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渗透过程中汲取质反向渗透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谢朋 张忠国 +4 位作者 孙涛 吴月 吴秋燕 李继定 李珊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40-3550,共11页
正渗透(FO)作为一种浓度驱动的膜技术,因其膜污染轻、能耗低和回收率高等优点而逐渐成为膜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汲取质的反向渗透是正渗透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但其研究相对比较滞后。本文主要介绍了汲取质反渗模型的研究进展,分... 正渗透(FO)作为一种浓度驱动的膜技术,因其膜污染轻、能耗低和回收率高等优点而逐渐成为膜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汲取质的反向渗透是正渗透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现象,但其研究相对比较滞后。本文主要介绍了汲取质反渗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渗透压差、膜表面流速、膜结构与膜材料、温度、汲取质种类、膜取向、离子水力半径等因素对汲取质反向渗透的影响情况,并发现汲取质的反向渗透通量可由其浓度或汲取液渗透压的一元多项式表达。总体而言,FO模式的汲取质反渗模型经过不断发展已相对比较完善,而压力阻尼渗透(PRO)模式的反渗模型则缺陷较大,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关于汲取质反渗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对于汲取质、膜材料的选择与开发,以及正渗透过程的优化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 压力阻尼渗透 汲取质 汲取液 反向渗透 浓差极化
下载PDF
国际传播中的反向渗透——印度在欧洲的假新闻传播矩阵及其镜鉴意义
2
作者 刘北 《对外传播》 2022年第4期77-80,共4页
自2005年起,印度的斯里瓦斯塔瓦集团假借欧洲非政府组织的身份,在欧洲炮制了几百家新闻网站,建立了庞大的媒体集团。这些媒体运用国际议程设置“接入点”,与政府、国际组织和政治家展开合作,依托其他权威媒体的转载以制造信息的合法性,... 自2005年起,印度的斯里瓦斯塔瓦集团假借欧洲非政府组织的身份,在欧洲炮制了几百家新闻网站,建立了庞大的媒体集团。这些媒体运用国际议程设置“接入点”,与政府、国际组织和政治家展开合作,依托其他权威媒体的转载以制造信息的合法性,制造假新闻并将信息反向渗透进了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传播秩序之中。印度媒体对国际议程设置接入点的运用准确且有效,但其假新闻传播矩阵有悖新闻伦理。这一案例反映出,在当前的国际传播秩序中,发展中国家媒体在国际传播领域长期“失声”,难以拥有话语权;假新闻的传播也加剧了印度媒体的信任缺失。印度的国际传播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发展中国家的国际传播应把握国际议程设置“接入点”,但也要避免使用有违新闻伦理的方式,以免促成相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新闻 国际传播 国际议程设置 印度 反向渗透
下载PDF
正渗透汲取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晶 于广民 +2 位作者 李玉平 曹宏斌 张懿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1-35,共5页
综述了汲取液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无机盐、聚合电解质、磁性纳米颗粒、智能凝胶等汲取液的性能,以及汲取液特性对正渗透工艺的影响,并对汲取液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渗透 汲取液 渗透 水通量 溶质反向渗透
下载PDF
利用模拟苹果汁体系探究正渗透浓缩技术
4
作者 吴思邈 孟姣 +5 位作者 祝玲玲 陈建明 王爱廉 安莹 蒋浩源 陆继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210,共8页
浓缩苹果汁不仅能够解决苹果的堆积腐败、贮存问题,还是生产饮料的重要基础配料,可应用于果酒酿制、化妆品及药品添加剂。为了更好地探究正渗透体系中苹果汁糖组分对浓缩性能和反向渗透扩散(reverse solute flux,RSF)的影响,实验对模拟... 浓缩苹果汁不仅能够解决苹果的堆积腐败、贮存问题,还是生产饮料的重要基础配料,可应用于果酒酿制、化妆品及药品添加剂。为了更好地探究正渗透体系中苹果汁糖组分对浓缩性能和反向渗透扩散(reverse solute flux,RSF)的影响,实验对模拟苹果汁体系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改变膜操作模式对模拟体系进行研究,再探究功能性汲取液对模拟苹果汁体系的浓缩能力,分别测定水通量、反向溶质扩散以及浓缩倍数等。结果表明,压力延迟渗透模式的水通量较高,反向渗透较少,比正渗透模式更有利于正渗透浓缩苹果汁;相较于传统的氯化钠汲取液,柠檬酸钠汲取液汲水能力更强,RSF更小,可大大提高果汁浓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 浓缩 反向渗透扩散 模拟苹果汁 汲取液
下载PDF
湿润剂表面张力对硫化矿尘吸湿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明 李梦娜 白倩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2-136,共5页
采用毛细管反向渗透实验装置,以湿润剂表面张力为衡量指标,通过分析3种硫化矿尘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K12)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吸湿效果,比较得出3种表面活性剂湿润性能大小。利用ZISMA... 采用毛细管反向渗透实验装置,以湿润剂表面张力为衡量指标,通过分析3种硫化矿尘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K12)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吸湿效果,比较得出3种表面活性剂湿润性能大小。利用ZISMA图得出表面活性剂在3种硫化矿表面铺展的临界表面张力值,并探究其值对湿润行为和湿润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阴离子活性剂的湿润性能SDBS>SDS>K12,湿润剂在3种硫化矿表面铺展的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27.3,26.6,26.0 m N/m,且吸湿增重和吸湿速度的峰值是受铺展润湿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渗透 阴离子湿润剂 硫化矿尘 吸湿量 吸湿速度 表面张力 铺展
下载PDF
土坝放水洞处理技术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田志刚 张维国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7年第4期77-79,107,共4页
放水洞是水库重要的建筑物之一,其功能决定了它位于坝的底部,工作状态不直观,出现问题不易发现。通过对放水洞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放水洞破坏的原因及免开挖处理方法,希望能对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坝老化 廊道式 埋管式 有压反向渗透 套管
下载PDF
UiO-66膜的制备及其对正/异丁烷体系的分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亚明 徐荣 +3 位作者 黄维秋 张琪 马文中 钟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0,共6页
用擦涂法在α-Al_2O_3支撑体上引入ZrO_2层,利用晶种二次生长法,在α-Al_2O_3支撑体的ZrO_2层上引入UiO-66晶种,成功制备了UiO-66膜。通过XRD和SEM对UiO-66晶种及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调节剂乙酸含量和ZrO_2过渡层对UiO-66... 用擦涂法在α-Al_2O_3支撑体上引入ZrO_2层,利用晶种二次生长法,在α-Al_2O_3支撑体的ZrO_2层上引入UiO-66晶种,成功制备了UiO-66膜。通过XRD和SEM对UiO-66晶种及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调节剂乙酸含量和ZrO_2过渡层对UiO-66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在温度25℃、压力0.08MPa下,测试了气体分子的渗透性能,检测了UiO-66膜的完整性。考察了跨膜压差和温度对i-C_4H_(10)和n-C_4H_(10)两种气体在UiO-66膜上渗透速率的影响,探究了UiO-66膜对i-C_4H_(10)和n-C_4H_(10)两种气体的渗透选择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多次擦涂法引入ZrO_2层后,获得了覆盖度高且膜层厚度均匀的UiO-66膜,膜厚度为5μm。UiO-66膜对i-C_4H_(10)和n-C_4H_(10)两种气体具有反向渗透性能,在跨膜压差为0.08MPa、温度为25℃时,UiO-66膜对i-C_4H_(10)/n-C_4H_(10)两种气体的理想渗透选择性达3.6,渗透速率分别为4.39×10-7和1.22×10-7 mol/(m2·s·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膜 i-C4H10/n-C4H10 气体渗透 反向渗透性能 功能材料
下载PDF
混凝土护坡冻害的处理
8
作者 刘万家 李凤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4年第3期122-123,共2页
护岸坡顶处于高水位区的混凝土板护坡易产生反向渗透,致使基础土壤含水率过大,受冻害影响较大,分析了冻害的原因,提出了处理措施。
关键词 混凝土护坡 冻害 反向渗透 处理措施
下载PDF
BGL气化炉用于煤气化的环境效益
9
作者 郝变华 郝永新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1994年第3期28-35,共8页
BGL气化炉是原料和气化产物对流流动的固定床气化炉(见图1)。煤和石灰助熔剂从顶部加入,蒸汽和氧气通过炉栅的间隙喷入燃料床的底部。在气化炉上部区域,煤被加热到500℃,煤在此脱除其挥发份,焦油、油类和酚类释放出来。另外,硫、氯和... BGL气化炉是原料和气化产物对流流动的固定床气化炉(见图1)。煤和石灰助熔剂从顶部加入,蒸汽和氧气通过炉栅的间隙喷入燃料床的底部。在气化炉上部区域,煤被加热到500℃,煤在此脱除其挥发份,焦油、油类和酚类释放出来。另外,硫、氯和氮转化成H<sub>z</sub>S、COS、HCl、NH<sub>3</sub>和HCN。生成的半焦向下移动并被气化;煤中的灰分与助熔剂在~1900℃结合而形成熔渣。产品煤气从气化炉顶部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水 气化炉 示范装置 反向渗透 煤气化 脱除 溶剂 环境效益 吸收塔 表压
下载PDF
催化剂生产厂废水膜处理工艺(印度尼西亚)
10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2年第11期39-39,共1页
研究人员利用反向渗透的原理,采用复合聚酰胺薄膜对印度尼西亚一个催化剂生产厂经稀释的废水中所含的铼进行了分离,研究发现,渗透量随施加压力的增大呈线性增长,且废水中铼截留量百分率略有增大,使用该膜可以获得大于96%的铼截留... 研究人员利用反向渗透的原理,采用复合聚酰胺薄膜对印度尼西亚一个催化剂生产厂经稀释的废水中所含的铼进行了分离,研究发现,渗透量随施加压力的增大呈线性增长,且废水中铼截留量百分率略有增大,使用该膜可以获得大于96%的铼截留率,渗透量最初随铼浓度的增大明显降低,但降低速度逐渐变缓,而截留百分率随浓度的增大发生微小的增长并最终达到98%,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设想,对膜理论-溶液-扩散模型进行综合,并采用图解法进行分离数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生产 废水膜处理工艺 印度尼西亚 反向渗透 复合聚酰胺薄膜 渗透
下载PDF
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的无创血糖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洋洋 王洪 +1 位作者 崔建国 吴基玉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93-297,共5页
【摘要】无创血糖检测是近年来血糖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的检测技术是进行血糖无创检测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实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实时监控和及时检测,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反向离子电渗... 【摘要】无创血糖检测是近年来血糖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的检测技术是进行血糖无创检测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实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实时监控和及时检测,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反向离子电渗透的原理、组织间液的提取以及低浓度葡萄糖传感器的设计方法;概述了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的无创血糖检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利用这项技术进行皮下组织液里其它物质提取与检测的相关研究;最后讨论了反离子电渗透无创血糖检测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进行组织液的提取和葡萄糖浓度的检测以及基于反离子电渗透技术无创血糖检测仪的研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离子电渗透 无创 葡萄糖检测
原文传递
柔性全固态无创血糖传感器及3D打印模拟检测装置
12
作者 杨晓露 唐美华 +5 位作者 陆小华 吕丹丹 贺小云 王金华 李晓峰 陈国松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73,共6页
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构建无创血糖检测体系。利用丝网印刷工艺制备柔性全固态电极,以普鲁士蓝为电子媒介体,用葡萄糖氧化酶修饰电极制得柔性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对传感器的各项修饰条件进行优化,用计时电流法检验其性能,建立起体外... 基于反向离子电渗透原理,构建无创血糖检测体系。利用丝网印刷工艺制备柔性全固态电极,以普鲁士蓝为电子媒介体,用葡萄糖氧化酶修饰电极制得柔性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对传感器的各项修饰条件进行优化,用计时电流法检验其性能,建立起体外葡萄糖溶液定量检测体系。结果表明:在低浓度区对葡萄糖的线性响应范围为0.5~6.5 mmol/L,相关系数(R)为0.993 3,检出限为0.1 mmol/L;高浓度区的线性响应范围为6.5~19.0 mmol/L,相关系数0.992 3。用3D打印制作模拟检测装置,在猪皮上模拟活体电渗透过程进行皮下葡萄糖定量检测。皮下葡萄糖浓度在2.0~14.0 mmol/L范围内,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其有较好的相关性(R=0.992 9),浓度范围满足日常血糖检测的需求。为进一步研制实用型无创血糖仪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葡萄糖传感器 无创血糖检测 反向离子电渗透 丝网印刷 3D打印
下载PDF
Multi-functional forward osmosis draw solutes for seawater desalination 被引量:6
13
作者 Dieling Zhao Shucheng Chen +2 位作者 Chun Xian Guo Qipeng Zhao Xianmao L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3-30,共8页
Forward osmosis(FO), as one of the emerging desalination technologies,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duce fresh water from a variety of water sources by utilizing the osmotic pressure gradient across a semi-permeable membra... Forward osmosis(FO), as one of the emerging desalination technologies, has the potential to produce fresh water from a variety of water sources by utilizing the osmotic pressure gradient across a semi-permeable membrane.Draw solution, a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any FO process, can extract water molecules from seawater or wastewater. An ideal draw solution should meet thre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namely high osmotic pressure, low reverse flux, and facile regeneration mechanism. The selection of proper draw solutes is especially critical for an energy-efficient FO process sin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mostly arises from the separation or regeneration of the draw solution. Recently, we developed a few multi-functional FO draw solutes, mainly aiming to enhance the FO water flux and to explore facile re-concentration method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se draw solutes,including Na^+_- functionalized carbon quantum dots, thermoresponsive copolymers, hydrophilic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nd thermoresponsive magnetic nano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ward osmosis Draw solution Seawater desalination Stimuli-responsive
下载PDF
Piloting Study on Biofouling Control of Reverse Osmosis System in Steel Mill Wastewater Reuse
14
作者 Cheng Yang Tina Arrowood Jon Johns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7年第9期453-461,共9页
The biofouling of RO (Reverse Osmosis)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roblems in highly contaminated demineralization and wastewater reuse system. The biological fouling occurs due to the bacteria growth and prol... The biofouling of RO (Reverse Osmosis)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roblems in highly contaminated demineralization and wastewater reuse system. The biological fouling occurs due to the bacteria growth and proliferation under nutritive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a dramatic increase of dP (differential pressure) in the RO system, which requires frequent system shutdown for clean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low-dP RO element and periodic flushing on the biofouling scheme of industrial steel mill wastewater reuse system. The low-dP RO element is able to provide low RO system dP, which is expressed to be lower biofouling starting point during the industrial system operation. However, the periodic flushing utilizes fresh water to remove the biofilm deposit along with feed channel. The long term operation performance demonstrated strong caustic is effective in removing the biofilm and recovering RO system performance. It is experimentally validated that, in the case of a high biofouling environment, low-dP RO element and periodic flushing is able to extend the cleaning cycles by 36.6% and 11.4%, respectively. Meanwhile, a joint application of both methods is proven to improve the biofouling control and extend the cleaning cycle by 62.5%, as compared to standard RO techn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 (Reverse Osmosis) BIOFOULING MEMBRANE dP (Differential Pressure) wastewater reuse
下载PDF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范式创新与文化使命 被引量:8
15
作者 耿波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1,共6页
认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应因循西方的"世界城市"观念框架,而是应立足于经济全球化与城市扩张自身包含的辩证性,实现"经济同质化与地方多元化相博弈"的世界城市范式创新。在分析此范式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城市... 认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应因循西方的"世界城市"观念框架,而是应立足于经济全球化与城市扩张自身包含的辩证性,实现"经济同质化与地方多元化相博弈"的世界城市范式创新。在分析此范式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北京城市中以日常文化为代表的六大文化完整性传统所担负的文化使命,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 范式创新 文化反向渗透 文化完整性 田园城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