14页
非虚构文学与其说是再现生活的手段,不如说是谈论事件的方式。它所代表的是借由叙事者观察眼光的调整而带来的叙事策略与价值判断的改变。梁鸿的非虚构创作起始于对启蒙叙事传统所带来的乡土文学创作"同质化"倾向的反思。精... 非虚构文学与其说是再现生活的手段,不如说是谈论事件的方式。它所代表的是借由叙事者观察眼光的调整而带来的叙事策略与价值判断的改变。梁鸿的非虚构创作起始于对启蒙叙事传统所带来的乡土文学创作"同质化"倾向的反思。精英化的观察视角、二元对立的认识模式以及服务于现代性目标所带来的认识偏颇都使得乡土叙述丧失了应有的"真切感"。而知识分子自身携带的知识、文化、权力等"先验意识形态"对乡村大量符号化、编码化的理解更是遮蔽了从整体上理解乡土中国历史变革的可能性,因此迫切需要打破作为概念的"农村"和作为象征的"农民",恢复乡村生活的实感。这要求作家在观察视点、情感态度、价值立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既能正视个体遭遇的生存发展困境,也能一叶知秋,从而窥视历史演变中的风云变幻。关于梁鸿"梁庄"系列小说的研究论文早已汗牛充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现代性 非虚构文学 《出梁庄记》 《中国在梁庄》 反向叙事
原文传递
互文·镜像·缝合:藏地新浪潮的镜像美学——以万玛才旦系列电影为例
5
作者 白琦 殷宝芬 《东南传播》 2024年第5期67-71,共5页
藏地新浪潮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新的里程碑,万玛才旦导演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本文以万玛才旦系列电影为例,从反向叙事、诗性语言、镜像美学和缝合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与电影美学。万玛才旦聚焦藏族个体意识与族... 藏地新浪潮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新的里程碑,万玛才旦导演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本文以万玛才旦系列电影为例,从反向叙事、诗性语言、镜像美学和缝合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其独特的叙事艺术与电影美学。万玛才旦聚焦藏族个体意识与族群希望表达,在反向叙事的历史语法结构与诗性互文的高原时空背景下,通过梦境死亡的缝合机制进行藏族内外视角的自我重构,传达出藏族内视角的民族信仰与现代理念,在消解传统文化身份的同时又蜕变出新的民族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地新浪潮 反向叙事 诗性语言 镜像美学 缝合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