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思与超越西方理论:中国政治学创新发展的自主前提 被引量:4
1
作者 林毅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2年第2期80-89,共10页
创新发展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治学形成独特学术影响、确立稳固学科地位的必然要求。在推动中国政治学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创新发展的当代基本内涵,首先通过反思西方政治学理论在发现、解释、解决... 创新发展是当代中国政治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治学形成独特学术影响、确立稳固学科地位的必然要求。在推动中国政治学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明确创新发展的当代基本内涵,首先通过反思西方政治学理论在发现、解释、解决中国问题方面的局限及其自身所固有的局限,在中国政治学的创新发展中有意识地超越西方理论的桎梏。其次以此为基础,在创新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挖掘有价值的中国议题、认真做好基础理论领域的研究,以及不断创新研究范式的过程概念中逐渐探索建构中国理论的规律,从而在中国政治学创新发展最终指向的意义上,为实现学术繁荣、话语自立与服务实践功能有机统一的目标创造条件,为中国政治学和政治发展的中国方案在话语权之争中赢得主动,真正践行中国政治学作为经世致用之学的学科宗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创新发展 学术自主性 西方理论局限性 反思与超越
下载PDF
管理主义合法性危机的反思与超越 被引量:3
2
作者 余华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80,172,共3页
以"效率"为核心追求的管理主义随着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和深入,其种种弊端也越来越显露无疑,合法性危机是诸种弊端中不容回避并首应反思之一种。其合法性危机主要表现在魅力危机、传统危机、合理危机等方面。
关键词 管理主义 合法性危机 反思与超越
下载PDF
反思与超越: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整合探路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芬 李琳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10期99-101,共3页
网络与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极具理论性的思想政治课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得到优化。但同时,整合所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论文从教育实... 网络与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极具理论性的思想政治课因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而使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得到优化。但同时,整合所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论文从教育实践出发,揭示整合的价值诉求,反思整合的问题所在,探索积极有效的整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与超越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 课程整合
下载PDF
反思与超越: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问题与创新 被引量:5
4
作者 彭翠 郝雨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24-129,共6页
智媒时代的如火如荼,既给日新月异的传媒界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也给高校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任务与新要求。文章以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反思对象,以"万物皆媒"教学理念的重塑,教学内容"自我... 智媒时代的如火如荼,既给日新月异的传媒界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也给高校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任务与新要求。文章以智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反思对象,以"万物皆媒"教学理念的重塑,教学内容"自我进化"的推进,"人机合一"教学手段的强化,以及案例教学的互动等独特思考,作为解决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已有问题的超越路径。文章试图在反思与超越的基础上,将智媒时代的主要特征视为一种全新的方法论,应用于传媒教育的现实。以期对教育部所倡导的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及其创新性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与超越 智媒时代 新闻传播 问题与创新
下载PDF
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与超越 被引量:3
5
作者 《学术前沿》编者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3,共2页
西方中心主义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其要旨是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以西方文明为中心展开,以所谓"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价值的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标杆。西方中心主义根源于西方文明的中心主义和唯我主义的精神内核,而近代... 西方中心主义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其要旨是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以西方文明为中心展开,以所谓"自由、民主、人权"为核心价值的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标杆。西方中心主义根源于西方文明的中心主义和唯我主义的精神内核,而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又巩固和加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权。历史上,封闭的地理环境让不同人类文明长期处于孤立分散发展状态,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曾习惯以自身所处的境遇为中心,来建构自己的观念共同体和社会共同体,但大多都只是停留在凝聚社会共识的层面,并没有形成一种"中心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中心主义 唯我主义 西方文明 社会共同体 社会共识 人类文明 地理环境 反思与超越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与超越
6
作者 张宇伯 王丹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8期16-18,共3页
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的形成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不仅是国内外绿色发展实践的理论提升,也是对以往发展观尤其是"经济增长至上"传统发展观的深刻反思与超越。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观的形成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不仅是国内外绿色发展实践的理论提升,也是对以往发展观尤其是"经济增长至上"传统发展观的深刻反思与超越。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的超越;坚持"发展与保护"的统一,是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绝对对立"的传统发展观的超越;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是对"唯经济发展"的传统发展观的超越。习近平新时代绿色发展观是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绿色发展观 传统发展观 反思与超越
下载PDF
从“支持创业的投资制度创新”看创业投资起源与演进——《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对“风险投资”范式的反思与超越》摘选之二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健钧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 2004年第1期43-45,共3页
在2003年第12期刊载的刘健钧博士《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摘选之一中,作者曾经指出:只有结合创业实践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英文“venture”一词的“冒险创建企业”的新含义,并准确区分“创业资本”(venture capital)、“创业管理”(ventur... 在2003年第12期刊载的刘健钧博士《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摘选之一中,作者曾经指出:只有结合创业实践的历史背景,才能理解英文“venture”一词的“冒险创建企业”的新含义,并准确区分“创业资本”(venture capital)、“创业管理”(venture management)、“创业基金”(venture fund)等概念体系与“风险资本”(risk capital)、“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风险基金”(risk fund)等概念体系的本质差异。而在本期刊载的摘选之二将帮助我们认识到:创业投资无论是从它的起源,还是新发展看,都是一种与传统产业投资、战略投资、信贷投资、证券投资制度相区别的“支持创业的投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制度 《创业投资原理与方略——对“风险投资”范式的反思与超越 投资体系 投资风险 投资对象 内部治理机制
下载PDF
马克思对康德自由观内在困境的反思与超越
8
作者 毛俊超 陈文殿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4-19,76,共7页
康德将自由的实现寄托于人遵循纯粹理性规定,依照道德律令行事。为了确保人能实现自由,康德不得不公设"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然而,将自由寄托于来世,将上帝迎接回来也就意味康德自由观的现实生命力就此窒息。马... 康德将自由的实现寄托于人遵循纯粹理性规定,依照道德律令行事。为了确保人能实现自由,康德不得不公设"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然而,将自由寄托于来世,将上帝迎接回来也就意味康德自由观的现实生命力就此窒息。马克思继承了康德哲学的宝贵遗产,并立足于现实世界对其进行了积极反思。马克思从"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反思"人是目的",指出人的自由在于人的最高本质的恢复;从"物质生产实践"反思"道德实践",将自由的实现落实在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中;从"自由王国"反思"目的王国",认为人的自由将会在自由王国中实现。不同于康德的纯形式自由观,马克思以感性活动的人为出发点,立足于物质生产实践,找到了实现自由的途径,完成了对康德自由观内在困境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自由 内在困境 反思与超越
下载PDF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反思与超越--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角度
9
作者 张钿琴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6期1-4,共4页
教师教育课程是未来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的载体,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视角,课程仍存在一些与认证要求不适应的地方,如:课程设置不均衡,课程定位不准,实施过程未真正做到学生中心,课程评价环节薄弱;对此,应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增强适切性... 教师教育课程是未来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的载体,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视角,课程仍存在一些与认证要求不适应的地方,如:课程设置不均衡,课程定位不准,实施过程未真正做到学生中心,课程评价环节薄弱;对此,应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增强适切性;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增强科学性;变革课程实施,增强可行性;强化评价体系,健全评价机制等,以期为培养优秀师范生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 教师教育课程 模块课程 产出导向 反思与超越
下载PDF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有效教学评价:反思与超越
10
作者 沈莉 《科技信息》 2010年第8期165-165,共1页
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理念,首先对有效教学内涵进行重新诠释,然后对现行教学评价进行反思,总结存在问题,最后从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以及评价模式等方面提出教学评价重构与超越的思路。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学评价 反思与超越
下载PDF
反思、扬弃和超越: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观念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帆宇 朱炳元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4,共6页
作为一种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超越和取代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在观念上具有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显著特征:在价值观上,工业文明否定自然界内在价值,而生态文明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在技术观上,工业文明奉行征服型技术观,而生态文明则秉... 作为一种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超越和取代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在观念上具有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显著特征:在价值观上,工业文明否定自然界内在价值,而生态文明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在技术观上,工业文明奉行征服型技术观,而生态文明则秉持和谐型技术观;在消费观上,工业文明坚持消费主义消费观,而生态文明则践履生态消费观;在发展观上,工业文明追求单纯的经济发展观,而生态文明则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在自然观上,工业文明崇尚机械论自然观,而生态文明则强调整体有机论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与超越 观念比较 工业文明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教育改革路径的反思与超越——基于社会行动伦理的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小俊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1-25,共5页
本文从社会行动伦理的角度反思我国长期以来教育改革的两条基本路径:在"信念伦理"下的教育改革只是"理想化"地追求某种"教育价值信念"而忽视改革的可行性,从而使改革路径陷入自身合理性的危机;而在"... 本文从社会行动伦理的角度反思我国长期以来教育改革的两条基本路径:在"信念伦理"下的教育改革只是"理想化"地追求某种"教育价值信念"而忽视改革的可行性,从而使改革路径陷入自身合理性的危机;而在"责任伦理"下的教育改革路径往往只关注"技术合理性"而忽视改革的"价值合理性",从而又使改革陷入了"正当性"的危机。超越教育改革路径的前提是必须要对"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这两种改革的伦理立场进行超越,以"价值共识基础上的责任自觉"作为改革行动的伦理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路径 信念伦理 责任伦理 反思与超越
原文传递
反思与超越:“文明冲突论”的理性审视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辰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20年第6期108-114,共7页
愈演愈烈的全球化进程,将原本散落在全球的区域文明聚拢在同一时空场域之中,区域间普遍交往而引发的文化碰撞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日益突显,已然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时代课题。特别是在当前"文明冲突论"等论调卷土重来、... 愈演愈烈的全球化进程,将原本散落在全球的区域文明聚拢在同一时空场域之中,区域间普遍交往而引发的文化碰撞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日益突显,已然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时代课题。特别是在当前"文明冲突论"等论调卷土重来、甚嚣尘上的背景下,从反思与超越的角度,理性审视"文明冲突论"的实质、局限及超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冲突论 理性审视 反思与超越
原文传递
教育犬儒主义的反思与超越
14
《新华文摘》 2023年第9期166-166,共1页
王学在《教育学报》2022年第6期撰文指出,犬儒主义虽不是一个内生的中文概念,但它的现代演变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我国当今社会的某些精神样态以及教育犬儒主义现象。犬儒主义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安提斯泰... 王学在《教育学报》2022年第6期撰文指出,犬儒主义虽不是一个内生的中文概念,但它的现代演变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我国当今社会的某些精神样态以及教育犬儒主义现象。犬儒主义最早出现于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安提斯泰尼和第欧根尼,他们把文化和文明秩序视为对人的破坏,揭示世间伪善,视俗世的荣华富贵,放浪形骸,强调“人性自然”,清心寡欲,追求心灵自由而不是外部的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儒主义 清心寡欲 心灵自由 第欧根尼 现代演变 文明秩序 反思与超越
原文传递
批判与建构的双重维度——马克思与康德、黑格尔:两种历史观之比较及其反思
15
作者 刘敬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5-61,79,共8页
本文从批判与建构的双重维度,分析了康德、黑格尔关于理性、自由、普遍法治、国家问题的历史理念与基本意义;阐述了马克思哲学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价值理念出发,对康德、黑格尔历史哲学唯心主义和阶级基础的批判维度。分析了在传统... 本文从批判与建构的双重维度,分析了康德、黑格尔关于理性、自由、普遍法治、国家问题的历史理念与基本意义;阐述了马克思哲学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价值理念出发,对康德、黑格尔历史哲学唯心主义和阶级基础的批判维度。分析了在传统社会主义条件下,对马克思哲学批判维度的极度夸张和教条主义运用所造成的消极作用;认为邓小平在两种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相互关系上的历史性重构所体现的政治智慧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从批判与建构的双重维度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深刻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维度 历史性重构 反思与超越 思维方式
下载PDF
互补原理视域下中小学学生评价的反思与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佟超 王守纪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122-124,共3页
互补原理是由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提出,玻尔一直致力于将其作为一种广泛适用于各学科领域的思维框架推广开来。经过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现阶段的中小学学生评价工作中,仍面临着诸如评价标准单一... 互补原理是由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所提出,玻尔一直致力于将其作为一种广泛适用于各学科领域的思维框架推广开来。经过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现阶段的中小学学生评价工作中,仍面临着诸如评价标准单一化、如何正确对待师生之间评价关系、评价模式应用僵化等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反思与优化。互补原理为教育工作者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对我国中小学学生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原理 中小学 学生评价 反思与超越
下载PDF
生态文明理论的双轨叙事与多维书写——评《生态文明:文明的超越》
17
作者 赵睿夫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生态文明:文明的超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3月第1版)一书由卢风等撰著,系对其前著《生态文明新论》全面完善的最新成果。全书以生态文明范畴的话语辨析、生态文明理论的内涵探讨、生态文明实践的推进构想为核心内容,以对现代... 《生态文明:文明的超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3月第1版)一书由卢风等撰著,系对其前著《生态文明新论》全面完善的最新成果。全书以生态文明范畴的话语辨析、生态文明理论的内涵探讨、生态文明实践的推进构想为核心内容,以对现代性文明的反思与超越为理论洞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为现实主题,为读者廓清了全局性的生态文明理论概貌,对于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总览全书,该书有三方面特质值得读者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出版社 生态文明 读者关注 反思与超越 现代性文明
下载PDF
主持人语
18
作者 张艳涛 《宁夏党校学报》 2023年第6期32-32,共1页
在21世纪,消费主义需要反思与超越,马克思能力思想的哲学研究需要深化与拓展,“世界历史”思想需要守正与创新,这一切都需要置于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视域中来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主持人 深化与拓展 消费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反思与超越 理解和把握 21世纪
下载PDF
关于纳税前置制度的进一步探讨
19
作者 包小千 《数字通信世界》 2020年第1期240-240,共1页
现阶段,我国纳税前置制度中主要包含"前置于复议"以及"前置于诉讼"这两个种类。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纳税前置制度已经不断的实施了改进和优化,但是就实际发展而言,其依旧不能充分的将纳税人的权利保护制度以及立场体... 现阶段,我国纳税前置制度中主要包含"前置于复议"以及"前置于诉讼"这两个种类。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纳税前置制度已经不断的实施了改进和优化,但是就实际发展而言,其依旧不能充分的将纳税人的权利保护制度以及立场体现出来。目前,对于我国的纳税前置制度来说,是进行修订和改进的大好时机。本文就此做出了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税前置 制度修订 反思与超越
下载PDF
摄影的“非叙事”或“放弃叙事”
20
作者 林路 《摄影之友》 2024年第12期20-21,共2页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和记录现实的技术,其发展历史中“叙事”功能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中国摄影界近年来出现了对“非叙事”或“放弃叙事”的探讨和实践,这反映了摄影人对于传统叙事方式的反思与超越。
关键词 传统叙事 非叙事 摄影 反思与超越 探讨和实践 放弃 核心地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