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反复轻度脑创伤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白若靖 高华斌 +4 位作者 韩召利 黄山 葛歆瞳 陈芳莲 雷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反复轻度脑创伤(rm TBI)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SD大鼠,采用控制性脑皮质撞击法(CCI)制作rm TB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以及损伤后1、2、4、6周组共5组,每组8只,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1... 目的:探讨大鼠反复轻度脑创伤(rm TBI)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SD大鼠,采用控制性脑皮质撞击法(CCI)制作rm TB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以及损伤后1、2、4、6周组共5组,每组8只,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大鼠1、2、4、6周时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百分率。结果:CD3^+T细胞百分率在1、2周均有显著上升,在4、6周均有显著下降(P<0.05)。CD4^+T细胞百分率在伤后持续下降(P<0.05);CD8^+T细胞百分率在伤后1~4周逐渐上升(P<0.05)。结论:rm TBI模型大鼠在伤后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这为rm TBI伤后存在外周免疫抑制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其慢性期外周免疫抑制可能对疾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轻度脑创伤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大鼠外周血 免疫抑制
下载PDF
小鼠顶叶皮层反复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抑制延髓NLG-1和PSD-95的表达
2
作者 李明明 何梁超 +3 位作者 李天雨 鲍岩 徐祥 陈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60-966,共7页
目的研究反复轻度创伤性脑损伤(rmTBI)对延髓神经元形态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和rmTBI组(n=24)。使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建立rmTBI模型,打击后存活小鼠为rmTBI存活组(rmTBI-S),打击后死亡... 目的研究反复轻度创伤性脑损伤(rmTBI)对延髓神经元形态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8)和rmTBI组(n=24)。使用自由落体打击装置建立rmTBI模型,打击后存活小鼠为rmTBI存活组(rmTBI-S),打击后死亡小鼠为rmTBI死亡组(rmTBI-D)。使用神经损伤评分、翻正反射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神经功能障碍,使用苏木素-伊红及尼氏染色观察神经细胞病理形态改变,使用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连接蛋白1(NLG-1)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表达水平。结果SHAM组小鼠无死亡,rmTBI组死亡率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SHAM组相比,rmTBI-S组小鼠神经损伤评分降低(P<0.001)、翻正反射恢复时间(P<0.001)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5)增加,神经元尼氏小体消失、肿胀坏死;延髓NLG-1(P<0.05)和PSD-95(P<0.05)表达水平降低;和rmTBI-S组相比,rmTBI-D组NLG-1(P<0.01)和PSD-95(P<0.01)表达水平降低。rmTBI-D组小鼠延髓神经纤维扭曲水肿,神经元密度降低。结论延髓突触结构异常和功能障碍可能与rmTBI导致的死亡及神经功能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轻度创伤损伤 延髓 神经连接蛋白-1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表型在反复轻度脑创伤模型大鼠中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华斌 韩召利 +3 位作者 黄山 葛歆瞳 陈芳莲 雷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反复轻度脑创伤(rmTBI)N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伤后1周、2周、4周和6周组,每组12只。后4组大鼠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CCn法制备大鼠rmTB[模型,假手术组仅开骨窗,不... 目的探讨大鼠反复轻度脑创伤(rmTBI)N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伤后1周、2周、4周和6周组,每组12只。后4组大鼠采用控制性皮质撞击(CCn法制备大鼠rmTB[模型,假手术组仅开骨窗,不做打击。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每组取6只大鼠,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受损脑皮层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受损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伤后1周、6周组大鼠受损脑组织皮层Iba-1阳性小胶质细胞比例显著增3n(分别为1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45LOW/CD11B+矿细胞即小胶质细胞,约占CD11b+细胞的90%;与假手术组比较,rmTBI伤后1、2、4和6周M1型小胶质细胞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伤后6周M1型小胶质细胞增加最为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rmTBI伤后1、2、4周M2型小胶质细胞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伤后2周M2型小胶质细胞增加最为显著,6周时基本趋于基线水平。结论大鼠rmTBI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变化,其不同表型的差异表达可能在大鼠rmTBI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轻度脑创伤 小胶质细胞表型 M1型 M2型
原文传递
反复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对大鼠海马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功能的影响及其与学习记忆能力的相关性
4
作者 孔传祥 薛世磊 马福兴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9年第10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索反复轻度创伤性脑损伤(rMTBI)引起脑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海马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MTBI大鼠模型和新事物识别检测,分析大鼠rMTBI后48 h和4周时海马HDAC活性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使用泛HDAC抑制... 目的探索反复轻度创伤性脑损伤(rMTBI)引起脑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海马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MTBI大鼠模型和新事物识别检测,分析大鼠rMTBI后48 h和4周时海马HDAC活性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使用泛HDAC抑制剂trichostatin A(TSA)治疗,观察TSA对HDAC活性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rMTBI提高了不同时间点HDAC2-5和HDAC11亚型的mRNA水平,同时细胞核和细胞质内HDAC活性显著增加;然而,在损伤后4周时HDAC8的mRNA水平为(0.47±0.09),较Sham组(1.02±0.14)显著下降(t=8.095,P<0.001)。给予TSA治疗后,rMTBI引起的学习记忆缺陷和HDAC活性均恢复了正常。结论rMTBI可能引起部分HDAC亚型的活性上调而导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而HDAC活性抑制剂对rMTBI引起的认知缺陷治疗具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反复轻度创伤损伤 学习 记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