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横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分析方法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莉萍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16-19,24,共5页
横向垄断协议严重损害市场竞争、阻碍经济发展、减损消费者福利,因而遭到各国反垄断法的严格规制。美国自实施反托拉斯法以来,横向垄断协议一直是其规制的重点,在实践和理论中也发展出一套相对合理的横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分析方法,对... 横向垄断协议严重损害市场竞争、阻碍经济发展、减损消费者福利,因而遭到各国反垄断法的严格规制。美国自实施反托拉斯法以来,横向垄断协议一直是其规制的重点,在实践和理论中也发展出一套相对合理的横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分析方法,对反垄断执法主体和法院在判定横向垄断协议的限制竞争效果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中国《反垄断法》实施时间尚短,对于我国这样没有反垄断法传统经验的国家来说,如果能够合理借鉴美国关于横向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分析方法,无疑对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垄断协议 限制竞争 反垄断法分析
下载PDF
反垄断法分析模式的中国选择 被引量:81
2
作者 叶卫平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15,共20页
现代反垄断法分析模式是反垄断法适用的核心环节。中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执法和司法机关在分析模式的适用上存在差异,导致同案不同判等有悖法制统一性的后果。选择恰当的反垄断法分析模式,应兼顾经济分析和法律形式主义两... 现代反垄断法分析模式是反垄断法适用的核心环节。中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实施以来,执法和司法机关在分析模式的适用上存在差异,导致同案不同判等有悖法制统一性的后果。选择恰当的反垄断法分析模式,应兼顾经济分析和法律形式主义两方面的可能贡献,在借鉴国外成熟制度经验的同时,充分考虑当前中国反垄断法制度构成、实施机关能力和经济分析供给状况等约束性条件,确保分析模式选择与经济分析的复杂程度、实施机关的专业水平以及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守法成本等相互匹配。在制度设计上,应审慎解释立法目的条款,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行为类型化处理模式,规范全面分析的分析模式的适用,发挥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作用,完善分析模式相关的配套制度并提升公权机关实施法律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断 反垄断法分析模式 经济分析 法律形式主义 法制统一性
原文传递
不争执条款的反垄断法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宁立志 李文谦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75,共13页
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中的不争执条款既有阻碍竞争的消极影响,也有其积极的一面。美国、日本、欧盟在认定不争执条款的效力时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方法,即一般指导原则下的个案分析。它们运用一套以反垄断法为基础的具体规则,将宏观经济背景、... 知识产权许可协议中的不争执条款既有阻碍竞争的消极影响,也有其积极的一面。美国、日本、欧盟在认定不争执条款的效力时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方法,即一般指导原则下的个案分析。它们运用一套以反垄断法为基础的具体规则,将宏观经济背景、技术发展水平、市场结构状态、权利质疑成本等因素类型化、具体化,主要依合理原则进行考量,协调知识产权政策和竞争政策的变化。我国应当甄别性地借鉴国外的成熟经验,不断完善不争执条款的立法和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争执条款 知识产权许可协议 反垄断法分析
原文传递
“二选一”行为的反垄断法分析--食派士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垄断案办案体会
4
作者 《市场监督管理》 2021年第16期76-77,共2页
案情根据举报,2019年6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反垄断法》对上海食派士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派士”)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行为开展调查。经查,食派士为互联网餐饮外送平台,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其利用... 案情根据举报,2019年6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依据《反垄断法》对上海食派士商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派士”)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行为开展调查。经查,食派士为互联网餐饮外送平台,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其利用在上海市提供英文服务的在线餐饮外送平台服务市场的支配地位,对平台内合作餐厅商户提出“二选一”要求,与所有合作餐厅商户签订含有“排他性送餐权条款”规定的合作协议,并通过制定实施“独家送餐权计划”等形式,要求合作餐厅商户立即停止与其他竞争对手平台合作,否则从食派士平台下架该商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经查 商贸发展 平台服务 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分析 送餐 排他性
原文传递
China's Choice of Analytical Models for Its Anti-Monopoly Law
5
作者 Ye Weip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8年第1期34-49,共16页
Modem analytical models for anti-monopoly laws are a core el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ose laws. Since the Anti-Monopol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promulgated in 2008, law enforcement and judicial ... Modem analytical models for anti-monopoly laws are a core el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ose laws. Since the Anti-Monopol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promulgated in 2008, law enforcement and judicial authorities have applied different analytical models, leading to divergent legal and regulatory outcomes as similar cases receive different verdicts. To select a suitable analytical model for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we need to consider the 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both economic analysis and legal formalism and to learn from the mature systems and experience of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take into account such binding constraints as the current composition of China's anti-monopoly legal system, the ability of implementing agencies and the supply of economic analysis, in order to ensur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 analytical model chosen and the complexity of economic analysis and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ism of implementing agencies and the cost of compliance for participants in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erms of institutional design, the models should provide a considered explanation of the legislative aims of the law's provisions. It is necessary, therefore, to establish a processing model of behavioral classification that is based on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pplies analytical models using normativ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akes use of the distribution rule of burden of proof, improves supporting systems related to analytical models and enhances the ability of public authorities to implement the la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MONOPOLY anti-monopoly law analytical models economic analysis legalformalism unity of the legal syste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