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7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氏菌变态反应原的研究Ⅴ.犬种菌的变态反应原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黄建 马丽君 杨瑞芬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49-152,共4页
我们按照规程要求制备了犬种菌素。它在致敏豚鼠和人体中证明了:它虽为粗糙型菌种,但仍具有变态反应原性;用死菌液10亿/0.1ml给致敏动物作皮试,亦出现良好的变态反应。24小时反应强度为15.8—18.4mm;48小时为6.8—10.8mm。犬种菌液热处... 我们按照规程要求制备了犬种菌素。它在致敏豚鼠和人体中证明了:它虽为粗糙型菌种,但仍具有变态反应原性;用死菌液10亿/0.1ml给致敏动物作皮试,亦出现良好的变态反应。24小时反应强度为15.8—18.4mm;48小时为6.8—10.8mm。犬种菌液热处理后,其上清液经硫酸铵透析,取其粗提蛋白作为变态反应原,用50μg/0.1ml给致敏动物作皮试,经犬种菌免疫的动物出现弱变态反应(24小时均在10mm以下),经活菌苗致敏的动物出现较强的变态反应(24小时为13—14mm,48小时为10.5—11mm)。犬种菌的变态反应原性无种间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变态反应原 犬种菌
下载PDF
临床输液反应原因的综合分析与预防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德琴 徐学君 邹若飞 《安徽医药》 CAS 2005年第12期936-937,共2页
目的了解输液反应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输液反应,结合我院临床输液疗法开展的实际情况,考察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配伍用药、环境等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结果发生输液反应的输液残液中,细菌内毒素和不溶... 目的了解输液反应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根据文献报道的输液反应,结合我院临床输液疗法开展的实际情况,考察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配伍用药、环境等引起输液反应的因素。结果发生输液反应的输液残液中,细菌内毒素和不溶性微粒均显著增加,配伍用药、配液与输液的环境、输液的包装材料等已成为引起输液反应的重要因素。结论规范输液疗法的操作及合理配伍用药是预防和减少输液反应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 不溶性微粒 输液疗法 输液反应 临床输液 预防 反应原 配伍用药 文献报道 实际情况
下载PDF
上海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变态反应原种类的临床检测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邬玉美 兰凤鸣 +1 位作者 徐慧珍 郑捷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慢性荨麻疹发病中常见变态反应原种类及其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分布特点,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阿罗格变态反应原点刺液对上海地区8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按年龄将800例被调查者分为≤17...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慢性荨麻疹发病中常见变态反应原种类及其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分布特点,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阿罗格变态反应原点刺液对上海地区8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按年龄将800例被调查者分为≤17岁、18~39岁、40~59岁和≥60岁组,分析30种常见变态反应原的阳性率,并比较其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患者中的阳性率。结果:皮肤点刺试验的总阳性率为49.38%,其中以粉尘螨和屋尘螨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3.38%和37.88%。仅对1种变态反应原有阳性反应者为1.00%,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变态反应原有阳性反应者分别占10.25%及38.13%;男女间阳性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年龄增大,粉尘螨和屋尘螨的阳性反应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1)。结论:上海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变态反应原以粉尘螨和屋尘螨为主;部分变态反应原分布具有年龄特异性,提示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相应变态反应原,以降低慢性荨麻疹发病率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变态反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上海
下载PDF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临床前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保文 都伟欣 +4 位作者 王璞 沈小兵 苏城 王国治 徐苗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1期27-29,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前动物试验评价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豚鼠的一般安全性试验、致敏效应试验、全身过敏试验以及家兔的热原试验等评价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 目的通过临床前动物试验评价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豚鼠的一般安全性试验、致敏效应试验、全身过敏试验以及家兔的热原试验等评价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在动物体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果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未引起小鼠的急性毒性、豚鼠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全身过敏反应和家兔的热原反应;在豚鼠的安全性实验中未见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对动物注射部位、体重及各脏器有不良影响。结论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11kDa变态反应原 动物 安全性
下载PDF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吴莉佳 曹蓓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2期1838-1838,共1页
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是按《药品不良反映监测管理办法》,主要指合格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以外的有害反应。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常见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 因探讨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管理 用药目的 用法用量 反应原 药物
下载PDF
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菁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8期1226-1227,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反应原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诱发性疾病 中成药
下载PDF
紫杉醇变态反应原因及护理
7
作者 黄慧 韩映华 +2 位作者 付佳 魏红 王丽花 《家庭护士(下半月)》 2007年第5期36-37,共2页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植物抗肿瘤药,对乳腺癌和卵巢癌有较好的疗效。该药毒性作用较明显,尤其是骨髓毒性、变态反应等,现就变态反应原因及护理对策讨论如下。
关键词 变态反应原 护理对策 紫杉醇 植物抗肿瘤药 毒性作用 骨髓毒性 卵巢癌 乳腺癌
下载PDF
重组结核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安全性和剂量标化临床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闻金生 都伟欣 +4 位作者 赵卫东 何伟生 谢四化 杨晓敏 邬婧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12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探讨人体应用重组结核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简称11kDa)的安全性和最适剂量。方法将健康志愿者和结核病志愿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11kDa低、中、高3个剂量组,在一侧手前臂掌侧前1/3处皮内分别注射浓度为2μg/ml、5μg/ml和10μg/ml11k... 目的探讨人体应用重组结核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简称11kDa)的安全性和最适剂量。方法将健康志愿者和结核病志愿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11kDa低、中、高3个剂量组,在一侧手前臂掌侧前1/3处皮内分别注射浓度为2μg/ml、5μg/ml和10μg/ml11kDa1ml,在对侧手前臂前1/3处皮内注射0.1mlTB-PPD,进行同体双臂对照皮肤试验,观察并记录72h内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情况和皮试局部反应。结果11kDa低、中、高剂量组和TB-PPD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1.2%、5.5%和5.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志愿者皮试阴性率分别为86.0%、68.1%、62.8%和54.1%,11kDa低剂量组阴性率高于中、高剂量组和TB-P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中、高剂量组和TB-PP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病患者皮试阳性率分别为56.7%、66.7%、83.3%和81.7%,11kDa低、中剂量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kDa高剂量组和TB-PPD组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两组的阳性率显著高于11kDa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11kDa在结核病诊断上优于PPD,11kDa3个剂量和TB-PPD均有很好的安全性,其中高剂量组(10.0μg/ml)与TB-PPD阳性检出率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结核病杆菌11kDa变态反应原 临床试验 剂量 安全性
下载PDF
变态反应原检查783例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历珍 王忠华 +1 位作者 熊凤鸣 马建华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变态反应原 检查 变态反应性疾病
下载PDF
按压内关穴位对变态反应原筛查皮试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义霞 《湖北中医杂志》 2010年第9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疼痛 变态反应原筛查皮试 指压内关穴
下载PDF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鉴别用变态反应原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苗 王国治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8期788-793,共6页
自1890年科赫发明用于结核病免疫治疗的结核菌素(tuberculin),1907年奥地利人V.Pirquet将结核菌素作为结核病诊断试剂以来[1],产品也从滤液蛋白粗提物改进为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在结核菌素用于... 自1890年科赫发明用于结核病免疫治疗的结核菌素(tuberculin),1907年奥地利人V.Pirquet将结核菌素作为结核病诊断试剂以来[1],产品也从滤液蛋白粗提物改进为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在结核菌素用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逾百年后的今天,该类产品依然在结核病辅助诊断、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卡介苗接种阳转考核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接种 变态反应原 纯蛋白衍生物 结核分枝杆菌 流行病学调查 免疫治疗 结核菌素 辅助诊断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反应原因与预防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文绪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低血糖反应 糖尿病治疗 2型糖尿病 预防 反应原 长期药物治疗 人口老龄化 生活方式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贾学勤 付巍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5期2073-2074,共2页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 分析及对策 反应原 抗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流感病毒作用 纯中药制剂 大容量注射剂 广谱抗菌作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184例变态反应原皮试观察及护理
14
作者 刘桂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0年第4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鼻炎 变态反应原皮试 护理
下载PDF
输液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文地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第21期3371-3372,共2页
关键词 输液不良反应 反应原 反应 反应 过敏反应 输液反应 同类型 症状
下载PDF
常见预防接种反应原因及其处理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秀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4期88-88,共1页
关键词 预防接种工作 反应原 处理体会 相关疫苗 接种反应 预防疾病 病理反应 临床表现 免疫力 抗疾病
下载PDF
28例输液反应原因调查
17
作者 朱锦士 罗敏 《浙江预防医学》 1998年第S1期104-105,共2页
热原性输液反应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能遇到,一般表现为散在性发生,但以夏季较多,故又称为季节性热原反应.我院1994年5、6、7月份出现大量而又较为集中的输液反应,经过调查分析及二年来的观察,其原因考虑系由空气污染所致.
关键词 输液反应 门诊输液室 空气污染 反应 调查分析 静脉输液 空气培养 空气消毒 处理措施 菌落数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热原反应原因调查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明勋 王荣芝 +2 位作者 王宣 宋梅 付军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80-182,共3页
为探寻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热原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微生物污染与消毒剂浓度调查。结果,消毒透析器所用过氧乙酸浓度低至0.05%~0.16%,贮罐中自来水、反渗水及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的细菌总数分别高达 11 200cfu/ml、... 为探寻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热原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微生物污染与消毒剂浓度调查。结果,消毒透析器所用过氧乙酸浓度低至0.05%~0.16%,贮罐中自来水、反渗水及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的细菌总数分别高达 11 200cfu/ml、 1580cfu/ml与 1250cfu/ml,透析液、反渗水细菌内毒素阳性率均为 100%( 20/ 20)。经确保过氧乙酸浓度≥0.3%,缩短消毒周期,改善液体过滤除菌设备,液体微生物检测均达标,未再出现热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液污染 细菌污染 反应消毒
下载PDF
38例输液热原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辉 《黑龙江护理杂志》 1998年第12期2-3,共2页
为提高医疗质量,减少输液热原反应的发生,对医院近两年来发生的38例热原反应进行原因分析。指出控制热原反应的关键在于预防。新技术软包装—袋装输液的运用将有效地减少致热原、预防输液热原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输液 反应 预防 袋装输液
下载PDF
输液反应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20
作者 陈雪奇 黄于岚 《福建医药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208-209,共2页
关键词 输液反应 反应 微粒反应 预防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