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中国民意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和作用——以2005年反日“入常”事件为例
1
作者
赵海滨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7-91,共5页
在梳理并重新界定"民意"概念的基础上,本文以2005年反日"入常"事件为例,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意对中日关系的杠杆推动作用。从这一作用也可以看出,中国民意已经具备了国际影响力。当然,这种民意外交影响力的增强给中国...
在梳理并重新界定"民意"概念的基础上,本文以2005年反日"入常"事件为例,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意对中日关系的杠杆推动作用。从这一作用也可以看出,中国民意已经具备了国际影响力。当然,这种民意外交影响力的增强给中国公共外交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强中国公共外交工作必须重新审视中国民意的战略价值和意义,建立与民众信息交流和反馈的有效机制,拓展民意表达渠道、提高民意的外交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意
中日关系
反日“入常”
公共外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中国民意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和作用——以2005年反日“入常”事件为例
1
作者
赵海滨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7-91,共5页
文摘
在梳理并重新界定"民意"概念的基础上,本文以2005年反日"入常"事件为例,重点分析了中国民意对中日关系的杠杆推动作用。从这一作用也可以看出,中国民意已经具备了国际影响力。当然,这种民意外交影响力的增强给中国公共外交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强中国公共外交工作必须重新审视中国民意的战略价值和意义,建立与民众信息交流和反馈的有效机制,拓展民意表达渠道、提高民意的外交影响力。
关键词
中国民意
中日关系
反日“入常”
公共外交
分类号
D80 [政治法律—外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中国民意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和作用——以2005年反日“入常”事件为例
赵海滨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