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荆棘鸟》:女性主义和反女性主义的似是而非 被引量:3
1
作者 程静 米春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科林.麦卡洛的《荆棘鸟》体现了父权背景下的女性的生存困境,宗教文化背景下的爱的选择,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冲突而又共存的两性关系。本文认为文本突显了女性的生存意志的同时,充分展示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氛围;女性的客体地位依然... 科林.麦卡洛的《荆棘鸟》体现了父权背景下的女性的生存困境,宗教文化背景下的爱的选择,和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冲突而又共存的两性关系。本文认为文本突显了女性的生存意志的同时,充分展示了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氛围;女性的客体地位依然没有改变,某种意义上荆棘鸟意象仍然是男性至上神话的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各斯中心主义 女性主义 反女性主义
下载PDF
女性主义者还是反女性主义者?——争议中的玛丽·沃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7-140,共4页
玛丽·沃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畅销书作家,她长期反对妇女选举权的经历,使得她成为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反女性主义者"的代表人物。通过对玛丽·沃德的性别思想和社会行为的解读,改变长期以来视她为盲目抵制变... 玛丽·沃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畅销书作家,她长期反对妇女选举权的经历,使得她成为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反女性主义者"的代表人物。通过对玛丽·沃德的性别思想和社会行为的解读,改变长期以来视她为盲目抵制变革的保守力量的标签化的认知,还原一个真实的玛丽·沃德的形象。她虽然反对妇女直接进入国家政治生活,却有提倡女性个人发展和进入公共生活的女性主义的主张,她的行为交错着社会的女性主义和自由的女性主义思想,她身上所显现出来的矛盾特性正是第一波女性主义的复杂而又矛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丽·沃德 反女性主义 社会的女性主义 自由的女性主义
下载PDF
西方文化语境下《暮光之城》的反女性主义视角探究
3
作者 肖亚娟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1-94,共4页
美国著名作家斯蒂芬妮·梅尔所著的《暮光之城》系列世界畅销,书中浪漫、纯真的爱情令人心醉,然而,它所隐含的文化寓意和传递的价值观也令人深思。文章拟从作家所处的西方文化语境,对《暮光之城》的反女性主义视角进行品评。
关键词 《暮光之城》 西方文化 女性主义 反女性主义
下载PDF
试论乔叟在《巴斯妇的引子》和《巴斯妇的故事》中表现出的反女性主义倾向 被引量:3
4
作者 盖雅明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7-20,共4页
本文从《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巴斯妇的引子》和《巴斯妇的故事》入手,着重对巴斯妇从女性主义和反女性主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她的话语行为依然局限在男性话语的窠臼之内,依赖男性话语而存在,远非某些女性主义者所极力颂扬的敢于向... 本文从《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巴斯妇的引子》和《巴斯妇的故事》入手,着重对巴斯妇从女性主义和反女性主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她的话语行为依然局限在男性话语的窠臼之内,依赖男性话语而存在,远非某些女性主义者所极力颂扬的敢于向父权制思想挑战的女性形象;同时,本文还深入探讨了英国中世纪著名诗人杰佛利·乔叟在塑造巴斯妇这一女性人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反女性主义倾向,并分析了其内在的社会及文化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斯妇 父权制 女性主义 反女性主义 男扮女装
下载PDF
女性主义反乌托邦的延续与分异——以《使女的故事》与《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相廷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7-62,68,共7页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路易丝·厄德里克都曾以严峻、灰暗和令人不安的社会现实为据,想象与推演人类未来黯淡的生存境遇。一方面,《使女的故事》和《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皆以女性视角纠正了早期反乌托邦小说中的性别偏见,并在...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路易丝·厄德里克都曾以严峻、灰暗和令人不安的社会现实为据,想象与推演人类未来黯淡的生存境遇。一方面,《使女的故事》和《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皆以女性视角纠正了早期反乌托邦小说中的性别偏见,并在相似的叙事特征中形成女性主义反乌托邦的延续,深化并拓展了早期反乌托邦小说的主题与内涵。另一方面,二者也存在内部的分异,厄德里克对印第安问题的思考使反乌托邦小说的表达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为反乌托邦文学开拓出新的叙事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乌托邦 《使女的故事》 《永生上帝的未来家园》 叙事空间
下载PDF
《刺客聂隐娘》:视觉华丽的反女性主义电影 被引量:6
6
作者 康一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5,共4页
在《刺客聂隐娘》中,影片的故事性被大大弱化,静态场面占据统治地位,侯孝贤对《聂隐娘》故事的处置方式导致他极大程度地依赖观众主动地与影片产生共鸣。李屏宾、黄文英联手打造了影片中美轮美奂的视觉感受,而近景动作戏却暴露出侯孝贤... 在《刺客聂隐娘》中,影片的故事性被大大弱化,静态场面占据统治地位,侯孝贤对《聂隐娘》故事的处置方式导致他极大程度地依赖观众主动地与影片产生共鸣。李屏宾、黄文英联手打造了影片中美轮美奂的视觉感受,而近景动作戏却暴露出侯孝贤拍摄技法的捉襟见肘。影片对于关键情节的处理,令聂隐娘的形象具有强烈的反女性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女性主义 视觉感受 刺客 电影 华丽 《聂隐娘》 统治地位 处置方式
原文传递
结构与反结构:《墙上的斑点》中的女性主义政治观
7
作者 牛晓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20-22,共3页
伍尔夫小说《墙上的斑点》用片段化的叙述方式表明了她对一战、对男性秩序以及维多利亚时期传统的反对立场。一方面,叙述者自身处于"两者之间"的混沌状态,多种多样的象征手法呈现出不清晰、不确定的特点。另一方面,贯穿在小... 伍尔夫小说《墙上的斑点》用片段化的叙述方式表明了她对一战、对男性秩序以及维多利亚时期传统的反对立场。一方面,叙述者自身处于"两者之间"的混沌状态,多种多样的象征手法呈现出不清晰、不确定的特点。另一方面,贯穿在小说中的诸多象征意象,不仅隐含了伍尔夫的政治所指,同时也表达了她对生命处于和谐一体的美好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结构 结构 女性主义政治
下载PDF
女性的缺席与在场:从《使女的故事》看反乌托邦小说的革新与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焦红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7-22,共6页
《使女的故事》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一部女性视角的反乌托邦小说,它与传统反乌托邦小说既一脉相承又具有明显差异性,鲜明地体现了女性作家介入西方反乌托邦文学后,对其进行的颠覆与重构。本文将《使女的故事》置于反乌托邦文学... 《使女的故事》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一部女性视角的反乌托邦小说,它与传统反乌托邦小说既一脉相承又具有明显差异性,鲜明地体现了女性作家介入西方反乌托邦文学后,对其进行的颠覆与重构。本文将《使女的故事》置于反乌托邦文学传统之中,对比和考察它与传统反乌托邦小说代表作《一九八四》在女性话语、女性形象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关联与重构,进而探讨女性立场介入反乌托邦文学后所带来的发展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一九八四》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乌托邦小说
下载PDF
特质与异质——谈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书写
9
作者 张映晖 《理论月刊》 2007年第9期125-126,174,共3页
女性书写及女性叙事近年来备受关注。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性作家,其小说也多被作为女性书写的典范被频频言说。但张的小说文本本质上呈现与女性书写相背离的特点,笔者试图通过弄清这个问题来进一步准确认识张爱玲小说文... 女性书写及女性叙事近年来备受关注。张爱玲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女性作家,其小说也多被作为女性书写的典范被频频言说。但张的小说文本本质上呈现与女性书写相背离的特点,笔者试图通过弄清这个问题来进一步准确认识张爱玲小说文本丰厚而深刻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反女性主义 终极关怀 人性真实 冷静叙事
下载PDF
尼采的女性观解析
10
作者 王延华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78-80,共3页
尼采是哲学史上典型的反女性主义者,尼采一生都在试图追求女人,也在试图追求真理;他试图去了解女人.也在试图理解真理;他把女人看成是真理,但同时又有着强烈的“反女性主义”倾向,而这也似是其内心深处隐喻着的无法释怀的永恒悖... 尼采是哲学史上典型的反女性主义者,尼采一生都在试图追求女人,也在试图追求真理;他试图去了解女人.也在试图理解真理;他把女人看成是真理,但同时又有着强烈的“反女性主义”倾向,而这也似是其内心深处隐喻着的无法释怀的永恒悖论。他对女性的批判虽多用偏激之语,但也同时是彻底的、深刻的和系统的,他对女性的批判有其公允之处。尼采哲学观点的来源与他的家庭环境、自身恋爱经历和时代的误解有关,因此,他对女性的评价哲学是经验的,这也使得他在评判女性的时候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女性 反女性主义
下载PDF
尼采的女性观解析
11
作者 王延华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5期90-93,共4页
尼采是哲学史上典型的反女性主义者,他对女性的批判虽多用偏激之语,但同时也是彻底的、深刻的和系统的,他对女性的批判有其公允之处。尼采哲学观点的来源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因此,他对女性的评价哲学是经验的,这也使得他在评判女性的时... 尼采是哲学史上典型的反女性主义者,他对女性的批判虽多用偏激之语,但同时也是彻底的、深刻的和系统的,他对女性的批判有其公允之处。尼采哲学观点的来源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因此,他对女性的评价哲学是经验的,这也使得他在评判女性的时候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女性 反女性主义
下载PDF
尼采的女性观解析
12
作者 王延华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尼采是哲学史上典型的反女性主义者,他对女性的批判虽多用偏激之语,但也同时是彻底的、深刻的和系统的,他对女性的批判有其公允之处。尼采哲学观点的来源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因此,他对女性的评价哲学是经验的,这也使得他在评判女性的时... 尼采是哲学史上典型的反女性主义者,他对女性的批判虽多用偏激之语,但也同时是彻底的、深刻的和系统的,他对女性的批判有其公允之处。尼采哲学观点的来源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因此,他对女性的评价哲学是经验的,这也使得他在评判女性的时候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采 女性 反女性主义
下载PDF
西方后女性主义话语的悖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都岚岚 《外国美学》 2020年第2期124-136,共13页
近年来,后女性主义成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化批判的一个关键词语,然而其内涵并不明确,甚至语义矛盾。本文通过分析存在于后女性主义话语中的三个主要悖论,即女性赋权与渴望性感的女性特质之间的困境、女性主义与反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纠葛以... 近年来,后女性主义成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化批判的一个关键词语,然而其内涵并不明确,甚至语义矛盾。本文通过分析存在于后女性主义话语中的三个主要悖论,即女性赋权与渴望性感的女性特质之间的困境、女性主义与反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的纠葛以及后学语境中女性主体的消解,认为应对后女性主义话语加以甄别,区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后女性主义与作为一种批评概念和分析范畴的后女性主义,在具体语境中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 反女性主义
原文传递
古龙武侠小说的创新性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7-91,共5页
古龙是人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武侠小说作家,他的为人和他笔下众多的男性一样,总是希望把温暖和快乐带给人间,他们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暖男。这些男性包括沈浪、小鱼儿、陆小凤、楚留香等。这些暖男的共性是笑对人生和乐天豁达,同时他们又是... 古龙是人们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武侠小说作家,他的为人和他笔下众多的男性一样,总是希望把温暖和快乐带给人间,他们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暖男。这些男性包括沈浪、小鱼儿、陆小凤、楚留香等。这些暖男的共性是笑对人生和乐天豁达,同时他们又是各具特色的迷人的男性。古龙的武侠小说与其他武侠作家的作品相比,具有很多创新的特色,比如其小说的反女性主义、侦探的元素、影视文学的繁荣、禅味和哲学意蕴、现代性特征。反女性主义凸显女性的主体地位,在古龙的作品中不乏可独当一面的女性。作为武侠推理小说的先驱,古龙合理巧妙地利用了侦探小说的元素。古龙的大量作品被反复搬上荧屏,大大推动了其武侠小说的发展。古龙武侠小说中的情节、人物等很多方面都充满了禅的境界和哲学思想。其作品中的人物充满了鲜明的现代人的气息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男 反女性主义 侦探 哲学深蕴 现代性特征
下载PDF
《冬去春来》的性别意识探究
15
作者 吴童杰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期167-168,共2页
作为韩国导演金基德的代表作之一,《冬去春来》自问世至今,世人对其的不同解读便始终存在。从性别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三个层次讨论影片中的男女关系问题及其背后的深意。最后得出结论:男女关系不再成为成佛前的孽障,而是那渡过人生... 作为韩国导演金基德的代表作之一,《冬去春来》自问世至今,世人对其的不同解读便始终存在。从性别关系的角度出发,可以从三个层次讨论影片中的男女关系问题及其背后的深意。最后得出结论:男女关系不再成为成佛前的孽障,而是那渡过人生苦海的一叶扁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女性主义 隐喻 阴柔 男女关系
下载PDF
影片《暴雪将至》中的黑色元素分析
16
作者 张驰 《声屏世界》 2020年第5期62-63,共2页
文章尝试将影片《暴雪将至》放在黑色电影类型的语境下进行探讨,分析本片在艺术手法和风格表现上作为黑色电影的典型元素,在女性角色形象塑造方面对传统黑色电影模式的颠覆,形成独特的本土化黑色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解析其形式和内涵中所... 文章尝试将影片《暴雪将至》放在黑色电影类型的语境下进行探讨,分析本片在艺术手法和风格表现上作为黑色电影的典型元素,在女性角色形象塑造方面对传统黑色电影模式的颠覆,形成独特的本土化黑色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解析其形式和内涵中所呈现出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元素 类型女性主义 角色塑造
下载PDF
后现代之后重审法国启蒙运动
17
作者 庞冠群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6期155-155,共1页
启蒙运动是18世纪的一场思想盛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该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反启蒙文人的攻击。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对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后现... 启蒙运动是18世纪的一场思想盛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该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反启蒙文人的攻击。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对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对于作为现代性基石的启蒙运动大加鞭挞,指责它具有欧洲中心论、帝国主义、反女性主义等倾向,甚至声称它应该对20世纪的极权主义、环境危机等问题负责。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一批较为熟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学者开始反驳后现代主义对法国启蒙运动的质疑,同时也与新的史学潮流相结合。研究者从殖民帝国、奴隶制、种族问题、女性主义、环境主义等多角度考察启蒙运动,大大拓展了启蒙运动史的研究视野。为了客观评价后现代主义对启蒙哲人的指责,新的研究改变了社会文化史注重启蒙运动载体与底层文人的研究取向,重新关注启蒙大哲的思想文本。在此过程中,史学家们进一步发现了启蒙思想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总而言之,后现代主义那种彻底否定启蒙运动的做法已经遭到了抛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运动 反女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 种族问题 法国启蒙运动 欧洲中心论 极权主义 殖民帝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