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向试验信道的信息率失真函数计算方法
1
作者 游雪肖 汪金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2-16,共5页
利用Lagrange乘数法和互信息与熵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试验信道的信息率失真函数计算方法,给出了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参量表示式,分析了该参量表示式中参数的物理意义,并举例说明了其具体应用.
关键词 信息论 反向试验信道 信息率失真函数 LAGRANGE乘数法
下载PDF
量化Allen试验联合反向试验评估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小燕 殷晓方 +1 位作者 沈洁 欣明花 《护理与康复》 2020年第3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量化Allen试验联合反向试验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92例)。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对照组患者行量化Allen试验评估,观察组患者行... 目的观察量化Allen试验联合反向试验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1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92例)。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对照组患者行量化Allen试验评估,观察组患者行量化Allen试验联合反向试验评估。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100.0%)高于对照组(9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通过量化Allen试验联合反向试验评估可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但确切效果还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N试验 反向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桡动脉 穿刺
下载PDF
鼠疫反向间接血凝试验与鼠疫细菌培养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祖郧 戴瑞霞 +4 位作者 魏柏青 祁芝珍 杨晓艳 辛有全 张珊瑚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3-604,共2页
目的对比鼠疫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与鼠疫细菌培养的检菌结果,选择灵敏、简便、快速的鼠疫诊断方法。方法用鼠疫菌感染小鼠、大耳白兔、豚鼠,动物死亡后取肝、脾脏;大耳白兔死亡后,在室温(18~22℃)下自然腐败,并于第0、15、60天取脾... 目的对比鼠疫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与鼠疫细菌培养的检菌结果,选择灵敏、简便、快速的鼠疫诊断方法。方法用鼠疫菌感染小鼠、大耳白兔、豚鼠,动物死亡后取肝、脾脏;大耳白兔死亡后,在室温(18~22℃)下自然腐败,并于第0、15、60天取脾脏;取人感染鼠疫尸体的肺脏;将上述样品同时进行RIHA和细菌培养,计算鼠疫菌阳性率,比较两种方法的检菌效果。结果动物和人被鼠疫菌感染后,鼠疫RIHA的阳性率(100%)明显高于细菌培养(87%);对腐败材料鼠疫菌的检测,RIHA诊断效果明显优越于细菌培养,尤其在菌培养阴性的情况下,仍能检查出鼠疫菌抗原(抗体滴度为1:102 400)。结论RIHA在鼠疫诊断中,具有敏感、简便和快速的特点,有助于及时确定疫源的存在和疫情的判定,在实际工作中便于应用和推广,希望早日成为鼠疫实验室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尔森菌感染 鼠疫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细菌培养
下载PDF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开功 虞天德 +3 位作者 何光志 周碧君 许乐仁 孙道忠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以兔抗山羊痘病毒IgG致敏绵羊红细胞,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该诊断试剂与山羊痘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在PBS中不自凝;与其它动物病病毒抗原无交叉反应.对贵州省8个疫区现场采集山羊痘待检抗原检测结果... 以兔抗山羊痘病毒IgG致敏绵羊红细胞,采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检测山羊痘病毒抗原.该诊断试剂与山羊痘病毒抗原发生特异性的凝集反应;在PBS中不自凝;与其它动物病病毒抗原无交叉反应.对贵州省8个疫区现场采集山羊痘待检抗原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阳性检出率为87.5%(7/8),与琼脂扩散试验(AGP)阳性检出率为50%(4/8)相比较,RPHA敏感性比AGP高;同时对山羊痘野生强毒H-GZ株F1~F5代细胞培养物进行检测,F1代就可检出RPHA效价,而AGP则不能检测.该诊断试剂可用于兽医临床上山羊痘的快速诊断及作为病毒分离培养的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琼脂扩散试验 山羊痘 抗原检测 诊断试剂
下载PDF
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黏附素抗原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袁万哲 何孔旺 +1 位作者 陆承平 孙继国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0,共4页
利用黏附素单因子血清IgG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了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黏附素抗原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该试验所用K88、K99、987P和F41单因子血清IgG致敏红细胞的最佳浓度依次为30μg/ml、56μg/ml、28μg/ml和100μg/ml。经交叉试验... 利用黏附素单因子血清IgG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了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黏附素抗原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该试验所用K88、K99、987P和F41单因子血清IgG致敏红细胞的最佳浓度依次为30μg/ml、56μg/ml、28μg/ml和100μg/ml。经交叉试验、抑制试验和敏感性试验证实,该试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生物制品中黏附素含量的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黏附素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
下载PDF
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魏氏梭菌α-毒素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开功 文明 +1 位作者 周碧君 李永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5-467,共3页
采用兔抗魏氏梭菌 α-毒素 Ig G致敏马红细胞建立了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该诊断试剂与魏氏梭菌标准株的培养上清液发生特异的凝集反应 ;在 PB缓冲液中不自凝 ;与其他致病菌培养上清无交叉反应。对现场分离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其... 采用兔抗魏氏梭菌 α-毒素 Ig G致敏马红细胞建立了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该诊断试剂与魏氏梭菌标准株的培养上清液发生特异的凝集反应 ;在 PB缓冲液中不自凝 ;与其他致病菌培养上清无交叉反应。对现场分离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其生化试验结果的符合率为 97.2 %,可用于兽医临床上魏氏梭菌病的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魏氏梭菌 α-毒素 动物 肠道菌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之怀 胡万富 +1 位作者 尹晓梅 刘晓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02-103,共2页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实验诊断技术,其显著特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和试剂,现场应用的适应性高,其检测效果与标记方法相比无显著差异.目前,以单克隆抗体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国内文...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实验诊断技术,其显著特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和试剂,现场应用的适应性高,其检测效果与标记方法相比无显著差异.目前,以单克隆抗体检测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国内文献报道不多,为此,我们拟用该法对日本血吸虫循环抗原进行了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单克隆抗体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试验检测 循环抗原检测 血吸虫病防治 抗体检测 人血清 肝吸虫病 阳性率
下载PDF
鼠疫反向被动血凝试验阳性判断标准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兆芬 王文华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 验证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RPHA)原判断标准 (≥ 1:10 0 )的制定准确与否。方法 分别在陕、宁、蒙、青等省 (区 )采集人和鼠疫宿主动物 (沙鼠、黄鼠、喜马拉雅旱獭 )健康脏器标本 ,对标本进行RPHA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 验证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RPHA)原判断标准 (≥ 1:10 0 )的制定准确与否。方法 分别在陕、宁、蒙、青等省 (区 )采集人和鼠疫宿主动物 (沙鼠、黄鼠、喜马拉雅旱獭 )健康脏器标本 ,对标本进行RPHA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978份健康脏器标本的RPHA结果中 ,出现 32份非特异性反应 ,其反应值均在 1:10及 1:10以下。 33份阳性标本滴度在1:2 0~ 1:5 12 0之间。经统计学百分位数法求得RPHA的阈值为≈ 1:10 (P99) ,从而把≥ 1:2 0稀释度定为RPHA的阳性判断标准。结论 ≥ 1:10 0RPHA阳性判断标准定得过高 ,而以≥ 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 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阳性判断标准
下载PDF
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F_(41)黏附素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袁万哲 陆承平 何孔旺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9-102,共4页
利用 F41 单因子血清 IgG 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了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F41黏附素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经致敏的绵羊红细胞能被F41单因子血清特异性地抑制,且不与 ETEC K88、ETEC K99、ETEC 987P、致仔猪水肿病大肠埃希氏菌 ... 利用 F41 单因子血清 IgG 致敏绵羊红细胞,建立了定量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ETEC)F41黏附素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经致敏的绵羊红细胞能被F41单因子血清特异性地抑制,且不与 ETEC K88、ETEC K99、ETEC 987P、致仔猪水肿病大肠埃希氏菌 O138、鼠伤寒沙门菌和猪链球菌2型菌液出现交叉反应,其敏感性比甘露糖抵抗血凝反应(MRHA)至少高 25 倍。结果表明,该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生物制品中黏附素含量的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F41黏附素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
下载PDF
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位阻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新铭 李文琦 +5 位作者 李益民 阎伟 高鸿瑞 谢溱 蔡玲民 彭学芳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2期17-21,共5页
本文报告获得28株分泌抗HBsA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均为抗HBsAg“a”决定簇抗体。产生鼠IgM抗体的有一个细胞系;IgG1 18个系;IgG 2a 1个系;IgG 2b 6个系;IgG 3两个系。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法测定了其中24种McAb的交互抑制现象。24... 本文报告获得28株分泌抗HBsA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均为抗HBsAg“a”决定簇抗体。产生鼠IgM抗体的有一个细胞系;IgG1 18个系;IgG 2a 1个系;IgG 2b 6个系;IgG 3两个系。采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法测定了其中24种McAb的交互抑制现象。24种McAb可分为10个不同的抑制群。并对这种简单易行的位阻分析方法在实用中的价值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 单克隆抗体 抗HBSAG 杂交瘤细胞系 IgM抗体 血凝抑制法 IgG MeAb McAb 决定簇
下载PDF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在畜禽病毒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庄金秋 梅建国 +3 位作者 王玉茂 谢金文 莫玲 沈志强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第6期72-73,共2页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everse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RIHA)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及动物疾病的诊断及临床检测。本文概述了RIHA在动物病毒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兽医临床科技工作者更好地应用...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everse 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test,RIHA)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及动物疾病的诊断及临床检测。本文概述了RIHA在动物病毒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兽医临床科技工作者更好地应用该法诊断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反向Barbeau试验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防桡动脉闭塞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海洋 李珂 +4 位作者 王巧稚 张璐 李聪颖 杨柯 赵春苗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1期3045-3049,共5页
目的观察反向Barbeau试验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防桡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为经桡动脉行冠脉诊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实施非闭塞... 目的观察反向Barbeau试验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预防桡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为经桡动脉行冠脉诊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实施非闭塞性压迫的方法进行干预,两组患者均应用反向Barbeau实验评估的方法测量拇指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返回时、1 h、3 h、6 h、24 h检测拇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数值,观察术后24 h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同时分析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和患者出现局部肿胀、皮肤发红、肢体麻木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以SpO2≥95%为界限,两组在返回时拇指SpO2和未干预时的SpO2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SpO2数值在5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术后局部肢体麻木感在观察的5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肿胀在3 h、6 h的时间点,以及皮肤发红在返回时及1h的时间点观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SpO2=0为界限,两组在返回时干预前的SpO2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的SpO2数值在5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反向Barbeau试验基础上实施非闭塞性压迫的方法可改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局部血流灌注不良,同时可以减少术后局部肢体淤血的临床表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有效预防桡动脉闭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闭塞 反向Barbeau试验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检测EHF抗体
13
作者 李岩金 朱智勇 +2 位作者 翁景清 唐汉英 付桂明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89年第4期227-227,共1页
我们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I)与 IFAT同时检测临床诊断为 EHF 急性期(1周)患者血清183例,疑似 EHF 患者恢复期血清186例(1~6个月),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14%和78.86%,两法总符合率达99.44%。我们亦检查了非 EHF 发热者19例,类风湿性关节... 我们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I)与 IFAT同时检测临床诊断为 EHF 急性期(1周)患者血清183例,疑似 EHF 患者恢复期血清186例(1~6个月),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14%和78.86%,两法总符合率达99.44%。我们亦检查了非 EHF 发热者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8例(类风湿因子1∶10000),脑炎病人2例,两法均获阴性结果。选择确诊为 EHF 患者的血清和 EH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阳性检出率 临床诊断 抗体滴度 恢复期血清 急性期 同时检测
下载PDF
免疫荧光试验与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乙型脑炎抗体对比分析
14
作者 张莉媛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乙型脑炎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疑似乙型脑炎患者的血清标本,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两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50份临床疑似乙型脑炎患者的血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IgG抗体检出率... 目的:比较两种乙型脑炎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疑似乙型脑炎患者的血清标本,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两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50份临床疑似乙型脑炎患者的血清两种方法检测结果,IgG抗体检出率均为86%,无统计学意义。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RPHI法略高于IFA,但无统计学意义。IgM抗体阳性率IFA为78%;RPHI为76%。RPHI法的几何平均滴度为31.6,IFA的几何平均滴度为30.3,几何平均滴度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检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和0.696。结论:IFA和RPHI法用于检测乙型脑炎抗体阳性检出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于RPHI法无需特殊仪器设备,操作简便易行。IFA法除需要一台较好的荧光显微镜外,其操作简便,适于病人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免疫荧光试验 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诊断试剂盒应用技术
15
作者 翁景清 《医学研究杂志》 1998年第9期26-27,共2页
(一)概况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本病呈全球性流行,我国除青海和新疆外各省市都有流行。它严重地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EHF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的血清... (一)概况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本病呈全球性流行,我国除青海和新疆外各省市都有流行。它严重地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目前,EHF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的血清学诊断和临床诊断。血清学诊断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免疫酶联试验(ELISA),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A)及聚合酶链法(PCR)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 流行性出血热 诊断试剂盒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病毒性疾病 血清学诊断方法 肾功能损害 聚合酶链 动物血清 免疫酶
下载PDF
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麻疹抗体
16
作者 刘书珍 方捍华 韩秀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目的建立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麻疹抗体的方法,并与传统的血凝抑制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麻疹单克隆抗体致敏人“O”型红细胞的反向间接血凝抑制法,检测麻疹抗体。结果两种方法检测麻疹疫苗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均为100%(11/1... 目的建立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测定麻疹抗体的方法,并与传统的血凝抑制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麻疹单克隆抗体致敏人“O”型红细胞的反向间接血凝抑制法,检测麻疹抗体。结果两种方法检测麻疹疫苗免疫后抗体阳转率均为100%(11/11);52份免疫后血清RPHI的GMT为26.55,HI的GMT为39.08,经统计学处理两种方法未见显著性差异,并具有很好的平行关系。应用该方法对其他相关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结果无交叉反应。结论该法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抗体致敏血球 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全文增补中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在动物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庄金秋 梅建国 +3 位作者 王艳 谢金文 莫玲 沈志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6期55-59,共5页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及动物疾病的田间及临床检测。本文概述了RIHA在动物病毒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进展,以期为兽医临床科技工作者更好地应用该法诊断疾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反向血凝试验应用于鼠疫监测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国润 刘合志 +1 位作者 白晓英 崇岩岷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反向血凝试验 应用 鼠疫 监测 比较研究
下载PDF
鼠疫菌EV株免疫球蛋白反向血凝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华源 刘小华 +3 位作者 张曼碧 潘珠 黄济英 杨柳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614-616,共3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鼠疫EV株和其他试验菌株分别在28℃和37℃培养和EV株感染小白鼠脏器进行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能检出鼠疫菌EV株2.5×104个菌/m l,与其他菌≥5×108个菌才出... 目的进一步了解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鼠疫EV株和其他试验菌株分别在28℃和37℃培养和EV株感染小白鼠脏器进行鼠疫反向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能检出鼠疫菌EV株2.5×104个菌/m l,与其他菌≥5×108个菌才出现交叉凝集,而且部份液体混浊。EV株37℃培养感染小白鼠72h脏器悬液稀释度1∶2560时能检查出F1抗原。检出率60%~80%。结论鼠疫反向血凝试验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好的,鼠疫菌F1在37℃培养才能产生检出、28℃培养不能产生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反向血凝试验 敏感性 特异性
下载PDF
反向血凝试验在鼠疫监测工作中应用的评价
20
作者 张伟忠 李岩金 +2 位作者 吴晓池 余水良 张如心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3-234,共2页
鼠疫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方法除经典间接血凝试验(IHA)外,放免沉淀—SPA法、富集血凝法等已广泛应用于鼠疫特异性F_1抗体的检查。但在实际工作中同一份标本同时应用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RIHA法)作特异性抗原检查将有助于查源效果。国内... 鼠疫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方法除经典间接血凝试验(IHA)外,放免沉淀—SPA法、富集血凝法等已广泛应用于鼠疫特异性F_1抗体的检查。但在实际工作中同一份标本同时应用反向间接血球凝集试验(RIHA法)作特异性抗原检查将有助于查源效果。国内已有人证实该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鉴此,本文对该法在监测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提出一些看法,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血凝试验 鼠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