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法律解释的融贯性——评德沃金的法律真理观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彬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4-92,共9页
以融贯性作为检验法律真理的标准,是一种超越真理观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立场的尝试。德沃金的法律解释思想以融贯论作为法律真理观,以罗尔斯的"反思性均衡"作为法律解释的方法,以信念之间、信念和经验之间的融贯性作为法... 以融贯性作为检验法律真理的标准,是一种超越真理观上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立场的尝试。德沃金的法律解释思想以融贯论作为法律真理观,以罗尔斯的"反思性均衡"作为法律解释的方法,以信念之间、信念和经验之间的融贯性作为法律解释的标准,从而为"法律唯一正解"提供了哲学上的正当化根据。但是,原则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是不容否定的事实,并不存在理想意义上的融贯;法官的类推解释只能达致局部融贯而无法形成整体融贯;法律的无穷解释使德沃金的解释理论陷入无法自拔的"明希豪森困境",这些理论上的难题使德沃金的法律真理图景成为一种虚假的幻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真理 融贯 反思性均衡 法律解释
原文传递
面向伦理决策的师德教育:为何与何为 被引量:15
2
作者 程亮 翟金铭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6-23,共8页
当前,我国师德教育因循的主要是"规范"取向和"德性"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作为道德主体的伦理决策方面。所谓伦理决策主要是指教师在伦理情境中识别伦理问题,设想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伦理上更... 当前,我国师德教育因循的主要是"规范"取向和"德性"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师作为道德主体的伦理决策方面。所谓伦理决策主要是指教师在伦理情境中识别伦理问题,设想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并从中选择一个伦理上更可辩护的行动方案。以此为支点的师德教育,更为凸显教师的道德能动性,促进教师从策略性语言转向伦理性语言,帮助他们形成"反思性均衡"。要发展教师的伦理决策,师德教育需要拓展和深化"规范"取向和"德性"取向,增进教师对既有规范或准则的伦理辩护,引导教师围绕案例展开伦理对话,强化对师德榜样专业生活的伦理叙事,促进教师对自身实践的伦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决策 反思性均衡 师德教育
原文传递
从事实非敏感性中拯救政治理论--对G.A.柯亨政治哲学方法论的批评 被引量:2
3
作者 凯.尼尔森 吕增奎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92,共14页
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中,柯亨认为,根本的道德原则并不建立在事实性的依据之上。但本文指出,所有的根本道德原则都是敏于事实的。它们都深嵌于一个独立的信念——包括事实性信念——之网中。实际上,所有发挥作用的道德信念、道德原则和... 在《拯救正义与平等》中,柯亨认为,根本的道德原则并不建立在事实性的依据之上。但本文指出,所有的根本道德原则都是敏于事实的。它们都深嵌于一个独立的信念——包括事实性信念——之网中。实际上,所有发挥作用的道德信念、道德原则和道德实践都处于这样一些独立的网络中。最根本的原则是最深入地镶嵌在相互依赖的信念和事实网络中的道德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基础主义 非敏于事实的原则 基础主义 实践 反思性均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