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对伤害情境的意图认知与反应倾向关系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文新 程学超 苗逢春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3-157,193,共6页
儿童对他人行为意图的认知,是如何发展变化并如何影响行为反应?该研究旨在从会认知的角度,探讨6—13岁中国儿童在不同伤害情境中对同伴造成伤害性后果的行为的意图认知和反应倾向特点。
关键词 伤害情境 行为意图的认知 反应倾向
下载PDF
中小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反应倾向 被引量:6
2
作者 陈俊 张积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0-378,共9页
运用情境模拟的方法 ,对中小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反应倾向进行了研究。被试是 61 6名中小学生。结果表明 :(1 )小学中年级以上学生对家长管教信息的情绪有较准确的认知 ;(2 )不同管教信息的教育效能有优劣之分 :诱导... 运用情境模拟的方法 ,对中小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反应倾向进行了研究。被试是 61 6名中小学生。结果表明 :(1 )小学中年级以上学生对家长管教信息的情绪有较准确的认知 ;(2 )不同管教信息的教育效能有优劣之分 :诱导教诲最能引起被试的正面反应 ,其次是困扰担忧 ,伤心失望能引起部分学生的顺从反应 ,愤怒批评易引起子女的消极情绪和对抗行为。 (3)父亲发出的管教信息比母亲更具权威性 ,更易引起子女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倾向。 (4)学生对家长管教信息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小学生比中学生更易接受、顺从家长管教 ,女生比男生易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与服从行为。 (5)被试的认知评价与其情绪反应、行为倾向有较高的一致性。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管教信息的认知。如果学生的认知较为积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父母管教信息 认知 情绪 行为反应倾向
下载PDF
汉字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Ⅱ):任务分离和反应倾向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治良 叶阁蔚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在实验I的基础上,操纵学习时的呈现时间(250ms,500ms,750ms)和注意变量(目标和非目标字),运用任务分离方法及间接证明逻辑,比较了再认测验和整字偏好测验在不同条件下的辨别力(A′)和反应倾向(B″)。结... 在实验I的基础上,操纵学习时的呈现时间(250ms,500ms,750ms)和注意变量(目标和非目标字),运用任务分离方法及间接证明逻辑,比较了再认测验和整字偏好测验在不同条件下的辨别力(A′)和反应倾向(B″)。结果:(1)双向功能分离的出现表明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存在本质差异。根据“过程纯净”假设,可以推证内隐记忆存在于偏好测验中。此时,匹配比较法的标准未满足。(2)偏好测验中,500ms呈现目标字时,有显著正向启动效应:750ms呈现非目标字时,有显著负向启动效应。(3)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发生时,都具有稳定的心理状态。但是前者的报告标准较松宽,而后者的较严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记忆 汉字 任务分离 反应倾向 负向启动
下载PDF
音乐教育对灾后自闭反应倾向儿童精神重塑的探讨
4
作者 刘英曼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6期253-254,共2页
“5.12”过去一周年后“自闭反应倾向”儿童的出现,引起被人们的高度关注。灵活多变的音乐教育以无形的“温柔之手”,抚慰着灾后儿童的心灵,减轻了他们背负的沉重思想压力。根据“自闭反应倾向”共有的特征,笔者运用了共情音乐教... “5.12”过去一周年后“自闭反应倾向”儿童的出现,引起被人们的高度关注。灵活多变的音乐教育以无形的“温柔之手”,抚慰着灾后儿童的心灵,减轻了他们背负的沉重思想压力。根据“自闭反应倾向”共有的特征,笔者运用了共情音乐教学法、音乐的等组脱敏法及情景剧结合,设计了“灾后自闭反应倾向儿童音乐教育三部曲”:放松阶段、再造阶段、再生阶段,由浅入深的从纠正孩子的错误倾向到帮助重新树立儿童正确的认识观,从而达到精神重塑的目的,帮助这些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反应倾向 儿童 音乐教育 精神重塑
下载PDF
灾后情绪与行为反应障碍的自我调适策略与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建国 章锐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89-92,共4页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使人民经受了巨大精神打击,陷人民于深深的心理危机之中。灾后心理危机中容易伴生的三种情绪与行为反应障碍:自闭、自责、自弃,会威胁着群众的心理健康,会阻挡人们的心理重建和成长。本文在对自闭反应倾向、自责反...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难使人民经受了巨大精神打击,陷人民于深深的心理危机之中。灾后心理危机中容易伴生的三种情绪与行为反应障碍:自闭、自责、自弃,会威胁着群众的心理健康,会阻挡人们的心理重建和成长。本文在对自闭反应倾向、自责反应倾向和自我放弃反应倾向进行心理学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一些灾后情绪与行为反应障碍的自我调适策略与技术。作者认为,灾难后的学习与自助,是人心成长、人生智慧增长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情绪与行为反应障碍 自我调适策略与技术 自闭反应倾向 自责反应倾向 自我放弃反应 倾向 心理危机与心理成长
下载PDF
学生对教师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俊 张积家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44-346,共3页
本文研究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不同管教信息时对教师情绪的认知以及自己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对597名中小学生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教师采用“诱导教诲”、“困扰担忧”的管教信息最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而“愤怒批评”的管教信息易引... 本文研究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不同管教信息时对教师情绪的认知以及自己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对597名中小学生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教师采用“诱导教诲”、“困扰担忧”的管教信息最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而“愤怒批评”的管教信息易引起学生的消极反应。研究还发现。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反应存在差异,而性别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对性质不同的行为问题加以管教引起学生的反应差异非常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父母管教信息 认知 情绪 行为反应倾向 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 情绪体验
下载PDF
21例智龄为6—9岁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两种反应时的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静进 亚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反应时(reaction time,RT)的测试分析被认为是研究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认知特征有效的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MR儿童的反应时间较正常儿童有所延迟,但其研究一般限于同龄双组儿童简单反应时(SRT)的比较。近年来,关于两类儿童选择反应时(C... 反应时(reaction time,RT)的测试分析被认为是研究精神发育迟滞(MR)儿童认知特征有效的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MR儿童的反应时间较正常儿童有所延迟,但其研究一般限于同龄双组儿童简单反应时(SRT)的比较。近年来,关于两类儿童选择反应时(CRT)的研究,则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结果,这与实验限定的条件及所选对象的不同有着一定的关联。由此派生的问题是,智龄相同的MR儿童和正常儿童的两种反应时有何差异,在刺激间隔(intertrial interval,ITI)变异条件下,两者的反应时有何异同。就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反应 精神发育迟滞 选择反应 认知特征 反应倾向 被试 反应特征 潜伏期延长 心理门诊 比奈
下载PDF
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 被引量:6
8
作者 严宣申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4-88,共5页
以实验为例讨论电极电势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总结出如何通过电极电势差判断反应倾向;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无关;氧化还原反应和酸碱性的关系以及运用电极电势应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电极电势 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倾向 酸碱性
下载PDF
论青少年厌学的成因及系统干预
9
作者 鲁泉 杨毅博 李冰洁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 2024年第6期4-7,共4页
一、厌学的定义及现状。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甚至导致逃学或旷课。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长铭在首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 一、厌学的定义及现状。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甚至导致逃学或旷课。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长铭在首届青少年心理安全论坛上指出:“我们的教育今天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学生厌学,是学生不想上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学会 厌学情绪 反应倾向 厌学行为 系统干预 青少年心理 学生厌学 逃学
下载PDF
7~15岁儿童对“集体可交流责任”的心理反应特点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丽 岑国桢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10-1313,共4页
编撰不同内容、背景和投射情境的故事为刺激材料 ,以 1 73名 7- 1 5岁儿童为被试 ,探究他们在集体可交流责任问题上的认知、情感、承担倾向的反应。结果表明 :我国 7- 1 5岁儿童也具有Piaget发现的集体可交流责任观 ;对它的理解接受在 7... 编撰不同内容、背景和投射情境的故事为刺激材料 ,以 1 73名 7- 1 5岁儿童为被试 ,探究他们在集体可交流责任问题上的认知、情感、承担倾向的反应。结果表明 :我国 7- 1 5岁儿童也具有Piaget发现的集体可交流责任观 ;对它的理解接受在 7- 9岁之间有明显的变化 ;对它的情感反应均为消极的体验 ;对它的承担倾向上 7、9岁比 1 1、1 3、1 5岁儿童更为明显 ;一般和角色的两种投射情境、不知道犯过者和不揭发犯过者两种故事背景对认知反应、承担倾向反应有明显影响 ;声誉损害、财物损坏、人身伤害三种内容对认知反应、情感反应会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15岁 儿童 集体可交流责任 心理反应特点 认知反应 情感反应 承担倾向反应
下载PDF
复杂化学反应体系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文廉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4-10,共7页
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有不少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对体系的反应倾向作出判断时,我们可以把复杂反应看成是几个简单反应的组合.
关键词 复杂化学反应 反应平衡常数 络合平衡 沉淀平衡 难溶电解质 能斯特方程式 氧化还原平衡 K值 反应倾向 复杂反应
下载PDF
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治良 《心理科学通讯》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4-49,共6页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收部分。它最早用于通讯工程中,即借助于数学的形式描述“接收者”在噪声背景中信号的接收问题。1954年密西根大学的W.P.Tanner 和J...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收部分。它最早用于通讯工程中,即借助于数学的形式描述“接收者”在噪声背景中信号的接收问题。1954年密西根大学的W.P.Tanner 和J.A.Swets 等人首先将SDT 应用于感知觉研究。目前,SDT 作为一种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正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者 研究对象 信号检测论 心理物理学方法 严重后果 假信号 敏感性 反应倾向 信号概率 高水平
下载PDF
时间流逝感:概念探索、问卷编制及其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余习德 邓丽仪 +1 位作者 鲁成 高定国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9期542-552,共11页
研究根据"时间意识"的理论及已有实证结论,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探讨"时间流逝感"(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FPT)这一概念的内部结构。结果发现,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时间流逝感的三个子维度,即"情绪情... 研究根据"时间意识"的理论及已有实证结论,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探讨"时间流逝感"(feeling of the passage of time,FPT)这一概念的内部结构。结果发现,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时间流逝感的三个子维度,即"情绪情感"、"易感性"和"行为反应倾向"。前两个维度验证了前人"情绪—注意"的理论模型,而"行为反应倾向"则是本研究的新发现之一,这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时间流逝感的概念内涵。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的三维结构在不同人群中(中学生、大学生、中年人)存在较为稳定的一致性。该量表总分及其三个维度与焦虑、抑郁量表呈现出显著相关,故FPT量表具有一定的效标关联效度。该量表的分半信度、组合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符合计量心理学的基本要求。最后,文章基于FFT信效度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予以了讨论。结论:本研究对时间流逝感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初步探讨,具有一定的信效度,可作为测量不同人群有关时间流逝态度与情感的一般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流逝感 中学生 大学生 中年人 情绪 易感性 行为反应倾向
下载PDF
关于信号检测论原理的讨论 被引量:2
14
作者 龚自方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73-375,共3页
关于信号检测论原理的讨论龚自方(西南师范大学)0引言信号检测论(signaldetectiontheory)属于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它借助于数学形式,分析信号接收者如何把信号从噪... 关于信号检测论原理的讨论龚自方(西南师范大学)0引言信号检测论(signaldetectiontheory)属于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它借助于数学形式,分析信号接收者如何把信号从噪声中提取出来。1954年.美国密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论 条件概率 判断标准 临界值 信号强度 反应倾向 噪音 无信号 辨别力 原理
下载PDF
荣格“原型”理论内涵再探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秀 《山东社会科学》 2000年第2期107-108,共2页
荣格的“原型”理论对心理学、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内涵丰富 ,首先是一种反应倾向或领  悟模式 ,是无意识中的一种“形象构成倾向”。其次 ,它又可以形成具体意象 ,可以衍生出丰富多采的形象。处于形象和具体物之间 ,因此具... 荣格的“原型”理论对心理学、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内涵丰富 ,首先是一种反应倾向或领  悟模式 ,是无意识中的一种“形象构成倾向”。其次 ,它又可以形成具体意象 ,可以衍生出丰富多采的形象。处于形象和具体物之间 ,因此具有中介性 ;它是意识所无法把握的 ,所以具有隐蔽性 ;同时 ,它又与地理因素和历史条件无关 ,存在于从古至今一切人的心理中 ,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原型'理论 内涵 反应倾向 形象构成倾向
下载PDF
我国心理测试技术效度特异的统计和信号检测论探析——“武氏心测理论方法”效度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攀锋 《社会心理科学》 2010年第5期75-79,91,共6页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一项测试最重要就是它的效度。目前"武氏测谎"排除无辜率100%,总的准确率98%。也就是说,还存在将涉案者排掉的情况。本文重在分析论证这项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统计学和信号检测论基础对效度特异性的影响。
关键词 信号检测 感受性 反应倾向 两类错误
下载PDF
对排球裁判员视觉差别感受性的研究
17
作者 甘其伟 《体育学刊》 CAS 1995年第2期62-65,102,共5页
作者运用信号 检测理论对包括国际级 排球裁判员在内的99名 排球裁判员进行了信号 察觉实验。测试结果表 明,优秀排球裁判员具有 较好的视觉差别感受性 特征和谨慎的反应倾 向。作者建议将视觉差 别感受性作为高级排球裁判员的心理选才... 作者运用信号 检测理论对包括国际级 排球裁判员在内的99名 排球裁判员进行了信号 察觉实验。测试结果表 明,优秀排球裁判员具有 较好的视觉差别感受性 特征和谨慎的反应倾 向。作者建议将视觉差 别感受性作为高级排球裁判员的心理选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检测 视觉差别感受性 反应倾向 辨别反应 排球裁判员
下载PDF
在数学教学中防止数学焦虑
18
作者 黄长虹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60-60,共1页
焦虑是指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数学焦虑是个体在处理数字、使用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或参与数学考试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等焦虑状态。适度的焦... 焦虑是指某种实际的类似担忧的反应,或者是对当前或预计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具有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数学焦虑是个体在处理数字、使用数学概念、学习数学知识或参与数学考试时所产生的不安、紧张、畏惧等焦虑状态。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数学学习,但焦虑过度或过敏性焦虑会使学生失去平衡,不但对数学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严重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焦虑 数学教学 防止 数学学习 反应倾向 学生心理 潜在威胁 数学概念 数学考试
下载PDF
立足高职教育 突出就业导向 着力学生的态度培养
19
作者 王岩 周永福 《职业技术》 2009年第7期68-69,共2页
态度可以理解为人的“心之能力”,是人对其所处环境中的人、事、物、观念的一种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所处的全部社会环境对其态度的形成都会产生影响,态度的形成也是一个内化过程... 态度可以理解为人的“心之能力”,是人对其所处环境中的人、事、物、观念的一种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所处的全部社会环境对其态度的形成都会产生影响,态度的形成也是一个内化过程,是外界影响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升华,不断强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就业导向 个体社会化 培养 学生 社会环境 反应倾向 内化过程
下载PDF
以游戏精神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20
作者 顾兰芳 《教师》 2014年第31期115-116,共2页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精神是以一种精神的特质来理解游戏,把游戏看作儿童生命的一种存在。游戏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行为习惯是指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建立密切关系的,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精神是以一种精神的特质来理解游戏,把游戏看作儿童生命的一种存在。游戏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的境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行为习惯是指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建立密切关系的,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人的健康人格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人成长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和价值。习惯养成重在主体性的发挥,只有让幼儿参与到游戏中,也就是具有游戏精神的培养方式,有意识地让幼儿作为主角,才能发挥其自律性的作用,使幼儿自觉地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好行为习惯 游戏精神 幼儿 精神本质 生活态度 条件反射 活动模式 反应倾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