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看成岭侧成峰——解读文革时期文学翻译中的“反意识形态”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兵 孙玉珍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84,128,共4页
文革时期的文学翻译活动通常被视为"极端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翻译行为"。无论是在翻译题材的选择、对译者的组织管理方面还是译作的出版发行方面,政治意识形态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看待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必须持辩证... 文革时期的文学翻译活动通常被视为"极端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翻译行为"。无论是在翻译题材的选择、对译者的组织管理方面还是译作的出版发行方面,政治意识形态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是,看待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必须持辩证的态度,文革期间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反意识形态现象,这一点可以从导读文字的非政治性解读、地下读书运动与思想启蒙、大量存在的潜在译作等3个方面得到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时期 文学翻译 反意识形态 潜在译作
下载PDF
死亡、美与反意识形态——坡与波德莱尔诗歌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庆松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5-99,共5页
坡和波德莱尔诗歌中的死亡意象都体现出对美的强烈追求,以及鲜明的反意识形态因素,然而其表现方式却恰恰相反。"美女杀手"坡把贵族佳丽的死当作至美的主题,其理想之美远在天;国"尸体诗人"波德莱尔却聚焦于底层社会... 坡和波德莱尔诗歌中的死亡意象都体现出对美的强烈追求,以及鲜明的反意识形态因素,然而其表现方式却恰恰相反。"美女杀手"坡把贵族佳丽的死当作至美的主题,其理想之美远在天;国"尸体诗人"波德莱尔却聚焦于底层社会的死亡惨状,从凡间挖掘惊悚的美。出世的坡高洁脱略,入世的波德莱尔则哀贫伤困,但都表达了异质性的反意识形态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德莱尔 死亡意象 反意识形态
下载PDF
意识形态论与反意识形态论:关于文学意识形态本质论之综述与思考
3
作者 安涛 郭昭第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5-69,共5页
文学本质论不一定是文学理论的一个根本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本质主义的深刻影响,乃至形成了诸如意识形态论及各种变体的文学本质论,至近年来又由于人们逐渐接近反本质主义,开始出现了反意识形态论等诸多反本质主义观点。其实无论以本... 文学本质论不一定是文学理论的一个根本问题。但由于长期以来本质主义的深刻影响,乃至形成了诸如意识形态论及各种变体的文学本质论,至近年来又由于人们逐渐接近反本质主义,开始出现了反意识形态论等诸多反本质主义观点。其实无论以本质主义作为认知基础的意识形态论,还是以反本质主义为认知基础的反意识形态论,都是以二元论思维方式作为基础的,都可能是片面甚至偏颇的。只有既不执著于意识形态论,也不执著于反意识形态论,才可能真正是全面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质论 意识形态 反意识形态
下载PDF
新疆地州级党校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中的探索与思考
4
作者 柴贵平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4期5-8,共4页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校作为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而新疆又处于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最前沿。因此,新疆各级党校作为意识形态反...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校作为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承担着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而新疆又处于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最前沿。因此,新疆各级党校作为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的重要阵地,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中当好排头兵,巩固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地州级党校 意识形态 分裂斗争 探索
下载PDF
现代意识形态及其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江平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6,共4页
现代意识形态是指在解放观念催生下的有明确自觉意识的狭义意识形态。群众性、排他性、乌托邦式的许诺是现代意识形态的特征。反意识形态是现代意识形态的对立面,也是意识形态的一种。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反意识形态 解放观念 乌托邦
下载PDF
拉布里奥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
6
作者 万惠琴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4年第11期199-201,共3页
拉布里奥拉在对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观点批判继承的过程中提出意识形态观点。拉布里奥拉认为意识形态是关于现实的系统的和终结的观念。他以道德为例分析意识形产生的条件性和阶级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开放性这一特... 拉布里奥拉在对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观点批判继承的过程中提出意识形态观点。拉布里奥拉认为意识形态是关于现实的系统的和终结的观念。他以道德为例分析意识形产生的条件性和阶级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具有开放性这一特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问题上的观点也具有"反意识形态"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布里奥拉 意识形态 开放性 反意识形态 条件性 阶级性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被引量:3
7
作者 任成金 刘青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5期17-22,共6页
意识形态领导权又名文化领导权,体现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或话语权。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能否掌握并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把意识形... 意识形态领导权又名文化领导权,体现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或话语权。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能否掌握并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把意识形态提升到“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意识形态领导权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阐释力和影响力有待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遭受冲击、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遭受西方的强力挤压等严峻挑战。因此,我们要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坚持人民立场、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舆论斗争水平等四个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和提升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领导权 政治认同 主流意识形态 西方中心主义 人民立场
下载PDF
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理解
8
作者 吕菁楠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20年第2期203-216,共14页
学界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系统论和时间划分为研究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的解读并不足以论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发展路向。对此,本文以马克思思想问题域的转变为划分依据,通过对马克思《... 学界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系统论和时间划分为研究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的解读并不足以论述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发展路向。对此,本文以马克思思想问题域的转变为划分依据,通过对马克思《博士论文》、《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及《资本论》中有关“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区分其作为反映论的一般性维度与具备价值职能的特殊性维度在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内涵及意义,试图为研究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发展路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理论 映论价 值职能
下载PDF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审美现代性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林宝全 《河池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8-10,15,共4页
文论界有学者把西方现代派文学反现代性、反理性、反意识形态性的审美现代性视为普适性的标准 ,用以规范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本文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应当根据文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所形成的特有的审美关系 ,赋... 文论界有学者把西方现代派文学反现代性、反理性、反意识形态性的审美现代性视为普适性的标准 ,用以规范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本文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认为应当根据文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所形成的特有的审美关系 ,赋予中国当代文学以审美现代性的新内涵。就批判性的审美精神而言 ,中国当代文学与西方现代派文学虽有共通性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异质性。无视这种异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审美现代性 审美精神 审美关系 西方现代派文学 现代性 理性 反意识形态
下载PDF
小说《觉醒》女性主义文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卫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5-59,共5页
凯特·萧邦的小说《觉醒》不但具有明显的反传统意识形态的倾向,而且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从而展示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困境。作者通过塑造独特的女性人物形象,采用反叛男权意识形态的话语,描述反传统的女性行为,超越与... 凯特·萧邦的小说《觉醒》不但具有明显的反传统意识形态的倾向,而且表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从而展示女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存困境。作者通过塑造独特的女性人物形象,采用反叛男权意识形态的话语,描述反传统的女性行为,超越与男权制社会文化相联系的象征秩序以及运用弗洛伊德式意象等方式,形成了对传统意识形态的颠覆和反叛,引起了一场反映女性主义精神要求的"话语革命"。这是一部表现女性反传统意识形态的女性主义经典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醒》 女性主义 传统意识形态 话语革命
下载PDF
论《萨巴斯剧院》中的老龄化问题
11
作者 代佳斯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55,共7页
《萨巴斯剧院》是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后期关于老年叙事的重要作品。以西塞罗为代表的主流老年观认为进入黄昏期的老年人应是摈弃欲望而顺从超然的沉寂智慧型人格。但是在《萨巴斯剧院》中,罗斯笔下的老年人突破了既定刻板印象,其... 《萨巴斯剧院》是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后期关于老年叙事的重要作品。以西塞罗为代表的主流老年观认为进入黄昏期的老年人应是摈弃欲望而顺从超然的沉寂智慧型人格。但是在《萨巴斯剧院》中,罗斯笔下的老年人突破了既定刻板印象,其身上充满了反主流意识形态的否定性元素,他们以性充盈抵抗晚年生活中的孤独与衰老,藉疯狂性爱带来的尖锐的体验感暂时性遗忘世界,从而对抗死亡带来的焦虑。本文借鉴巴塔耶的欲望理论,旨在揭示小说中老年色情和越界欲望实然是一种去蔽的本真性暴力,并深入审视孤独焦虑的老年主体如何冒犯并对抗意识形态世界中的非本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利普·罗斯 《萨巴斯剧院》 老年 色情 反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