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躺平”现象的主体性反思
1
作者 耿锐 《教育科学文摘》 2023年第4期6-8,共3页
近年来,“躺平”“佛系”“丧文化”等带有消极意味的网络用语不断涌现,并迅速在青年群体中传播,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躺平”成因的讨论较多地集中在阶层固化阻滞了上升空间、社会“内卷”形成的发展压力和意义感缺失等方面。问题是,... 近年来,“躺平”“佛系”“丧文化”等带有消极意味的网络用语不断涌现,并迅速在青年群体中传播,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躺平”成因的讨论较多地集中在阶层固化阻滞了上升空间、社会“内卷”形成的发展压力和意义感缺失等方面。问题是,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是否就会造成“躺平”。或者说,是否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缓解上述问题就能有效地遇止“躺平”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热点问题 青年群体 意义感 网络用语 阶层固化 主体性反思 丧文化 传播
下载PDF
列维纳斯的主体性反思
2
作者 战世锴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0-74,共5页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研究的主题,主体性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主体实体化到主体性反思的历程。在主体性反思的阶段,休谟、康德以及法国的结构主义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列维纳斯从存在论角度阐释的主体性反思往往被忽略。列维纳斯运用存在... 主体性是西方哲学研究的主题,主体性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主体实体化到主体性反思的历程。在主体性反思的阶段,休谟、康德以及法国的结构主义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而列维纳斯从存在论角度阐释的主体性反思往往被忽略。列维纳斯运用存在、时间等概念阐释了存在只能置放于主体意识的瞬间,在瞬间中获得肯定性的真正存在。然而这种通过意识置放的存在也陷入了绝对化的形而上学,因为主体、存在、瞬间的结合建构了自身指涉的同一性,限制了主体、存在外在化的可能,因此列维纳斯通过存在论层面的主体性反思揭示出了主体性存在论的局限性,提出要走向他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维纳斯 主体性反思 实体 存在 他者
下载PDF
无命运的存在性建构——试论《无命运的人生》的主体性反思
3
作者 李安斌 张凡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5,共5页
在《无命运的人生》中,"荒诞"与"死亡"两个看似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在凯尔泰斯笔下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学意义。他用列车隐喻等级划分,用集中营隐喻人道主义危机,他以独特的思考方式体认自由、反思处境、肯定自我、安抚... 在《无命运的人生》中,"荒诞"与"死亡"两个看似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在凯尔泰斯笔下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学意义。他用列车隐喻等级划分,用集中营隐喻人道主义危机,他以独特的思考方式体认自由、反思处境、肯定自我、安抚痛苦回忆,通过主体性思考揭示现代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命运的人生》 存在主义 主体性反思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成长研究——主体性反思视角的深层透视
4
作者 向茜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7-59,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呈封闭性到开放性、被动性到主动性、不平等到平等、一体到多元化的走向,它的成长始终贯穿着主体内在属性和地位变化的过程,同样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体性最直接的表征,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性呈封闭性到开放性、被动性到主动性、不平等到平等、一体到多元化的走向,它的成长始终贯穿着主体内在属性和地位变化的过程,同样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体性最直接的表征,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主体——客体——主体相互关系作用的活动本质,它的核心竞争力也永远是主体的成长。以主体性反思为轴线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现代化时代的应然要求,是坚持民族精神文明、追求最高理想的核心。同时,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成长的困境,也必须从"以人为本"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 主体性反思 主体间性 交往
下载PDF
主体性反思与主体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小微 王珏 张华维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4,共13页
本文回顾了“主体性诉求”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与现代化发展的关联;剖析了主体性的概念演进以及主体性哲学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及其限度;分析了主体教育的理论嬗变,展示了主体教育的实验成果与经验。基于对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反思... 本文回顾了“主体性诉求”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与现代化发展的关联;剖析了主体性的概念演进以及主体性哲学思想对教育改革的影响及其限度;分析了主体教育的理论嬗变,展示了主体教育的实验成果与经验。基于对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的反思,提出了在新时代教育现代化新征程中,主体教育的应然使命及发展路向。指出要以全面深入地认识主体性为前提,通过课程教学的主动变革与创新来增进教育过程的主体性,通过“多主体参与、多中心治理”来增强教育系统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反思 主体教育 主体教育理论与实验
原文传递
牧民生计现代转变的微观机制探究——一项对牧民生命历程的社会学研究
6
作者 郭伟和 贾聪 《社会建设》 CSSCI 2023年第6期3-25,共23页
生命历程研究成为当下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方法,大多数生命历程研究围绕结构机会与个体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展开,自动假设个体为能动的主体,可以主动抓住历史进程中的结构机会。然而,能动性并非天生形成的,而是一种通过对在特定生活场域所... 生命历程研究成为当下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方法,大多数生命历程研究围绕结构机会与个体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展开,自动假设个体为能动的主体,可以主动抓住历史进程中的结构机会。然而,能动性并非天生形成的,而是一种通过对在特定生活场域所塑造的身体习性的批判反思转变而来的主体特征。通过对一个青年牧民生命历程的回溯,阐释了牧民在面对传统游牧生计向现代牧业生计转型时所产生的摇摆不定的“草原情结”,如何通过对生命历程的反思转变成一种反思性能动主体,进而通过杂糅传统牧民文化与现代发展方式,来超越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困境。本文一方面扩展了国内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视野,把微观主体习性的重塑过程带到学术领域;另一方面通过对牧民草原情结的反思重构,展现出游牧生计现代转变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 草原情结 反思主体性 新发展方式
下载PDF
重回艺术本体:歌唱语言发声态的本源论路径探寻 被引量:2
7
作者 向遵红 曾丽蓉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3期70-72,共3页
本源论的探寻是本体论研究的开端,是事物从本源到本质的揭示过程,也是探寻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必然路径。“重回艺术本体”用夏燕靖老师的话说是当前“艺术学理论研究面临的一项关键性论题”,歌唱发声的本源论探寻理应得到大家的关注... 本源论的探寻是本体论研究的开端,是事物从本源到本质的揭示过程,也是探寻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必然路径。“重回艺术本体”用夏燕靖老师的话说是当前“艺术学理论研究面临的一项关键性论题”,歌唱发声的本源论探寻理应得到大家的关注。而从本源到本质的本体论路径同样也是主体性的自我反思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声本源论 主体性反思 本体论路径
下载PDF
论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实践逻辑——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 被引量:7
8
作者 崔友兴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8-63,共6页
乡村教师获得感是在其客观拥有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认知和内在体验。乡村教师的获得感水平是影响其存在与发展品质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获得感的生成是乡村教师主体与环境多重互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意图、主体惯习、个体资本、时... 乡村教师获得感是在其客观拥有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观认知和内在体验。乡村教师的获得感水平是影响其存在与发展品质的重要因素。乡村教师获得感的生成是乡村教师主体与环境多重互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意图、主体惯习、个体资本、时空场域和主体性反思构成了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实践逻辑。其中,实践意图是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方向引导,主体惯习构成了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实践图式,个体资本是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实践工具,时空场域奠定了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支持条件,主体性反思则是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获得感 实践意图 主体惯习 个体资本 时空场域 主体性反思
下载PDF
日常生活视角下“自我”的存在状态与实现方式 被引量:1
9
作者 蔡斯敏 《学术探索》 2019年第6期8-14,共7页
个体化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表现趋势。在社会结构性变迁和传统关系纽带变化的条件下,自我成为社会活动的中心,个体需要在日常生活领域直接承担各种风险压力。个体的独特性和危机结合在一起并影响自我认同。个体的主体反思性在全球... 个体化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表现趋势。在社会结构性变迁和传统关系纽带变化的条件下,自我成为社会活动的中心,个体需要在日常生活领域直接承担各种风险压力。个体的独特性和危机结合在一起并影响自我认同。个体的主体反思性在全球化、现代性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呈现得尤其鲜明。日常生活是每个人每天重复面对的平凡生活,也是人类亲密社会关系开始形成的地方。从日常生活的视角介入关注社会主体的需求欲望,自我的实现需要顺应人的自然生活状态。尊重、顺应并实现个体的自主选择是中国当前在社会治理思维转换过程中的重要着眼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自我 个体化 主体性反思
下载PDF
哲学思维方式总体演变初析
10
作者 马腾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83-84,共2页
哲学的发展、不同哲学形态的衍生,都源于哲学思维方式的改变。目前对哲学发展的总体性研究,多以哲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为尺度,把哲学总体划分为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方法论哲学的演化序列,而未涉及这种演变中所含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演变... 哲学的发展、不同哲学形态的衍生,都源于哲学思维方式的改变。目前对哲学发展的总体性研究,多以哲学研究重心的转移为尺度,把哲学总体划分为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方法论哲学的演化序列,而未涉及这种演变中所含的哲学思维方式的演变及其规律性。必须对此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并发掘出其内在规律,明确实践思维方式的历史土壤、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从而确立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思维方式 实践论 对象性直观思维 主体性反思思维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下载PDF
自闭症儿童缺乏“心理理论”吗?——基于神经现象学的解读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巍 郭本禹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5,共5页
心理理论这一概念将儿童心智阅读能力视作一种基于规则或逻辑的推理,并以此设计出了错误信念任务等经典任务。大量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不佳,因此该群体被认为是缺少心理理论的"心灵盲"。基于对心理理论概念... 心理理论这一概念将儿童心智阅读能力视作一种基于规则或逻辑的推理,并以此设计出了错误信念任务等经典任务。大量研究显示自闭症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不佳,因此该群体被认为是缺少心理理论的"心灵盲"。基于对心理理论概念及其元理论的分析,并在神经现象学视角下结合镜像神经元研究、自闭症儿童的主观报告及其行为的现象学描述,本文尝试揭示:自闭症儿童在心智阅读过程中并非缺乏甚至有可能是过度依赖心理理论所预设的推理能力,而导致该群体心智阅读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丧失了一种在日常人际交流方面最基本的前反思的交互主体性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 心理理论 心智阅读 神经现象学 反思的交互主体性体验
原文传递
从启蒙的教化看黑格尔的康德批判——以耶拿时期的《信仰与知识》为中心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3-42,共10页
理解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是我们通达黑格尔哲学的一条重要门径。但是,黑格尔的康德批判之目标并不仅仅在于要对康德的主观观念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二元对立进行检讨,也不单单是要指出康德在知识论上的唯我论和道德哲学上的形式主义问题... 理解黑格尔对康德的批判是我们通达黑格尔哲学的一条重要门径。但是,黑格尔的康德批判之目标并不仅仅在于要对康德的主观观念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二元对立进行检讨,也不单单是要指出康德在知识论上的唯我论和道德哲学上的形式主义问题。更为重要之处在于,黑格尔敏锐地洞察到,正是以康德观念论为代表的主体性的反思哲学为启蒙的教化和现代意识形态提供了理性的根据。在耶拿时期的批判性论著《信仰与知识》中,黑格尔从分析启蒙的时代教化的基本特征入手,对作为启蒙教化之基础的康德哲学进行了整体性的考察。黑格尔指出,康德哲学通过理性的主观化来回应怀疑主义对理性的攻击,捍卫理性的实在性和普遍必然性,进而通过对理性自身的结构的分析来证明世界具有合乎理性的统一性。然而在康德那里,理性的统一性却是以各种对立的设置作为前提的,而启蒙的合理化进程则变成了形式合理性对实质合理性的取代。所以,在《信仰与知识》中黑格尔揭示出,康德哲学巩固了主体与客体、自由与自然、本体与现象之间的二元对立,而且试图以一种新的合理化模式将分裂的世界重新统一在主观理性当中,由此促成了现代虚无主义的诞生。只有理解了黑格尔关于启蒙教化内在悖论的洞见,我们才能真正把握黑格尔对康德批判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康德批判 启蒙教化 虚无主义 主体性反思哲学
原文传递
新媒体艺术观念的趋向 被引量:6
13
作者 童岩 姜申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8,共7页
新媒体艺术重视和强调交往互动,但在实际艺术交往互动中却障碍频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不仅是媒介手法的转换,而且是艺术观念上对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反拨。新媒体艺术伴随着后现代精神对现代主体性的反思,力图以受众的... 新媒体艺术重视和强调交往互动,但在实际艺术交往互动中却障碍频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不仅是媒介手法的转换,而且是艺术观念上对现代主义艺术理念的反拨。新媒体艺术伴随着后现代精神对现代主体性的反思,力图以受众的在场沉浸与作者的主观再现相抗衡,逐渐放弃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制高点,从而回归到客体的参与之中。然而,观念前驱与创作滞后的矛盾、大众参与意识与能力的缺位等原因,都阻碍了新媒体艺术的交往互动,这尤其体现在以空间现代性为特征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 艺术观念 趋向 主体性反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