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共反射角道集的裂缝检测技术在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应用
1
作者 张庆 杨威 赵驰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S01期105-105,共1页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奥陶系碳酸盐岩断控缝洞型储集体裂缝发育。高角度或垂直裂缝的存在,使地震波产生方位各向异性传播。研究区二叠系存在火山岩速度异常体,造成深层方位各向异性问题。利用角度域偏移技术生成的共反射角道集数据,包含地... 塔里木盆地超深层奥陶系碳酸盐岩断控缝洞型储集体裂缝发育。高角度或垂直裂缝的存在,使地震波产生方位各向异性传播。研究区二叠系存在火山岩速度异常体,造成深层方位各向异性问题。利用角度域偏移技术生成的共反射角道集数据,包含地下连续丰富的方位信息,可获得高精度速度模型和方位各向异性属性。据速度方位各向异性属性对二叠系火山岩段共反射角道集进行方位各向异性校正,消除二叠系火山岩速度、厚度变化导致的方位各向异性对下伏断控储集体成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奥陶系储层段共反射角道集进行Vvza和Avaz反演,获取更高精度速度、振幅方位各向异性属性,实现对奥陶系储层裂缝检测。该技术在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取得良好应用效果,支撑奥陶系碳酸盐岩断控缝洞型储集体井位部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角道集 方位各向异性 裂缝检测 断控缝洞型储 超深层
下载PDF
基于三维高斯束算子解析的方位-反射角道集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蔡杰雄 王华忠 王立歆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3,共8页
通过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提取地下成像点的共方位-反射角(或倾角-方位角)成像道集对于层析速度分析及振幅随角度变化分析(AVA)等至关重要。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利用相互独立的高斯束描述波传播,并通过相邻高斯束的叠加计算波场,其实现... 通过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提取地下成像点的共方位-反射角(或倾角-方位角)成像道集对于层析速度分析及振幅随角度变化分析(AVA)等至关重要。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利用相互独立的高斯束描述波传播,并通过相邻高斯束的叠加计算波场,其实现方式解决了多路径问题,且无成像倾角限制。更重要的是,高斯束偏移提供了一种能高精度且方便高效地提取三维共方位-反射角度成像点道集的策略。通过解析求解高斯束算子,计算单个高斯束的波场传播方向矢量,进而通过不同高斯束的传播方向矢量计算得到成像点处的方位-反射角,从而实现三维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方位-反射角成像道集的提取。数值计算及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证明了三维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共方位-反射角道集提取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反射角道集 高斯束偏移 射线追踪
下载PDF
共反射角道集数据在碳酸盐岩裂缝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相文 刘永雷 +3 位作者 安海亭 李海银 但光箭 张亮亮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1期89-95,共7页
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是油田储量增长和产能建设的主要领域,缝洞体系连通性分析以及含油气分析在高效井位部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前期研究中,应用常规处理数据的叠前裂缝预测及油气检测成果符合率整体偏低,... 塔里木盆地塔北、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是油田储量增长和产能建设的主要领域,缝洞体系连通性分析以及含油气分析在高效井位部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前期研究中,应用常规处理数据的叠前裂缝预测及油气检测成果符合率整体偏低,不能完全满足油田高精度勘探开发的需求。这里系统地分析了常规处理地震数据在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方面的特点,阐述如何应用共反射角道集深入开展方位各向异性叠前裂缝预测研究,优化共反射角道集数据偏移距或入射角,优选各方位覆盖次数均匀且能真实反映地层各向异性特征的数据,提高椭圆拟合结果的收敛性,最终提高裂缝预测精度。实践表明,共反射角道集数据在碳酸盐岩裂缝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为开发区块高效井组的布设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层 反射角道集 叠前裂缝预测 方位各向异性 可信度分析
下载PDF
共反射角叠前偏移成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西文 刘文卿 +5 位作者 王宇超 吕彬 高建虎 张小美 汪清辉 胡自多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32-2738,共7页
共偏移距道集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震速度建模及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研究中,但复杂构造及射线多路径产生的共偏移距道集不保幅性等一系列缺陷给AVO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共反射角道集包含有能反映地下速度和岩性变化的信息,更有利于速... 共偏移距道集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震速度建模及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的研究中,但复杂构造及射线多路径产生的共偏移距道集不保幅性等一系列缺陷给AVO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共反射角道集包含有能反映地下速度和岩性变化的信息,更有利于速度模型优化、地震振幅属性分析及地下岩性和断裂的研究.本文通过研究共反射角深度偏移方法和理论,完善了基于目标的共反射角深度偏移技术,提出了获得相对保幅共反射角道集方法.该方法克服了共偏移距域道集在复杂介质中遇到的困难,更能有效地反映波场和地质结构方面的信息.通过理论模型数据进行了试算,并采用实际地震数据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在陡倾角成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角道集 偏移成像 速度模型 AVA分析
下载PDF
角度域叠前偏移成像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文卿 王西文 +3 位作者 王宇超 邵喜春 胡自多 寇龙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1期62-65,239+248-249,共4页
共炮检距道集在复杂介质中因地震波传播的多路径而存在地下反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共反射角道集由于克服了上述缺陷可在复杂区精确成像,而且能用于AVA分析及保幅偏移成像研究,特别是在大反射角、甚至具有多波至复杂构造区,反射同相轴的... 共炮检距道集在复杂介质中因地震波传播的多路径而存在地下反射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共反射角道集由于克服了上述缺陷可在复杂区精确成像,而且能用于AVA分析及保幅偏移成像研究,特别是在大反射角、甚至具有多波至复杂构造区,反射同相轴的振幅和相位得到有效保护。本文以共反射角偏移方法为基础,研究共反射角道集构建、旅行时计算及几何扩散因子获取及偏移拉伸对共反射角道集的影响。运用理论模型数据进行了试算,并以二维实际地震数据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在陡倾角成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角度域共反射角道集更有利于速度建模优化及AVA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角道集 偏移成像 速度模型 AVA分析
下载PDF
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在复杂构造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江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2年第2期22-30,共9页
大杨树盆地构造活动具有多期建造和改造的特点,导致其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地层非均质性强,体现在地震采集资料上就是地层速度横向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致使构造精确成像困难。为此,尝试应用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来解... 大杨树盆地构造活动具有多期建造和改造的特点,导致其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地层非均质性强,体现在地震采集资料上就是地层速度横向变化大,地震资料信噪比低、致使构造精确成像困难。为此,尝试应用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①采用全方位角成像偏移+多方位层析深度域速度建模;②进行关键参数(偏移孔径、反假频参数、最大倾角和最大开角)的优选;③进行倾角道集镜像加权叠加精细构造成像。应用结果表明:①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在陡倾角的复杂构造区,能够使反射波归位准确、绕射波收敛合理;②在浅层全方位反射角道集角度范围宽、信噪比高,有利于浅层速度建模与模型优化,通过对倾角道集进行镜像加权得到的镜像倾角道集不但反射能量强,而且消除了散射和绕射能量;③在相同速度模型下,在陡倾角成像方面,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偏移方法的成像精度比Kirchhoff偏移更具优势,不但复杂构造带能够精细成像,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都得到明显提高,地震数据频带由8~78 Hz拓宽到5~88 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角度域 偏移成像 复杂断裂带 倾角 反射角道集 大杨树盆地
下载PDF
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及其效果——以大杨树盆地为例
7
作者 王江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22年第12期89-92,共4页
大杨树盆地经过多期建造和改造,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地层速度横向变化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使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较低,很难获得准确的地下构造成像。针对复杂断裂带构造成像困难的问题,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原理入手,应用... 大杨树盆地经过多期建造和改造,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地层速度横向变化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使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较低,很难获得准确的地下构造成像。针对复杂断裂带构造成像困难的问题,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原理入手,应用了偏移孔径内所有的地震波场数据以及各方向波场的方位信息,在角度域对成像道集进行构建,通过镜像加权得到高质量的地下构造成像资料。常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能够满足构造精细解释和勘探生产的地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角度域 偏移成像 复杂断裂带 倾角 反射角道集
下载PDF
全方位偏移成像技术在南马庄潜山构造带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红文 刘喜恒 +3 位作者 周兴海 李六五 杜喜善 王成泉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3,共9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地质目标越来越复杂,对地震成像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高密度宽方位宽频带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各向异性在地震数据处理中越来越突出。然而,常规的Kirchhoff叠前时间、深度偏移利用的均是偏移距...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地质目标越来越复杂,对地震成像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高密度宽方位宽频带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各向异性在地震数据处理中越来越突出。然而,常规的Kirchhoff叠前时间、深度偏移利用的均是偏移距道集,道集的方位角信息未能充分利用,因此已无法满足目前的地震处理需求。全方位偏移成像是通过全波场、多路径的方式,在地下局部角度域以连续方式应用所有的地震数据,生成两个互补的全方位方向角道集和全方位共反射角道集。该方法在南马庄潜山构造带偏移成像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成像精度提高,地质现象清晰,裂缝密度和发育方向预测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移成像 各向异性 方向角 反射角道集
下载PDF
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逆掩断裂带为例
9
作者 张梦露 王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570-577,共8页
准噶尔盆地经过多期建造和改造,逆掩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地层速度横向变化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使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较低,很难获得准确的地下构造成像。针对复杂逆掩断裂带构造成像困难的问题,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原理入... 准噶尔盆地经过多期建造和改造,逆掩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地层速度横向变化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使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较低,很难获得准确的地下构造成像。针对复杂逆掩断裂带构造成像困难的问题,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原理入手,应用了偏移孔径内所有的地震波场数据以及各方向波场的方位信息,在角度域对成像道集进行构建,通过镜像加权得到高质量的地下构造成像资料。常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能够满足构造精细解释和勘探生产的地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角度域 偏移成像 逆掩断裂带 倾角 反射角道集
下载PDF
AVO inversion based on common shot migration 被引量:16
10
作者 Shou Hao Liu Hong Gao Jianhu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6年第2期98-104,共7页
Conventional AVO inversion utilizes the trace amplitudes of CMP gathers. There are thre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inversion. First, CMP gathers are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horizontal layers but mo... Conventional AVO inversion utilizes the trace amplitudes of CMP gathers. There are thre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of the inversion. First, CMP gathers are 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horizontal layers but most real layers are not horizontal. Greater layer dip results in a greate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served CMP gathers and their real location. Second, conventional processing flows such as NMO, DMO, and deconvolution will distort amplitudes. Third, the formulation of reflection coefficient is related to incidence angle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g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plitude and incidence angle. Wave equation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 has the ability of imaging complex media and steeply dipping layers. It can reduce the errors of conventional processing and move amplitudes back to their real location. With true amplitude migration, common angle gathers abstraction, and AVO inversion, we suggest a method of AVO inversion from common shot gather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the above factors and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AVO i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itude preserved migration reflection coefficient angle gather AVO ATTRIBUTE and invers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