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向正断层在松辽盆地南部油气聚集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永波 高宇慧 +2 位作者 马世忠 刘冬民 孙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4,共6页
油气勘探的实践成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断层分布的控制。通过对两井东—木头南区扶余油层石油地质特征、已提交探明储量区及有利区块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通过以西南为主要物源方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北... 油气勘探的实践成果表明,我国绝大多数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受断层分布的控制。通过对两井东—木头南区扶余油层石油地质特征、已提交探明储量区及有利区块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通过以西南为主要物源方向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与北北西断层垂直或者高角度斜交的大型反向正断层的有效匹配,形成了邻凹侧具有有利富油的条件。分别通过对反向正断层形成的机制及背景、研究区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反向正断层聚油机理–模式进行研究表明,反向正断层对油气的聚集与分布有以下控制作用:控制油气聚集的类型、控制油气富集的程度、控制油气聚集的层位、控制油气聚集的部位,为今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正断层 扶新隆起带 油气聚集 扶余油层 两井东—木头南
下载PDF
反向正断层对油田开发布井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樊晓东 李忠权 +1 位作者 贾红兵 包志晶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95,共3页
针对断层附近布井风险大的问题,根据断块油藏构造和油层发育特征,利用断层倾角、地层倾角及油层底面与目的层顶面距离的空间几何关系,建立了反向正断层对开发布井影响的数学模型,并绘制了3种参数的关系图版,揭示了其对油田开发布井的影... 针对断层附近布井风险大的问题,根据断块油藏构造和油层发育特征,利用断层倾角、地层倾角及油层底面与目的层顶面距离的空间几何关系,建立了反向正断层对开发布井影响的数学模型,并绘制了3种参数的关系图版,揭示了其对油田开发布井的影响。结果表明:开发井与断层上盘的最小距离(简称最小距离)和油层底面与目的层顶面距离呈正相关性;断层倾角与地层倾角和最小距离呈负相关性,且相比地层倾角,断层倾角对最小距离的影响更加明显。应用数学模型,在A区块进行了井位部署,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结果为反向正断层附近开发井位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井 反向正断层 断层上盘 地层倾角 断层倾角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笔架岭构造带反向正断层与油气聚集关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邹丙方 吴兴录 陈鸿雁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5期14-16,28,共4页
从地质特征入手,探讨本区北东向反向正断层的形成机制及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指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研究认为,北东向反向正断层的形成受北西—南东向张应力及右旋剪切力作用控制,反向正断层的走向与张应力方向基本垂直;反向正断层封... 从地质特征入手,探讨本区北东向反向正断层的形成机制及与油气聚集的关系,指出下一步的勘探方向。研究认为,北东向反向正断层的形成受北西—南东向张应力及右旋剪切力作用控制,反向正断层的走向与张应力方向基本垂直;反向正断层封堵性能的好坏与断面力学性质有关,相对挤压区有利于油气聚集,油气主要分布在主干断层的弧弯部位内侧;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应放在向海南洼陷过渡的斜坡部位,在寻找构造油气藏的同时注意寻找沙河街组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正断层 油气聚集 笔架岭构造带
下载PDF
乌尔逊油田反向正断层形成机理及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巍 姜广彦 +1 位作者 顾永光 王立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在油田动态开发过程中,反向正断层发育部位的油水分布、储层物性差异较大。研究乌尔逊油田反向正断层的形成机理及动态生产资料认为,反向正断层的上升盘有利于油气聚集。其中,晚期反向正断层控制南北向的油气分布,早期反向正断层影响东... 在油田动态开发过程中,反向正断层发育部位的油水分布、储层物性差异较大。研究乌尔逊油田反向正断层的形成机理及动态生产资料认为,反向正断层的上升盘有利于油气聚集。其中,晚期反向正断层控制南北向的油气分布,早期反向正断层影响东西向的油气聚集。研究反相正断层能够在指导乌尔逊油田南一段油层开发的同时寻找其他层系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正断层 乌尔逊油田 上升盘 油田开发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宋站-尚家地区断裂发育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林铁锋 施立志 +1 位作者 王卓卓 马永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5-170,共6页
根据研究区基础地质资料,结合地震解释,研究了工区断裂的分布特征,发现断裂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深、浅层展布方向具有一致性,主要以近南北向(尚家工区内)和北西向(宋站工区内)断层为主,近东西向断层最少;纵向上,发现断裂在T2(泉头组... 根据研究区基础地质资料,结合地震解释,研究了工区断裂的分布特征,发现断裂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分布。深、浅层展布方向具有一致性,主要以近南北向(尚家工区内)和北西向(宋站工区内)断层为主,近东西向断层最少;纵向上,发现断裂在T2(泉头组顶部)层发育最多,T3(登娄库组顶部)层最少。研究认为本区断裂发育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以及长期继承性发育这四个时期,其中以中、晚期断裂最为发育。分析表明本区断裂对油气藏的形成明显具有控制作用,控制了本区局部构造(断块)的发育,形成一系列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断裂在活动时期可以直接作为油气运移的输导体,为油气的运移提供良好的时空配置;另一方面,断裂在封闭时期可以对储层形成侧向封堵,对油气起到了很好的保存作用。本文对研究区大量地震剖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由于反向正断层的侧向封堵作用,有利于该区油气的保存,对油气成藏明显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反向正断层 油气成藏 松辽盆地北部
下载PDF
莱州湾西构造带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永利 武强 +2 位作者 姚长华 王应斌 杨在发 《海洋石油》 CAS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受古近纪莱州湾凹陷大规模断陷、郯庐断裂右旋走滑和垦东凸起大规模隆升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莱州湾西构造带断裂系统发育,根据断裂性质及发育规模将断裂划分为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组合,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及保存都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莱州... 受古近纪莱州湾凹陷大规模断陷、郯庐断裂右旋走滑和垦东凸起大规模隆升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莱州湾西构造带断裂系统发育,根据断裂性质及发育规模将断裂划分为3组不同方向的断裂组合,对油气的运移、聚集及保存都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莱州湾地区油气成藏规律并结合渤海其他区域近年勘探成果综合分析,莱北1号断层、斜坡区东西向反向正断层和走滑末端雁行式断层三类大规模调节断层对于油气成藏影响作用较大,这三类断层所控制的圈闭也是莱州湾凹陷及围区下一步勘探获得突破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特征 反向正断层 走滑末端雁行式断层 莱州湾西构造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