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反应性充血指数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刘风震 张萌娜 +1 位作者 李燕红 王君阳 《内科》 202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初诊T2DM患者RHI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214例初诊T2DM患者的RHI水平为(1.53±0.36),不同糖化...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4例初诊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初诊T2DM患者RHI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214例初诊T2DM患者的RHI水平为(1.53±0.36),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空腹血糖(FBG)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的初诊T2DM患者的RH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bA1c水平、FBG水平、hs⁃CRP水平、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均为初诊T2DM患者RHI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RHI水平较低,HbA1c水平、FBG水平、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hs⁃CRP水平均是初诊T2DM患者RHI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诊 2型糖尿病 反应性充血指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与心血管风险因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加军 刘彩欣 +2 位作者 周健美 高潮清 刘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与部分心血管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采用Endo-PAT 2000仪器测定患者外周动脉张力(PAT)并计算RHI,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测量RHI...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与部分心血管风险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采用Endo-PAT 2000仪器测定患者外周动脉张力(PAT)并计算RHI,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测量RHI;收集70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放射免疫法测量患者i PTH水平,同时检测患者Ca、P、CRP、BNP、NTpro BNP、Troponin I、Troponin T等水平,并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得出有相关性的因子后进一步做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HI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HI与血磷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血钙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内皮功能障碍,钙磷代谢失衡可能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皮功能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血液透析 反应性充血指数 内皮功能
下载PDF
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对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内皮功能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毛樱 王芳 许伟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4881-4883,共3页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对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内皮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择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6例,术后检测患者RHI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PCI术后随访12个月,按照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 目的 探讨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对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内皮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 选择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6例,术后检测患者RHI及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MD),PCI术后随访12个月,按照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心血管事件组及非心血管事件组。比较分析两组各临床资料及RHI、FMD差异,分析RHI与FMD相关性,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COX回归风险分析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HI对心血管事件发生预测价值。结果 心血管事件组与非心血管事件组临床资料比较,在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病变血管数、RHI及FMD因素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HI与FMD呈显著正相关(P<0.05)。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FMD、RHI为影响老年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HI对心血管事件预测曲线下面积为0.835。结论 通过RHI检测可了解老年PCI术后患者内皮功能受损情况,对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且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内皮功能
下载PDF
不同阻断压力和时间对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反应性充血影响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傅汉菁 赵静 +1 位作者 沈英华 袁申元 《微循环学杂志》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皮肤微血流阻断后反应性充血(PORH)的最佳阻断压力和时间。方法:应用LDF对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皮肤PORH进行连续三天检测,每天的阻断加压量及持续时间分别为收缩压以上20mmHg/2mi... 目的:观察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皮肤微血流阻断后反应性充血(PORH)的最佳阻断压力和时间。方法:应用LDF对2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上肢皮肤PORH进行连续三天检测,每天的阻断加压量及持续时间分别为收缩压以上20mmHg/2min、30mmHg/3min以及40mmHg/4min,快速减压,以诱发PORH,比较三种阻断状态对上肢皮肤微血流阻断后最小值PUmin、最大值PUmax及PUmax-PUmin的影响。结果:在以上三种压力和时间状态下,前臂PUmin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Umax及PUmax-PUmin于30mmHg/3min时分别为40.46±17.72和36.04±16.97,与40mmHg/4min时测值(40.39±15.45和36.16±15.56)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明显高于20mmHg/2min时测定结果(28.27±15.48、23.70±15.72,P<0.01)。结论:采用收缩压以上30mmHg/3min,即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微血管达到较好的反应性充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反应性充血 患者皮肤 初步比较 压力 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阻断持续时间
下载PDF
前列环素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扩张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天亮 邓又斌 +5 位作者 王林 毕小军 杨好意 白姣 刘娅妮 刘冰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1-683,共3页
目的 评价前列环素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扩张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10 条。应用超声心动图仪重点检测股静脉内注射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以抑制前列环素合成前后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的... 目的 评价前列环素在超声心动图检测冠状动脉反应性充血扩张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杂种犬10 条。应用超声心动图仪重点检测股静脉内注射环氧化酶抑制剂吲哚美辛以抑制前列环素合成前后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的百分变化率。结果 静脉内注射吲哚美辛后,反应性充血试验诱发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内径的百分变化率[(8.53±2.26)%]较注射吲哚美辛前[(12.77±1.76)%]明显减低(P<0.01)。结论 超声心动图观察到的血流介导性冠状动脉内径的变化与内皮来源的扩血管物质前列环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冠状动脉 反应性充血试验 超声心动描记术 前列环素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反应性充血在三种血流阻断压力下的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沈英华 傅汉菁 赵静 《微循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36-37,40,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微血管反应性充血在3种血流阻断压力下的变化。方法:对2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右足相关部位施以三种持续压力阻断血流,分别为收缩压以上20mmHg/2min,30mmHg/3min,40mmHg/4min,减压后造成反应性充血(PORH)。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微血管反应性充血在3种血流阻断压力下的变化。方法:对2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右足相关部位施以三种持续压力阻断血流,分别为收缩压以上20mmHg/2min,30mmHg/3min,40mmHg/4min,减压后造成反应性充血(PORH)。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连续检测内踝及足背皮肤微血流值,比较三种压力下皮肤微血流基值(PU0),最小血流值(PUmin),反应性充血最大值(PUmax)及最大储备量(PUmax-PUmin)、最大变化程度(PUmax-PU0)。结果:三种压力条件下的内踝和足背皮肤PU0、PU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Umax、PUmax-PUmin、PUmax-PU0等指标在40mmHg/4min时明显大于20mmHg/2min,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DF检测PORH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判断,对足部施加收缩压以上40mmHg压力持续4min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充血 皮肤血流 糖尿病患 血流阻断 压力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 Reactive DOPPLER
下载PDF
赛肤润改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皮肤反应性充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雯 张新 陈秀云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64-165,共2页
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由于患者长时间的制动,且术中使用体外循环技术,使大部分患者骶尾部皮肤在术后出现反应性充血现象,成为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之一。赛肤润是近年来开始使用的预防压疮的新产品,为了探讨其对于反应性充血现象的预防是... 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由于患者长时间的制动,且术中使用体外循环技术,使大部分患者骶尾部皮肤在术后出现反应性充血现象,成为急性压疮的高危人群之一。赛肤润是近年来开始使用的预防压疮的新产品,为了探讨其对于反应性充血现象的预防是否有效,我们在手术开始前对置换心脏瓣膜患者的骶尾部皮肤使用赛肤润,观察其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反应性充血 赛肤润 患者 皮肤 体外循环技术 压疮 高危人群
下载PDF
不同射血分数患者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8
作者 梁鹏 张明明 +2 位作者 许国耀 徐世莹 皮林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7期721-72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患者的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la index,RHI)及相关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0—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287例,所有患者均使用Endo-PAT进行无创外周动脉张力测定得出RHI,通过心脏超...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患者的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la index,RHI)及相关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0—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287例,所有患者均使用Endo-PAT进行无创外周动脉张力测定得出RHI,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根据LVEF水平分为LVEF<40%组、LVEF40%~50%组和LVEF>50%组,分析三组的一般资料、RHI及相关因素。结果三组比较,LVEF<40%组患者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危险因素≥3个患者的比例最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LVEF<40%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LVEF40%~50%组与LVEF>50%组,LVEF40%~50%组高于LVEF>50%组;LVEF<40%组患者RHI低于LVEF40%~50%组与LVEF>50%组,LVEF40%~50%组低于LVEF>50%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RHI与LVE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162,P<0.05),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227,P<0.05)。结论不同LVEF水平患者RHI差异显著,LVEF<40%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最严重,RHI与LVE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射血分数 反应性充血指数 内皮功能
下载PDF
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缺血预适应对冠脉反应性充血的影响
9
作者 王建文 李治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缺血预适应对冠脉反应性充血的影响。方法:将16条杂种犬分为二组:反复三次短暂性缺血预处理组(IP组,n=8)以及在预处理之前静脉注射NOS抑制剂L-NAME组(L-NAME组,n=8)。应用冠脉血流显像程序取前降支远端血... 目的: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价缺血预适应对冠脉反应性充血的影响。方法:将16条杂种犬分为二组:反复三次短暂性缺血预处理组(IP组,n=8)以及在预处理之前静脉注射NOS抑制剂L-NAME组(L-NAME组,n=8)。应用冠脉血流显像程序取前降支远端血流频谱。分别在基础状态、最后一次预适应后5分钟进行短暂性冠脉结扎(20s)和再松放(反应性充血),自短暂性结扎前起连续记录血流频谱,测量基础状态和最大充血状态下峰值速度、速度时间积分以及充血开始至最大充血时的时间(DPT)。计算充血时最大峰值血流速度与基础速度比值、速度时间积分比值(即PRV∶BV和VTIPR∶VTIBASE)。测算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IP组缺血预适应后各反应性充血指标明显低于基础状态,而L-NAME组预适应后仅VTIPR∶VTIBASE低于基础状态,而DPT和PRV∶B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冠脉血流显像技术可以发现缺血预适应后反应性充血的改变,反应性充血量减少,但充血率增快,充血率与NO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彩色多普勒超声 冠脉血流显像技术 缺血预适应症 冠脉反应性充血
下载PDF
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德波 何云 +3 位作者 成小凤 吴峰 晋军 黄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168-2173,共6页
目的对比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ia index,RHI)和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水平,探讨RHI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冠心病病情评估、调脂治疗评价、预后评... 目的对比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reactive hyperemia index,RHI)和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水平,探讨RHI在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冠心病病情评估、调脂治疗评价、预后评估提供临床手段。方法选取2015年9-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住院患者195例,其中男性115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61岁,中位年龄60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9例)及对照组(66例)。冠心病组进一步按照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协同研究积分法(SYNTAX积分)分为低积分组、中积分组和高积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的EPCs,并使用外周血管内皮张力计Endo-PAT2000检测受试人群动脉RHI,比较RHI和EPCs评价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外周血中EPCs数量显著减少,RHI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EPCs水平与动脉RHI呈显著正相关趋势(r=0.269,P<0.05)。各冠心病亚组中,中、高积分组较低积分组EPCs水平与RHI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高血压病和吸烟可影响RHI和循环EPCs水平(P<0.05),糖尿病是影响RHI的主效应因素。结论 RHI因其操作便利、无创,可直观反映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可靠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在评价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方面较循环EPCs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功能 冠心病 内皮祖细胞 外周动脉反应性充血指数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反应性充血指数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方波 王红娜 +1 位作者 孔倩雯 邹金林 《心电与循环》 2019年第3期208-211,216,共5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反应性充血指数(RHI)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H型高血压患者186例,按照RHI水平分为低RHI组(RHI<1.67,78例)和高RHI组(RHI≥1.67,108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冠心病检出率和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反应性充血指数(RHI)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H型高血压患者186例,按照RHI水平分为低RHI组(RHI<1.67,78例)和高RHI组(RHI≥1.67,108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冠心病检出率和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与高RHI组比较,低RHI组收缩压、脉压、LDL-C、尿酸、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WBC、空腹血糖水平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RHI组冠心病比例、Gensini积分[79.49%、(26.14±8.39)分]均高于高RHI组[61.11%、(18.87±5.70)分],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亦多于高RH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Z=7.127、7.852、2.748,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HI<1.67是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OR=2.318,95%CI:1.481~4.110,P<0.01)。结论 H型高血压患者RHI与冠心病之间存在着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反应性充血指数 冠心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前臂反应性充血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12
作者 曾敬友 宁阳根 肖桂林 《湖南医学》 1990年第4期225-226,共2页
我院急诊科1989年5月至1990年1月“采用反应性充血”(Reactive Hyperemia,RH)测量方法观察前臂微循环的改变,目的是探索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患者前臂微循环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作者用此法检测11例MOF病人,9... 我院急诊科1989年5月至1990年1月“采用反应性充血”(Reactive Hyperemia,RH)测量方法观察前臂微循环的改变,目的是探索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患者前臂微循环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作者用此法检测11例MOF病人,96例其他疾病病人,并以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RH是一种反映机体前臂微循环变化的指标,方法简便、反应灵敏,对MOF的诊断和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衰竭 反应性充血 前臂微循环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反应性充血指数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余朝萍 许锋成 +6 位作者 蓝亚平 龚厚文 杨静 龚厚文 黄瑛 尹晓华 张庆 《四川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反应性充血指数(RHI)与其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为冠心病病情和预后评估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行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志愿者500例为研究对象,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发现一支或多支冠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反应性充血指数(RHI)与其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为冠心病病情和预后评估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行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志愿者500例为研究对象,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发现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狭窄直径≥50%为冠心病诊断标准将志愿者分为冠心病组(n=81)和健康组(n=419)。检测两组RH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统计冠心病组随访1年的心血管事件和生存预后等预后情况,并分析其RHI与其LVEF、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冠心病组RHI和LVEF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50%患者的RHI高于LVEF<50%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RHI与其LVEF呈正相关(r=0.827,P<0.05)。冠心病组随访1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8.40%和9.88%,且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冠心病患者的RHI和LVEF均低于无心血管事件患者,死亡患者的RHI和LVEF亦均低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的RHI与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呈负相关(r=0.794,0.762,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RHI降低且与其心功能及预后均密切相关,这可能与RHI反映血管内皮功能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影响冠心病发生发展相关,RHI可能作为冠心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反应性充血指数 心功能 预后 心血管事件 关系
下载PDF
反应性充血指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龚厚文 余朝萍 +9 位作者 王宏宇 刘金波 许锋成 秦亚录 赵红薇 杜曦 蓝亚平 黄瑛 杨静 刘天虎 《四川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336-1339,共4页
目的应用内皮功能-外周动脉张力测定技术(Endothelial function-peripheral arterial tonometry technique,Endo-PAT)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状动脉进行Gensini积分,了解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RHI和冠状... 目的应用内皮功能-外周动脉张力测定技术(Endothelial function-peripheral arterial tonometry technique,Endo-PAT)检测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和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状动脉进行Gensini积分,了解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RHI和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的变化情况和相关性,RH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1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志愿纳入研究的志愿者680例,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进行RHI检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Gensini积分。比较不同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不同亚组RHI、Gensini积分的变化,了解RH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在各个亚组组中,与无危险因素组比较,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组RHI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RHI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较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研究中发现,与无危险因素组比较,高血压和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合并非糖尿病危险因素组Gensini积分更高,代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加明显。RHI与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是否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负相关(r=-0. 6762),与高血压、年龄、糖尿病、Gensini积分均负相关。结论 RH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HI降低可以作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特别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充血指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患者动脉压力容积指数与反应性充血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刚 刘月 +5 位作者 余朝萍 许锋成 龚厚文 赵红薇 刘天虎 王宏宇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患者动脉压力容积指数(API)与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应用Endo-PAT2000无创血管内皮功能诊断系统检测RHI RHI≤1.67者共150例纳入内...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患者动脉压力容积指数(API)与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患者,应用Endo-PAT2000无创血管内皮功能诊断系统检测RHI RHI≤1.67者共150例纳入内皮功能障碍组,RHI>1.67者共150例纳入内皮正常组,采用便携式动脉波检测仪分别检测两组API。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RHI和API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I诊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准确性。结果内皮功能障碍组API高于内皮功能正常组(Z=-10.93,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API与RHI呈负相关(r=-0.79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PI是RHI独立影响因素(调整后的β=-0.553,P<0.01),API诊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为86.4%,API=27.5作为最佳截断值时,诊断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灵敏度为82.7%,特异度为70%。结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患者API与RHI呈负相关关系,检测API有助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动脉压力容积指数 反应性充血指数
下载PDF
反应性充血指数评价血管内皮功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余朝萍 刘天虎 王宏宇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5年第4期372-375,共4页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不全,且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可能是病因以及疾患早期表现之一,而心脑血管疾患本身也加重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发生。临床研究表明,正常的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且在发病早期,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不全,且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可能是病因以及疾患早期表现之一,而心脑血管疾患本身也加重血管内皮功能不全的发生。临床研究表明,正常的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可以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且在发病早期,机体会出现内皮功能损伤。因此,及早进行血管内皮功能的检测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利用Endo-PAT设备可行无创血管内皮功能诊断,测定反应性充血指数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现对近年来有关血管内皮功能与反应性充血指数关系的研究作出总结,为其在临床上的更好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功能 反应性充血指数 Endo-PAT设备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及生存期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健 李勤 +1 位作者 王丰平 丁琦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831-836,共6页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350例MHD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史、血清钙(Ca)、磷(P)、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及生存期的关系。方法收集350例MHD患者的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史、血清钙(Ca)、磷(P)、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浆NTproBNP及RHI等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H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RHI的关系,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MH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病史、糖尿病史、Hb、ALB、血浆NTproBNP、RHI、P、Ca及CRP是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815.83 ng/L患者的生存期长于血浆NTproBNP≥815.83 ng/L的患者(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HR=1.799)、心血管病史(HR=1.670)、糖尿病史(HR=1.647)、血浆NTproBNP(HR=1.744)、RHI(HR=1.266)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RHI呈显著负相关(r=-0.310,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浆NTproBNP诊断疾病的临界值为815.83 ng/L,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RIH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截点值1.47,AUC为0.804,敏感度为90.24%、特异性为64.72%。结论MHD患者血浆NTproBNP与RHI密切相关,二者均能独立预测MHD患者的预后,而NTproBNP水平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血管反应性充血指数 生存期 相关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反应性充血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华 张大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54-857,共4页
目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中拟评估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外周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并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 目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文中拟评估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外周反应性充血指数(RHI),并探讨其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6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住院UAP患者300例,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情况分为合并组(n=122例)和非合并组(n=178例)。应用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2组患者RHI水平,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RHI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危险因素的影响关系。结果合并组患者RHI(1.58±0.39)显著低于非合并组(1.7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患者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61.76±64.79)分]显著高于非合并组[(37.00±29.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31~59分患者RHI(1.64±0.28)及≥60分患者RHI(1.58±0.32)均显著低于≤30分患者(1.78±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冠心病患者RHI明显低于具有2项及以下危险因素者[(1.49±0.43)vs(1.63±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吸烟、危险因素数量均为RH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UAP患者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严重的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2型糖尿病 外周反应性充血指数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反应性充血指数、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春玲 梁超 +2 位作者 王宝爱 徐玉婷 韦辉燕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反应性充血指数(RHI)、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120例首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人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的RHI和血清Angptl-2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 目的探讨反应性充血指数(RHI)、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120例首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人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的RHI和血清Angptl-2水平。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研究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价,以MoCA得分<26分为认知功能障碍标准,统计研究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研究组患者均随访观察至少1年时间,统计患者随访1年复发率,比较复发和未复发患者的基线RHI、血清Angptl-2水平和MoCA得分。Pearson线性相关法分析研究组RHI和血清Angptl-2水平与其MoCA得分的关系,Logistic分析研究组基线RHI、血清Angptl-2水平和MoCA得分对其复发发生情况的影响,ROC曲线分析RHI、血清Angptl-2水平单独和联合检测在其复发早期评估中的应用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RHI较低而血清Angptl-2水平较高(均P<0.05)。研究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和脑梗死复发率分别为75.83%(91/120)和26.67%(32/120)。研究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RHI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而血清Angptl-2水平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P<0.05)。Pearson线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RHI与MoCA得分呈正相关(P<0.05),而血清Angptl-2水平与MoCA得分呈负相关(P<0.05)。研究组复发患者的RHI与MoCA得分明显低于未复发患者,而血清Angptl-2水平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均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基线RHI、血清Angptl-2水平和MoCA得分均可明显影响复发发生情况(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HI、血清Angptl-2水平联合检测在脑梗死复发早期评估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结论脑梗死患者RHI较低而血清Angptl-2水平较高且与认知功能和复发情况均密切相关,可辅助评估其认知功能;可能作为复发早期评估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反应性充血指数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认知功能 复发 关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反应性充血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龚厚文 许锋成 +9 位作者 王宏宇 余朝萍 赵红薇 杨静 曾晓洪 杨双燕 黄瑛 唐良虎 冯模强 刘天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反应性充血指数测定,根据血压下降率分...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反应性充血指数(RH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反应性充血指数测定,根据血压下降率分为勺型组(10%≤夜间血压下降率<20%)53例,非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10%)96例,超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20%)16例,反勺型组(夜间血压≥白昼血压)55例。分析血压变异性与反应性充血指数的关系。结果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及反勺型组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分别为7.92、8.43、12.08、10.41,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分别为10.27、10.93、16.18、17.00,反应性充血指数分别为1.73、1.61、1.44、1.38。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与勺型组相比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sCV)及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dCV)呈升高趋势,RHI呈降低趋势,其中超勺型组、反勺型组趋势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勺型组与超勺型组,RHI与SCV和血压下降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49和-0.4186,勺型组与反勺型组,RHI与SCV和血压下降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13和-0.5013。结论SCV变异系数越大,RHI值越低;血压异常波动严重影响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 血压变异 反应性充血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