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被引量:62
1
作者 蒋义国 陈家堃 陈学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以不同浓度的苯并 (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 (BPDE)多次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 ,并观察转化细胞的恶性特征。发现BPDE可诱导 16HBE细胞恶性转化 ,形成转化灶。转化灶细胞失去接触抑制 ,排列紊乱 ,无方向性 ,交叉重叠生长。... 以不同浓度的苯并 (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 (BPDE)多次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 ,并观察转化细胞的恶性特征。发现BPDE可诱导 16HBE细胞恶性转化 ,形成转化灶。转化灶细胞失去接触抑制 ,排列紊乱 ,无方向性 ,交叉重叠生长。转化的细胞可在软琼脂上生长 ,各浓度处理组细胞集落形成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经BPDE处理的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 ,病理学诊断为鳞状细胞癌。本实验以反式BPDE成功地诱发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 ,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其致癌的分子机制、寻找致癌相关基因提供了理想的生物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 苯并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恶性转化 致癌性 支气管癌
下载PDF
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HER2/neu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傅娟 蒋义国 +3 位作者 邹云锋 沈月兰 周兰兰 陈学敏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ER2/neu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SYBR GreenI实时定量RT-PCR(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经2.0μmol/L反式BPDE... 目的探讨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代谢物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ER2/neu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SYBR GreenI实时定量RT-PCR(Q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检测经2.0μmol/L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细胞(16HBE-T)与对照DMSO溶剂组未恶性转化细胞(16HBE-N)之间HER2/neu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及两组细胞内HER2/neu蛋白表达定位分析。结果经几种不同方法检测反式BPDE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HER2/neu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都比对照溶剂组细胞(16HBE-N)表达显著升高(P<0.05)。HER2/neu蛋白定位在胞膜。结论反式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存在HER2/neu表达增高,其可能与原癌基因HER2/neu被激活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 人支气管细胞 HER2/neu基因表达
下载PDF
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DNA加合物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吕嘉春 吴中亮 +4 位作者 陈家堃 何敏 蒋义国 黄勇 施侣元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反式二羟环氧苯并 (a)芘 (BPDE)为苯并 (a)芘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是一种直接的致癌物 ,可攻击DNA形成BPDE_DNA加合物 ,本研究目的为探明该加合物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针对BPDE_DNA加合物的单克隆抗体 ,... [目的]反式二羟环氧苯并 (a)芘 (BPDE)为苯并 (a)芘在体内的代谢产物 ,是一种直接的致癌物 ,可攻击DNA形成BPDE_DNA加合物 ,本研究目的为探明该加合物在人群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使用针对BPDE_DNA加合物的单克隆抗体 ,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150例肺癌、120例癌旁肺组织、40例肺良性病变和40例正常肺组织中BPDE_DNA加合物的含量 ,同时检测相应肺组织中P53、C_MYC、K_ras、BCL_2、hTERT等癌变相关基因的表达 ,分析BPDE_DNA加合物与上述基因的关系。并在BPDE诱导的体外人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模型上检测癌变过程中BPDE_DNA加合物的变化。[结果]82.0 % (123/150)的肺癌组织 ,37.5 % (45/120)的癌旁肺组织 ,15.0% (6/40)的肺良性病变和2.5% (1/40)的正常肺组织可检出BPDE_DNA加合物 ,肺癌组织中加合物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肺组织 ,P<0.01。分层分析发现男性肺癌病例加合物检出率为89.9% (107/119)高于女性的检出率51.6 % (16/31) ,P<0.05。有吸烟史的肺癌患者加合物检出率为99.1% (113/114)高于非吸烟肺癌患者的27.8% (10/36),P<0.01。肺癌组织P53、K_ras、BCL_2基因的阳性表达与BPDE_DNA加合物有关联 ,而C_MYC、hTERT基因的表达与BPDE_DNA加合物无关联。在体外用BPDE作用于人气管上皮细胞系 ,可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 DNA加合物 肺癌 致癌物 芳烃
下载PDF
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所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POLK基因高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庾蕾 纪卫东 +4 位作者 庄志雄 杨淋清 张仁利 叶小明 刘建平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anti-BPDE)处理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POLK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0.25、0.50、1.00、2.00μmol/L的反式-BPDE1次或3次处理16HBE细胞,采用TaqmanMGB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相对定...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anti-BPDE)处理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POLK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以0.25、0.50、1.00、2.00μmol/L的反式-BPDE1次或3次处理16HBE细胞,采用TaqmanMGB探针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相对定量POLK和POLZ基因表达,同时对反式-BPDE转化的16HBE及肺癌H1299细胞POLK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反式-BPDE1次处理及3次处理可诱导正常16HBEPOLK基因高表达。反式-BPDE转化16HBE和肺癌H1299细胞POLK基因表达明显增高,分别是正常16HBE的2.25和5.49倍。结论反式-BPDE处理可致16HBEPOLK基因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 POLK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检测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转化细胞与正常细胞基因表达差异 被引量:2
5
作者 安社娟 陈家堃 +2 位作者 陈学敏 赵艳丰 刘莉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51-653,共3页
目的 筛选 7,8 二羟 9,10 环氧苯并芘 (BPDE)转化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 以BPDE转化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细胞为检测子 (tester) ,正常 16HBE细胞为驱动子 (driver)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构建cDNA消减文库 ,经 2... 目的 筛选 7,8 二羟 9,10 环氧苯并芘 (BPDE)转化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 以BPDE转化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细胞为检测子 (tester) ,正常 16HBE细胞为驱动子 (driver)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方法构建cDNA消减文库 ,经 2次消减杂交和 2次PCR后 ,将巢式PCR产物插入TA载体克隆 ,随机挑选克隆进行鉴定和测序 ,并用斑点杂交法验证其同源性 ,将所得序列进行GenBank的BLAST分析。结果 发现了 7个在BPDE转化细胞中高表达的基因 ,为翻译延长因子 1α1、线粒体基因、溶解物载体家族 2 5、EphA2、酪氨酸 3 加单氧酶 色氨酸 - 5 -加单氧酶活化蛋白、乳酸脱氢酶A、TRIM2 8等 ,尚有一条在GenBank的已知基因中找不到对应序列 ,在EST序列中找到全长对应序列。结论 发现的高表达基因可能在BPDE的致癌机制中起作用 ,另外 ,可能有未知基因与BPDE的恶性转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8--9 10-苯并 基因 抑制性消减杂交
下载PDF
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p53表达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丽娟 李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22-1324,共3页
关键词 苯并(A) 苯并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P53
下载PDF
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相关新基因brg的全长克隆
7
作者 安社娟 陈家 +4 位作者 陈华洁 常薇 刘莉莉 赵艳丰 陈学敏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02-305,共4页
背景与目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16HBE-C细胞表达变化的基因中有未知基因参与,因其与BPDE有关,所以命名为brg(anti-BPDErelatedgene)基因。本研究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扩增此未知基因的全长,以进行... 背景与目的:在前期研究中发现,16HBE-C细胞表达变化的基因中有未知基因参与,因其与BPDE有关,所以命名为brg(anti-BPDErelatedgene)基因。本研究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pidamplificationofcDNAends,RACE)扩增此未知基因的全长,以进行下一步的基因功能研究。材料与方法: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技术),对3'和5'端分别设计了梯度PCR,巢式PCR等优化程序,以获得特异的产物,然后对特异产物直接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拼接等获得新基因brg全长。结果:3'和5'端均成功获得特异性产物,3'RACE测序为394bp,有明显的PolyA加尾信号,有编码区的终止密码子;5'RACE测序为1017bp,有起始密码子ATG,其中197bp为3'和5'全长共有序列。将3'和5'序列拼接,结果全长1214bp,生物信息学分析brg基因阅读框1032bp,编码344个氨基酸。结论:所得结果与设计一致,说明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简便可行的,brg基因可能在反式二羟环氧苯并(a)芘的致癌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末端快速扩增 苯并(a) 基因
下载PDF
miR-493-5p在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诱导恶变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垚 《科技信息》 2011年第29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在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anti-BPDE)诱导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T)中低表达的mir-493-5p在化学致癌物致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miR-493-5p成熟体在16HBE-T和非转化对照细胞(16... 目的:探讨在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anti-BPDE)诱导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T)中低表达的mir-493-5p在化学致癌物致癌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miR-493-5p成熟体在16HBE-T和非转化对照细胞(16HBE-N)的表达水平。瞬时转染miRNA的模拟物,改变16HBE-T中miR-493-5p的表达,检测转染后16HBE-T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16HBE-N细胞中mir-493-5p的表达水平是16HBE-T的0.28倍,在16HBE-T组过表达mir-493-5p后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结论:mir-493-5p表达水平的改变对细胞的增殖能力有影响,在anti-BPDE恶性转化细胞中低表达的mir-493-5p可能发挥着类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8--9 10-苯并 MICRORNA mir-493-5p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Ras基因家族在二羟环氧苯并(a)芘恶性转化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兰兰 谭爱军 +2 位作者 蒋义国 沈月兰 傅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检测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代谢物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Ras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为对照组,经BPDE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为实验组,分别利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 目的检测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代谢物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Ras基因家族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为对照组,经BPDE恶性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为实验组,分别利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Ras基因家族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RT-PCR实验表明,BPDE恶性转化细胞H-Ras、K-Ras和N-Ras 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正常细胞的2.237、1.254和3.616;Western blot实验显示,H-Ras、K-Ras和N-Ras蛋白表达量分别是正常细胞的1.273倍、1.547和1.600倍;免疫细胞化学实验表明,恶性转化细胞H、K和N-Ras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正常细胞。结论BPDE诱发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存在H-Ras、K-Ras和N-Ras基因过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基因家族 苯并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苯并(A)
下载PDF
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转化与翻译延长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安社娟 陈家堃 +4 位作者 常薇 陈华洁 刘莉莉 赵艳丰 陈学敏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α1(eTEF1α1)基因在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致癌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α1基因全长,插入pcDNATM3.1 D irectional TOPO表达载体,以脂质体转染介导的技... 目的探讨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α1(eTEF1α1)基因在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致癌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α1基因全长,插入pcDNATM3.1 D irectional TOPO表达载体,以脂质体转染介导的技术和G418细胞筛选法转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构建转基因稳定表达的细胞株。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转基因表达产物,对转基因细胞株,进行双层软琼脂试验以确定基因的恶性特性。结果成功扩增出eTEF1α1基因全长,构建出稳定表达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α1基因的细胞株。稳定转染eTEF1α1基因的细胞株,能在双层软琼脂中形成克隆。结论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α1基因与反式二羟环氧苯并芘的恶性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 真核翻译延长因子 1αl 转化
下载PDF
二羟环氧苯并芘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Ras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兰兰 蒋义国 +2 位作者 沈月兰 傅娟 曹虹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48-950,封3,共4页
目的探讨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代谢物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R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Ras基因在经BPDE恶性转化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N-... 目的探讨环境致癌物苯并(a)芘代谢物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R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N-Ras基因在经BPDE恶性转化细胞中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N-Ras基因在经BPDE恶性转化细胞中定位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BPDE恶性转化细胞N-Ras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是正常细胞的3.616和1.600倍。免疫细胞化学实验显示,在BPDE恶性转化细胞和正常细胞中,N-Ras基因在细胞膜和细胞浆中均有表达,且两者相比,前者中的N-Ras蛋白表达明显强于后者。结论N-Ras基因可能在BPDE的致癌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N-RAS基因 苯并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二羟环氧苯并芘致肺癌相关基因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照立 李海峰 +4 位作者 王景峰 金敏 谌志强 王新为 李君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筛选与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引发肺癌相关基因的DNA片段,为进一步探讨BPDE致癌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结合免疫磁珠分离等技术对与BPDE相互作用的DNA片段进行富集、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差... 目的筛选与二羟环氧苯并芘,(BPDE)引发肺癌相关基因的DNA片段,为进一步探讨BPDE致癌机制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应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结合免疫磁珠分离等技术对与BPDE相互作用的DNA片段进行富集、扩增,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差异片段,并对其回收、克隆、测序及同源相似性比对分析。结果成功回收了差异片段,经测序得到其碱基序列,基因同源相似性比对分析发现,有8条序列与已知基因同源,另有1条序列未找到同源序列,将该序列向GenBank提交注册,GenBalak已接受并给予登录号为:EF176681。结论AFLP结合免疫磁珠分离等技术可以用于化学致癌BPDE肿瘤易感基因的筛选,所得9条基因片段可能与BPDE引发肺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纳米磁颗粒
下载PDF
基因芯片筛选二羟环氧苯并芘转化支气管上皮细胞相关基因的研究
13
作者 宾晓农 谭敏 +2 位作者 吕嘉春 蒋义国 陈家堃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3期220-220,共1页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苯并 支气管上皮细胞
下载PDF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筛选二羟环氧苯并芘致癌相关基因片段
14
作者 蒋义国 陈家堃 +2 位作者 陈学敏 易菲 冯苏妹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 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分离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恶性转化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先从细胞中提取mRNA并合成双链cDNA ,双链DNA以Sau3AI内切酶消化 ,连接接头并经PCR扩增。以BPDE诱导恶变细胞的cDNA为“... 目的 采用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 ,分离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恶性转化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先从细胞中提取mRNA并合成双链cDNA ,双链DNA以Sau3AI内切酶消化 ,连接接头并经PCR扩增。以BPDE诱导恶变细胞的cDNA为“检测子”、以对照组细胞cDNA为“驱赶子”进行消减杂交。结果 经 3轮消减杂交后分离出 5个cDNA片段 ,在琼脂糖凝胶上清晰显示 2 10bp以下的 5条条带 ,这些片段分别与总RNA作Northern印迹杂交证实它们均来自BPDE诱变的细胞。结论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法是筛选化学致癌相关基因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 恶性转化相关基因 苯并
下载PDF
二羟环氧苯并芘恶性转化细胞miR-10a及其靶基因HOXA1的表达改变
15
作者 沈月兰 蒋义国 +1 位作者 周兰兰 付娟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检测二羟环氧苯并芘恶性转化细胞miR-10a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靶基因HOXA1癌基因的关系。方法以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为对照组,二羟环氧苯并芘恶性转化细胞为实验组,用茎环结构逆转录引物逆转录,定量PCR检测两组细胞miR-10a表达水平。运... 目的检测二羟环氧苯并芘恶性转化细胞miR-10a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靶基因HOXA1癌基因的关系。方法以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为对照组,二羟环氧苯并芘恶性转化细胞为实验组,用茎环结构逆转录引物逆转录,定量PCR检测两组细胞miR-10a表达水平。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间接法检测2组细胞HOXA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二羟环氧苯并芘恶性转化细胞miR-10a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0.01倍,RT-PCR HOXA1 mRNA是对照组的(3.12±0.23)倍,定量PCR HOXA1 mRNA是对照组的8.75倍,HOXA1蛋白表达是对照组的3.48倍。结论二羟环氧苯并芘恶性转化细胞miR-10a可能反向调控靶基因HOXA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 恶性转化细胞 miR-10a HOXA1
下载PDF
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16HBE细胞转化最佳实验方案
16
作者 蒋义国 陈家堃 陈学敏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7-139,178,共4页
目的 采用客观又简单的软琼脂细胞集落形成率的指标来探索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 16 HBE细胞转化的理想实验方案 ,构建恶性转化的细胞模型。方法 根据细胞存活率试验及克隆形成率试验确定诱导的剂量 ,以不同剂量二羟环氧苯并芘 1次或多... 目的 采用客观又简单的软琼脂细胞集落形成率的指标来探索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 16 HBE细胞转化的理想实验方案 ,构建恶性转化的细胞模型。方法 根据细胞存活率试验及克隆形成率试验确定诱导的剂量 ,以不同剂量二羟环氧苯并芘 1次或多次处理细胞 ,观察培养的不同阶段转化灶出现情况 ,用软琼脂培养鉴定其锚着依存性生长的恶性特征 ,比较各组转化细胞的集落形成率。结果 以 0 .1、0 .5、1.0、2 .0 μmol/ L的剂量 ,对细胞多次间断染毒 ,传代 15次 ,是二羟环氧苯并芘诱导 16 HBE细胞恶性转化的理想方案 ,其集落形成率分别为 2 .0‰、5 .5‰、7.0‰、10 .5‰ ,剂量 -反应关系呈现良好的直线相关 ,r=0 .9741,P<0 .0 5。结论 二羟环氧苯并芘能诱导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16 HBE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 恶性转化 支气管上皮细胞 16HBE 细胞转化 诱导 境污染物 化学污染物
下载PDF
叶绿酸对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抗细胞转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纪卫东 蒋义国 +1 位作者 王敏 冯苏妹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 研究叶绿酸对反式 7,8 二羟 9,10 环氧苯并芘 (反式 BPDE)诱发的SV40 largeT抗原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 (16HBE)恶性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反式 BPDE诱导的细胞转化整个过程中 ,分别加入浓度为 10、5 0和 10 0 μmol/L... 目的 研究叶绿酸对反式 7,8 二羟 9,10 环氧苯并芘 (反式 BPDE)诱发的SV40 largeT抗原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 (16HBE)恶性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反式 BPDE诱导的细胞转化整个过程中 ,分别加入浓度为 10、5 0和 10 0 μmol/L的叶绿酸 ,应用刀豆凝集素 (ConA)凝集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裸鼠成瘤实验进行细胞恶性度鉴定。结果 细胞培养至 2 5代 ,发现叶绿酸和反式 BPDE共处理组细胞与反式 BPDE单独处理组细胞相比 ,前者ConA凝集时间延长 ;叶绿酸和反式 BPDE共处理组细胞在软琼脂中集落形成率分别为 7 4‰、11 4‰和 14 4‰ ,明显低于反式 BPDE单独处理组 (19 6‰ ) ,且有剂量反应关系 ;各处理组细胞均能在裸鼠体内成瘤 ,叶绿酸和BPDE共处理组在裸鼠体内生长的肿瘤体积分别为 (0 4 3± 0 13)cm3 、(0 2 2± 0 0 4 )cm3 、(0 10± 0 0 6 )cm3 ,明显小于BPDE单独处理组的 (1 71± 0 37)cm3 ,并有剂量依赖关系 ,肿瘤组织经病理学证实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论 体外试验显示叶绿酸具有一定的抗细胞恶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酸 -7 8--9 10-苯并 抗细胞转化活性 肿瘤 实验
原文传递
miR-542-3p在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诱导致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垚 刘焕英 +1 位作者 李远奇 蒋义国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6-421,共6页
目的 探讨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anti-BPDE)诱导恶变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T)中miR-542-3p在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miR-542-3p成熟体在16HBE-T和非转化对照细胞(16HBE-N)中的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anti-BPDE)诱导恶变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T)中miR-542-3p在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验证miR-542-3p成熟体在16HBE-T和非转化对照细胞(16HBE-N)中的表达水平.瞬时转染化学合成的miR-542-3p模拟物上调16HBE-T的miR-542-3p成熟体表达水平,检测miR-542-3p表达水平改变对16HBE-T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及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转染前16HBE-T中miR-542-3p成熟体表达水平是16HBE-N的(39.08±6.95)%(t=15.18,P<0.05).瞬时转染化学合成的miR-542-3p模拟物上调16HBE-T的miR-542-3p成熟体表达水平后,16HBE-T中miR-542-3p成熟体表达水平是转染前的(5.23±0.55)倍(t=17.37,P<0.05).miR-542-3p模拟物组(mimic组)与16HBE-T组(100%)相比,增殖率下降到(62.06±5.61)%(t=-17.28,P<0.05),G0/G1期比例上升到(74.76±4.86)%(t=4.53,P<0.05),克隆形成率降低为(5.87±0.67)%(t=-6.66,P<0.05).mimic组生长细胞覆盖区面积比(0.31±0.08)明显降低(t=-6.78,P<0.05),凋亡无改变.结论 miR-542-3p表达水平升高会降低anti-BPDE恶性转化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恶性程度,推断miR-542-3p是类抑癌基因,在anti-BPDE诱导致癌过程中低表达的miR-542-3p可能是促成恶性转化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8--9 10-苯并 MICRORNA miR-542-3p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细胞转化
原文传递
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诱导恶变细胞中miR-494和miR-22的功能及PTEN的表达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林华 蒋义国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分析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anti-BPDE)诱导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第30代(16HBE-T30)及其前期第15代细胞(16HBE-T15)miR-494及miR-2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化学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及对靶基因PTEN抑癌基因的调控。方法以16HBE-T30... 目的分析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anti-BPDE)诱导转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第30代(16HBE-T30)及其前期第15代细胞(16HBE-T15)miR-494及miR-2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化学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及对靶基因PTEN抑癌基因的调控。方法以16HBE-T30和16HBE-T15细胞为实验组,溶剂处理组分别为其相应的对照组细胞(16HBE-N30和16HBE-N15),用茎环结构逆转录引物定量RT-PCR检测四组细胞miR-494及miR-22成熟体表达水平。运用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四组细胞PTE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miRNA前体及抑制剂对miNRA表达进行调控后,再检测PTEN的表达改变,并进行报告基因信号改变、细胞凋亡、软琼脂集落形成率等分析。结果 16HBE-T30中miR-494和miR-22表达水平分别是16HBE-N30的12.6和2.3倍,而16HBE-T15中miR-494、miR-22表达水平较16HBE-N15下降。16HBE-T30中PTEN蛋白表达量低于16HBE-N30。与前体阴性对照组相比,上调的miR-494和miR-22分别将PTEN蛋白的表达量降低至0.8和0.5倍,而降低的miR-494和miR-22分别将PTEN蛋白的表达量上调至1.3和1.5倍。在16HBE-T30细胞中,miR-494和miR-22表达下调均增强caspase-3/7活力,miR-494和miR-22表达上调则减弱其活力。miR-494和miR-22下调能够降低转化细胞的恶性程度。结论 anti-BPDE恶性转化细胞中miR-494和miR-22在转录后水平反向调控靶基因PTEN的表达,这两种miRNA在anti-BPDE致癌过程中发挥类癌基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8--9 10-苯并 microRNA PTEN基因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miR-17-5p与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诱导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延 蒋义国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3-386,共4页
目的探讨miR-17-5p对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anti-BPDE)诱导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T)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影响。方法运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7-5p成熟体在16HBE-T和非转化对照细胞(16HBE-N)的相对... 目的探讨miR-17-5p对反式-7,8-二羟-9,10-环氧苯并芘(anti-BPDE)诱导转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T)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影响。方法运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17-5p成熟体在16HBE-T和非转化对照细胞(16HBE-N)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瞬时转染miRNA模拟物及抑制剂,改变16HBE-T中miR-17-5p的表达,分析转染后16HBE-T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软琼脂集落形成率等。结果转染前,16HBE-T中miR-17-5p表达水平是16HBE-N的2.35倍;转染后,转染miR-17-5p抑制剂组和转染miR-17-5p模拟物组中的miR-17-5p表达水平分别是16HBE-T的0.45和1.71倍。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了miR-17-5p抑制剂的试验组出现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上升、克隆形成率下降。相反,转染了miR-17-5p模拟物的试验组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相比出现了增殖能力上调、凋亡减少,克隆形成率升高。结论 anti-BPDE恶性转化细胞中miR-17-5p成熟体表达水平改变能够影响16HBE-T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和凋亡、克隆形成率,推断miR-17-5p在anti-BPDE致癌过程中发挥类癌基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8--9 10-苯并 MICRORNA miR-17-5p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