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反应路径分析法的生物柴油简化机理研究
1
作者 郑五洲 周乃君 黄庆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6年第3期56-59,共4页
基于反应路径分析法,建立了一个适合三维数值模拟软件耦合生物柴油反应机理的简化机理。该简化机理由68个组分和113个基元反应组成。通过与文献提出的机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简化机理具有较好的精度。利用CFD软件FLUENT建立柴油机三维... 基于反应路径分析法,建立了一个适合三维数值模拟软件耦合生物柴油反应机理的简化机理。该简化机理由68个组分和113个基元反应组成。通过与文献提出的机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简化机理具有较好的精度。利用CFD软件FLUENT建立柴油机三维模型,将简化机理与EDC燃烧模型等耦合。计算结果显示,所建立的三维模型在CPU为I7-4790的处理器上计算耗时约为70 h,比文献提出的机理节省约170 h,且能较好地预测发动机的作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反应路径分析 简化机理 三维数值模拟
下载PDF
柴油机LNT再生过程中铑表面H_2还原NO_x的详细反应机理 被引量:4
2
作者 苏庆运 马兵 +2 位作者 陈家骅 李艳宾 徐康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9-353,共5页
考虑到柴油机稀燃NOx捕集技术(LNT)浓燃再生阶段会产生较多的H2,研究了H2在Rh催化剂表面还原NOx的反应.建立了Rh表面H2-NO反应体系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型,该模型包括6种气相组分、10种表面组分及19步基元反应,其中包括NH3及N2O等重要... 考虑到柴油机稀燃NOx捕集技术(LNT)浓燃再生阶段会产生较多的H2,研究了H2在Rh催化剂表面还原NOx的反应.建立了Rh表面H2-NO反应体系的详细化学反应机理模型,该模型包括6种气相组分、10种表面组分及19步基元反应,其中包括NH3及N2O等重要中间产物的生成反应.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与文献中的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并进一步对表面组分覆盖度、NO反应路径和各基元反应的敏感性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H2体积分数相对较低的条件下((NO)/(H2)=1.95),150~310,℃温度内,NO还原过程中有大量N2O生成,且最终产物N2主要是通过Rh表面吸附态N2O解离生成.同时,敏感性分析表明,N2O的相关基元反应对NO还原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氮氧化物 氢气 铑催化剂 反应路径分析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飞机防火试验中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伟 刘帅 白杰 《火灾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9-182,共4页
使用反应路径分析法对Jet-A型航空煤油燃烧的气相燃烧机理进行简化。选用POSF-4658机理作为Jet-A燃烧的详细反应机理,该机理包含1607种燃烧组分、6633个基元反应机理。将飞机防火试验条件作为简化过程的初始条件,得到78种组分,196个反... 使用反应路径分析法对Jet-A型航空煤油燃烧的气相燃烧机理进行简化。选用POSF-4658机理作为Jet-A燃烧的详细反应机理,该机理包含1607种燃烧组分、6633个基元反应机理。将飞机防火试验条件作为简化过程的初始条件,得到78种组分,196个反应机理的Jet-A燃烧机理。通过对Jet-A的简化反应机理、详细反应机理和JetA实验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简化反应机理可以较准确地反映Jet-A型航空煤油在防火试验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利用常用的Jet-A型航空煤油简化机理计算的绝热火焰温度、点火延迟时间及层流火焰速度与本文提出的简化的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提出的简化机理在防火试验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得到的Jet-A简化反应机理可为飞机防火试验的仿真研究提供燃烧场的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火试验 Jet-A 机理简化 反应路径分析
下载PDF
气态煤油超声速燃烧简化化学反应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樊孝峰 王江峰 +1 位作者 赵法明 杨天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7,共10页
为探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煤油燃料燃烧的化学动力学过程,综合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与路径分析方法,针对RP-3航空煤油三组分替代燃料的详细反应模型进行简化,建立一种适用于超声速燃烧流场数值模拟的新型26组分89反应简化燃烧反应模... 为探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煤油燃料燃烧的化学动力学过程,综合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与路径分析方法,针对RP-3航空煤油三组分替代燃料的详细反应模型进行简化,建立一种适用于超声速燃烧流场数值模拟的新型26组分89反应简化燃烧反应模型。采用该简化燃烧模型对RP-3航空煤油替代燃料的点火、燃烧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与详细反应模型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校验。此外,将该简化燃烧模型与超声速燃烧流场计算方法相结合,数值分析了典型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流场内化学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简化燃烧反应模型在不影响数值模拟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反应组分与反应方程个数,提高了超声速复杂燃烧流场的数值模拟效率,并且能够准确获得烯烃、炔烃等重要中间燃烧产物以及小分子活性基团的空间分布规律,给出更全面的流场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燃烧 RP-3航空煤油 化学反应模型 敏感性分析 反应路径分析
下载PDF
2,5-二甲基四氢呋喃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
5
作者 李德华 陈日新 +1 位作者 程晨 王锡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0-176,共7页
为了对2,5-二甲基四氢呋喃(DMTHF)燃烧的反应路径与反应敏感性进行研究,结合高精度电子结构计算理论和基元反应统计速率理论,建立了DMTHF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及中间产物的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四氢呋喃族燃料通用... 为了对2,5-二甲基四氢呋喃(DMTHF)燃烧的反应路径与反应敏感性进行研究,结合高精度电子结构计算理论和基元反应统计速率理论,建立了DMTHF反应的反应物、产物及中间产物的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四氢呋喃族燃料通用的高温氧化机理。该机理获得了不同温度、压力、当量比下的DMTHF层流火焰实验结果的验证。研究表明:DMTHF的氢提取反应中,2号位的氢提取占据了主导地位;裂解反应中DMTHF-MJ的氧化路径里,生成P1的反应占据主导地位。对DMTHF的路径分析表明:由于DMTHF分子环上有更多的甲基,因此反应类型会更为复杂;DMTHF燃烧反应中C3H6及自由基AC3H5之间不断消耗H和OH的反应系统对DMTHF的反应强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二甲基四氢呋喃 反应动力学 反应路径分析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2-丁烯简化机理构建及路径分析
6
作者 李法社 林守龙 +2 位作者 陈勇 隋猛 肖权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340,共7页
2-丁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之一,也是大分子组分燃料燃烧的中间产物,在化工及燃烧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点火延迟时间和重要组分为简化目标,交叉使用直接关系图法(directed relation graph method,DRG)类算法对其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得... 2-丁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之一,也是大分子组分燃料燃烧的中间产物,在化工及燃烧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点火延迟时间和重要组分为简化目标,交叉使用直接关系图法(directed relation graph method,DRG)类算法对其详细机理进行简化,得到了包含71种组分和430步基元反应的简化机理。以层流火焰速度、组分摩尔分数等参数为基础,对简化机理进行了误差分析,并通过对比点火延迟实验数据,发现简化机理和实际有很好的吻合,验证了简化机理的有效性。最后结合敏感度分析,得到了2-丁烯的基本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丁烯 机理简化 直接关系图法 灵敏度分析 反应路径分析
原文传递
C_2H_6/H_2混合气着火特性的实验与化学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潘伦 张英佳 黄佐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9-54,共6页
利用高压激波管实验装置测量了化学计量比下的C2H6/H2/O2/Ar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期,实验的温度范围为900~1 700 K,压力为1.2~16倍标准大气压.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气中C2H6的摩尔分数xc2H6>30%时,着火延迟期与温度和压力呈现出了典型的... 利用高压激波管实验装置测量了化学计量比下的C2H6/H2/O2/Ar混合气的着火延迟期,实验的温度范围为900~1 700 K,压力为1.2~16倍标准大气压.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合气中C2H6的摩尔分数xc2H6>30%时,着火延迟期与温度和压力呈现出了典型的Arrhenius依赖性;当3%≤xC2H6<30%时,着火延迟期与温度仍呈现出Arrhenius关系,但是压力越高全局活化能越高;当xC2H6≤3%时,着火延迟期与温度和压力呈现出复杂的依赖关系.模拟结果表明:xc2H6对C2H6/H2混合气着火延迟期的影响是非线性的,NUIG Aramco Mech 1.3机理可以很好地预测出实验结果;通过化学反应路径分析和标准化的H自由基分析,可以解释着火延迟期对xC2H6的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混合气 激波管 着火延迟期 化学反应路径分析 非线性影响
下载PDF
甲烷-T425混合物的着火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戴文丹 李格升 +1 位作者 张尊华 梁俊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9年第1期86-91,共6页
基于CHEMKIN PRO软件研究了不同初始温度和甲烷掺混比例下甲烷-T425(摩尔比分别为57.5%,42.5%的正庚烷、甲苯混合物,简称T425)混合物的着火特性,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甲烷-T425混合物的着火延迟时间随甲烷掺混比例的变化规... 基于CHEMKIN PRO软件研究了不同初始温度和甲烷掺混比例下甲烷-T425(摩尔比分别为57.5%,42.5%的正庚烷、甲苯混合物,简称T425)混合物的着火特性,并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甲烷-T425混合物的着火延迟时间随甲烷掺混比例的变化规律因初始温度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中温区(725~925 K),当甲烷掺混比例低于82.5%时,混合物的着火延迟时间存在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现象,随着甲烷掺混比例的增加,NTC现象消失.此外,混合物的着火延迟时间与甲烷掺混比例之间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根据着火延迟时间的变化规律,对30 MPa、当量比1.0条件下不同甲烷掺混比例的甲烷-T425混合物着火过程进行了反应路径分析,结果表明,高甲烷掺混比例下,混合燃料着火延迟时间NTC现象的消失是正庚烷的负温度系数现象和甲烷、甲苯正温度系数现象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T425混合物 着火特性 反应路径分析
下载PDF
汽油压燃发动机中燃烧化学动力学特性的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尚冉 张帆 +3 位作者 王洋 夏明涛 钟生辉 刘海峰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4,共9页
利用PRF70掺混燃料作为汽油表征燃料进行仿真研究,将三维计算软件CONVERGE和Chemkin结合,研究了汽油压燃燃烧反应过程的主要放热反应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化学反应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汽油压燃燃烧反应过程中,不同反应对总放热率的贡献... 利用PRF70掺混燃料作为汽油表征燃料进行仿真研究,将三维计算软件CONVERGE和Chemkin结合,研究了汽油压燃燃烧反应过程的主要放热反应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化学反应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在汽油压燃燃烧反应过程中,不同反应对总放热率的贡献不同,由HCO+O_2CO+HO_2、CH2O+OHHCO+H2O、CH2CCH2OH+O_2CH2OH+CO+CH2O是燃料燃烧过程中对放热贡献最大的3个反应,其放出的热量远大于其他反应;汽油压燃燃烧反应过程中参与夺氢反应的自由基主要有4种,分别是HO_2、OH、H、O,在不同曲轴转角处上述4种自由基参与夺氢反应的重要性不同,HO_2夺氢反应所占比例始终领先其他3种,H、O参与的夺氢反应所占比例随曲轴转角的增加而增加,相应的OH参与夺氢反应所占比例减少;汽油压燃燃烧反应过程中,随着曲轴转角的变化,缸内温度升高,异辛烷发生高温裂解的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压燃 三维数值模拟 化学反应路径分析 PRF70燃料
下载PDF
氢气/氧气混合气体等离子体放电动力学机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体凯 李修乾 +2 位作者 车学科 李亮 聂万胜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针对绿色无毒推进剂航天器火箭发动机真空低温条件下点火困难等问题,提出通过放电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利用其活化效应改善发动机点火性能。为了研究氢、氧混合气体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的时间演化特性,利用Bolsig+求解器计算得到不同电子... 针对绿色无毒推进剂航天器火箭发动机真空低温条件下点火困难等问题,提出通过放电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利用其活化效应改善发动机点火性能。为了研究氢、氧混合气体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的时间演化特性,利用Bolsig+求解器计算得到不同电子碰撞反应能量损失分数随约化场强变化规律;利用ZDplaskin程序包对氢、氧混合气体放电过程进行零维仿真;研究了不同约化场强下混合气体活性粒子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约化场强下,氢、氧混合气体中各类电子碰撞反应消耗能量占比不同。约化场强较小的情况下,电子能量大部分被分子的碰撞激发所消耗;而约化场强较大的情况下,电子能量主要用于分子的离解与电离;约化场强大于100 Td时,放电过程电子浓度快速增大,更有利于活性粒子的生成与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等离子体放电 氢、氧混合气体 能量损失分数 粒子浓度演化 反应路径分析
下载PDF
miR-200 family expression is downregulated upon neoplastic progression of Barrett's esophagus 被引量:14
11
作者 Cameron M Smith David I Watson +4 位作者 Mary P Leong George C Mayne Michael Z Michael Bas PL Wijnhoven Damian J Husse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036-1044,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miR-200 family expression in Barrett's epithelium, gastric and duodenal epithelia, and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METHODS: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used to ... AIM: To investigate miR-200 family expression in Barrett's epithelium, gastric and duodenal epithelia, and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METHODS: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used to measure miR-200, ZEB1 and ZEB2 expression. 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of miR-200 targets was used to predict biological outcomes. RESULTS: Barrett's epithelium expressed lower levels of miR-141 and miR-200c than did gastric and duodenal epithelia (P < 0.001). In silico analysis indicated roles for the miR-200 family in molecular pathways that distinguish Barrett's epithelium from gastric and duodenalepithelia, and which control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All miR-200 members were downregulated in adenocarcinoma (P < 0.02), and miR-200c expression was also downregulated in non-invasive epithelium adjacent to adenocarcinoma (P < 0.02). The expression of all miR-200 members was lower in Barrett's epithelium derived high-grade dysplastic cell lines than in a cell line derived from benign Barrett's epithelium. We observed signif icant inverse correlations between miR-200 family expression and ZEB1 and ZEB2 expression in Barrett's epithelium and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P < 0.05). CONCLUSION: miR-200 expression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anti-apoptotic and proliferative phenotype of Barrett's epithelium and regulate key neoplastic processes in this epithel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Barrett’s esophagus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miR-200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Apoptosis PROLIFERATION EPITHELIUM
下载PDF
正庚烷化学反应机理的简化与加速计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正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2-1395,共4页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引入会给燃烧数值模拟带来巨大的困难:一方面,由于不同组分对应不同的特征时间,详细化学反应机理会导致燃烧模拟涉及到广泛的时间尺度;另一方面,随着燃料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其详细化学反应机理中所含的组分数目与... 详细化学反应机理的引入会给燃烧数值模拟带来巨大的困难:一方面,由于不同组分对应不同的特征时间,详细化学反应机理会导致燃烧模拟涉及到广泛的时间尺度;另一方面,随着燃料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其详细化学反应机理中所含的组分数目与基元化学反应数目会呈指数增长,这直接导致计算量的急剧增加。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困难,本文以正庚烷氧化机理为例,通过化学反应机理简化(反应路径分析法)与加速算法(投影法)实现了在确保计算精度的条件下极大程度地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庚烷 简化机理 反应路径分析 投影法
原文传递
正丁烷燃料中低温氧化的骨架反应机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凡 霍杰鹏 +3 位作者 蒋利桥 汪小憨 杨浩林 赵黛青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757,共10页
本文基于Healy等人建立的正丁烷详细反应机理(230个组分,1328个反应),采用直接关系图法,反应路径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83个组分,397个反应的中低温反应动力学骨架模型。路径分析发现,在低温反应中,正丁烷氧化... 本文基于Healy等人建立的正丁烷详细反应机理(230个组分,1328个反应),采用直接关系图法,反应路径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83个组分,397个反应的中低温反应动力学骨架模型。路径分析发现,在低温反应中,正丁烷氧化着火主要受链传播反应中的放热循环控制。而在中温反应中,正丁烷及其下游产物正丁基的裂解反应变得重要,大分子裂解后的小分子氧化加快反应进程。本文骨架模型在温度范围550~1050 K、压力范围0.1~3MPa、当量比范围0.5~2.0条件下对着火延迟时间、层流火焰速度、温度以及重要组分浓度分布的预测均与详细机理保持很好的一致性,同时与文献中快压机、定容燃烧弹和搅拌射流反应器的实验结果也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氧化 正丁烷 机理简化 反应路径分析 敏感度分析 骨架机理
原文传递
O3对甲烷/空气着火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鹏 陈正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60-2163,共4页
本文基于零维均质着火系统研究了非平衡等离子中臭氧(O_3)对甲烷/空气着火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化学反应路径分析揭示了O_3促进甲烷/空气着火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O_3促进甲烷/空气着火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效应来实现的,热... 本文基于零维均质着火系统研究了非平衡等离子中臭氧(O_3)对甲烷/空气着火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化学反应路径分析揭示了O_3促进甲烷/空气着火的化学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O_3促进甲烷/空气着火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动力学效应来实现的,热效应的影响十分有限。在不添加O_3时,甲基的氧化速率缓慢,从而导致甲烷/空气不易着火;在添加O_3后,甲基可以通过反应CH_3+O=CH_2O+H,CH_3+O=CO+H+H_2以及CH_3+HO_2=CH_3O+OH被迅速氧化,因此O_3能够促进甲烷/空气的着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火 O3 甲烷/空气 化学反应路径分析
原文传递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和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应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5
15
作者 王富江 李芮琳 +4 位作者 贾壮壮 胡利民 王少峡 柴丽娟 郭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029-4036,共8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LI)和血栓通注射液(XST)合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250~300 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依达拉奉(EDI,6mg/kg)组、SLI(21 mg/kg...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SLI)和血栓通注射液(XST)合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250~300 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依达拉奉(EDI,6mg/kg)组、SLI(21 mg/kg)组、XST(100 mg/kg)组、SLI+XST组(1X1S,21 mg/kg+100 mg/kg),采用Longa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缺血1.5 h、再灌注24 h后,尾iv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 d,检测体质量、神经功能评分及死亡率;免疫荧光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离子钙接头蛋白抗体(IBA-1)的变化;生物反应路径分析(IPA)构建和分析SLI和XST"成分-靶点-脑卒中"复杂网络。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X1S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障碍,增加大鼠体质量,显著抑制缺血半暗带区域GFAP和IBA-1的表达(P<0.01);IPA揭示了SLI和XST治疗脑卒中的相关作用机制。结论 SLI和XST合用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FAP和IBA-1的表达及高迁移率族蛋白通路和白细胞介素-8(IL-8)信号通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血栓通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卒中 生物反应路径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