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结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和胎传梅毒的影响
1
作者 路瑞娟 张瑞红 +2 位作者 仇晓霞 高咏梅 陈雯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7-27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胎传梅毒的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与玛曲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不同驱梅治疗时机对妊娠期梅毒患者妊娠结局,母婴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胎传梅毒的影响。方法:选择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与玛曲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期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受驱梅治疗时机的不同分成3组,其中早期组(孕<12周)38例,中期组(孕12~27周)32例,晚期组(孕≥28周)30例。比较3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母婴RPR滴度、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胎传梅毒发病率。结果: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7.89%(3/38)、34.38%(11/32)和53.33%(16/30),其中早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和中期组妊娠期患者RPR滴度<1∶8的比率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新生儿RPR滴度<1∶8的比率显著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早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中期组和晚期组(P<0.05);中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中期组及晚期组胎传梅毒发生率分别为0(0/38)、6.25%(2/32)及26.67%(8/30),早期组和中期组胎传梅毒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患者在孕早期进行驱梅治疗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降低母婴RPR滴度,并能有效阻断梅毒垂直传播,降低胎传梅毒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梅毒 妊娠结局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APGAR评分 胎传梅毒
下载PDF
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阴性梅毒患者发生神经梅毒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崔文颖 翁文佳 +1 位作者 闫俊玲 高艳青 《北京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862-86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阴性梅毒患者发生神经梅毒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15—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皮肤科血清RPR阴性的梅毒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共... 目的探讨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阴性梅毒患者发生神经梅毒的可能性。方法选取2015—202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皮肤科血清RPR阴性的梅毒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共纳入血清RPR阴性的梅毒患者58例,其中男23例,女35例,年龄21~75岁,平均(43.1±12.1)岁,平均病程(5.1±1.7)年。早期梅毒患者1例(1.7%),晚期41例(70.7%),不明分期16例(27.6%);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27例(46.6%);驱梅治疗患者54例(93.1%),未经治疗4例(6.9%);重复驱梅治疗患者15例(25.9%)。腰椎穿刺结果显示,5例患者疑似神经梅毒,均出现脑脊液WBC升高,其中1例脑脊液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阳性;3例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其中2例经头孢曲松强化驱梅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2例在腰穿前3~6个月血清RPR阳性,RPR波动于1∶1~1∶2。结论血清RPR阴性梅毒患者发生神经梅毒的可能性较低,即使有神经系统症状,可先排除其他神经系统或相关疾病,结合近期血清RPR滴度,必要时进行脑脊液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神经梅毒 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价值分析
3
作者 蔡成 王青 魏薇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460-1461,共2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LIS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用于梅毒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梅毒患者128例,均先后通过ELISA、RPR检测有无感染梅毒螺旋体,将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比较ELISA、RPR用于梅毒检验的准...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LIS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用于梅毒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梅毒患者128例,均先后通过ELISA、RPR检测有无感染梅毒螺旋体,将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查结果当作金标准,比较ELISA、RPR用于梅毒检验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情况。结果TPPA检测发现阳性86例,阴性42例;ELISA检测发现阳性85例,阴性43例;RPR检测发现阳性71例,阴性57例。ELISA检测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RPR(P<0.05);ELISA检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略高于RPR,但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和RPR相比,ELISA在梅毒检验中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更高,有助于临床诊断疾病和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下载PDF
两种试剂对儿童血清中梅毒反应素检测的比较与结果分析
4
作者 谢伟 刘岚 +1 位作者 景春梅 赵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1期1310-1310,1312,共2页
目的梅毒非特异性血清反应素试验,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梅毒筛查和监测梅毒患者进程和疗效。因此,对本院临检中心使用的检测梅毒患儿血清中反应素两种试剂比较,以选择较好的实验方法,给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 目的梅毒非特异性血清反应素试验,方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梅毒筛查和监测梅毒患者进程和疗效。因此,对本院临检中心使用的检测梅毒患儿血清中反应素两种试剂比较,以选择较好的实验方法,给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实验室数据。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门诊544例患儿血清标本进行两种试剂: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剂(RPR)和梅毒甲笨胺红不加热血清试剂(TRUST)诊断试剂同时检测,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试剂对544例标本定性试验结果相一致:456例均为阴性,88例均为阳性。88例阳性标本半定量试验:两种试剂85例试验结果相一致,3例标本TRUST试剂抗体滴度比RPR试剂高1个稀释度。结论两种试剂检测的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一致性,对阳性标本滴度的检测TRUST试剂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梅毒 反应素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剂 梅毒甲笨胺红不加热血清试剂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的转归 被引量:31
5
作者 闫宁 陈斌 +4 位作者 蒋辉丽 李燃 李子海 于晓云 华云晖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49-351,共3页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的转归。方法 88例潜伏梅毒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早期潜伏梅毒23例,晚期潜伏梅毒22例)和对照组43例(早期潜伏梅毒22例,晚期潜伏梅毒21例)。观察组采用头...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潜伏梅毒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的转归。方法 88例潜伏梅毒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早期潜伏梅毒23例,晚期潜伏梅毒22例)和对照组43例(早期潜伏梅毒22例,晚期潜伏梅毒21例)。观察组采用头孢曲松钠2 g/d,连用14 d,休息1周后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周,连续3次;对照组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周,连续3次;治疗后的第3、6,9,12,18,24个月复查梅毒RPR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PA)。结果随访至治疗后的第24个月时,观察组中早期潜伏梅毒患者有16例血清RPR转阴,痊愈率为69.57%,晚期潜伏梅毒患者有6例血清RPR转阴,痊愈率27.27%;对照组中早期潜伏梅毒患者有8例血清RPR转阴,痊愈率为36.36%,晚期潜伏梅毒患者有2例血清RPR转阴,痊愈率为9.52%。2组中的早期潜伏梅毒痊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潜伏梅毒痊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潜伏梅毒的效果较单一使用苄星青霉素显著,表现在血清RPR阴转时间缩短,转阴率高,血清固定率降低,对晚期潜伏梅毒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单纯使用苄星青霉素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苄星青霉 潜伏梅毒 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
下载PDF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在妊娠和非妊娠妇女梅毒筛查中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尹卫国 刘翠珍 +3 位作者 张河林 罗君 黄晓云 胡成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322-1323,共2页
目的研究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在妊娠和非妊娠妇女梅毒检测中的性能,为妊娠妇女梅毒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为20~40岁的妇女,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同时采用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梅毒检测。以TPPA检测结果... 目的研究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在妊娠和非妊娠妇女梅毒检测中的性能,为妊娠妇女梅毒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年龄为20~40岁的妇女,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同时采用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梅毒检测。以TPPA检测结果结合患者接触史、临床症状、治疗情况判定阳性病例,与RPR检测的结果比较,确定RPR法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分析2组RPR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结果在妊娠组117例妇女中,RPR假阴性15例、假阳性9例;在非妊娠组755例妇女中,RPR假阴性44例、假阳性8例。妊娠组、非妊娠组假阴性率分别为25.0%、8.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39,P<0.05);妊娠组、非妊娠组假阳性率分别为15.7%、3.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22,P<0.05)。结论影响RPR检测梅毒的因素较多,妊娠妇女为特殊人群,比非妊娠妇女存在更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宜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史综合判定结果,必要时联合其他梅毒检测方法,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妊娠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下载PDF
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快速血浆反应素高滴度妊娠梅毒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于晓云 华云晖 +2 位作者 李子海 闫宁 鲁严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54-1756,共3页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agin,RPR)高滴度(≥1∶16)的妊娠梅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RPR高滴度妊娠梅毒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其中治...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快速血浆反应素(rapid plasma reagin,RPR)高滴度(≥1∶16)的妊娠梅毒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RPR高滴度妊娠梅毒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其中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妊娠结局。结果:随访至治疗后的第12个月时,治疗组中妊娠梅毒患者有26例血清RPR转阴,痊愈率为78.79%;对照组中妊娠梅毒患者有17例血清RPR转阴,痊愈率为53.13%。两组妊娠梅毒痊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未发生先天梅毒、死胎、低体重儿及新生儿死亡,对照组接受治疗后出现早产1例,妊娠结局无差异。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RPR高滴度妊娠梅毒效果较单一使用苄星青霉素显著,表现在血清RPR阴转时间缩短,转阴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曲松钠 苄星青霉 妊娠梅毒 梅毒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持续阳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日东 程军平 +5 位作者 田广南 蔡川川 张文君 林仕英 陈展琳 梁幕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07-1309,共3页
目的观察经驱梅治疗后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持续阳性且仍具传染性的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3例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1)本组隐性梅毒... 目的观察经驱梅治疗后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持续阳性且仍具传染性的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3例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淋巴细胞,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结果(1)本组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CD3、CD4及NK淋巴细胞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CD8显著升高(P<0.05)。(2)经过驱梅治疗但RPR持续阳性两年内的患者CD3、CD4及CD8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K淋巴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年以上的患者CD3、CD4及CD8淋巴细胞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NK淋巴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两年内者CD3、CD4淋巴细胞数高于、而NK淋巴细胞低于两年以上者(P<0.05);两组CD8淋巴细胞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过驱梅治疗但RPR持续阳性且仍具传染性的隐性梅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不平衡和免疫抑制,这种免疫不平衡和抑制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和清除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能力,并且与梅毒患者治疗困难,RPR持续阳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持续阳性 外周血 淋巴细胞亚群 检测 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蛋白家族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严志 郑国荣 +4 位作者 王艳 熊毅敏 徐维田 李旻 程翌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3-16,32,共5页
目的鉴定血小板反应素(thrombospondin,THBS)蛋白家族,作为潜在分子标志物用于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作者前期基于20例胃癌基因芯片数据,利用优化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组以中国人临床病理资料为基础的胃癌差异基... 目的鉴定血小板反应素(thrombospondin,THBS)蛋白家族,作为潜在分子标志物用于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作者前期基于20例胃癌基因芯片数据,利用优化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建立了一组以中国人临床病理资料为基础的胃癌差异基因表达谱。通过系统的表达谱数据分析发现,THBS家族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发生表达水平上调。为了验证THBS家族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差异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了85例胃癌测试样本中候选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基于胃癌基因芯片数据,比较分析了20例进展期胃癌与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了151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THBS家族中的4个成员THBS 1,THBS 2,THBS 3和THBS 4均在胃癌组织中发生表达水平上调,上调倍数分别为4.887,6.242,3.194和9.384。其差异表达水平在85例测试样本中得到了验证。结论 THBS家族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具有识别胃癌生物学特性的潜能并可能用于临床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小板反应素蛋白家族 基因表达谱 分子标志物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的表达及与p53肿瘤抑制蛋白和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先杰 郎景和 +3 位作者 王芊晨 沈铿 楼伟珍 许秀英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素-1(TSP-1)和p53肿瘤抑制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素-1(TSP-1)和p53肿瘤抑制蛋白在卵巢上皮癌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和2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并用CD34抗体免疫染色后对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合随诊资料,回顾分析上述指标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上皮癌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47.4%和72.7%,P=0.042),且多为弱阳性表达;卵巢上皮癌组织中p53的阳性率为61.4%,正常卵巢组织未检测到p53蛋白。TSP-1表达和p53蛋白阳性与卵巢上皮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大网膜转移和癌性腹水相关。卵巢上皮癌组织的MVD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分别30.3±8.5和20.1±8.1,P=0.014)。TSP-1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MVD呈正相关(P<0.001)。TSP-1表达与患者的3年存活率呈正相关(P=0.001),p53蛋白阳性与3年存活率呈负相关(P=0.002)。TSP-1阴性而p53蛋白阳性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TSP-1阳性而p53蛋白阴性组(分别为13.6%和78.6%,P<0.001)。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TSP-1和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有关,对上述分子的检测有助于临床判断卵巢上皮癌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小板反应素-1 蛋白质P53 肿瘤抑制蛋白质 微血管密度 血管形成 预后
下载PDF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内皮抑素和血小板反应素-1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梅梅 李佩玲 +1 位作者 尹晓静 丁慧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78-1181,1186,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内皮抑素(ES)和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实验。选取6周龄清洁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模...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内皮抑素(ES)和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14年12月—2015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进行实验。选取6周龄清洁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模型组20只。模型组予来曲唑1 mg·kg^(-1)·d^(-1)连续灌胃21 d建立PCOS大鼠模型,对照组予等剂量1%羧甲基纤维索灌胃。造模成功后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血清样本并摘取双侧卵巢组织取材,检测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激素(P)及睾酮(T)水平,观察大鼠卵巢形态学及组织学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中ES和TSP-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体积增大,可见包膜下囊性扩张的卵泡,镜下观察可见卵巢组织结构紊乱。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卵巢质量均明显升高(t=3.918、2.389,P=0.000、0.024);模型组血清T、LH及E_2水平均增高,而FSH及P水平均降低(t=-2.309、2.870、5.330、-7.513、7.323,P<0.05或<0.01);模型组ES阳性(+++)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而TSP-1阳性(+++)分布低于对照组(U=-4.762、-4.898,P=0.000、0.002)。结论来曲唑能够成功诱导PCOS大鼠模型,ES及TSP-1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皮抑 血小板反应素-1 血管生成 大鼠
下载PDF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在梅毒检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华 廖为 +2 位作者 宋予娟 魏巍 孙政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7期85-86,共2页
目的比较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早期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明胶颗粒凝聚试验,A组)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B组),对两组... 目的比较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与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80例早期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明胶颗粒凝聚试验,A组)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B组),对两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组Ⅰ期梅毒阳性检出率90%,明显高于B组68%(P〈0.05)。两组Ⅱ期梅毒、潜伏期梅毒阳性检出率均为100%。另外Ⅰ期梅毒病程越长,阳性检出率越高,且5~10 d中,A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相比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敏感性、特异性更高,梅毒检验时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检验 特异性梅毒螺旋体确认试验 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
下载PDF
子宫颈病变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塔拉 濮德敏 +2 位作者 汪晖 侯春梅 梅慧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7-119,共3页
目的探讨各级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在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3例CINⅠ、22例CINⅡ~Ⅲ及30例子宫颈癌组织... 目的探讨各级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早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在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13例CINⅠ、22例CINⅡ~Ⅲ及30例子宫颈癌组织中TSP-1的表达情况及MVD。结果正常子宫颈、CINⅠ、CINⅡ~Ⅲ及子宫颈癌组织中TSP-1表达强度及MVD计数分别为(3.7±1.5)、(3.0±1.4)、(1.9±1.2)、(1.7±1.0)及(6.8±1.9)、(13.0±3.6)、(22.7±4.4)、(31.0±5.3)。TSP-1主要表达在正常子宫颈组织基底层。子宫颈癌和CINⅡ~Ⅲ组织中TSP-1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颈和CINⅠ组织(P〈0.01)。正常子宫颈与CINⅠ,CINⅡ~Ⅲ与子宫颈癌组之间TSP-1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MVD随着子宫颈病变级别升高而增加。子宫颈病变中TSP-1的表达与MVD呈显著负相关(rs=-0.603,P〈0.05)。结论TSP-1低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颈癌血管生成过程,联合检测TSP-1和MVD可能在子宫颈癌的早期筛查、诊断、治疗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1 微血管密度 子宫颈癌 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mRNA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血管生成、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3
14
作者 连云宗 庄建良 陈一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289-291,294,共4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TSP)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标本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SP1和TSP2mRNA表达,并采用CD105单克隆...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TSP)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标本和1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TSP1和TSP2mRNA表达,并采用CD105单克隆抗体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结果正常组织TSP1mRNA阳性率为80.0%,TSP2mRNA阳性率为90.0%;癌组织TSP1mRNA阳性率为45.0%,TSP2mRNA阳性率为47.5%,二者表达组MVD(25.4±11.7vs23.9±16.4)低于不表达组(43.6±10.4vs45.1±11.9),M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6和2.64,P均<0.05),二者同时表达者MVD更低于同时不表达者(P<0.01),TSP1mRNA和TSP2mRNA阳性表达率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显著低于未发生转移的病例(χ2=9.42,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TSPmRNA表达可降低MVD和抑制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反应素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淋巴转移
下载PDF
血小板内容物5-羟色胺和血小板反应素-1对巨核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源山 刘元生 +1 位作者 吴映娥 杨默 《血栓与止血学》 2006年第2期53-57,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内容物5-羟色胺(5-Hydroxtryptamine,5-HT,Serotonin)和血小板反应素-1(throm- bospondin-1,TSP-1)对巨核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 MTT 法检测5-HT 和 TSP-1单独或联合对巨核细胞株 Meg-01增殖的... 目的研究血小板内容物5-羟色胺(5-Hydroxtryptamine,5-HT,Serotonin)和血小板反应素-1(throm- bospondin-1,TSP-1)对巨核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 MTT 法检测5-HT 和 TSP-1单独或联合对巨核细胞株 Meg-01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细胞中凋亡细胞的比例和测定细胞 caspase-3 表达。结果不同浓度(50 nmol/L、100 nmol/L、200 nmol/L、500 nmol/L)5-HT 对巨核细胞株 Meg-01的增殖均有促进作用,最大作用浓度为200 nmol//L(P<0.01,n=5);5-HT 能够减弱低浓度(5μg/ml)TSP-1对巨核细胞的抑制作用; 5-HT 能够减少高浓度(50μg/ml)TSP-1引起的巨核细胞凋亡,减低 caspase-3表达。结论 5-HT 能够促进 Meg-01细胞增殖,对抗 TSP-1的负性调节作用并且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血小板反馈调节巨核细胞生成的重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血小板反应素-1 巨核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维、汉2族乳癌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和微血管密度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新全 曹风雨 +5 位作者 李军 陈再蓉 阿米娜 吐尼沙 吉利力 李惠翔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2-814,共3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差异。方法:选择70例汉族和70例维族IDC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TSP-1蛋白表达情况和MVD值。结果:两个民族IDC组织中...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和汉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血小板反应素-1(TSP-1)蛋白和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差异。方法:选择70例汉族和70例维族IDC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TSP-1蛋白表达情况和MVD值。结果:两个民族IDC组织中TSP蛋白表达和MV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维族和汉族IDC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调控可能与种族背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1 微血管密度 乳癌 维吾尔族 汉族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反应素1单核苷酸多态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戴健 杨志健 +2 位作者 马继政 杨笛 张寄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22-425,共4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第13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致血小板反应素1蛋白第700位氨基酸丝氨酸转换为天冬氨酸与中国汉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筛查了汉族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270... 目的探讨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第13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致血小板反应素1蛋白第700位氨基酸丝氨酸转换为天冬氨酸与中国汉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筛查了汉族1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270例对照者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第13外显子钙结合活性片段8831A→G,对筛查到含有突变的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并与正常序列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8831A→G不是中国汉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GA比AA:相对危险度为3.19,95%可信区间为0.578~17.61,P=0.160)。结论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8831A→G在汉人中发生频率低,与汉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无相关性,补充了血小板反应素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数据库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反应素1 基因突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冠心病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贤东 齐元麟 +2 位作者 陈淑勤 唐阳 林建银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定量测定血小板反应素-4(TSP-4)基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微血管密度(MV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关系,评价其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82例配对的胃癌组... 目的定量测定血小板反应素-4(TSP-4)基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微血管密度(MV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的关系,评价其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82例配对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TSP-4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中CD34和MMP-9的表达,分析TSP-4mRNA的表达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TSP-4mRNA在胃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3);胃癌组织中TSP-4m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肿瘤微血管密度及MMP-9表达密切相关(P=0.002,P=0.031,P=0.014,r=0.67P<0.01,P=0.008),但与性别、年龄及侵袭程度无关(P=0.53,P=0.57,P=0.15)。结论TSP-4可能通过调节胃癌新血管生成和MMP-9的表达,促进肿瘤生长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血小板反应素-4 微血管密度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下载PDF
血小板反应素与消化道肿瘤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春球 范跃祖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292-294,297,共4页
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减少和血管生成刺激因子的增加,常可导致肿瘤中致血管生成表型的形成.
关键词 血小板反应素 血管生成 消化道肿瘤
下载PDF
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及其生物学假阳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占才 溪茜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80-183,共4页
关键词 血清 反应素 试验 生物学假阳性 梅毒螺旋体感染 抗心磷脂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