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报刊:主体反映客体的产物 被引量:1
1
作者 童兵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9,共2页
恩格斯在讲到人的意识和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时指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马恩全集》第4卷,第223页)在他和... 恩格斯在讲到人的意识和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时指出:“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马恩全集》第4卷,第223页)在他和马克思看来,报刊是人的眼和耳通过大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报刊是关于对象的反映,是人们表现现实世界的精神世界。马克思说,自由的出版物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映客体 外部世界 马恩 客体关系 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者 斗争形式 思想成果 报道者 《莱茵报》
原文传递
克服主体的局限性是正确处理主客体关系的关键
2
作者 晁明寿 《安徽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2-46,共5页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物质世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在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中,...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活动领域同认识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物质世界,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在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的状况如何,对于处理好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的人,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和其内在矛盾的作用,往往带有局限性,不能真正做到主体和客体的历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关系 反映客体 认识的主体 主体创造 认识主体 客观物质世界 客体范围 主体活动 人的社会性 非理性因素
下载PDF
关于“客观真理”的几点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席书涛 《大庆社会科学》 1993年第3期35-37,共3页
什么是“客观真理”?对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及现行的大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均有权威性的阐释和论定。例如: 刘延勃等人主编的《哲学辞典》对“客观真理”的表述为:“指真理的客观性,是人的认识所正确反映的不依人的意志为... 什么是“客观真理”?对这个问题,我国理论界及现行的大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均有权威性的阐释和论定。例如: 刘延勃等人主编的《哲学辞典》对“客观真理”的表述为:“指真理的客观性,是人的认识所正确反映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高清海主编的《文史哲百科辞典》关于“客观真理”的解释是:“表示真理性质的哲学概念,指其理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内容”。 于恩滋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十讲》对“客观真理”的含义概括为:“一是指真理包含有不依赖人或人类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内容;二是指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辞典 高清海 人类意识 认识客体 检验标准 检验真理的标准 现实联系 客观属性 万有引力定律 反映客体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价值逻辑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智超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4,20,共6页
任何教育活动都伴随价值问题。价值反映客体的属性、功能及其向主体呈现的意义[1],人们习惯以合目的性表征价值[2]。在不同语境下,人们对于价值问题的理解路径并不相同,但是,价值在被人类感知的过程中逐渐分化为表征其本体功能的内在的... 任何教育活动都伴随价值问题。价值反映客体的属性、功能及其向主体呈现的意义[1],人们习惯以合目的性表征价值[2]。在不同语境下,人们对于价值问题的理解路径并不相同,但是,价值在被人类感知的过程中逐渐分化为表征其本体功能的内在的实质价值和被人类程序化、工具化的外在的形式价值,二者共同构成了价值的表现形式,为更好理解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教育评价是教育综合改革的龙头,引领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从价值逻辑的角度阐释教育评价改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评价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应当的行动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教育评价改革 价值逻辑 人类感知 本体功能 反映客体 实质价值 合目的性
下载PDF
思维类型和思维凭借 一种发生学考察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天思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10期46-52,共7页
目前关于思维分类的混乱,集中表现为缺乏统一的划分依据。本文试从发生学角度,对思维凭借、并依据思维凭借对思维类型作一系统考察。思维作为主体对客体的间接的反映,必须有所凭借。思维(作为信息加工过程)的凭借也就是主体借以反映客... 目前关于思维分类的混乱,集中表现为缺乏统一的划分依据。本文试从发生学角度,对思维凭借、并依据思维凭借对思维类型作一系统考察。思维作为主体对客体的间接的反映,必须有所凭借。思维(作为信息加工过程)的凭借也就是主体借以反映客体的基本信息形式。它们经历了一个由感觉、经验、表象到概念和符号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类型 思维过程 信息加工过程 信息形式 反映客体 划分依据 思维主体 直觉思维 心理表征 高度抽象性
下载PDF
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性
6
作者 张胜勇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1990年第4期80-80,共1页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所谓科学认识就在于力图排斥主体性因素的干预,以保证科学知识不依赖于任何主体而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科学知识就是对经验材料及观察事实的纯客观描述,因而不应该把人的主体因素渗入其中。而现代科学,尤其是量子力学...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所谓科学认识就在于力图排斥主体性因素的干预,以保证科学知识不依赖于任何主体而具有客观实在性,认为科学知识就是对经验材料及观察事实的纯客观描述,因而不应该把人的主体因素渗入其中。而现代科学,尤其是量子力学的发展却证明,主体性因素乃是科学理论内容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件。科学的理论内容实质上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基础上又按照其内在的思维结构(知识的、逻辑的、思维方式的,甚至包括非理因素的各种内在结构),对科学观察事实所作出的解释和分析规定。而在观察事实中,实际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因素 内容实质 客观实在性 现代科学 思维结构 反映客体 主体因素 经验材料 教育科学 对象关系
下载PDF
论认识的语言制约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建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6期11-15,共5页
认识本质上是活动与知识的统一,而无论是作为过程的活动,还是作为结果的知识,都离不开语言.人的认识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社会的过程,必然需要语言作为交往的手段,因为语言在其起源及其主要功用方面就是社会性的,“它对思想提供了共同的... 认识本质上是活动与知识的统一,而无论是作为过程的活动,还是作为结果的知识,都离不开语言.人的认识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社会的过程,必然需要语言作为交往的手段,因为语言在其起源及其主要功用方面就是社会性的,“它对思想提供了共同的表达方式,这些思想如果没有语言恐怕永远没有别人知道”.①作为社会活动的产物,认识表现为人类共同的知识财富,它应当存在于不是为一个人,而是为许多人所理解的形式中,即必须用语言加以表达.因为语言不仅是社会性的交往手段,同时还是普遍性的物化形式.语言的社会性与普遍性内在联系着.语言作为社会的精神交往手段之所以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能,只是因为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思想——概念的结晶通过语言的形式固定下来.为了实现社会的精神交往,必须使由于许多人的认识活动的成果而产生的某种普遍性的东西用语言形式物化出来.作为社会性的交往手段与普遍性的物化形式相统一的语言,本质上“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并仅仅因此也为自己存在的、现实的意识”,②因而它不可避免地介入认识过程中,构成认识的内在要素,作为其活动形式与存在形式制约着认识.认识的语言制约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形式 知识财富 交往手段 制约性 认识主体 内在要素 精神交往 个体认识 反映客体 认知框架
下载PDF
档案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含义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苏晖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2-15,11,共5页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认识世界上任何事物,首先必须认识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含义,无论自然科学领域或社会科学领域都是如此。同认识任何事物一样,要正确地认识“档案”这一客观事物,要给“档案”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就要从“档案”这一...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认识世界上任何事物,首先必须认识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含义,无论自然科学领域或社会科学领域都是如此。同认识任何事物一样,要正确地认识“档案”这一客观事物,要给“档案”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就要从“档案”这一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含义的研究入手,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的。关于档案的定义,当前国内外有一、二百种之多。近十年来,我国档案界对档案的定义进行过热烈的、有益的讨论。对档案定义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领域 文书处理 整理分类 十年 国际档案理事会 专用术语 反映客体 苏联大百科全书 长江大桥 人类社会
下载PDF
论理想化方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单筱攸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12-15,27,共5页
在各个不同的科学领域中,人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理想化方法。在许多方面,正是由于这一点使科学认识的性质与现实的理论认识的其他形式有重要区别。几乎一切科学概念都是借助于理想化方法而产生的,理想化是认识客观实在一个极重要的条... 在各个不同的科学领域中,人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理想化方法。在许多方面,正是由于这一点使科学认识的性质与现实的理论认识的其他形式有重要区别。几乎一切科学概念都是借助于理想化方法而产生的,理想化是认识客观实在一个极重要的条件。理想化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理想的模型,进行理想实验来研究和描述客体的运动规律。从实验事实中抽象理想客体并在思维中摸拟、操作的实验过程,需要通过想象,运用直觉与逻辑思维,把客体运动过程简化,纯化使其升华为一种理想化状态,使其能更本质、更生动地反映客体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化方法 实验事实 反映客体 实验过程 直觉思维 理论认识 知识的基础 运动规律 人类劳动 理想变压器
下载PDF
改革的深化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10
作者 刘振英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23-27,共5页
当今,改革的潮流席卷了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引人注目的中国的改革正在加快和深化。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原来的思维方式。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能否深化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息息... 当今,改革的潮流席卷了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引人注目的中国的改革正在加快和深化。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改变着人们旧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原来的思维方式。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能否深化与思维方式的变革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体制改革 实践证明 生产力标准 反映客体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进步 解放思想 和平与发展 敏捷性
下载PDF
毛泽东调查研究理论初探
11
作者 郑先童 《理论建设》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172-173,共2页
调查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实际进行系统周密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他一生中作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写了许多关于调查研究的文章、报告和材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调查... 调查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对中国社会实际进行系统周密调查研究的光辉典范。他一生中作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写了许多关于调查研究的文章、报告和材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调查研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调查 无产阶级政党 中国特色 理论联系实际 认识过程 反映客体 风不正 《实践论》 实践进程 反对本本主义
下载PDF
关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考三则
12
作者 廖小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31-37,共7页
在当今世界上,对马克思主义有各种各样的评说,但不管怎样,都改变不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范围内各政治集团和学术流派的研究对象、作为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和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论的历史和现实.正视和研究这一事实... 在当今世界上,对马克思主义有各种各样的评说,但不管怎样,都改变不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全世界范围内各政治集团和学术流派的研究对象、作为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和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方法论的历史和现实.正视和研究这一事实,是任何赞成和批评马克思主义的人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当代,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首先需要就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若干原则进行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阵地 政治集团 指导思想 学术流派 哲学认识论 思想理论界 理论概括 认识自然 反映客体 主体需要
下载PDF
认识真实性的三个层次
13
作者 陈建国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95-96,共2页
认识真实性是相对认识虚假性而言的,它们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一对范畴。传统认识论笼统地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为认识真实性,不作任何层次上的划分,这是一个缺憾。我认为,可以把认识的真实性划分为感觉的真实性、信息的真实性、本体的... 认识真实性是相对认识虚假性而言的,它们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一对范畴。传统认识论笼统地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为认识真实性,不作任何层次上的划分,这是一个缺憾。我认为,可以把认识的真实性划分为感觉的真实性、信息的真实性、本体的真实性三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假性 认识主体 信息刺激 反映客体 人类社会 事物本质 能量形式 变动性 神经脉冲 生理学研究
下载PDF
实践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14
作者 蒋超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54-155,共2页
笔者认为,实践的本质特点是实践作为一种活动同别的一切活动相区别的本质规定,而不是实践普遍具有的一般的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实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而且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所... 笔者认为,实践的本质特点是实践作为一种活动同别的一切活动相区别的本质规定,而不是实践普遍具有的一般的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实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不仅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而且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所以,实践的本质特点不能理解为客观物质性或直接现实性,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觉能动性,更不能理解为“两个联结”。有一种观点认为,“实践要素决定着实践的特性”。并且要动用抽象的手段“对实践要素作唯物主义的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唯物主义 自觉能动性 认识客体 自然历史过程 物质实体 反映 信息接收者 主观反映 联结作用 反映客体
下载PDF
新时期校长应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15
作者 王涛 《天津教育》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4,共2页
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用以反映客体的一种相对稳固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即使同一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必然会引出不同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在建设有中国... 思维方式是思维主体用以反映客体的一种相对稳固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同时代的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即使同一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也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必然会引出不同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作为领导现代学校的校长,应具有怎样的思维方式?通过多年的校长实践,使我体会到:校长思维方式的转换是领导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前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校 反映客体 行为表现 科学文化水平 教育改革 教学改革现状 教育质量 学校管理 文化科学知识 办学原则
下载PDF
邓小平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的理论魅力
16
作者 马学元 吴满意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21-27,共7页
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理论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部分,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寻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不可或缺的方法论。值得我们广泛、深入、持久地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 解放思想 理论魅力 现代化建设 思想路线 从实际出发 反映客体 精神文明建设 人民群众 党的基本路线 政治局面
下载PDF
第八章 认识和实践
17
《学习与研究(北京)》 1983年第7期33-43,共11页
这一章所探讨的是主观能不能认识客观以及如何认识客观的问题。
关键词 科学实践观 思想路线 辩证关系 反映客体 思维方法 到群众中去 强大思想武器 辩证发展过程 哲学认识论 理论体系
下载PDF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8
作者 李君清 王立奎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2002年第4期13-13,共1页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认识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深刻认识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理解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最新论断呢?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三个基本点。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内在要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品质 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时代精神 教条式 理论体系 神圣不可侵犯 历史课题 英国古典经济学 反映客体
下载PDF
论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兼与来建础同志商榷
19
作者 赵凤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6-9,49,共5页
关键词 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认真理的规定看 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任何客体都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那么 作为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正确反映之正确的感性认识.应当归入真理范畴 从真理的特征看 真理是一种正确认识.这种正确认识既包括正确的理性认识 也包括正确的感性认
下载PDF
试论有关真理的几个问题
20
作者 胡正谒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1-5,共5页
一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或者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它和谬误一样,同属于认识论中的范畴,是主观概念。其次,并不是任何一种认识都能称为真理,只有正确... 一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或者说,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它和谬误一样,同属于认识论中的范畴,是主观概念。其次,并不是任何一种认识都能称为真理,只有正确反映了客观实在的认识才能称为真理。人们有时把它称为客观真理,乃是为了突出它所反映的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以,真理、客观真理和正确认识是同一概念。在日常生活用语中,用来表现认识成果的,有观点、理论、学说等名词。因之,正确观点、正确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成果 生活用语 同一概念 逻辑联系 思想领域 阶级利益 革命理论 检验真理的标准 客观事物本身 反映客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